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嘉年間嶺南著名詩人、書畫家黎簡號稱詩、書、畫、印四絕,中年時詩畫名氣已遠播中原。梁基永編著的《黎簡》介紹了黎簡的生平事略,對其詩歌和畫作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論述,收集了各個藏所的黎簡傳世之作集中展示,在黎簡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深入作用。 《黎簡》由梁基永編著。 《黎簡》內(nèi)容提要: 黎簡(1747——1799)是乾隆時期廣東最有影響的山水畫家,也是廣東清代自康熙以后,第一位有全國性知名度的畫家。他的作品,繼承了明代浙派青綠山水的特色,也融合了石濤等清初大家的影響,從而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 黎簡祖籍在順德弼教鄉(xiāng),其父親黎晴山常年在廣西南寧經(jīng)商,黎簡就出生于南寧,但是他始終自稱順德人。他早年用的字號,有簡文、簡民等,晚年又號狂簡,因為喜愛廣東西樵山和羅浮山(東樵)的景色,所以自號“二樵”。 黎簡的祖父和父親雖然是小生意人,但是他們都喜歡寫詩,黎簡從小受到影響也熱愛書法和詩詞。他的早年生活比較平淡,三十歲前在南寧和順德鄉(xiāng)間度過。和同時期的文人一樣,黎簡也曾熱衷功名,但是他所獲得的最高身份只是一個貢生而已。三十歲之后,黎簡比較多地居住在廣州和佛山等地,依靠朋友的接濟和寫詩賣畫維持生活。獲得貢生的身份以后,本來他還躊躇滿志準備北上考會試,但是卻因為父親的過世而折回,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廣東。晚年他的畫作逐漸受到歡迎,但是他的身體也慢慢衰弱,嘉慶四年(1799)卒于順德,時年五十三歲。 黎簡的作品,我們約略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即模仿廣東名家時期,吸收古代大家時期,個人風(fēng)格形成時期。在三十歲之前的作品中,黎簡比較多的是模仿廣東清代早期的山水畫家,如高儼、汪后來等人的作品,這時期的作品現(xiàn)存數(shù)量比較稀少。從三十歲到四十歲,是黎簡向古代大名家學(xué)習(xí)的時期。這和他個人的經(jīng)歷也有關(guān)系,這段時間他居住在文化中心城市廣州和佛山一帶,得以接觸到當時的收藏家和文化人士,眼界得到很大的開闊。在這一時期作品中,也開始出現(xiàn)了模仿某一名家的題款。他學(xué)習(xí)得比較多的是五代畫家董源的筆法,還有元代的王蒙、明代的沈周等,而設(shè)色上則參考了明代浙派如藍瑛等人的青綠法。代表作品有《湖上秋光圖》,《仿各家山水冊》等。 從四十歲開始,黎簡逐步擺脫了臨摹古人的手筆,形成了自己的風(fēng)格。雖然他的題款中還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古人的名字。但是里面更多的是呈現(xiàn)了自我的特色。在這段時期他還開始醉心于石濤的風(fēng)格,如廣東省博物館所藏《芙蓉灣》圖等,直接在題款中寫出了他對石濤的崇拜。這一時期更多的作品,顯示了他個人風(fēng)格的成熟,如著名的《大烏峰圖》,描繪的是與順德一河之隔的番禺大烏山的景色,畫中水分感十足的長皴,近景的云頭皴巖石,重墨的苔點等都是黎簡畫中獨特的語匯。 黎簡的獨創(chuàng)性還體現(xiàn)在他開始引入廣東獨特的地方題材進入繪畫之中。在黎簡之前,還沒有畫家嘗試過將廣東的特色喬木木棉花作為描繪的對象。而黎簡則大膽地在畫中將木棉作為主角,木棉的火紅與廣東山水的青綠,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視覺沖擊。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這是廣東畫家自覺地將鄉(xiāng)土題材作為繪畫的對象,標志著廣東繪畫進入一個新時代。另外,黎簡還以羅浮山及順德、番禺一帶號物作畫,這也是廣東繪畫的寶貴遺產(chǎn)。 在山水之外,黎簡也擅長畫人物肖像畫,目前所見的幾件肖像作品,均顯示出他深厚的造型能力。據(jù)黎簡留下的家書顯示,他很早的時候就能靠幫人畫肖像賺取生活費用。 黎簡也是清代中期比較有特色的廣東書法家之一。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黎簡主要向廣東清初書法家如汪后來、梁佩蘭等風(fēng)格汲取筆勢。四十歲以后,逐漸形成柔和沉著的風(fēng)格,當然這也和當時所流行的蘇東坡的扁闊字體有一定關(guān)系。黎簡書法雖然沒有他的畫那樣影響深遠,甚至連學(xué)生也沒有繼承他的字體,但是他的學(xué)生輩中有不少人對其書法評價很高,如謝蘭生就說:“老輩人中唯二樵山人執(zhí)筆最正。”黎簡流傳最多的書法作品是寫自己詩作的冊頁和信札小品,大字比較罕見。行書之外,他還能寫隸書,又能自己刻印,還能動手鑄i彰同印。 黎簡還是一位杰出的詩人,在他所生活的年代中,他所獲得的聲譽主要還是來自于他的詩人身份。他曾自己評價說:“詩第一,畫第二,字第三!痹谌畾q之前他的詩作已經(jīng)獲得很高的聲譽,目前所見他的詩作,最早的始于二十五歲在廣西時期,這時期他的作品已經(jīng)觸及當時社會下層平民的生活狀況,可見他的人文關(guān)懷精神。他自己總結(jié)寫詩時候,說他不喜歡抄襲前人的句子,而要求“新意”,這里的“新”不是說完全拋棄古人,實際上黎簡的詩非常高古,但是他在造句和造意境上,都給人一種新穎的感覺,并不是拼湊古人的成句,而是別出心裁。黎簡的詩后人評價說有畫意,而他的畫又具有詩歌的境界,所以他的詩作與畫作,真是相得益彰。他的詩集《五百四峰堂詩鈔》,由其晚年親自編定,若加上后人所增補的逸詩,數(shù)量超過兩千首,是廣東古代詩人中最高產(chǎn)的作者之一。 黎簡的晚年,畫作已經(jīng)逐漸受到重視,在他身后,由于學(xué)生和朋友的推廣,形成了比較深遠的影響。他的畫在乾隆末年已經(jīng)有不少仿作者,直到清末,仍然有不少人臨摹和學(xué)習(xí)他的畫風(fēng),這對于整個清代中晚期的嶺南山水畫壇有著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