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把企業(yè)做大是每一個商人的夢想,但現(xiàn)實中往往事與愿違,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經(jīng)營管理,一個企業(yè)如果沒有一個懂得經(jīng)營和管理的老板,那么,這么企業(yè)永遠也做不大,永遠也做不強!本書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為大家揭示李嘉誠的管理之道和王永慶的經(jīng)營之道,讓你也能成為集李嘉誠和王永慶的優(yōu)秀品質(zhì)于一身的成功人士! 作者簡介: 章小謙,暢銷書作家,資深圖書策劃人。曾經(jīng)參與編輯的圖書主要有《幽默張口就來》《思考的風暴》等圖書。 目錄: 上篇李嘉誠的管,管理當學李嘉誠 “管”一 與人為善之智 目錄: 李嘉誠一直把建立良好的人脈關系奉為自己的圭臬,他深明做人的道理,以誠待 人,與人為善,重情重義,事事為他人考慮,為他人著想,這讓他擁有了一般人所無 法擁有的人緣,也為他事業(yè)的成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懂得做人的道理 善待他人,廣結(jié)善緣 真心結(jié)交朋友做事業(yè) 商場內(nèi)也可有朋友 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緣 做人當重情重義 舍利取義得人心 “管”二 人盡其才之訣上篇李嘉誠的管,管理當學李嘉誠“管”一 與人為善之智 目錄: 李嘉誠一直把建立良好的人脈關系奉為自己的圭臬,他深明做人的道理,以誠待 人,與人為善,重情重義,事事為他人考慮,為他人著想,這讓他擁有了一般人所無 法擁有的人緣,也為他事業(yè)的成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懂得做人的道理 善待他人,廣結(jié)善緣 真心結(jié)交朋友做事業(yè) 商場內(nèi)也可有朋友 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緣 做人當重情重義 舍利取義得人心“管”二 人盡其才之訣 事業(yè)發(fā)展靠人才。人才是一個企業(yè)最重要的資源,也是一個人成事最重要的基 礎。只要集眾人之長,采眾人之優(yōu),就能做到無所不能,百戰(zhàn)百勝。李嘉誠是知人善 任的用人高手,他把人才當成第一資源,敢于根據(jù)事業(yè)的需要啟用新人,做到量才而 用、各盡所能,并能以良好的待遇留住人才,這使得他周圍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 才華橫溢的商界英才。 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 量才而用,各盡所能 建立合理化的人事制度 敢于重用新人 用人必須適合企業(yè)發(fā)展 像對待家庭成員一樣對待員工“管”三 決勝千里之法 眼界決定成敗。要想獲得成功,就一定要有過人的眼光,把握機會,做人之所未 做,行人之所未行。李嘉誠擁有獨到的眼光,這使得他能夠?qū)彆r度勢,把握住市場的 脈搏,并能先想一著,先走一步,通過運籌帷幄來處處占領先機,從而讓他在復雜多 變、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中脫穎而出,不斷地從一個成功走向下一個成功。 眼光獨到,先人一步 審時度勢,把握市場脈搏 識時務者為俊杰 眼光獨到,先想一著 站在全球角度給自己定位 善于做長線投資“管”四 互惠互利之道 合作雙贏為永恒之道。利益對人的行為有著最為持續(xù)和強烈的激勵作用,要想使 合作行為持久地維持下去,就必須兼顧好各方的利益,讓大家都有利可圖。李嘉誠是 一位使用合作互惠的高手,他始終講究一個“和”字,處處從他人的利益出發(fā),堅持 “利益共沾”的原則,主張讓利于人和不占他人便宜,這使他與別人能夠長久地合作 下去,在別人得利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應有的利益,實現(xiàn)了自身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 始終講究一個“和”字 堅持“利益共沾”的法則 通過優(yōu)勢互補來謀取雙贏局面 舍小利方可取大利 主張讓利于人的理念 善于義利結(jié)合 處處為他人著想“管”五 長袖善舞之要 資本運作才能創(chuàng)造財富的神話。資本運作是一項復雜的智慧活動,不是一般意義 目錄: 上的加減乘除,而是需要高超的運作能力,去巧妙地進行運籌,以一搏十,讓自己的 投資得以增值。李嘉誠對于資本運作可謂是長袖善舞,他能準確地把握市場的脈搏, 巧妙地進行投資以及融資,做到有利則進,無利則退,并以大手筆贏得了大收益,這 是他打造財富神話的不二法門。 巧妙進行上市融資 借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大手筆才能贏得大收益 分散投資可以分散風險 有利則進,無利則退 冒險需以精確分析判斷為前提 時時具有危機意識“管”六 自我推銷之術 推銷無處不在。做商業(yè)是在推銷自己的產(chǎn)品,做人就是在推銷自己的實力。只 有學會推銷自己,才可以取信于人,獲取做人的成功;只有學會推銷自己的產(chǎn)品,才 能把自己的產(chǎn)品賣出去,獲得商業(yè)的成功。李嘉誠是一個精妙推銷的高手,他一方面 善于精心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打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又善于精心推銷產(chǎn)品,讓 產(chǎn)品自己說話,并且把推銷自己與推銷產(chǎn)品完美地結(jié)合到一起,借推銷自己來推銷產(chǎn) 品,這是他商業(yè)成功的一大秘訣。 敢于自己推銷自己 讓產(chǎn)品自己說話 謀求價格與銷量的平衡 靠魄力打開市場 強化自己的品牌力量 不惜一切來維護信譽下篇王永慶的營,經(jīng)營當學王永慶 “營”一 客戶第一之規(guī) 客戶就是上帝。沒有客戶就是沒有市場,沒有客戶的市場需求就沒有企業(yè)存在的 價值,只有不斷地了解和滿足客戶的需求,給客戶提供合適的產(chǎn)品和服務,才能讓企 業(yè)得以存在和長久發(fā)展。王永慶一直奉“客戶至上”為宗旨,高度重視客戶管理,提 出兼顧客戶利益和緩解客戶困難的主張,要求業(yè)務人員千方百計滿足客戶需求,達到 企業(yè)和客戶的雙贏,這是他之所以百戰(zhàn)不殆的必殺技。 不掌握客戶就沒有市場 高度重視客戶管理 買賣雙方都應有利可圖 學習小販的生意之道 追求產(chǎn)品的高質(zhì)量“營”二 善于用人之道 人才永遠是事業(yè)發(fā)展的最大資本,用好人則是事業(yè)成功的最佳保證。誰占有人 才,誰就會成為強者;誰用好了人才,誰的事業(yè)就會蒸蒸日上。王永慶是一個精明用人 的高手,他善于挖掘人才,集聚人才,知人善用,人盡其才,針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 的方法,將人們的積極性充分地激發(fā)出來,為其事業(yè)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善于從內(nèi)部尋找人才 選好人,用好人 充分激發(fā)員工的潛能 選出適任的接班人 差別待遇十分必要 該裁員時一定不能手軟 做一個深諳領導藝術的高手“營”三 目錄: 關系維護之妙 經(jīng)營關系就是在經(jīng)營成功。人生在世,沒有誰可以單打獨斗成就一番事業(yè),都需 用結(jié)交各種人際關系,以利用其中的資源,幫助自己抓住各種機會,戰(zhàn)勝各種困難來 壯大發(fā)展自身的力量。縱觀王永慶的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他建立的人際關系起到了非常關 鍵的作用。從早期踏入塑膠工業(yè)和后來臺塑的發(fā)展過程中,他通過經(jīng)營各種關系,使 自己涉險不驚并勇渡難關,讓自己的事業(yè)得以順利發(fā)展。 擁有良好的政商關系 人脈是一筆巨額隱性財富 積極尋求貴人相助 靠誠信贏得人心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做人一定要善良“營”四 吃苦耐勞之功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付出就沒有收 獲,要想獲得比常人更多的成就,就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王永慶擁有常人所 沒有的吃苦耐勞之精神,他由此還提出了著名的“瘦鵝理論”,指出要想成功,需要 學習瘦鵝那樣的忍耐力和面對困境時的堅毅態(tài)度,刻苦耐勞,這樣方可渡過難關,踏 上人生的坦途。 擁有瘦鵝一樣的耐力 只有刻苦耐勞才能彌補不足 成功的關鍵在于自己努力 勇于吃苦才能有所成就 每一步都要腳踏實地 年輕人須從基層做起“營”五 物美價廉之招 物美價廉最具競爭力。降低成本,是一條眾人皆知的企業(yè)經(jīng)營道理,但很多人 用不好,也不在乎,而王永慶卻能運用自如,將其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成為他的發(fā)財之 寶與看家本領。王永慶降低成本的本事,連世界級管理大師都為之驚嘆,望塵莫及。 正是堅持物美價廉這個信念,王永慶孜孜不倦地追求效率,千方百計地降低成本,終 能積少成多,溪流成河,使自己的企業(yè)從一個小米行變?yōu)橐粋塑膠王國。“物美價 廉”,這一最簡單、最普通的生活哲理卻成為了王永慶事業(yè)成功的法寶。 成本降低了,利潤就高了 降低成本,用“三低”來完成 從一點一滴節(jié)約成本 把握市場規(guī)律,適時出新 競爭的原則要堅持“營”六 止于至善之慧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王永慶的一生,“止于至善”最為合適不過。正是對于內(nèi) 心完美的不懈追求,才成就了足以讓臺灣乃至中國為之驕傲的臺塑基業(yè),才成就了影 響臺灣企業(yè)家至今并將持續(xù)影響下去的“經(jīng)營之神”,更是留下了充滿智慧光芒的管 理和經(jīng)營理念,這些理念仍舊在為我們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營養(yǎng)。 生命的樂趣在于創(chuàng)造財富 做到止于至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從我做起,樹立榜樣 取之有道,用之有方 做事要一絲不茍 凡事需要追根究底 李嘉誠的管,好管理帶出好隊伍。王永慶的營,好經(jīng)營帶來高效益。翻開此書,學習他們的管理精髓,掌握他們的經(jīng)管理念。學以致用,成功便會水到渠成!上篇李嘉誠的管,管理當學李嘉誠 “管”一 與人為善之智 李嘉誠一直把建立良好的人脈關系奉為自己的圭臬,他深明做人的道理,以誠待人,與人為善,重情重義,事事為他人考慮,為他人著想,這讓他擁有了一般人所無法擁有的人緣,也為他事業(yè)的成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懂得做人的道理 李嘉誠語錄: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并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一個只讀完初中的人,一個茶樓里小小的跑堂,一個五金廠普通的推銷員,經(jīng)過短短幾年的奮斗,竟然成為香港商界的風云人物,乃至風光無限的香港首富。這聽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譚,卻是不折不扣的事實,創(chuàng)造這一商業(yè)神話的人便是被譽為香港超人的李嘉誠。 關于李嘉誠,香港某報曾有如下評價:“李嘉誠發(fā)跡的經(jīng)過,其實是一個典型青年奮斗成功的勵志故事,一個年輕小伙子,赤手空拳,憑著一股干勁兒勤儉好學,刻苦耐勞,創(chuàng)立出自己的事業(yè)王國!辈贿^,李嘉誠自己認為,他事業(yè)有成的真正原因是“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曾不止一次對親友面授機宜:“要想在商業(yè)上取得成功,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世界上每個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的! 看來,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有一個精明的頭腦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在做人處世方面有過人之處。事實上,李嘉誠的勤勉、節(jié)儉、樸實、坦誠以及他的善待他人(包括競爭對手),為他的事業(yè)王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別人做8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起初別無他法,只能以勤補拙”。李嘉誠13歲喪父,從此,他不得不告別學業(yè),過早挑起家庭的重擔。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茶樓當跑堂的。每天,他起早摸黑地侍候客人——倒茶、掃地、擦桌子,忙得不可開交。盡管如此,他于每天工作間隙,還細心觀察學習別人如何做生意,如何接待主顧,如何成交。 這段艱辛的打工經(jīng)歷,使他變得勤快能干,也使他具備了察言觀色的高超本領,所有這一切對他日后從事的推銷工作都大有裨益。 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做不好推銷工作的。剛開始做推銷工作,李嘉誠因沒有經(jīng)驗而屢屢碰壁。為了做得比別人更出色,他只能“以勤補拙”。那段時間,他每天都要背一個裝有商品的大包,挨家挨戶地推銷產(chǎn)與人為善之智品。在茶樓打工時,他就善于揣摩陌生人的心理,現(xiàn)在做推銷,他的這一特長便有了用武之地。 正是憑著自己的勤勞、機敏以及對用戶心理的準確把握,李嘉誠做推銷的第一年就業(yè)績驕人——年終統(tǒng)計,他的銷售額是公司第二名的七倍。 商海之戰(zhàn)充滿血腥,但這并不是說每個商人都得奸詐投機,以賺錢為唯一目的。后來自立門戶的李嘉誠就是一位以誠信為原則,胸中自有公道的商人。他有一句名言:“最聰明的商人不是只看到手中的錢,而是想盡辦法以做人為頭等大事!闭菆允刈鋈伺c處世的原則,李嘉誠在商界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贏得了同行、同業(yè)、同仁對他的尊重和愛戴。甚至他的 商業(yè)競爭對手,也常常不得不由衷地敬佩他。而這些,恰恰是生意人賴以生存發(fā)展的最寶貴的資源。 在李嘉誠創(chuàng)辦的塑膠廠剛開始生產(chǎn)塑膠花時,曾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訂貨。為確信李嘉誠有供貨能力,外商提出須有富裕的廠家作擔保。李嘉誠白手起家,沒有背景,他跑了幾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沒人愿意為他作擔保,無奈之下,李嘉誠只得對外商如實相告。他的誠實感動了對方,外商對他說:“從您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位誠實君子。誠信乃做人 之道,亦是經(jīng)營之本,不必用其他廠商作保了,現(xiàn)在我們就簽合約吧。”沒想到李嘉誠卻拒絕了對方的好意,他對外商說:“先生,能受到您如此的信任,我不勝榮幸!可是,因為資金有限得很,一時無法完成您這么多的訂貨。所以,我還是很遺憾地不能與您簽約。” 李嘉誠這番實話使外商內(nèi)心大受震動,他沒想到,在“無商不奸、無奸不商”的說法為人們所廣泛接受的今天,竟然還有這樣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誠實君子。于是,外商決定,即使冒再大的風險,他也要與這位具有罕見誠實品德的人合作一把。李嘉誠值得他破一回例,他對李嘉誠說:“您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可信賴之人。為此,我預付貨款,以便為您擴大生產(chǎn)提供資金! 外商的鼎力相助,使得李嘉誠既擴大了生產(chǎn)規(guī)模,又拓寬了銷路,李嘉誠從此成為香港塑膠花大王。通過這件事,李嘉誠悟出了一個道理:坦誠乃生命之重,也是生意場上必須堅持的金科玉律。 李嘉誠曾說:“一個人最要緊的是,要有中國人的勤勞、節(jié)儉的美德。最要緊的是你自己節(jié)省,對人卻要慷慨,這是我的想法。顧信用,夠朋友,這么多年來,差不多到今天為止,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任何一個省份的中國人,跟我合作之后都能成為好朋友,從來沒有為某件事鬧過不開心,這一點我是引以為榮的。” 沒有誠心,朋友會離你遠去;沒有誠意,客戶會對你敬而遠之。俗話說,商場如戰(zhàn)場,而李嘉誠正是憑自己的“誠”立于不敗之地。一個“誠”字,是其做人處世的宗旨,也是其事業(yè)輝煌的秘訣。 人是世界的主人,也是財富的主人。依靠高人一籌的生意手腕、精明的用人方法、精湛的業(yè)務技能等,固然可以在商界出人頭地,取得驕人的業(yè)績;但是要成就偉大的事業(yè),成為被世人廣泛承認、崇拜以至景仰的人物,還要靠杰出的素質(zhì)能力、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zhì)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李嘉誠和那些成功企業(yè)家教給了我們許多,而這些是我們最應學習和借鑒的。 善待他人,廣結(jié)善緣與人為善之智 李嘉誠語錄:以德服人,廣交朋友,廣結(jié)善緣才能把生意越做越大。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商場上,人緣和朋友顯得尤其重要。善待他人,利益均沾是生意場上交朋友的前提,誠實和信譽是交朋友的保證。就像在積累財富上創(chuàng)造了奇跡一樣,李嘉誠的人緣之佳在險惡的商場上同樣創(chuàng)造了奇跡。李嘉誠生意場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幾乎每一個與他有過一面之交的人,都會成為他的朋友。 加拿大名記者JohnDemont對李嘉誠的為人也贊不絕口:“李嘉誠這個人不簡單。如果有攝影師想為他造型攝像,他是樂于聽任擺布的。他會把手放在大地球模型上,側(cè)身向前擺個姿勢……他不擺架子,容易相處而又無拘無束。他可以從啟德機場載一個陌生人到市區(qū),沒有顧慮到個人的安全問題。他甚至親自為客人打開車尾箱,讓司機安坐在駕駛座上。后來大 家上了車,他對汽車的冷氣、客人的住宿,都關心周到,他堅持要打電話到希爾頓酒店問清楚房間預訂好了沒有,當然,這間世界一流酒店也是他名下的產(chǎn)業(yè)。” 下面的故事更能說明問題: 1991年秋,李嘉誠收到一位英國丁姓華僑的來信。這位華僑在信中說自己和朋友已經(jīng)到了山窮水盡、萬念俱灰的處境。李嘉誠日理萬機,平時連一些重大的應酬都無法對應,他卻親筆復信,以誠摯的態(tài)度為他“指點迷津”: “丁先生:人生起伏無常,尤其從事商業(yè)。窮人易做,窮生意難做。所以你們現(xiàn)在面臨的困難,只是數(shù)千年來億萬生意人曾經(jīng)面對的苦痛的一部分。但如果明白大富在天,小富在人,如果肯勤儉有效力地面對現(xiàn)實,盡心經(jīng)營,則俗話所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f不定不久你們又有一個好和新的局面。即使一切都不如意,退一步想,則海闊 天空。以今日英國的工資水平,最大不了的也就是多找一份職業(yè),生活應絕對無問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送上英鎊500,請你倆一頓晚餐。想想明天會更好!想想世界上有多少更苦的人!” 李嘉誠的為人寬厚,善待他人還反映在他為老家族人擴建祖屋這件事上。 1979年李嘉誠為家鄉(xiāng)鄉(xiāng)親們捐建了14棟“群眾公寓”;I建“群眾公寓”時,家鄉(xiāng)政府部門提出“優(yōu)先安排其親屬入居”的建議,李嘉誠堅決反對,他在給家鄉(xiāng)的信中說:“本人深覺款項捐出,即屬公有,不欲以一己之關系妨礙公平分配! 由于在海外漂泊了四十余年,李嘉誠十分懷念自己出生的祖屋,于是決定重修祖屋。在修復祖屋的問題上,李嘉誠小心謹慎的態(tài)度,以大局為重的處理方法無不體現(xiàn)出他的過人之處。平心而論,極富愛心、孝心的李嘉誠,何嘗不希望有一個優(yōu)雅的居住環(huán)境,修復一座寬大舒適的祖屋,一則解決族人的居住問題,也能節(jié)省“群眾公寓”之分配單位,更多地安排 其他缺房戶;二則聊表他慎終追遠先祖之微愿。 并且,家族內(nèi)也有親屬提出原有祖屋面積過于窄小,族人居住多有不便,強調(diào)這樣的祖屋既與李嘉誠今日在香港之顯赫地位不相稱,又無法更完美地紀念李氏先祖之功德,紛紛希望擴大祖屋原有的面積。 潮州市市政府對李嘉誠祖屋的修復十分重視,積極配合與支持李嘉誠祖屋的擴建工作。居住在面線巷左鄰右舍的鄉(xiāng)親們,十分感動于李嘉誠捐建“群眾公寓”的同時,并不安排族人入居,覺得擴建祖屋在情理之中,對這件事紛紛表示理解與合作。人們從心理上乃至行動上都做好了搬遷讓地的準備。 在狹小悠長的面線巷,收拾行囊準備搬遷的眾鄉(xiāng)親們只等候著李嘉誠的一聲令下。 然而李嘉誠并沒有這樣做。 這是一次“德”與“孝”的沖撞。 從小飽讀儒家經(jīng)典,擇先賢德善而處世為人的李嘉誠,對這個問題與人為善之智考慮得更全面、更深遠,他不論貧窮或富有時,都十分注重陶冶自己的情操,不斷完善自己。 在認真思考之后,李嘉誠決定不擴大面積。他打算就在原有面積的基礎上建造一棟四層樓房,以供族人居住。他向那些深表疑惑的親屬解釋說: “雖然目前要拿多少錢,擴充多大的面積都不是問題。但是要想一想,這樣做的后果必然會影響到左鄰右舍的切身利益,我們不能拿鄉(xiāng)親們的祖屋來擴充自己的祖屋,絕對不可以以富壓人,招致日后被人指責。”李嘉誠的這一行為讓人感動之余又給他自己帶來了極高的聲譽。 你想一個品德如此高尚的人,別人怎么會不愿意跟他合作呢?李嘉誠在生意場上只有對手而沒有敵人,可以說是在情理之中。想一想李嘉誠這句箴言:“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生意跑來找你,你就容易做!蹦侨绾尾拍茏屔鈦碚夷?那就要靠朋友。“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與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不管在哪兒,朋友和人緣都十分重要。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只有盡己所能,善待他人,廣交朋友才能使自己在事業(yè)上如魚得水,在生活中左右逢“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