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喻,這樣一項浩大的工程,在這樣短的時間里,由這樣一批初出茅廬的研究生承擔,一定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差池,特別是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更有可能存在不準確、不恰當?shù)膯栴}。盡管我們反復強調(diào)準確第一,再三要求像新聞報道那樣核實、核實、再核實,但是疏漏恐怕在所難免。其中,我們最感遺憾的全局性問題有兩個,一是涉及的“人”“事”還不夠廣泛,尚有許多值得挖掘的內(nèi)容;二是相應(yīng)的社會背景還不夠豐滿,從而使新聞人的形象還顯單薄。所以,我們懇請各路學者與讀者,能夠多多賜教,不吝指點。為此,我們特意將一個電子郵箱提供如下,同時希望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chǔ)上,能夠盡快出版本書的修訂本。 對本書的作者而言,研究與寫作的過程既是在追尋前人的“光榮與夢想”,也是在實現(xiàn)自己的“光榮與夢想”。作為新聞傳播專業(yè)的研究生,能在讀書期間完成這項工程,不能不說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我常愛對學生說,自古英雄出少年。那么,這部史傳就算是這些少年英雄的一次集體“亮劍”吧!他們希望將本書“作為一朵鮮花獻給中國的新聞事業(yè),作為一盞醇酒獻給中國的新聞人,作為一個路碑獻給未來的新聞人”。 作者簡介: 李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目錄: 百年中國新聞人:上冊 一道變法亦變 自稱圣人康南海 筆走龍蛇梁任公 物競天擇人何為 肝膽相照兩昆侖 二革命與改良 逍遙海外 孫大炮辦報 革命軍中馬前卒 千里投荒有知己 白話道人林白水 三革命,革他媽媽的命 瘋子糊涂人 越鳥巢南枝百年中國新聞人:上冊 一道變法亦變 自稱圣人康南海 筆走龍蛇梁任公 物競天擇人何為 肝膽相照兩昆侖 二革命與改良 逍遙海外 孫大炮辦報 革命軍中馬前卒 千里投荒有知己 白話道人林白水 三革命,革他媽媽的命 瘋子糊涂人 越鳥巢南枝 愛自由如發(fā)妻 桃源漁父 秋風秋雨愁煞人 紙貴之譽 四亂世花開 五四烽火驚諸侯 革命晨鐘敲暮鼓 身不由己亂世人 小副將偏當急先鋒 五創(chuàng)業(yè)時節(jié)百事哀 紅色風景此獨好 鐘山風雨正彷徨 海上繁華夢已殘 花開花落任由之 荊棘叢中探路者 六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萍蹤寄語 大公為誰公 西北角上有烽煙 孤島余生 黨的喉舌 七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風流人物 觀察中國 領(lǐng)導新華社 百年中國新聞人:下冊一道變法亦變 。ㄋ模└文懴嗾諆衫 人生難得良師益友 作為鴉片戰(zhàn)爭炮聲的回響,太平天國農(nóng)民運動堅持戰(zhàn)斗了14年,可最終還是被更強大的勾結(jié)勢力給鎮(zhèn)壓了。那一年是1864年。第二年的春天,譚嗣同出生。父親譚繼洵官運亨通,譚嗣同也過著富足的少年生活,除了不太愛看父親逼迫的那些八股文章,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感受的世界是美好的。那時他和兄弟們一起在北京城南上私塾,那個地方很蕭曠,后臨荒野,然名勝如龍泉寺、龍爪槐、陶然亭等都參錯其問。他和哥哥們玩得興盡了,回到學校再厲呼憤讀,過得也充實?墒遣欢嗑茫本┌l(fā)生了流行十分廣泛的白喉傳染病,短短3天內(nèi),姐姐、母親、大哥相繼感染,全都死去。他雖也感染但終撿回來一條性命,父親因此為他取名“復生”。 從那時起,譚嗣同性格變了很多。沒有了母親的溫暖與關(guān)懷.父親的小老婆又對他刻薄相加、任意打罵,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摧殘。這種冷酷讓譚嗣同年幼的心靈深處產(chǎn)生了對不合理的封建綱倫的無比憎恨。他沒有屈服,選擇了一種叛逆的態(tài)度,開始尋找自己的人生軌跡,不愿意再受這種種約束。在父親督促他學習的課本上他寫下了“豈有此理”4個字。他崇尚任俠精神,結(jié)交了當時社會上一個專以“鋤強扶弱為事”的義俠王五,跟著他學習劍術(shù)。這個王五是當時華北一帶有名的俠客,綠林出身,武術(shù)高強,尤精于單刀,由于家庭貧苦,流落河北、陜甘一帶,專搶貪官污吏和地主富紳的財物分給窮苦百姓。貴族出身的譚嗣同和王五成為了密切的朋友,他寫的“散官奉職真無狀,輸汝江湖賣舞客”詩句,便贊美王五的任俠風采,鄙視清朝官吏的無能和腐敗。 譚嗣同10歲那年,父親的好友歐陽中鵠從家鄉(xiāng)湖南瀏陽來到北京。譚繼洵佩服他的淵博知識,請他到家中作譚嗣同弟兄的老師。和見過的別的老師不一樣,這個人最有研究也最信奉王船山的學說。他教會了譚嗣同萬物是運動的,社會是進化的,認為天理要服從人欲,聽得譚嗣同無比崇拜。后來譚嗣同回到老家瀏陽給母親徐氏修墓,歐陽老師也隨了譚家一起返鄉(xiāng)。譚繼洵為了排場,不僅把并非最愛的原配之墓修得極其宏壯,還設(shè)宴招待前來吊唁的親朋好友。緣分安排譚嗣同在眾多的來賓中認識了一個叫唐才常的人,兩人一見如故,志同道合,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唐也拜歐陽中鵠為師,于是譚嗣同多了一位學友,互相砥礪,彼此切磋,很快從失去母親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兩人也因都不愿守封建常規(guī)而引為知己,成為二十年的刎頸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