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為了慶祝中大成立90周年,也為了慶祝其自身建設90周年,由區(qū)鉷教授主編了本書。本書分《敘述編》《自述編》和《采訪編》!稊⑹鼍帯肥珍洑v屆外語專業(yè)弟子對于外語系歷史上出現的人、事件的回憶,自述編是歷屆外語人對自己與中大外語學院淵源的記錄,《采訪編》則是外語學院派出的小“采訪隊”對歷屆師兄師姐的采訪記錄。本書既有文獻史料,也有個人記憶,還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90年來外語學科的建設歷程。 目錄: 目錄: 敘述編 博學愛才,匡謬解惑——紀念戴鎦齡先生 懷念戴鎦齡老師 憶我的父親戴鎦齡 我的父親張仲絳 父親的壁爐 白頭佬吳繼輝——我親愛的父親 父親的腳印——懷念父親顧綬昌 靠墻獨坐 一朵馥郁芬芳的白蘭花——追憶朱白蘭老師 “牛田洋”死里逃生 超越半個世紀的師生情結 舊書明月伴吾師 青春矜盛年——當年外語系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目錄: 敘述編博學愛才,匡謬解惑——紀念戴鎦齡先生懷念戴鎦齡老師憶我的父親戴鎦齡我的父親張仲絳父親的壁爐白頭佬吳繼輝——我親愛的父親父親的腳印——懷念父親顧綬昌靠墻獨坐一朵馥郁芬芳的白蘭花——追憶朱白蘭老師“牛田洋”死里逃生超越半個世紀的師生情結舊書明月伴吾師青春矜盛年——當年外語系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蒲齡恩其人其詩“文革”記憶朱白蘭小傳劫后余生——7.28牛田洋歷險記便與先生成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恩師情結伴終生秀才兵牛友情人遭劫難書歷滄桑我陪外教住在黑石屋的日子畢業(yè)卅載憶中大——感懷原外語系幾位恩師憶戴鎦齡教授父親和周公的友誼既是嚴師又是慈母——憶方淑珍教授梁宗岱先生的藥..懷念原島春雄老師重溫校訓媽媽、爸爸、我和中大憶王宗炎教授難忘的大三寫作課葉浩秀….英語演講比賽軼事忘不了的山杜鵑一紀念王宗炎先生雞蛋花與龍舟雨——憶敬愛的老師們她——一個不忘本的中國人布衣青燈佐以大氣浩然學貫中西輔以心厚德——紀念王宗炎先生誕辰101周年緬懷王宗炎先生自述編我的中大緣認準方向講究方法站穩(wěn)講臺感恩母校感恩老師師恩深如海緣系康樂園中山大學建校90周年隨想“熔爐”歲月的火花康樂園,我的伊甸…難忘的大學時光一個影響我人生的小故事我自豪,因為我是中大外語人回顧中大難忘的年月我與中大的“童”緣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康樂園——回顧中大校園生活,展望未來中大、德語與我初學者勿忘初心,方得始終繚繞紫荊花香的中大外院憶記二三事小語種大世界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拙記憶我的母校,我的中大MyRap我的說唱 編者的話 2014年是中山大學建校90周年,同時是中山大學外語學科建立90周年。為此,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決定出版兩本書以資紀念。其中一本屬于正史性質,主要依據檔案文件來編撰;這一本則是記錄親歷親聞的文集,有點口述實錄的意思,故題名《思華年——中山大學外語人的故事》。 本書絕大部分文章由校友撰寫,小部分是采訪所得,還有一小部分收錄自以往出版的文字。 根據敘事角度,本書大致分為“敘述編”、“自述編”和“采訪編”。嚴格來說,“自述”也是敘述的一種,只不過用第一人稱,講自己的事。本書將“自述”獨立成編,與“敘述”并列,不過是為了大致區(qū)分自己的故事和他人的故事而已。當然,就中 不可能有明確的分野。其實,我中有他/她,他/她中亦有我,所以只能“大致區(qū)分”。 “敘述編”和“自述編”按作者在中山大學外語學科入學年度順序排列,“采訪編”則按被采訪對象與中山大學外語學科產生交集的年代先后來排序。 所收文稿不做作者介紹,無論他們獲得榮譽大小,擁有財富多寡,在本書出現的作者只有一個共同身份——中山大學外語人。 來稿長短不一,文風各異。編者盡量保留原稿風貌。表面看來全書風格不夠劃一,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則是努力做到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華年,憶百態(tài)。 至于文章偶爾涉及的內容互相略有出入之處,編者不作訂正,以尊重作者各白的記憶。當然,也有文責自負的意思。 文中出現如“中大”、“外院”之類不太規(guī)范但又十分親切的簡稱,亦不置換為正式名稱;偶爾出現方言詞語如“單車”之類也保留。讓此書略略帶上“微信群”的弱弱的親呢。 坦率地說,如果以文學作品的標準來衡量,本書確實欠缺文采,但唯以一“真”字博得存在——真誠的態(tài)度、真摯的感情、真實的故事! 最后——感謝各位賜稿的和接受采訪的中大外語人,沒有你們,編這本書就是無米之炊;感謝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領導為此書所做的組織策劃T作; 感謝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校友會為此書所做的聯(lián)絡協(xié)調T作; 感謝彭冬敏、陳瓊芝老師為此書所做的全面深入、細致具體的文字和技術處理—r作; 感謝同是中大外語人的本書責任編輯熊錫源為此書所做的、既爭分奪秒又認真嚴謹的書稿編輯T作! 區(qū) 鉷 2014年中秋之夜于康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