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去世已20多年,歲月的沉淀,大量原始檔案的公開,尤其是近年入藏美國胡佛研究所的蔣介石、蔣經國日記對公眾的開放,使這位漸行漸遠的歷史人物的本色,愈加清晰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他的一生復雜而矛盾:早年他是經歷13年共產主義洗禮的熱血青年,是在贛南除暴安良的“蔣青天”、在上海“打老虎”的蔣專員;到臺灣后,他掌控了國民黨賴以制造白色恐怖的情治系統(tǒng),但同時也擁有愛民親民的形象;晚年,他力求使國民黨從官僚獨裁與黑金政治的泥潭中擺脫出來,推動“政治革新”,竭盡余力“向歷史交代”…… 作者簡介: 李松林,首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史學會全國高校專業(yè)研究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高教學會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會理事長,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基地負責人。發(fā)表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有:《蔣氏父子在臺灣》(獲北京市第三屬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蔣介石晚年》、《蔣經國晚年》、《蔣經國大傳》、《王朝終結》、《我國和平統(tǒng)一的進程》等;主編有《中國國民黨大事記》、《中國國民黨在臺灣40年紀事》、《中國國民黨史大辭典》、《臺灣40年》等書。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6項。陳太先翻譯家。出版譯著《拿破侖文軒》《格雷文集》等11部,共600余萬字。令有專著《臺灣土地改革研究》等出版。 陳太先,翻譯家。出版譯著《拿破侖文選》《格雷文集》《皮佑選集》《梅葉遺書》《哥倫布傳》等11部,共600余萬字。另有專著《臺灣土地改革研究》《蕭錚傳》等出版。 目錄: 第一章風華少年 一、溪口蔣家 二、身世之謎 三、“經兒可教” 四、就讀滬、京、穗 第二章留蘇十二載 一、踏上理想之路 二、與鄧小平同一個團小組 三、與父親決裂 四、從高峰開始跌落 五、下放石可夫農村 六、流放阿爾泰 七、英雄救美人 八、再次意外打擊 九、斯大林放行第一章風華少年 一、溪口蔣家 二、身世之謎 三、“經兒可教” 四、就讀滬、京、穗 第二章留蘇十二載 一、踏上理想之路 二、與鄧小平同一個團小組 三、與父親決裂 四、從高峰開始跌落 五、下放石可夫農村 六、流放阿爾泰 七、英雄救美人 八、再次意外打擊 九、斯大林放行 十、再見,莫斯科! 第三章初出茅廬 一、就職南昌 二、抱打不平 三、尊師重教 四、共產主義星期六的影子 五、潛上廬山慰勞孤軍 六、溫泉練兵 第四章“建設新贛南” 一、初到贛南 二、出任行政督察專員 三、除暴安良新舉措 四、清匪反霸顯威風 五、制訂“建設新贛南”的宏圖 六、初試鋒芒 七、掃除文盲辦教育 八、開辦戰(zhàn)時社會救濟工作 九、實行“土地改革 十、考察大西北 十一、與共產黨合作 十二、人存政舉,人離政息 第五章艱難歲月 一、創(chuàng)辦三民主義青年中央團干校 二、“十萬青年十萬軍 三、東北外交無功而返 四、上海敗打老虎 第六章協(xié)父撤守臺灣 一、最后的晚餐 二、溪口進香 三、反思土地問題 四、告別家鄉(xiāng) 五、京滬失守 六、海上漂泊 七、告別大陸 第七章蟄伏時期 一、日月潭反省失敗 二、主管軍中政工 三、特工新掌門 四、步入黨務決策圈 五、“救國團”領袖 六、大陳撤退 七、五次訪美 八、金、馬之行 九、輔導老兵就業(yè) 第八章清除異己 一、“二陳”成替罪羊 二、吳國楨放逐海外 三、孫立人長期囚禁 四、雷震下獄 五、與陳誠分手 第九章“主政”臺灣 一、從“國防部”到“行政院 二、選拔過渡人物 三、出任“閣揆 四、推展“本土化 五、“革新”行政 六、“向下扎根 七、經濟王牌 八、應對國際風暴 九、推進農業(yè)建設 十、臺日交惡 十一、“實質外交 十二、臺、美“斷交 十三、《與臺灣關系法》出籠 第十章傳承之路 一、借父喪奪取黨權 二、進軍“總統(tǒng) 三、新人新政 四、重登“大寶 五、傳子構想 六、清除傳承障礙 七、護航保駕班底 八、江南命案沖擊 九、集體接班 第十一章中國一統(tǒng) 一、“一國兩制”沖擊波 二、統(tǒng)一之聲 三、“華航”貨機事件 四、老兵呼聲 五、來自各方的挑戰(zhàn) 六、晚年抉擇 七、大陸探親潮 第十二章民主進步黨成立 一、黨外勢力的崛起 二、中壢事件 三、《美麗島》案 四、慘淡經營的黨外運動 五、民進黨搶灘 第十三章“政治革新 一、“向歷史交代 二、“政治革新”緣起 三、“革新”阻力 四、解除“戒嚴令 五、開放“黨禁 第十四章突逝風波 一、輪椅治臺 二、吐血而亡 三、政治遺囑 四、李登輝繼“統(tǒng) 五、長眠大溪 六、李登輝成猶大 七、身后派系之爭 八、國民黨再度丟失政權 第十五章身后蔣家 一、宋美齡艱難 二、蔣緯國含恨歸天 三、第i代凋零 四、眾寡凄涼 五、死后遭鞭打 參考文獻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