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我的爺爺朱德:最從平淡見英雄


作者:朱和平     整理日期:2014-03-14 09:57:11

  《我的爺爺朱德(最從平淡見英雄)》的傳主,這位被毛澤東稱為“意志堅如鋼,度量大如!钡目偹玖,他的一生不僅對中國革命作出了杰出貢獻,同時也給人們留下了敦厚樸實的永恒形象!皳嵊壳H如子,接遇工農(nóng)藹如風。席間笑談胸襟闊,最從平淡見英雄。”詩人楊朔于1939年在太行前線為朱德總司令誕生53周年寫下的這首民代壽朱德將軍》正是對朱老總的人格風范的高度概括。在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后的今年,我們更要重溫紅色經(jīng)典、共憶歷史年輪,深切懷念以朱總司令為代表的革命老前輩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創(chuàng)造的豐功偉績。
  目錄:
  第一章五星琳瑯山上的客家少年
琳瑯山,爺爺誕生的地方
“舉世共欽賢母范”
志士孤身走西東
父親的生母蕭菊芳
父親的養(yǎng)母陳玉珍
第二章迷霧中的那一顆紅星
馬克思故鄉(xiāng)的大齡留學生
爺爺也曾當過“地下黨員”
異國他鄉(xiāng)的光榮革命
告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第三章井岡山上的“親民將軍”
南昌起義,爺爺?shù)?927
朱毛一相逢,便勝卻雄兵無數(shù)
革命“山寨”,爺爺成了“匪首”第一章 五星琳瑯山上的客家少年
   琳瑯山,爺爺誕生的地方
   “舉世共欽賢母范”
   志士孤身走西東
   父親的生母蕭菊芳
   父親的養(yǎng)母陳玉珍
  第二章 迷霧中的那一顆紅星
   馬克思故鄉(xiāng)的大齡留學生
   爺爺也曾當過“地下黨員”
   異國他鄉(xiāng)的光榮革命
   告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第三章 井岡山上的“親民將軍”
   南昌起義,爺爺?shù)?927
   朱毛一相逢,便勝卻雄兵無數(shù)
   革命“山寨”,爺爺成了“匪首”
   井岡山上的“親民將軍”
   愛兵如子,萬水千山灑真情
  第四章 革命征程上的生死伴侶
   革命圣地,奶奶見到了崇拜的英雄
   南寨閱兵后,幸福的繡球拋向了奶奶
   新婚之夜,爺爺送奶奶兩枚金戒指
   克勤克儉,清白做人
   戰(zhàn)火洗禮中奶奶成為“紅軍女司令”
   “洋顧問”作威作福,爺爺奶奶榮辱與共
  第五章 爺爺?shù)娜f里長征
   面對挫折,爺爺“微笑”面對
   紅軍岌岌可危,爺爺臨危不亂
   危急時刻親臨火線
   搶渡大渡河,讓“石達開第二”的妄想破滅
   巧用“柔道”,爺爺智斗張國燾
   爺爺靠人格魅力打動了徐向前
   奶奶生命垂危,爺爺命令用擔架抬著她走
   心若洞簫,暫留康北渡難關
   會寧會師,爺爺與“入黨介紹人”周恩來再相逢
  第六章 戰(zhàn)火中的抗日前線
   西安事變后,爺爺成了八路軍總司令
   東渡黃河,駐馬太行山
   爺爺奶奶并肩戰(zhàn)斗在抗日前線
   “出太行”,爺爺返回延安
   爺爺告訴奶奶,交際應酬也是革命需要
   南泥灣和爺爺?shù)拿诌B在一起
   全黨慶爺爺六十大壽
   百團大戰(zhàn),對日寇的堅決反擊
   “七大”上的軍事報告
  第七章 大決戰(zhàn)中運籌帷幄的老將
   解放戰(zhàn)爭,爺爺成為解放軍總司令
   戰(zhàn)略轉移,開赴西柏坡
   “土八路”終于攻下了大城市,解放石家莊
   跟毛主席一起“進京趕考”
  第八章 五星紅旗下爺爺?shù)淖詈笠话鄭?br/>   爺爺穿上了元帥服
   爺爺奶奶走遍神州大地
   跟爺爺一起上廬山
   耕讀傳家久
   林彪放肆毀謗爺爺
   依然得地自含芳
   和群眾共度困難時期
   文革乍起,爺爺奶奶共歷風雨
   陪伴爺爺?shù)淖詈笕兆?br/>    琳瑯山,爺爺誕生的地方在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中游東岸有座金城山,位于半山腰的地方有一個縣城叫儀隴縣,儀隴縣往東南37公里有一個形似馬鞍的小鎮(zhèn),名叫馬鞍場。從這里再向西北走兩公里左右,就是爺爺?shù)墓枢l(xiāng)琳瑯山。琳瑯山滿山被蒼松翠柏覆蓋,從空中往下俯瞰,它像一顆璀璨的五角星;而從山腳往上看,則形似一頂官帽,所以這琳瑯山在當?shù)剡有另外一個名字——官帽山。
     1886年的12月1日,爺爺出生在琳瑯山西麓李家灣一個佃農(nóng)家庭中。當時爺爺一家的條件十分艱苦,三代人擠在一起,十幾口人艱難度日。那時候,爺爺?shù)淖娓鸽m已年過花甲,但為了一家人的生計,還常常和家人一起下田干活。
    他時常教誨兒孫們的一句話便是:“人不怕累,就怕閑,就怕懶,越閑越懶就會吃窮病倒!倍约旱囊簧,就是按照這個標準來生活的,直到他臨終前沒多久,還一直在勞作著。據(jù)爺爺回憶:“我的祖父是一個中國標本式的農(nóng)民,到八九十歲還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會害病,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里勞動。”爺爺?shù)淖婺阜浅D芨,十分善于操持家務。她除了能把一個有著二十幾口人的大窮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條,最重要的是還能把家里管得和和順順。用爺爺?shù)脑捳f:“祖母是家庭的組織者,一切生產(chǎn)事務都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庇羞@種能力的農(nóng)村婦女,到哪里都受到鄰里的稱贊和尊敬。
     爺爺?shù)母赣H“賦性和厚,為人忠耿,事親孝,持家勤”,他從未出過遠門,一生都在家里勞作。由于爺爺?shù)母改腹采耸齻孩子,若不是由于家境貧困最后只養(yǎng)活了八個,家里定十分熱鬧。不過,爺爺?shù)牟赶ハ聸]有兒女,所以大概在爺爺兩歲的時候,在高祖父的做主下將爺爺過繼給了他伯父,所以爺爺?shù)牟干砑娌负宛B(yǎng)父雙重身份。他為人誠實淳樸,十分忠厚,善于治家,做事十分果斷。爺爺被過繼之后,從一個多子的家庭變身長孫,全家人對他都十分關愛,這對爺爺?shù)某砷L無疑是很有益處的。
     在這樣一個有著淳樸忠厚、勤勞善良傳統(tǒng)的農(nóng)民家庭背景下成長起來的爺爺,從一出生就接受艱苦生活的洗禮,所以他身上一直都保持著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和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同時,在那樣一個時代,窮苦農(nóng)民深受壓迫和剝削,爺爺從小就愛憎分明,并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形成了剛毅果敢和堅忍不拔的性格。
     1908年,為尋求救國真理,剛二十出頭的爺爺便離開了家鄉(xiāng),此后五十多年一直未曾回過家鄉(xiāng)。直到1960年3月,在視察完陜西、貴州兩省之后去四川,要到重慶市和南充市,這才順便到了地屬南充市的儀隴縣——爺爺闊別五十多年的故鄉(xiāng)。回故鄉(xiāng)之后不久,爺爺還寫了一首《鸚鵡曲》的詞:家在巴山南側住,祖宗世代作農(nóng)夫。
     讀書不成去從軍,何畏迅雷急雨。
     五十年前別家門,為求真理前去。
     平生.是戎馬生涯,戰(zhàn)斗乃心安樂處。
     那次回鄉(xiāng)的時候,我已經(jīng)上小學了,由于功課的原因,沒能夠跟隨爺爺一同前往,因而爺爺回鄉(xiāng)的詳細情況,還是從奶奶口中得知的。
     那次回到家鄉(xiāng),爺爺發(fā)現(xiàn)他先輩曾住過的幾間瓦房被修葺一新,而且還建立起了“朱德同志舊居陳列館”,里面不僅放上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群眾對爺爺?shù)脑u價,還有爺爺在各個革命階段的圖片,還包括爺爺所作的一些詩篇和在各地的題詞復制品,那里還保留了爺爺讀書時所用的毛筆、膠墨、算盤、石硯、油燈,甚至還陳列了爺爺小時候所用過的喂豬槽、養(yǎng)蠶筒架、取絲絲架、裝酒壇的木柜……原來,為了接待外賓,儀隴縣縣委于1959年便將這里建立成了一個陳列館。爺爺見到這個陳列館之后,立即嚴肅地說:“不要搞這個了,在這里辦所學校,節(jié)省開支,讓娃娃們念書,現(xiàn)在就改,好不好?”這樣說過之后,爺爺還是不放心,掛念著辦學校的事,之后又給四川省省委、南充地委打幾次電話,主要就是再三叮囑把陳列館改為學校。
     有一次,儀隴縣縣委書記來到北京,爺爺見面就關心學校辦起來沒有。知道那里為了留幾間屋子陳列展品而只辦了一個班以后,爺爺十分嚴肅地要求對方必須把陳列館建成學校。爺爺心里清楚,家鄉(xiāng)人民惦記著爺爺,爺爺也惦記著家鄉(xiāng)。說起爺爺和家鄉(xiāng)的關系,奶奶還講起一段往事。
     P2-4 
  





上一本:二戰(zhàn)·總統(tǒng)的家事 下一本:二戰(zhàn)中的成王敗寇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我的爺爺朱德:最從平淡見英雄的作者是朱和平,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