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逆襲的王:千古一帝石勒前傳


作者:郭先偉李曉淵     整理日期:2014-08-30 09:40:10

"  石勒是一位極富軍事戰(zhàn)略、政治智慧、宏大遠見的皇帝。毛澤東主席曾對石勒的一生做出過這樣的評價:“兩晉時出過一個馬上皇帝石勒,是一位很有軍事能力和政治遠見的政治家”。
    他出身貧寒,不識字,在行軍中設(shè)君子營,讓漢族儒士給他念《左傳》《史記》,發(fā)表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見解。因身材壯健、善手搏騎射,有膽略,獲得賞識,得以自由。憑借“冀州十八騎”起家,成為西晉末年彪悍勇猛的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之一。南征北戰(zhàn),終于推翻西晉成就霸業(yè),建立了十六國時期國力最強疆域最大的多民族國家趙。立國后大力倡導(dǎo)漢族政策文化,重視教育,是中國最早建立三試入仕的皇帝。將佛教立為國教,重視國內(nèi)民族融合。
    《晉書石勒載記》:“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并驅(qū)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
  作者簡介:
  "石勒是一位極富軍事戰(zhàn)略、政治智慧、宏大遠見的皇帝。毛澤東主席曾對石勒的一生做出過這樣的評價:“兩晉時出過一個馬上皇帝石勒,是一位很有軍事能力和政治遠見的政治家”。
  他出身貧寒,不識字,在行軍中設(shè)君子營,讓漢族儒士給他念《左傳》《史記》,發(fā)表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見解。因身材壯健、善手搏騎射,有膽略,獲得賞識,得以自由。憑借“冀州十八騎”起家,成為西晉末年彪悍勇猛的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之一。南征北戰(zhàn),終于推翻西晉成就霸業(yè),建立了十六國時期國力最強疆域最大的多民族國家趙。立國后大力倡導(dǎo)漢族政策文化,重視教育,是中國最早建立三試入仕的皇帝。將佛教立為國教,重視國內(nèi)民族融合。
  《晉書石勒載記》:“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并驅(qū)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
  "  石勒是一位極富軍事戰(zhàn)略、政治智慧、宏大遠見的皇帝。毛澤東主席曾對石勒的一生做出過這樣的評價:“兩晉時出過一個馬上皇帝石勒,是一位很有軍事能力和政治遠見的政治家”。
    他出身貧寒,不識字,在行軍中設(shè)君子營,讓漢族儒士給他念《左傳》《史記》,發(fā)表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見解。因身材壯健、善手搏騎射,有膽略,獲得賞識,得以自由。憑借“冀州十八騎”起家,成為西晉末年彪悍勇猛的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之一。南征北戰(zhàn),終于推翻西晉成就霸業(yè),建立了十六國時期國力最強疆域最大的多民族國家趙。立國后大力倡導(dǎo)漢族政策文化,重視教育,是中國最早建立三試入仕的皇帝。將佛教立為國教,重視國內(nèi)民族融合。
    《晉書石勒載記》:“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并驅(qū)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
  目錄:
  "第一章石場斗/001
  第二章降生/015
  第三章打鬼/028
  第四章三請羯人/039
  第五章漳河救童/058
  第六章殺豹/069
  第七章漚麻池/084
  第八章密傳神功/098"第一章 石場斗 /001
  第二章 降生/015
  第三章 打鬼/028
  第四章 三請羯人/039
  第五章 漳河救童/058
  第六章 殺豹/069
  第七章 漚麻池/084
  第八章 密傳神功/098
  第九章 海金山/112
  第十章 闖巴中/126
  第十一章 嘯皇城/138
  第十二章 藏金/151
  第十三章 突變/164
  第十四章 逃難/178
  第十五章 夜探/195
  第十六章 殺麻糊/209
  第十七章 失幼兒/224
  第十八章 密謀/237
  第十九章 三鬧縣城/250
  第二十章 起兵/263
  第二十一章 傳世/274
  跋一/280
  跋二/284
  古今吟頌后趙皇帝石勒詩詞/288
  "
  "
  第一章 石場斗
    公元268年的一天,秋風(fēng)習(xí)習(xí),黃葉飄落。從北原深山里走出一隊人馬,只見近百名官兵押解著二十多個羯族奴隸,蹚過濁漳河的源頭支流石門口(后改龍門)向東走去。
    這伙官兵本系樂平石場人(今昔陽縣石馬寺),為何要來三百里開外的武鄉(xiāng)縣(今榆社縣社城鎮(zhèn),古稱武鄉(xiāng))抓人呢?
    原來在西晉泰始年,司馬炎剛登皇位,為顯示他的皇威,在洛陽皇城大興建筑,從全國各地抓了許多能工巧匠,雕梁畫柱,琢玉造石,并在樂平開了石場,打造石獅,運往洛陽。
    武鄉(xiāng)北原山在十多年前(魏晉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大舉南遷時候,來了許多羯人。他們這些奴隸不但是鑿石能手,而且就像牛馬一樣,省錢好管,還可隨意買賣,因此官府特意來此抓他們?nèi)プ鰟诠ぁ?br/>    被抓的羯人中,有一名羯族小首領(lǐng),名耶奕于(石勒的爺爺),此人四十有余,身高七尺,高鼻深目,一雙藍眼炯炯有神,兩腮的胡須硬茬茬地覆蓋著大半個臉部。他說一口漢羯交雜語言,朗朗有聲,不但有一手雕玉鑿石的絕技,而且武功也非常了得。
    十多年前,由于無法忍受匈奴侵略,他們隨本族難民大舉南遷,來到太行山下的大山里隱居。由于長相、語言、習(xí)俗多與漢人不合,被官府視為奴隸,任憑著買賣欺壓。久而久之,這批羯人也自認時命不佳,該當如此。
    耶奕于的妻子在當年遷徙途中病死,只帶著小兒子周曷朱(石勒的父親)來到北原深山的石源莊,靠打獵放牧為生,勉強度日。
    周曷朱年方二十,小伙子長得跟他父親一個模樣,風(fēng)華正茂之時,顯得格外英俊,雖性格有點暴躁,但為人處世卻很周到,為此很是受人喜愛。他從小跟父親學(xué)得一手鑿石技巧,武功也好。他對父親很是孝敬,這次官府來抓人去鑿石,生怕父親體力不支,就自愿隨父到遠方的石場去做勞工,一是為找口飯吃,二是幫著父親干些重體力活,為此就跟著父親混雜在被抓的人群中。
    當官兵押著勞工來到石門溝口時,已過午時,又餓又渴的羯人想到濁漳河邊喝口水,那官兵頭目便瞪眼罵道:“你們這群不知好歹的下人,喝什么水,等到了石場,有你們好吃好喝的。還有三百多里路程,不趕快走,磨磨蹭蹭的小心皮鞭不認人!”
    耶奕于覺得到河邊喝口涼水,要求也不算過高,何況解了渴走路也更有勁,并不誤事,就與官兵據(jù)理力爭。哪料官兵根本就不講什么道理,只見一個官兵舉起皮鞭就朝耶奕于的頭上打去。周曷朱一見父親挨了打,哪能忍下這口惡氣,便上前將那個打人的官兵兩拳就打倒在地。這下可亂套了,還沒走出石門口就打起來。官兵人多勢眾,將他們團團圍住,拳打腳踢,直打得他們倒在地下時,才住了手。
    初出大山,受此大辱,氣得耶奕于低聲罵道:“此仇日后一定要報!鄉(xiāng)親們,我們?nèi)桃蝗滔融s路吧!”
    眾羯人聽首領(lǐng)發(fā)話,便帶著累累傷痕起身,忍受著打罵慢慢地向樂平石場走去。
    到了石場,已是第二天的中午時分。一夜長途跋涉,官兵與羯人們都累了,而官兵交接過眾人后,都去休息了。這批奴隸在一伙新的官兵看護下,開始了搬運石塊的重體力勞動。又餓又渴又累的羯人,他們也是人呀,怎能經(jīng)得起這般折磨?還不到半下午,大都昏倒在地,官兵們見狀又打又罵,慘不忍睹。
    此時,來了個官兵大頭目模樣的人,對那群如狼似虎的官兵們大聲罵道:
    “誰讓你們?nèi)绱藢Υ齽诠さ模看蛩浪麄兡銈內(nèi)ヨ徥瘑?按期做不成石像,皇上追查下來,你們(nèi)サ裟X袋嗎?真是不知利害的蠢貨,還不快去給他們吃飯去!”
    官兵們見首領(lǐng)動了怒,乖乖地領(lǐng)著這批新來的奴隸吃飯去了。
    開飯了,只見幾個人提著木桶走來,給每人舀了一碗“飯”。天哪,這是什么飯呀!只見碗里的樹葉泡黑豆,黑乎乎的一團,這是人們用來喂驢馬的草料呀!怎能讓人吃呢?那耶奕于不由得問了句:
    “我們餓了兩天,就給吃這個飯嗎?”
    只見一個兵丁惡狠狠地道:
    “你們這些奴隸,吃上這飯已是上等的了,還想吃什么呢?今后就是這飯,吃不吃由你們,餓死活該!”
    餓急了的羯人,也只好吃起來。從此他們就過上了與豬狗同樣的生活,一面忍饑挨餓度日,一邊還干著重體力勞動。
    卻說當?shù)厥柎澹ń窈晚樋h李陽村)有位很有名的石匠老人,名王三蠻,綽號石三敲。雖不到五十,因常年鑿石,累得背有些駝;雖然他是漢人,但由于過于老實,也常受官兵的欺壓凌辱,并將他打入奴隸行列,與奴隸們過著同等的下人生活。官兵們見他駝著背,常常凌辱取笑于他。耶奕于父子幫他解圍圓場,并在生活中也常照顧他,特別是周曷朱,每見他去干重活,就主動去幫他。三人還常常取長補短切磋雕藝,情感之下的王三蠻,便將自己的女兒王石英許配于周曷朱。官兵為趕制石像,對這些技藝高超的匠人也寬容了些,他們草草地辦了婚事,小兩口雖為羯漢兩族,但雙方均稱心如意,不覺三年已過。
    就在這年冬季,帝王傳旨,要在洛陽宮外的兩側(cè)趕制一對特大石獅,并送來圖樣,限年前交工。短短一個月,如何能雕成呢?這下官兵們急了,他們晝夜監(jiān)工,又開始了打罵奴隸。由于工期緊,要求嚴,加之天寒地凍,饑寒交加,王三蠻老人累倒了。官兵哪管這些,還是打罵。這天,王老漢便在毒打下咽了氣,這可氣壞了親家耶奕于。他們在與官兵論理時,年輕氣盛的周曷朱,在官兵毒打下,動手還擊,他父子橫下心,使出了全身的武功,根本沒把這些平日里作惡多端的官兵放在眼里,幾年的仇恨一時涌上心頭,只見他父子三拳兩腳,便將十多個官兵打倒在地。有一個小頭目自以為會幾下五八操的功夫,便手操鋼刀向耶奕于猛劈過來,哪知連砍幾刀,均被其躲過,那個官兵窮兇極惡,面露殺機,又揮刀砍殺過來。無奈之下,耶奕于邊躲邊從地下?lián)炱饓K石子,使出了他那沒羽箭神功,一揚手便打向那個兵丁頭部,只聽大叫一聲,腦漿崩裂倒地而死。
    這下可闖了大禍,官兵殺奴隸無罪,奴隸打死官兵這還了得!只見更多的官兵擁了上來,將他父子拿住,一番毒打后,給上了重枷刑具。
    此時從外面跑過來一個兵丁,大罵道:
    “你這個吃了豹子膽的奴隸,竟敢在眾多官兵眼前打死我弟,這還了得,今天我要殺了你,拿命來!”
    只見他邊罵邊手舉鋼刀朝耶奕于頭上砍去。
    耶奕于脖子上戴著刑枷,連手枷在一起,腳上還戴了二十斤重的大鐵鐐,使他動不得,心中暗想:完了,就等死吧!在這千鈞一發(fā)之時,只聽一個官兵頭目趕來喝道:
    “住手!萬萬不可殺死他,洛陽急要的石獅還未鑿好,殺死他你能鑿成嗎?笨蛋!”
    說著將那名兵丁拉到一邊,悄聲道:
    “等鑿成這對石獅后將他處死,就讓他多活幾天吧!”
    言畢返身對耶奕于道:
    “我們的人打死了駝背老人,你又打死了我們的人,一命抵一命,現(xiàn)在扯平了,你就放心打造石獅好了,不過干活時得戴上腳鏈,這樣會好些,奴隸嘛,就得像個奴隸的樣子,先將上身刑具去掉,消消氣,干活去吧!”
    為穩(wěn)住工匠們的心,官兵頭目下令掩埋了王三蠻老人。
    當王石英聽到爹爹被打死的消息,已是第二天了。她哭得死去活來,后在眾鄉(xiāng)鄰的勸說下,告別母親,趕往石場,在父親墳前磕了幾個頭,祭奠了一下,大哭一場算作了事。
    王石英本是一個農(nóng)家婦女,從小就跟著爹爹擺弄些石頭,有時也幫著干些細活。過著苦日子長大的她,很明理是非,也很精明能干,當父親向她提出要將她許配于周曷朱時,她點頭同意了。原來,她每到石場見到年輕的周曷朱時,不知怎么被他那股英氣所吸引,加之父親在他面前一直說這個年輕人是如何照顧自己的,如何的好,為此使石英更加愛慕他。
    婚時,官府網(wǎng)開一面,給周曷朱放了三天假,還跟去了個兵丁,怕他跑掉。三天!新婚的三天是多么短暫哪!三天后,曷朱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妻子,回到石場又干起了那些沒完沒了的重體力活。
    王石英離開了爹爹墳?zāi),心中想到:聽說公爹打死了一個官兵,戴上了刑具,還得干活,她心中預(yù)感不妙,遲早有一天公爹與丈夫會慘死在官兵手中,還不如勸說他們逃走。
    王石英邊走邊想著如何逃離這虎狼之地,想著走著,就來到石場,只見崗哨比以前增加了許多,不等她近前,早有兵丁攔住去路:
    “呔!站住,什么人敢來此地,快回去!
    王石英不慌不忙地道:
    “這位官人,你就行行好吧。我進去給公爹送點飯去,讓他吃飽了好干活,你就恩典恩典吧!到時不忘你的大恩大德!
    這個兵丁見面前這個小娘子眉清目秀,說話低聲細語,怪好聽的,就先消了三分氣,上前道:
    “送的什么好吃的,先讓爺們品嘗一下!边呎f邊翻開石英手中的破籃子。一看,差點讓這個兵丁吐了,只見藍中只有四個發(fā)了霉的菜團子,這本是石英拿去祭奠爹爹的祭品,家中過得少吃沒喝,也是她走得急,只拿了點與母親平時吃剩下的菜團子,不想今天卻派上了用場。那個兵丁大概是出于同情或是討厭吧!只見他擺擺手道:
    “去吧!快去快出,不能時候久了!
    王石英見兵丁放行,便一溜煙地往石場奔去,剛到石場見到公爹與丈夫,不料又過來幾個兵丁大聲喝道:
    “干什么的?你怎么進來的,快出去,不然小心挨打!
    王石英道:
    “哎呀呀,這位官爺,怎么火氣這么大,我來給公爹送點吃的,這點面子也不給嗎?”
    “送什么吃的,先讓老子看看!
    當他們見到只有幾個爛菜團時,便罵道:
    “就這幾個爛了的菜團,還值得送嗎?”
    正在此時,周曷朱急忙過來向兵丁道:
    “這是我的妻子,你們就行行好,讓她給我們說幾句話吧!”
    兵丁本來是不會同意的,但他們目前又用得著這幾個奴隸,按大首領(lǐng)吩咐,對來送飯的人,也就同意了: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說完了走開!”
    這幾個兵丁邊罵邊到別處察看去了。
    王石英見兵丁走去,急忙對公爹與丈夫道:
    “明晚三更天我在石場外等你們,一定要逃出這死亡地方,我準備些干糧衣物,一定一定!”
    精明的耶奕于父子,早料到官兵會對他們下毒手的,但無計可施,今聽石英講明晚三更天她在石場外接應(yīng),公爹便點點頭道:
    “夜半三更,我們能逃出去,只是你準備把斧頭,到時將腳鏈劈開即可,千萬要小心啊!”
    他們邊說邊拿出菜團子,只聽周曷朱高聲道:
    “這菜團子真好吃,可惜送得少了,不夠吃!
    言畢低聲道:
    “你快走吧,別出了事,明晚你等就是了!”
    王石英見事辦完,高聲道:
    “你們好好干活,別惹軍爺們生氣,我走啦。”
    說完便疾步走出了石場。
    王石英離了石場回到家中,將經(jīng)過向母親講了,母親深情地道:
    “閨女呀,你就跟他們走吧!家里有你哥你姐招呼著,不會有什么事,你們走得越遠越好,等個三五年風(fēng)聲過了,再回來看我,去吧!”
    母親含著淚,道出了她的心里話,石英的心里七上八下,走了又舍不得母親,不走吧,丈夫與公爹難以活命,更重要的是她已身懷有孕,擔心路上會連累他們的,在她左右為難時,母親猜透了女兒的心思,只聽她對石英道:
    “閨女呀!如果遇上官兵追趕,你一個婦道人家他們能怎地?再說即便孩子沒了,可千萬保住大人,只要有你在,孩子會有的,媽也就放心了!
    石英聽媽這樣說,也就放心了,她便準備衣物,干糧去了。
    卻說耶奕于父子目送石英離去,一邊裝作干活的樣子,一邊商量著如何逃走之事。他們在為逃跑緊張地做著一切準備。
    轉(zhuǎn)眼第二天夜幕降臨,老天忽然下起了大雪,這晚父子倆對看守的兵丁十分口甜,晚飯還盡量多吃了些。耶奕于對看守的兵丁道:
    “這幾天讓軍爺們多費心了,我們多吃些,好好干活,提前把石獅趕鑿出來,到時可別忘了給我們記一大功呀!”
    直夸得那些兵丁早將防逃之事拋到腦后,認為有大鐵鏈拴著,也不會出什么事。晚飯后,見下起了大雪,在這大雪天,有的去睡了,有的外出尋花問柳去了,這倒是給他們逃跑創(chuàng)造了好機會。
    將近三更,周曷朱見外邊無任何動靜,就悄悄幫父親提著腳鏈,小心翼翼地踏著漫天大雪走出窩棚,向石場外走去。
    耶奕于父子很順當?shù)爻隽撕喴椎幕h笆大門,王石英早在門外的暗處等候,見公爹與丈夫平安出來,就急忙上前接應(yīng)。他們一直走出很遠,石英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斧頭,周曷朱彎下身,砸開了父親的腳鏈,除掉腳鏈,耶奕于輕松多了。他們一邊奔走,一邊商量著逃往何處去。
    以父親心意,要逃回北方的涼州湟水老家,但兒子兒媳卻堅持要回武鄉(xiāng)石源村去。兒子認為,北原山大險峻,又有本族許多同鄉(xiāng)照護,地形也熟,就是官兵追去了,也奈何不了他們。
    此時只聽王石英道:
    “我哥聽說咱們逃出來要回北原山去,怕我在路上拖累公爹,就與我媽一塊向鄰居家借了頭毛驢,約好在天亮前到石馬寺南的石窖坪等咱們,不用繞道回石陽了,就從那里趕往西走,我哥路熟,有他領(lǐng)路放心多了!
    耶奕于聽兒媳安排得如此周到,感動地道:
    “只是讓你跟上我們受罪了!
    “爹爹!看你說的什么話,咱們是一家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情愿隨爹爹丈夫過此難關(guān),咱們快走吧!”
    耶奕于見兒媳很明事理,想得如此周到,只得點頭同意。
    他們?nèi)嗣爸笱┻呎f邊走,不一時便到了石窖坪,剛到村口,見一個人牽頭驢,在那里等候,只聽石英喊道:
    “哥哥,我們來了。”
    石英的哥哥三十出頭,人很老實,不善言語,由于家窮,還未娶上媳婦,當他父被官兵打死后,他悲憤交加,恨透了官兵。聽媽說,二妹子石英要隨丈夫逃跑,他是萬般同意,別看他不言不語,心里可明白,如不逃走,遲早都會死于官兵手中,為此他早早地就牽著毛驢來到了約定地點等候,當見到他們時,只道了句:
    “妹呀,快騎上毛驢走吧,走得越遠越好!
    耶奕于父子謝過后,也來不及說什么,就讓石英騎上毛驢一路向西去了。
    雪,越下越大;路,越走越難。前面剛走過,后邊的腳印已被大雪覆蓋。石英騎著驢,他哥趕著,不時地還抽打幾下,有了這頭毛驢,快得多了,天剛正午,他們已來到沾縣(今和順縣)與武鄉(xiāng)的交界處了。
    此地名趙村,歸陽光占管轄,過了趙村便是武鄉(xiāng),但路卻不好走了,本來是羊腸小道,大雪一蓋,什么也看不清,此時耶奕于道:
    “他哥呀,你就送到這里吧,前邊的路毛驢也走不了,你回去還得還人家驢,停下來讓石英走走,活動活動,一過了這個坡,就沒事了,你回去告訴老人,別掛念我們!”
    石英哥也感到前邊不能再走了,就告別了二妹子石英他們,返回石陽村去了。
    耶奕于三人望著走遠了的石英兄長,心情很是激動,只聽石英道:
    “咱們快走吧!”
    他們?nèi)松钜荒_淺一腳地踏著厚厚的大雪,慢慢地走向武鄉(xiāng)大地。
    當他們一路下坡走到一個叫圪針溝的地方,石英便累得走不動了。只見她感到腹內(nèi)陣陣疼痛難忍,臉色變得煞白,她心里明白,自己懷的六個月的胎兒,怎能走得了如此艱難的路呢?周曷朱見妻子實在是走不動了,便抱起她慢慢行走,只聽石英低低地對丈夫道:
    “都怪我肚里有了孩子,再這樣下去,怕是要小產(chǎn),就保不了孩子啦!”
    周曷朱聞聽又驚又喜,有了孩子,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呀!說什么也不能讓妻子受罪了,想到此,他蹲下身子,也不管石英愿不愿意,就背起來飛快走去。
    也是他心急如火,也許是太激動了,走著走著一不小心掉進一個大坑內(nèi),這個坑是多年水沖刷的,雖不是很大,但也有丈余深,坑外四周布滿了干枯的圪針,如不細看還真是難發(fā)現(xiàn)。
    他倆掉進坑內(nèi),被干枯的圪針扎得滿臉是血,衣服也被掛破了許多,只聽石英“哎呀”一聲,便嚇得昏了過去。借著坑外那昏暗的一絲光線,周曷朱將妻子緊緊抱在懷里,望著她那憔悴而又嬌艷的面孔,他的心碎了,這個七尺男兒,從未掉過眼淚的硬漢,此時緊緊抱著妻子,一邊淌著眼淚,一邊呼喚著她。
    大難見真情,相依情更深,石英在丈夫的擁抱呼喚中,慢慢地睜開了雙眼?油獾囊扔谠诤筮呑咧咧,突然不見了他倆的身影,急得邊喊邊找,緊走幾步,見前面有坑,卻不見了腳印,又聽兒子在喊叫,他什么都明白了,只見他快速從腰里解下五尺長的扎腰帶,拴了塊石頭邊喊邊將一頭墜向坑里。
    周曷朱見爹爹放下腰帶,急忙一手抓住,一手抱著妻子,連拉帶爬地鉆出了土坑。
    當父親見他倆滿身是血從坑里爬出來時,又心痛又著急地問道:
    “看你倆滿臉是血,衣裳也掛破了,傷得厲害不?歇一歇再走吧,你這個冒失鬼!
    “爹呀,沒事,只是刮破了點皮,就是她有點受不了!
    兒子用手指了指石英。此時石英也不甘心拖累,強打精神道:
    “沒事,爹爹,咱們慢慢走吧!
    他們重新休整了一番,慢慢向西走去。
    老天像是被他們的磨難感動,雪漸漸停了,天空露出了晚霞。他們站在武鄉(xiāng)大地的高坡上向西北望去,雖看不到村莊,但心里寬松了許多。是呀!在樂平石場三年了,今日終于回到久別的武鄉(xiāng),終于離開那吃人的魔掌,怎能不讓人興奮呢!
    卻說此山下五里處有一村莊,名白草坡(現(xiàn)名白家莊),只有三戶人家,靠道邊的一家姓白,只有兩位老人和一個兒子,兒子二十多歲,常挑些山貨到縣城去掙些零花錢,昨天兒子走了至今未歸,天快黑了,白老漢一直在路口焦急地等兒子歸來。
    突然,他看見從東邊的山坡上艱難地走來三個人,等近前一看,嚇了一跳:
    “我的老天爺呀,還有個走不動的女人,你們是從哪里來的?該不是逃荒要飯的吧?”
    只見耶奕于上前施了一禮道:
    “老人家,我們一家三口逃荒到此,天色已晚,想在此借住一夜,行嗎?可憐可憐我那走不動的兒媳吧!”
    山里人心腸好,白老漢見那婦道人家讓人攙著,怪可憐的,就點了點頭,將他們領(lǐng)到窯洞里。老伴兒一見來了逃荒要飯的,急忙給熱了稀飯,又拿出幾個為兒子準備的谷面煮疙瘩遞給了他們。
    耶奕于一家三口連日來從未吃過一頓這樣的熱飯飽飯,千恩萬謝后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不知為何白老漢的兒子今夜又未回來,他們就在他兒子的窯洞里湊合著睡了一夜。
    多年來,他們從未睡過暖家熱炕,一夜的溫暖使石英體力恢復(fù)了許多,第二天天剛亮,他們?nèi)思敝下妨恕?br/>    好心的白老漢見他們怪可憐,就對他們道:
    “你們可別逃荒了,還是安個家好,從這里往西北方向走,有個叫脈山的地方,那里風(fēng)水好,我在那里住過兩年,就是服不住,把個女兒沒了,你們?nèi)绻竽芊,那可是再好不過的地方了!
    這本來是白老漢寥寥幾句謙語,哪知耶奕于就信這個風(fēng)水,這也難怪,他們羯族人就信火祆教,拜的是“胡天神”,他以為白老漢一定是火祆神,是化身來指點的,為此他執(zhí)意不回石源村,要到脈山去安家。
    他要到脈山安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從遷來北原山后,十多年里,走遍了北原所有的大小村莊,原來北原有三個脈山,那兩個真名叫“麥山”,因同音人們給混了,還有叫羯山的說法,真正的脈山就是白老漢所說的那個。論地脈、山勢、行走各方面都合心,當初他也曾想過搬去住,只是在羯族兄弟中,他身為首領(lǐng),不便搬走罷了,今日趁此機會移移地方也好。他打定主意后,就將此意告訴了兒子,不想兒子也不想回石源給鄉(xiāng)親們添麻煩,一說便通了。
    他們迎著黎明的曙光,朝脈山走去,走去!
    卻說樂平石場的官兵,那晚外出尋花問柳的天亮才回到石場,而石場守門的兵丁,還在呼呼大睡,回來的官兵好像得了理,叫醒那幾個睡覺的小兵罵罵咧咧道:
    “他媽的!讓你們在家好好看門,天明了還在睡,睡死你們算了!”
    那幾個下等兵丁忙道:
    “我們剛睡了一會兒,沒事的,老天下這么大雪,能有什么事呀!再說我們也沒逮什么便宜,哼!太不公平了!”
    回來的人自知理虧,便到石場內(nèi)查看去了。
    當他們走到奴隸住的窩棚里,一看耶奕于父子不見了,大聲喊道:
    “不好了!奴隸跑了!犯人逃跑了!”
    喊聲驚動了所有的官兵,只見那個大頭目跑來怒吼道:
    “你們是怎么看守的啊?一群人,兩道崗,看不住一個戴腳鐐的奴隸,他們跑了誰來弄皇上急要的石獅,追查下來我們都得掉腦袋,還不快去追!如追不回來,我先一個個殺了你們這群該死的!”
    那個小頭目見大首領(lǐng)兩眼放著可怕的兇光,嚇得連忙返身對眾兵丁喊道:
    “還不快去追回來,一個戴腳鐐的人能跑多遠,全部出動,騎快馬,拿弓箭,兵分三路出發(fā)呀!”
    小頭目一邊狂喊著,一邊領(lǐng)人追去了。
    他們分了三隊,一隊到石陽村去,一隊向沾縣的八賦嶺追去,一隊從陽光占向西追去,每隊十多人,各拿兵刃呼啦啦一聲,冒著大雪出發(fā)了。
    單說來到石陽村的兵丁,直撲到王石英家見沒有要抓的人,將石英媽活活打死,并到她大女兒石花家將女婿抓走替罪。那天大女兒石花領(lǐng)著小兒子李陽正好串門去,才撿了兩條命。這伙窮兇極惡的兵丁,將兩家砸了個稀巴爛,臨走還放了把火,可憐兩個家毀在了萬惡的官兵手中。
    李陽父親被抓到石場,也未幸免一死,不久便讓官兵給殺害了。石英的哥哥回來一看家中的慘景,趴在老母親身上哭喊著一口氣沒上來,活活給氣死了。
    卻說向八賦嶺追去的官兵,在一無所獲的情況下,又抓了幾個會鑿石的羯族人回去勉強交差了。
    從陽光占向西去的官兵,一路也未發(fā)現(xiàn)蹤跡,等他們到了陽光占,在官宅休息了一下,那個小頭目本想再追,但看到兵丁們一個個都累了,再看看天氣,還下著大雪,心中想到:反正是瞎追,沒準那兩隊人馬已抓住了逃犯,還不如今晚就住在這里。為此他們便在這里安了身,美美地睡了一夜。
    誰知第二天天還沒亮,去石陽村的那隊兵丁趕來了,原來,當天下午他們回到石場,讓大首領(lǐng)臭罵了一頓,硬逼著他們連夜趕來增援,兵合一處,給原來的十多名兵丁增加了勇氣,他們兵合一處又向西追去了。
    此時的雪停了,還不到中午,他們就來到白草坡,當見到白老漢時,不由分說就是一頓毒打,硬逼著白老漢講出了實話,這二十多名兵丁就按白老漢講的,直朝西邊的脈山追去。
    今日的天氣十分罕見,昨天還下著大雪,今天卻是晴空萬里,火紅的太陽照著大地,使人感到冬日的溫暖,當官兵們從冰上渡過濁漳進入脈山時,隱隱約約地看到前面山坳里有三個人影在晃動。只聽那個小首領(lǐng)喊了一聲:
    “小的們,前邊已發(fā)現(xiàn)了逃犯,快點打馬追呀!”
    這伙兵丁“嗷”的一聲怪叫,打馬直追而去。
  "
  "
  第一章 石場斗
    公元268年的一天,秋風(fēng)習(xí)習(xí),黃葉飄落。從北原深山里走出一隊人馬,只見近百名官兵押解著二十多個羯族奴隸,蹚過濁漳河的源頭支流石門口(后改龍門)向東走去。
    這伙官兵本系樂平石場人(今昔陽縣石馬寺),為何要來三百里開外的武鄉(xiāng)縣(今榆社縣社城鎮(zhèn),古稱武鄉(xiāng))抓人呢?
    原來在西晉泰始年,司馬炎剛登皇位,為顯示他的皇威,在洛陽皇城大興建筑,從全國各地抓了許多能工巧匠,雕梁畫柱,琢玉造石,并在樂平開了石場,打造石獅,運往洛陽。
    武鄉(xiāng)北原山在十多年前(魏晉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大舉南遷時候,來了許多羯人。他們這些奴隸不但是鑿石能手,而且就像牛馬一樣,省錢好管,還可隨意買賣,因此官府特意來此抓他們?nèi)プ鰟诠ぁ?br/>    被抓的羯人中,有一名羯族小首領(lǐng),名耶奕于(石勒的爺爺),此人四十有余,身高七尺,高鼻深目,一雙藍眼炯炯有神,兩腮的胡須硬茬茬地覆蓋著大半個臉部。他說一口漢羯交雜語言,朗朗有聲,不但有一手雕玉鑿石的絕技,而且武功也非常了得。
    十多年前,由于無法忍受匈奴侵略,他們隨本族難民大舉南遷,來到太行山下的大山里隱居。由于長相、語言、習(xí)俗多與漢人不合,被官府視為奴隸,任憑著買賣欺壓。久而久之,這批羯人也自認時命不佳,該當如此。
    耶奕于的妻子在當年遷徙途中病死,只帶著小兒子周曷朱(石勒的父親)來到北原深山的石源莊,靠打獵放牧為生,勉強度日。
    周曷朱年方二十,小伙子長得跟他父親一個模樣,風(fēng)華正茂之時,顯得格外英俊,雖性格有點暴躁,但為人處世卻很周到,為此很是受人喜愛。他從小跟父親學(xué)得一手鑿石技巧,武功也好。他對父親很是孝敬,這次官府來抓人去鑿石,生怕父親體力不支,就自愿隨父到遠方的石場去做勞工,一是為找口飯吃,二是幫著父親干些重體力活,為此就跟著父親混雜在被抓的人群中。
    當官兵押著勞工來到石門溝口時,已過午時,又餓又渴的羯人想到濁漳河邊喝口水,那官兵頭目便瞪眼罵道:“你們這群不知好歹的下人,喝什么水,等到了石場,有你們好吃好喝的。還有三百多里路程,不趕快走,磨磨蹭蹭的小心皮鞭不認人!”
    耶奕于覺得到河邊喝口涼水,要求也不算過高,何況解了渴走路也更有勁,并不誤事,就與官兵據(jù)理力爭。哪料官兵根本就不講什么道理,只見一個官兵舉起皮鞭就朝耶奕于的頭上打去。周曷朱一見父親挨了打,哪能忍下這口惡氣,便上前將那個打人的官兵兩拳就打倒在地。這下可亂套了,還沒走出石門口就打起來。官兵人多勢眾,將他們團團圍住,拳打腳踢,直打得他們倒在地下時,才住了手。
    初出大山,受此大辱,氣得耶奕于低聲罵道:“此仇日后一定要報!鄉(xiāng)親們,我們?nèi)桃蝗滔融s路吧!”
    眾羯人聽首領(lǐng)發(fā)話,便帶著累累傷痕起身,忍受著打罵慢慢地向樂平石場走去。
    到了石場,已是第二天的中午時分。一夜長途跋涉,官兵與羯人們都累了,而官兵交接過眾人后,都去休息了。這批奴隸在一伙新的官兵看護下,開始了搬運石塊的重體力勞動。又餓又渴又累的羯人,他們也是人呀,怎能經(jīng)得起這般折磨?還不到半下午,大都昏倒在地,官兵們見狀又打又罵,慘不忍睹。
    此時,來了個官兵大頭目模樣的人,對那群如狼似虎的官兵們大聲罵道:
    “誰讓你們?nèi)绱藢Υ齽诠さ?打死他們你們(nèi)ヨ徥瘑?按期做不成石像,皇上追查下來,你們(nèi)サ裟X袋嗎?真是不知利害的蠢貨,還不快去給他們吃飯去!”
    官兵們見首領(lǐng)動了怒,乖乖地領(lǐng)著這批新來的奴隸吃飯去了。
    開飯了,只見幾個人提著木桶走來,給每人舀了一碗“飯”。天哪,這是什么飯呀!只見碗里的樹葉泡黑豆,黑乎乎的一團,這是人們用來喂驢馬的草料呀!怎能讓人吃呢?那耶奕于不由得問了句:
    “我們餓了兩天,就給吃這個飯嗎?”
    只見一個兵丁惡狠狠地道:
    “你們這些奴隸,吃上這飯已是上等的了,還想吃什么呢?今后就是這飯,吃不吃由你們,餓死活該!”
    餓急了的羯人,也只好吃起來。從此他們就過上了與豬狗同樣的生活,一面忍饑挨餓度日,一邊還干著重體力勞動。
    卻說當?shù)厥柎澹ń窈晚樋h李陽村)有位很有名的石匠老人,名王三蠻,綽號石三敲。雖不到五十,因常年鑿石,累得背有些駝;雖然他是漢人,但由于過于老實,也常受官兵的欺壓凌辱,并將他打入奴隸行列,與奴隸們過著同等的下人生活。官兵們見他駝著背,常常凌辱取笑于他。耶奕于父子幫他解圍圓場,并在生活中也常照顧他,特別是周曷朱,每見他去干重活,就主動去幫他。三人還常常取長補短切磋雕藝,情感之下的王三蠻,便將自己的女兒王石英許配于周曷朱。官兵為趕制石像,對這些技藝高超的匠人也寬容了些,他們草草地辦了婚事,小兩口雖為羯漢兩族,但雙方均稱心如意,不覺三年已過。
    就在這年冬季,帝王傳旨,要在洛陽宮外的兩側(cè)趕制一對特大石獅,并送來圖樣,限年前交工。短短一個月,如何能雕成呢?這下官兵們急了,他們晝夜監(jiān)工,又開始了打罵奴隸。由于工期緊,要求嚴,加之天寒地凍,饑寒交加,王三蠻老人累倒了。官兵哪管這些,還是打罵。這天,王老漢便在毒打下咽了氣,這可氣壞了親家耶奕于。他們在與官兵論理時,年輕氣盛的周曷朱,在官兵毒打下,動手還擊,他父子橫下心,使出了全身的武功,根本沒把這些平日里作惡多端的官兵放在眼里,幾年的仇恨一時涌上心頭,只見他父子三拳兩腳,便將十多個官兵打倒在地。有一個小頭目自以為會幾下五八操的功夫,便手操鋼刀向耶奕于猛劈過來,哪知連砍幾刀,均被其躲過,那個官兵窮兇極惡,面露殺機,又揮刀砍殺過來。無奈之下,耶奕于邊躲邊從地下?lián)炱饓K石子,使出了他那沒羽箭神功,一揚手便打向那個兵丁頭部,只聽大叫一聲,腦漿崩裂倒地而死。
    這下可闖了大禍,官兵殺奴隸無罪,奴隸打死官兵這還了得!只見更多的官兵擁了上來,將他父子拿住,一番毒打后,給上了重枷刑具。
    此時從外面跑過來一個兵丁,大罵道:
    “你這個吃了豹子膽的奴隸,竟敢在眾多官兵眼前打死我弟,這還了得,今天我要殺了你,拿命來!”
    只見他邊罵邊手舉鋼刀朝耶奕于頭上砍去。
    耶奕于脖子上戴著刑枷,連手枷在一起,腳上還戴了二十斤重的大鐵鐐,使他動不得,心中暗想:完了,就等死吧!在這千鈞一發(fā)之時,只聽一個官兵頭目趕來喝道:
    “住手!萬萬不可殺死他,洛陽急要的石獅還未鑿好,殺死他你能鑿成嗎?笨蛋!”
    說著將那名兵丁拉到一邊,悄聲道:
    “等鑿成這對石獅后將他處死,就讓他多活幾天吧!”
    言畢返身對耶奕于道:
    “我們的人打死了駝背老人,你又打死了我們的人,一命抵一命,現(xiàn)在扯平了,你就放心打造石獅好了,不過干活時得戴上腳鏈,這樣會好些,奴隸嘛,就得像個奴隸的樣子,先將上身刑具去掉,消消氣,干活去吧!”
    為穩(wěn)住工匠們的心,官兵頭目下令掩埋了王三蠻老人。
    當王石英聽到爹爹被打死的消息,已是第二天了。她哭得死去活來,后在眾鄉(xiāng)鄰的勸說下,告別母親,趕往石場,在父親墳前磕了幾個頭,祭奠了一下,大哭一場算作了事。
    王石英本是一個農(nóng)家婦女,從小就跟著爹爹擺弄些石頭,有時也幫著干些細活。過著苦日子長大的她,很明理是非,也很精明能干,當父親向她提出要將她許配于周曷朱時,她點頭同意了。原來,她每到石場見到年輕的周曷朱時,不知怎么被他那股英氣所吸引,加之父親在他面前一直說這個年輕人是如何照顧自己的,如何的好,為此使石英更加愛慕他。
    婚時,官府網(wǎng)開一面,給周曷朱放了三天假,還跟去了個兵丁,怕他跑掉。三天!新婚的三天是多么短暫哪!三天后,曷朱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妻子,回到石場又干起了那些沒完沒了的重體力活。
    王石英離開了爹爹墳?zāi),心中想到:聽說公爹打死了一個官兵,戴上了刑具,還得干活,她心中預(yù)感不妙,遲早有一天公爹與丈夫會慘死在官兵手中,還不如勸說他們逃走。
    王石英邊走邊想著如何逃離這虎狼之地,想著走著,就來到石場,只見崗哨比以前增加了許多,不等她近前,早有兵丁攔住去路:
    “呔!站住,什么人敢來此地,快回去!
    王石英不慌不忙地道:
    “這位官人,你就行行好吧。我進去給公爹送點飯去,讓他吃飽了好干活,你就恩典恩典吧!到時不忘你的大恩大德!
    這個兵丁見面前這個小娘子眉清目秀,說話低聲細語,怪好聽的,就先消了三分氣,上前道:
    “送的什么好吃的,先讓爺們品嘗一下。”邊說邊翻開石英手中的破籃子。一看,差點讓這個兵丁吐了,只見藍中只有四個發(fā)了霉的菜團子,這本是石英拿去祭奠爹爹的祭品,家中過得少吃沒喝,也是她走得急,只拿了點與母親平時吃剩下的菜團子,不想今天卻派上了用場。那個兵丁大概是出于同情或是討厭吧!只見他擺擺手道:
    “去吧!快去快出,不能時候久了!
    王石英見兵丁放行,便一溜煙地往石場奔去,剛到石場見到公爹與丈夫,不料又過來幾個兵丁大聲喝道:
    “干什么的?你怎么進來的,快出去,不然小心挨打。”
    王石英道:
    “哎呀呀,這位官爺,怎么火氣這么大,我來給公爹送點吃的,這點面子也不給嗎?”
    “送什么吃的,先讓老子看看!
    當他們見到只有幾個爛菜團時,便罵道:
    “就這幾個爛了的菜團,還值得送嗎?”
    正在此時,周曷朱急忙過來向兵丁道:
    “這是我的妻子,你們就行行好,讓她給我們說幾句話吧!”
    兵丁本來是不會同意的,但他們目前又用得著這幾個奴隸,按大首領(lǐng)吩咐,對來送飯的人,也就同意了: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說完了走開!”
    這幾個兵丁邊罵邊到別處察看去了。
    王石英見兵丁走去,急忙對公爹與丈夫道:
    “明晚三更天我在石場外等你們,一定要逃出這死亡地方,我準備些干糧衣物,一定一定!”
    精明的耶奕于父子,早料到官兵會對他們下毒手的,但無計可施,今聽石英講明晚三更天她在石場外接應(yīng),公爹便點點頭道:
    “夜半三更,我們能逃出去,只是你準備把斧頭,到時將腳鏈劈開即可,千萬要小心!”
    他們邊說邊拿出菜團子,只聽周曷朱高聲道:
    “這菜團子真好吃,可惜送得少了,不夠吃!
    言畢低聲道:
    “你快走吧,別出了事,明晚你等就是了!”
    王石英見事辦完,高聲道:
    “你們好好干活,別惹軍爺們生氣,我走啦!
    說完便疾步走出了石場。
    王石英離了石場回到家中,將經(jīng)過向母親講了,母親深情地道:
    “閨女呀,你就跟他們走吧!家里有你哥你姐招呼著,不會有什么事,你們走得越遠越好,等個三五年風(fēng)聲過了,再回來看我,去吧!”
    母親含著淚,道出了她的心里話,石英的心里七上八下,走了又舍不得母親,不走吧,丈夫與公爹難以活命,更重要的是她已身懷有孕,擔心路上會連累他們的,在她左右為難時,母親猜透了女兒的心思,只聽她對石英道:
    “閨女呀!如果遇上官兵追趕,你一個婦道人家他們能怎地?再說即便孩子沒了,可千萬保住大人,只要有你在,孩子會有的,媽也就放心了!
    石英聽媽這樣說,也就放心了,她便準備衣物,干糧去了。
    卻說耶奕于父子目送石英離去,一邊裝作干活的樣子,一邊商量著如何逃走之事。他們在為逃跑緊張地做著一切準備。
    轉(zhuǎn)眼第二天夜幕降臨,老天忽然下起了大雪,這晚父子倆對看守的兵丁十分口甜,晚飯還盡量多吃了些。耶奕于對看守的兵丁道:
    “這幾天讓軍爺們多費心了,我們多吃些,好好干活,提前把石獅趕鑿出來,到時可別忘了給我們記一大功呀!”
    直夸得那些兵丁早將防逃之事拋到腦后,認為有大鐵鏈拴著,也不會出什么事。晚飯后,見下起了大雪,在這大雪天,有的去睡了,有的外出尋花問柳去了,這倒是給他們逃跑創(chuàng)造了好機會。
    將近三更,周曷朱見外邊無任何動靜,就悄悄幫父親提著腳鏈,小心翼翼地踏著漫天大雪走出窩棚,向石場外走去。
    耶奕于父子很順當?shù)爻隽撕喴椎幕h笆大門,王石英早在門外的暗處等候,見公爹與丈夫平安出來,就急忙上前接應(yīng)。他們一直走出很遠,石英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斧頭,周曷朱彎下身,砸開了父親的腳鏈,除掉腳鏈,耶奕于輕松多了。他們一邊奔走,一邊商量著逃往何處去。
    以父親心意,要逃回北方的涼州湟水老家,但兒子兒媳卻堅持要回武鄉(xiāng)石源村去。兒子認為,北原山大險峻,又有本族許多同鄉(xiāng)照護,地形也熟,就是官兵追去了,也奈何不了他們。
    此時只聽王石英道:
    “我哥聽說咱們逃出來要回北原山去,怕我在路上拖累公爹,就與我媽一塊向鄰居家借了頭毛驢,約好在天亮前到石馬寺南的石窖坪等咱們,不用繞道回石陽了,就從那里趕往西走,我哥路熟,有他領(lǐng)路放心多了!
    耶奕于聽兒媳安排得如此周到,感動地道:
    “只是讓你跟上我們受罪了!
    “爹爹!看你說的什么話,咱們是一家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情愿隨爹爹丈夫過此難關(guān),咱們快走吧!”
    耶奕于見兒媳很明事理,想得如此周到,只得點頭同意。
    他們?nèi)嗣爸笱┻呎f邊走,不一時便到了石窖坪,剛到村口,見一個人牽頭驢,在那里等候,只聽石英喊道:
    “哥哥,我們來了!
    石英的哥哥三十出頭,人很老實,不善言語,由于家窮,還未娶上媳婦,當他父被官兵打死后,他悲憤交加,恨透了官兵。聽媽說,二妹子石英要隨丈夫逃跑,他是萬般同意,別看他不言不語,心里可明白,如不逃走,遲早都會死于官兵手中,為此他早早地就牽著毛驢來到了約定地點等候,當見到他們時,只道了句:
    “妹呀,快騎上毛驢走吧,走得越遠越好!
    耶奕于父子謝過后,也來不及說什么,就讓石英騎上毛驢一路向西去了。
    雪,越下越大;路,越走越難。前面剛走過,后邊的腳印已被大雪覆蓋。石英騎著驢,他哥趕著,不時地還抽打幾下,有了這頭毛驢,快得多了,天剛正午,他們已來到沾縣(今和順縣)與武鄉(xiāng)的交界處了。
    此地名趙村,歸陽光占管轄,過了趙村便是武鄉(xiāng),但路卻不好走了,本來是羊腸小道,大雪一蓋,什么也看不清,此時耶奕于道:
    “他哥呀,你就送到這里吧,前邊的路毛驢也走不了,你回去還得還人家驢,停下來讓石英走走,活動活動,一過了這個坡,就沒事了,你回去告訴老人,別掛念我們!”
    石英哥也感到前邊不能再走了,就告別了二妹子石英他們,返回石陽村去了。
    耶奕于三人望著走遠了的石英兄長,心情很是激動,只聽石英道:
    “咱們快走吧!”
    他們?nèi)松钜荒_淺一腳地踏著厚厚的大雪,慢慢地走向武鄉(xiāng)大地。
    當他們一路下坡走到一個叫圪針溝的地方,石英便累得走不動了。只見她感到腹內(nèi)陣陣疼痛難忍,臉色變得煞白,她心里明白,自己懷的六個月的胎兒,怎能走得了如此艱難的路呢?周曷朱見妻子實在是走不動了,便抱起她慢慢行走,只聽石英低低地對丈夫道:
    “都怪我肚里有了孩子,再這樣下去,怕是要小產(chǎn),就保不了孩子啦!”
    周曷朱聞聽又驚又喜,有了孩子,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呀!說什么也不能讓妻子受罪了,想到此,他蹲下身子,也不管石英愿不愿意,就背起來飛快走去。
    也是他心急如火,也許是太激動了,走著走著一不小心掉進一個大坑內(nèi),這個坑是多年水沖刷的,雖不是很大,但也有丈余深,坑外四周布滿了干枯的圪針,如不細看還真是難發(fā)現(xiàn)。
    他倆掉進坑內(nèi),被干枯的圪針扎得滿臉是血,衣服也被掛破了許多,只聽石英“哎呀”一聲,便嚇得昏了過去。借著坑外那昏暗的一絲光線,周曷朱將妻子緊緊抱在懷里,望著她那憔悴而又嬌艷的面孔,他的心碎了,這個七尺男兒,從未掉過眼淚的硬漢,此時緊緊抱著妻子,一邊淌著眼淚,一邊呼喚著她。
    大難見真情,相依情更深,石英在丈夫的擁抱呼喚中,慢慢地睜開了雙眼?油獾囊扔谠诤筮呑咧咧,突然不見了他倆的身影,急得邊喊邊找,緊走幾步,見前面有坑,卻不見了腳印,又聽兒子在喊叫,他什么都明白了,只見他快速從腰里解下五尺長的扎腰帶,拴了塊石頭邊喊邊將一頭墜向坑里。
    周曷朱見爹爹放下腰帶,急忙一手抓住,一手抱著妻子,連拉帶爬地鉆出了土坑。
    當父親見他倆滿身是血從坑里爬出來時,又心痛又著急地問道:
    “看你倆滿臉是血,衣裳也掛破了,傷得厲害不?歇一歇再走吧,你這個冒失鬼。”
    “爹呀,沒事,只是刮破了點皮,就是她有點受不了!
    兒子用手指了指石英。此時石英也不甘心拖累,強打精神道:
    “沒事,爹爹,咱們慢慢走吧!
    他們重新休整了一番,慢慢向西走去。
    老天像是被他們的磨難感動,雪漸漸停了,天空露出了晚霞。他們站在武鄉(xiāng)大地的高坡上向西北望去,雖看不到村莊,但心里寬松了許多。是呀!在樂平石場三年了,今日終于回到久別的武鄉(xiāng),終于離開那吃人的魔掌,怎能不讓人興奮呢!
    卻說此山下五里處有一村莊,名白草坡(現(xiàn)名白家莊),只有三戶人家,靠道邊的一家姓白,只有兩位老人和一個兒子,兒子二十多歲,常挑些山貨到縣城去掙些零花錢,昨天兒子走了至今未歸,天快黑了,白老漢一直在路口焦急地等兒子歸來。
    突然,他看見從東邊的山坡上艱難地走來三個人,等近前一看,嚇了一跳:
    “我的老天爺呀,還有個走不動的女人,你們是從哪里來的?該不是逃荒要飯的吧?”
    只見耶奕于上前施了一禮道:
    “老人家,我們一家三口逃荒到此,天色已晚,想在此借住一夜,行嗎?可憐可憐我那走不動的兒媳吧!”
    山里人心腸好,白老漢見那婦道人家讓人攙著,怪可憐的,就點了點頭,將他們領(lǐng)到窯洞里。老伴兒一見來了逃荒要飯的,急忙給熱了稀飯,又拿出幾個為兒子準備的谷面煮疙瘩遞給了他們。
    耶奕于一家三口連日來從未吃過一頓這樣的熱飯飽飯,千恩萬謝后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不知為何白老漢的兒子今夜又未回來,他們就在他兒子的窯洞里湊合著睡了一夜。
    多年來,他們從未睡過暖家熱炕,一夜的溫暖使石英體力恢復(fù)了許多,第二天天剛亮,他們?nèi)思敝下妨恕?br/>    好心的白老漢見他們怪可憐,就對他們道:
    “你們可別逃荒了,還是安個家好,從這里往西北方向走,有個叫脈山的地方,那里風(fēng)水好,我在那里住過兩年,就是服不住,把個女兒沒了,你們?nèi)绻竽芊,那可是再好不過的地方了。”
    這本來是白老漢寥寥幾句謙語,哪知耶奕于就信這個風(fēng)水,這也難怪,他們羯族人就信火祆教,拜的是“胡天神”,他以為白老漢一定是火祆神,是化身來指點的,為此他執(zhí)意不回石源村,要到脈山去安家。
    他要到脈山安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從遷來北原山后,十多年里,走遍了北原所有的大小村莊,原來北原有三個脈山,那兩個真名叫“麥山”,因同音人們給混了,還有叫羯山的說法,真正的脈山就是白老漢所說的那個。論地脈、山勢、行走各方面都合心,當初他也曾想過搬去住,只是在羯族兄弟中,他身為首領(lǐng),不便搬走罷了,今日趁此機會移移地方也好。他打定主意后,就將此意告訴了兒子,不想兒子也不想回石源給鄉(xiāng)親們添麻煩,一說便通了。
    他們迎著黎明的曙光,朝脈山走去,走去!
    卻說樂平石場的官兵,那晚外出尋花問柳的天亮才回到石場,而石場守門的兵丁,還在呼呼大睡,回來的官兵好像得了理,叫醒那幾個睡覺的小兵罵罵咧咧道:
    “他媽的!讓你們在家好好看門,天明了還在睡,睡死你們算了!”
    那幾個下等兵丁忙道:
    “我們剛睡了一會兒,沒事的,老天下這么大雪,能有什么事呀!再說我們也沒逮什么便宜,哼!太不公平了!”
    回來的人自知理虧,便到石場內(nèi)查看去了。
    當他們走到奴隸住的窩棚里,一看耶奕于父子不見了,大聲喊道:
    “不好了!奴隸跑了!犯人逃跑了!”
    喊聲驚動了所有的官兵,只見那個大頭目跑來怒吼道:
    “你們是怎么看守的?一群人,兩道崗,看不住一個戴腳鐐的奴隸,他們跑了誰來弄皇上急要的石獅,追查下來我們都得掉腦袋,還不快去追!如追不回來,我先一個個殺了你們這群該死的!”
    那個小頭目見大首領(lǐng)兩眼放著可怕的兇光,嚇得連忙返身對眾兵丁喊道:
    “還不快去追回來,一個戴腳鐐的人能跑多遠,全部出動,騎快馬,拿弓箭,兵分三路出發(fā)呀!”
    小頭目一邊狂喊著,一邊領(lǐng)人追去了。
    他們分了三隊,一隊到石陽村去,一隊向沾縣的八賦嶺追去,一隊從陽光占向西追去,每隊十多人,各拿兵刃呼啦啦一聲,冒著大雪出發(fā)了。
    單說來到石陽村的兵丁,直撲到王石英家見沒有要抓的人,將石英媽活活打死,并到她大女兒石花家將女婿抓走替罪。那天大女兒石花領(lǐng)著小兒子李陽正好串門去,才撿了兩條命。這伙窮兇極惡的兵丁,將兩家砸了個稀巴爛,臨走還放了把火,可憐兩個家毀在了萬惡的官兵手中。
    李陽父親被抓到石場,也未幸免一死,不久便讓官兵給殺害了。石英的哥哥回來一看家中的慘景,趴在老母親身上哭喊著一口氣沒上來,活活給氣死了。
    卻說向八賦嶺追去的官兵,在一無所獲的情況下,又抓了幾個會鑿石的羯族人回去勉強交差了。
    從陽光占向西去的官兵,一路也未發(fā)現(xiàn)蹤跡,等他們到了陽光占,在官宅休息了一下,那個小頭目本想再追,但看到兵丁們一個個都累了,再看看天氣,還下著大雪,心中想到:反正是瞎追,沒準那兩隊人馬已抓住了逃犯,還不如今晚就住在這里。為此他們便在這里安了身,美美地睡了一夜。
    誰知第二天天還沒亮,去石陽村的那隊兵丁趕來了,原來,當天下午他們回到石場,讓大首領(lǐng)臭罵了一頓,硬逼著他們連夜趕來增援,兵合一處,給原來的十多名兵丁增加了勇氣,他們兵合一處又向西追去了。
    此時的雪停了,還不到中午,他們就來到白草坡,當見到白老漢時,不由分說就是一頓毒打,硬逼著白老漢講出了實話,這二十多名兵丁就按白老漢講的,直朝西邊的脈山追去。
    今日的天氣十分罕見,昨天還下著大雪,今天卻是晴空萬里,火紅的太陽照著大地,使人感到冬日的溫暖,當官兵們從冰上渡過濁漳進入脈山時,隱隱約約地看到前面山坳里有三個人影在晃動。只聽那個小首領(lǐng)喊了一聲:
    “小的們,前邊已發(fā)現(xiàn)了逃犯,快點打馬追呀!”
    這伙兵丁“嗷”的一聲怪叫,打馬直追而去。
  "
  





上一本: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慈禧 下一本:永不放棄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逆襲的王:千古一帝石勒前傳的作者是郭先偉李曉淵,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