寒冰凄苗 作者:袁濟喜 日薄西山的冬日,我騎車來到頤和園西南邊的運河邊,堅冰凜冽,樹木蕭森。驀地,從遠處的民居里傳來一陣凄亮悠遠的笛聲,在冬日的傍晚聽來十分悲涼。不由得想起向秀那首著名的《思舊賦序》來。 賦中寫他冬日黃昏從洛陽應(yīng)郡舉回來,經(jīng)過昔日與嵇康、呂安游宴的山陽故居,“于時日薄虞淵,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fā)聲響亮”,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有名的《思舊賦》。 在《思舊賦序》中,向秀有意提到嵇康被司馬氏殺害前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的慘烈情形。從《廣陵》琴曲到山陽聞笛,音樂成了魏晉名士精神的火炬。嵇康臨刑前所以慨嘆:“《廣陵散》于今絕矣! 大約是他覺得世人難以知曉他的心音。嵇康在《贈秀才入軍詩》中就有“郢人逝矣,誰與盡言”的慨嘆,這句詩后來竟成了他遇害情景的讖言。據(jù)今人戴明揚《廣陵散考》一文考證,《廣陵散》是寫春秋時刺客聶政的事跡,嵇康頌揚聶政,是“痛魏之將傾,其憤恨司馬氏之心,無所于泄,乃一寓于《廣陵散》”。但這恐怕也只是揣測之語,嵇康內(nèi)心的孤憤是“言不盡意”的。向秀是嵇康的好友,《晉書·向秀傳》說嵇康與向秀一齊灌園與打鐵,“相對欣然,傍若無人”。但他們也曾就“養(yǎng)生”問題進行過激烈的論辯,嵇康主張潔身自好,擯棄嗜欲,而向秀則主張任從嗜欲。向秀在嵇康被殺后入洛應(yīng)郡舉不是偶然的,但是他并沒有像陳寅恪先生所說“在嵇康被殺后,完全改節(jié)自圖,棄老莊之自然,遵周孔之名教”。他內(nèi)心也是很痛苦的,這一點從他的《思舊賦》中可以看出,“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fù)尋”,說明他心中還是不甘的。他后來雖當了司馬氏的閑官,“在朝不任職,容跡而已”。 向秀人格的分裂,是當時文人普遍面臨的問題。嵇康臨刑前在獄中給兒子寫的《家誡》中的小心謹慎,與他辭氣峻烈的《與山巨源絕交書》簡直判若兩人。嵇康此人在當時是一個真正的孤獨者,不要說他與司馬氏一伙勢不兩立,就是在竹林好友中也沒有真正的知己,阮籍在思想深處與他貌合神離,王戎更是一個被他視為俗不可耐的“俗物”,山濤因薦他代替自己作吏部尚書郎被他罵得狗血淋頭,向秀算是與嵇康要好的,但在人生哲學(xué)上也是差別甚大。嵇康被殺,從深層來說,不僅是為司馬氏一伙不能容,而且是他得罪了整個世俗,為整個社會所不容,用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文章篇》中教訓(xùn)兒子的話來說他是“凌物兇終”,用顏延之《五君詠》中的話,是“龍性誰能馴?” 在整個社會道德崩潰的狂亂時代,世人總要拿一些不合俗的人去做活祭的,嵇康就當了祭品,古往今來,這種例子并不少見。嵇康也并非不懂人情世故,觀其《家誡》中對兒子的教誨可見一斑,他是并不需要今日那些自以為參透人情世故的“聰明人”來教訓(xùn)他如何處世的;他也并非不“寬容”人。例如,他寬容了奸污弟媳的呂安的哥哥呂巽,想居中調(diào)停,但呂巽并不寬容他,最后反而向司馬氏誣告呂安與嵇康“不孝”,使二人蒙冤下獄受害,現(xiàn)存的《嵇康集》中還完整地保留著嵇康的這些書信。嵇康與山濤之爭是人格上的爭論,但并不妨礙他在臨刑前將兒子嵇紹托付給山濤。山濤后來果然將嵇紹撫養(yǎng)成人。嵇紹在后來成為司馬氏的西晉王朝的一名忠臣,在西晉八王之亂的蕩陰之戰(zhàn)中,他為了保護晉惠帝而被亂兵殺死,血賤帝袍。事后有人要將晉惠帝的血袍洗凈,晉惠帝還哭著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能洗掉。 有意思的是,被司馬氏視為異己殺死的嵇康的兒子倒成了西晉王朝的忠臣義士,而被司馬氏一伙視為心腹的賈充等人,反倒成了西晉王朝亂亡的罪魁。晉惠帝雖為白癡一類人物,但目睹嵇紹的義烈之舉,大約也會為自己的祖父殺害嵇康而感到后悔吧。據(jù)說司馬昭殺了嵇康后也“尋悟而恨焉”,他悔恨什么?不得而知,也許知道嵇康是冤枉的,但在當時,司馬氏是必然要拿他做祭品的。司馬昭不顧三千太學(xué)生的反對,殺掉了嵇康,摧毀了當時人的人格偶像(嵇康被時人稱作“方中之美范,人倫之勝業(yè)”),嵇康被殺后,向秀被迫入洛。司馬昭在大庭廣眾面前還羞辱他:“聞君有箕山之志,何能自屈?”向秀只好說,“狷介之士”(指嵇康)不足慕,于是“一座皆悅”。這次事情標志著世人的是非榮辱觀發(fā)生了逆轉(zhuǎn)。與此同時,司馬氏培養(yǎng)了一批被王夫之稱作為“寡廉鮮恥、貪冒驕奢之鄙夫”的大臣,這些人后來卻成了西晉王朝短命而亡的掘墓人,這真是對司馬氏王朝的報應(yīng)。 嵇康雖被殺,但是《廣陵》古曲與山陽聞笛成了永遠的遺響。南北朝末期的文人庾信在他晚年的詩文中,就屢有“步兵(阮籍)未飲酒,中散(稽康)未彈琴”,“惟有山陽笛,凄余《思舊篇》”等句子,一直到魯迅先生1933年2 月7 日至8 日寫作《為了忘卻的紀念》時,還提到向秀的《思舊賦》,用以隱喻自己的險惡處境與不屈心志。薪盡火傳,寒冰凄笛,永遠在昭示著中國士人的不泯的精神火炬。 ---------- 中華讀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