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跟毛澤東學領導藝術


作者:孟慶春     整理日期:2014-02-17 09:32:26

領導行為是人類社會的重要活動。古今中外的無數事實證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一個單位的興衰,“領導是關鍵”。事實表明,毛澤東是中國人民偉大的民族英雄,是畢生為中國各族人民謀利益的優(yōu)秀兒子,也是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杰出領袖。
現代中國的巨變,根源于毛澤東巨大的領導能力,根源于他杰出的領導才智。在領導藝術上,毛澤東是一個最善于運用權力,發(fā)揮權力,發(fā)動人民,號召群眾的偉人,在領導工作中,毛澤東表現出卓越的理論才能、決策才能、組織才能、協(xié)調才能和激勵才能。他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長期而持續(xù)的熱情和擁戴。
  目錄:
  第一篇領導素養(yǎng)自覺建構
第一章勇于鍛煉逐步完善自我
一、找到起點挽救中華
二、天將降大任斯人修其身
三、遠見卓識經綸天下
四、“克制容忍,勿現于辭色”
五、進入“化境”駕輕就熟
六、堅韌不拔克服萬難
第二章貫通古今融會中外
一、“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二、獨立思考批判分析
三、博覽群書明治國之理
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第三章樹遠大理想成棟梁之才
一、立意甚高建國之材第一篇領導素養(yǎng)自覺建構
第一章勇于鍛煉逐步完善自我
一、找到起點挽救中華
二、天將降大任斯人修其身
三、遠見卓識經綸天下
四、“克制容忍,勿現于辭色”
五、進入“化境”駕輕就熟
六、堅韌不拔克服萬難
第二章貫通古今融會中外
一、“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二、獨立思考批判分析
三、博覽群書明治國之理
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第三章樹遠大理想成棟梁之才
一、立意甚高建國之材
二、自我設計“登堂入室”
三、志向的確立開創(chuàng)和創(chuàng)新
四、誠懇而求實不坐而論道
五、“三個部分”明晰的概括
第二篇調查研究溝通協(xié)調
第一章走馬觀花與下馬觀花
一、為求發(fā)言權跋涉千余里
二、分析加工確定決策
三、間接調查接受信息的窗口
第二章向群眾請教提高領導效能
一、向群眾請教甘當小學生
二、借鑒前人經驗引出新思路
三、群眾心聲知民渠道
四、“二者”結合領導效能
第三章拓寬調查路子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
一、拓寬視野獲取資料
二、多方式調查不拘泥一種方法
三、調查與研究結合著重解決實際問題
第四章領導協(xié)調相互增益
一、“各去所偏,歸于一是”
二、組織協(xié)調重在實際操作
三、威信協(xié)調仍講方法
第五章領導協(xié)調“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一、經驗借鑒全面協(xié)調
二、找準根本重點協(xié)調
三、“多事之秋”協(xié)調新課題
第三篇掌握中心縱攬全局
第一章抓主要矛盾綱舉目張
第二章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
第三章矛盾的轉化工作重心的轉變
第四章依據實際情況采取正確方法
第四篇決策重點是選擇為實現目標而決策
第一章遵循客觀規(guī)律選定“大本營”
第二章運籌帷幄重在抉擇
第三章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
第五篇中國式領袖極富人情味
第一章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第二章誠摯的友誼親切的交往
第三章不計前嫌不分先后
第四章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第六篇人才:知人善任激勵干部
第一章大處著眼識人之長
第二章任人唯賢選賢任能
第三章放手使用尊重人才
第四章愛才、護才、育才的統(tǒng)一
第五章信任激勵敢于托付
第六章激發(fā)創(chuàng)新發(fā)展事業(yè)
第七篇團結干部依靠群眾
第一章搞五湖四海不搞山頭宗派
第二章全局在胸維護團結
第三章堅持群眾路線制定正確方針
第八篇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指導實踐活動
第一章實事求是以己正人
第二章疏通引導注重說理
第三章以情感人重要方法
第四章制度化管理鞏固思想工作的成果
第九篇用“圖樣”指導“施工”
第一章圖樣是指引方向的路標
第二章圖樣領導的成與敗
第十篇領導高妙境界優(yōu)化國際關系
第一章獨立自主不屈從別人
第二章堅持正義維護和平
第三章以誠相待廣交朋友第一篇領導素養(yǎng)自覺建構
第一章勇于鍛煉逐步完善自我
海倫·斯諾說:“才智的開端是承認矛盾的存在”。……毛澤東尤其有耐性,直忍耐到一觸即發(fā)的時候。爭取命運的轉機,不能太急,也不能太遲。他順應歷史,又走在歷史的前頭。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認為,毛澤東是一位非常注重實際的人,通過把他的特殊的洞察力與品格相結合,他成了許多其他極有才能的人們的領袖。但是,他的領導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從小在各種環(huán)境中自覺鍛煉和培養(yǎng)出來的。
一、找到起點挽救中華
一位現代領導人,必定是一位有理想有志向的人。
在領導素養(yǎng)中,領導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目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它是領導人培養(yǎng)領導能力、鑄造自我、完善領導能力、實現領導任務的重要內在動力?梢哉f,一個人沒有遠大的志向,就不能成其為一位杰出的領導者,一個人沒有遠大的志向,就難有杰出的領導才能。
毛澤東為挽救中華民族于水火,不斷地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自從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后,終生沒有動搖。正如他所說的那樣:“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我們黨的名稱和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宇宙觀,明確地指明了這個將來的、無限光明的、無限美妙的最高理想!睘榱怂,毛澤東奉獻了一切,同時他在樹立和實現志向的過程中,完成了他領導能力的培養(yǎng)和形成。在毛澤東杰出的領導才華中,具有遠大的理想,永遠追求真理是其領導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
20世紀初的舊中國,外憂內患,民不聊生。這時,毛澤東閱讀到一些宣傳救亡思想的書籍,尤其是《列強瓜分之危險》這本書,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書開頭的第一句話:“嗚呼,中國其將亡矣!”這些書中記述的帝國主義欺凌中國的大量史實和愛國志士救亡圖存的強烈呼聲,使他在青年時的政治意識中,開始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祖國、人民的前途命運聯(lián)系起來,認為努力救國是每個國民的天職。
武昌起義勝利后,毛澤東認為孫中山當大總統(tǒng),總理和外交部長應該由康有為和梁啟超擔任,并以青年人特有的熱情投筆從戎,參加長沙起義新軍,在25混成協(xié)50標1營左隊當列兵,前后待了半年,目標是反對專制獨裁的清王朝,并剪掉辮子以示決心。
孫中山失敗了,他被譽為“中國的華盛頓”,卻沒有華盛頓那樣的成功。他有明確而遠大的抱負、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不盡的革命熱情,但他缺乏策略,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最后勝利。這給毛澤東留下了極為重要的經驗;中國革命的勝利需要農村的大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
就在這前后,毛澤東讀到了《世界英雄豪杰傳》。華盛頓、拿破侖、林肯、彼得大帝等人的事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對肖子說:“中國也要有這樣的人物!辈痪,他為自己取名為“子任”,立志要救國救民。
年齡的增長使毛澤東實現自己抱負的欲望愈來愈強烈,從軍隊回來后,他繼續(xù)讀書,但眾多的招生廣告使他難以選擇;他本想考警政學校,卻被一個不收學費、供給膳食且稍有津貼的肥皂制造學校所吸引,想成為一個肥皂專家。后來,他又渴望做一名清廉的法官或商業(yè)專家。毛澤東進入了一個商業(yè)學校,但只有一個月就離開了。
毛澤東最后進入了湖南省全省高等中學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學)。一學期后,他退出了這所課程繁雜、校規(guī)苛嚴的學校。他寄居在湘鄉(xiāng)會館,訂了一個自修計劃,每日到湖南圖書館,開始了他所說的“自我教育”生活。真是一片新天地!毛澤東像一頭闖進人家菜園嘗到美味的牛一樣,拼命地吃。這種經歷很像馬克思,馬克思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的座位下登出兩個腳坑,而毛澤東則是湖南圖書館每天最早進去和最晚出來的人。中午僅僅休息片刻,兩塊米糕就算午餐。他好像離不開書籍,即使在后來的轉戰(zhàn)時期也是如此。1936年毛澤東同斯諾談話回顧這段經歷時說:每天到湖南省立圖書館去看書,我非常認真地執(zhí)行,持之以恒。我這樣度過的半年時間,我認為對我極有價值。
他讀到了西方資產階級啟蒙學者的著作,如亞當·斯密的《原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盧梭的《民約論》和斯賓塞的《邏輯》等,讀到了有關世界地理和世界歷史的書籍,還有詩歌、小說及希臘、羅馬的古典文藝作品。中國的許多共產黨人都走了這條道路——他們通過《天演論》找到了馬克思,先學習西方,再反抗西方。先驅者魏源說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頗有道理。
對此我們這樣解釋:西方是侵略者和殖民者,但擁有先進的工業(yè)文明;中國的抵抗是正義的,可它又比資本主義落后數百年,這是一種雙重逆向,也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主線。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只能是一個艱難而緩慢的過程。中國既要抵抗、爭取和保持獨立,又要改革開放,向西方學習,這本身就是一個困難的選擇。但是,中國人必須在抵抗、改革、開放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步伐。
在湖南圖書館,毛澤東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1951年,他在北京對他的老同學們說過,說來也是笑話,我讀過小學、中學,也當過兵,卻不曾看見過世界地圖,因此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湖南圖書館的墻壁上,掛有一張世界大地圖,我每天經過那里,總是站著看上一看。過去我認為湘潭縣大,湖南省更大。中國自古就稱為天下,當然大的了不得,但從這個地圖上看來,中國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在韶山沖里,我就沒看見過幾個生活過得快活的人,韶山沖的情形是這樣,全湘潭縣、全湖南省、全中國、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是不應該永遠存在的,是應該徹底推翻、徹底改造的。總有一天,世界會起變化,一切痛苦的人都會變成快活的人、幸福的人……世界的變化,不會自己發(fā)生,必須通過人的努力,我因此想到,我們青年人的責任真是重大,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道路真長。從這時候起,我就決心要為全中國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毛澤東在舊中國的茫茫黑夜中尋找著指引他到達理想彼岸的真理,從孔孟之道、宋明理學到王船山;從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到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釗;從赫胥黎的進化論、康德的二元論到18世紀、19世紀歐洲的民主主義、空想社會主義以至托爾斯泰主義,什么他都去接觸,都想研究,一時他的思想成了“自由主義、民主改良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等觀念的大雜燴!倍胬砜傁衩芍婕喌拿琅,隱約可見卻又捉摸不到。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第一次來到北京。在老師楊昌濟的推薦下,毛澤東到李大釗任主任的北京大學圖書館做助理員,擔任的工作之一是登記來圖書館看書報者的名字。看著一個個宣傳新思想的“知名人士”在自己面前留下簽名,毛澤東是多么想向他們請教,以滿足自己追求真理的渴望呀!他想同一些有名的參加新文化運動的人物交談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問題,可他們都是忙人,沒有時間去傾聽一個圖書館助理員講湖南土話。倔強而自尊的毛澤東,并未因冷遇而灰心,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傳播新思潮的報刊書籍,認真旁聽北大的一些重要課程,積極參加進步學術團體的活動,廣泛聯(lián)絡各方面的進步青年,不斷地對各種學說進行研究、分析、比較和選擇。在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的影響下,他的思想迅速的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fā)展。
經歷了“五四”運動等實際斗爭的洗禮,毛澤東于1920年第二次來到北京,在研讀了當時所能找到的《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著作之后,他逐步克服了無政府主義等思潮的影響,拋棄了唯心主義的歷史觀,懂得了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馬克思主義是改造中國與世界的“一面旗子”;得出了只有俄國式的革命才能救中國的結論,從而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信仰者。
毛澤東這種挽救于中華民族于水火的意志,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決心,使他最終投入到歷史上最艱苦而又最輝煌、最需要耐心意志而又最激動人心的斗爭。正是在這個偉大的斗爭中,他的領導能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步一步提升,最終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偉大領導人。
……





上一本:我是馬政委 下一本:我就是季潔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跟毛澤東學領導藝術的作者是孟慶春,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