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守心轉(zhuǎn)境


作者:星云大師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5:18


  九月三日
  星期六
  下午三時,在臺北道場主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第二屆第三次理監(jiān)事聯(lián)席會議”。
  會前,監(jiān)事長潘孝銳居士特別趁著與會之便,送我一幅李山所畫的“駱駝”,以及義云高的畫冊,非常感謝他。
  在社會上的機關團體,不少人視開會為畏途,甚至會開到一半,就已有不少人陸續(xù)離席,原因是太刻板、太機械化了,讓與會者感到枯燥、沉悶!然而對佛光會的干部而言,每一次的會議,都是一次愉快的經(jīng)驗,他們以能夠參與為榮。
  誠如曹永杉理事說:“佛光會員這幾年成長很快,過去開會大家并不是很敢講話,但是幾年學習下來,尤其是檀講師講習,讓大家在會務的推動上,乃至講話的表達能力上,都有很大的進展,現(xiàn)在開會,大家不但爭相發(fā)言,而且說話很有條理、很有內(nèi)容、很有章法。”
  今天開會,大家發(fā)言踴躍,表達他們在會務推動上的心得與理念————
  陳順章:“今年八一二水災,南區(qū)發(fā)動會員協(xié)助岡山賑災,我有一點很深的感受————佛光會的文宣不足!這次水災一發(fā)生,我們馬上發(fā)動會員配合佛光山展開賑災活動,每天動員數(shù)百人,制作上萬份便當、飯團等,送到災區(qū),甚至出動二三十部車,滿載民生用品。但是我們車上的標語字又小又不明顯,可以說,報導媒體,甚至災民本身,并不知道佛光會的存在。雖然佛教講布施要三輪體空,不要執(zhí)著功德,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讓社會大眾知道,佛光會到底為社會作了些什么?”
  陳理事的話讓我想起,今年日本名古屋空難事件發(fā)生,東京佛光會的會員很關心。很快的趕到現(xiàn)場幫忙處理善后,到了第三天,另一慈善團體也去了,他們拿了一面大旗子,佛光會的人都在大旗子下,電視記者現(xiàn)場錄影下來,佛光會的人都成了某某慈善團體的人。我想文宣也需要上課、講習,否則就要看得開、看得破,要無相布施!
  周志敏:“過去我們講‘為善不欲人知’,其實為善應該廣為宣傳,才能夠拋磚引玉,引起共鳴,這是功德中的功德!今后各分會所作的社會公益活動,如果需要臺視‘為善常樂’節(jié)目配合宣傳,可以跟我聯(lián)絡,我們完全免費服務!
  陳潮派:“今年高雄市舉辦‘我愛大高雄’活動,當天現(xiàn)場有五千多名佛光會員參與,盛大的隊伍,令人動容。事后高雄市長吳敦義對佛光會的動員能力深為感佩,社會大眾也因此更為肯定佛光會。佛光會服是我們光榮的標志,建議所有會員參加活動,一定要穿上佛光會服。”
  黃英吉:“身為佛光會的理事,慚愧自己在會務推展上無所貢獻,只有在會員的吸收上,多盡一份心。我建議四維高中的全體老師,每人訂閱一份《普門》雜志,每個月寫‘星云日記’讀后報告,而且每個人都要加入佛光會。以后我更希望全校四千多名學生,畢業(yè)后都能成為佛光會員。”
  今天以上級指導單位蒞席的王肇發(fā)、周燕菱,也在會中帶來了兩項訊息————
  其一,“中華佛光會”榮獲“一九九三年度臺灣績優(yōu)社會團體獎”。
  其二,今年是聯(lián)合國所訂的“國際家庭年”,有關部門將主辦一項“臺灣模范宗教家庭”選拔活動。
  本會將推薦曾梁源、賴義明、陳順章、沈尤成等四對夫婦接受表揚。
  周燕菱說,為了符合“臺灣家庭”理念,以普遍社會各階層目標,有關部門規(guī)劃之初,即以臺灣各社團推薦一戶為限,但因佛光會是臺灣一千八百個社團中,組織最龐大,人數(shù)也最多,所以在考量組織的特性下,以特案實施。
  這項活動立意很好,很有意義。我希望以后佛光會也能多舉辦佛光家庭、和合夫婦、模范兒女……等各種表揚活動。
  今天的會議,歷時三小時結束。會后,潘維剛理事說:到這里開會好輕松,是一種享受!
  原訂十一月二日在大阪舉辦的書畫義賣,現(xiàn)在演變成由永和、板橋、基隆、桃園、宜蘭、頭份、臺中等各地的信徒,把他們所屬別分院的法師帶來,由法師幫忙鑒選,帶回去義賣,今天會后已各自挑選數(shù)十幅帶回。甚至黃麗明、曾梁源、吳錦美等人,也各發(fā)心負責十幅,大家都很發(fā)心!我想,現(xiàn)代的信徒都是護法護教的,只要有為大眾做事的深心、愿心,慢慢就能得到信徒以及十方大眾的護持。P20-24
  星云大師,1927年生,江蘇江都人。12歲出家,1949年赴臺,1967年開創(chuàng)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yǎng)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業(yè)。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選為世界總會會長;于五大洲成立170余個國家或地區(qū)協(xié)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星云大師一言一行所產(chǎn)生的影響已不限于宗教界,更普及全社會。星云大師自1989年訪問大陸后,便一直心系祖國的統(tǒng)一。近年回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并捐建揚州鑒真圖書館、接受蘇州寒山寺的贈鐘,期能促進祖國統(tǒng)一,帶動世界和平。星云大師著作等身,總計兩千萬言,已在大陸出版80余種,深受讀者歡迎。
  《星云日記》收錄星云大師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記,最初陸續(xù)刊登于《普門》雜志“星云日記”專欄,后結集由臺灣佛光出版社于1994年和1997年分兩次出版,共計44冊。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目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xiàn)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yǎng)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此次岳麓書社出版《星云日記》,分三輯先后推出,第一輯收第1冊至第15冊,第二輯收第16冊至第30冊,第三輯收第31冊至第44冊。各冊書名不變,對原版編排格式作了簡要調(diào)整,極個別文字作了刪節(jié)處理。此次出版除改繁體豎排為簡體橫排外,對有些不便大陸讀者閱讀的詞語用法也作了改訂,如原版中“計畫”“規(guī)畫”改為“計劃”“規(guī)劃”,“連絡”“連系”改為“聯(lián)絡”“聯(lián)系”,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均徑改,不出校記。但原版中專名(人名、地名等)之譯名,無論常見或稀見,皆一仍其舊,如“布希”(即布什)、“雪梨”(即悉尼)等,為避免轉(zhuǎn)譯之誤也,讀者諸君明鑒。
  臺灣某些與大陸名稱相同的大學或文化事業(yè)機構,或其他容易產(chǎn)生歧義誤解的機構名稱等,加引號表述,如臺灣“中山大學”“故宮博物院”“商務印書館”等!吨醒肴請蟆贰吨袊鴷r報》等涵蓋全國性稱謂的報刊名稱,加引號表述,如“《中央日報》“《中國時報》”等。





上一本:陳清機實業(yè)救國 下一本:薩特--順乎本性自在天堂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守心轉(zhuǎn)境的作者是星云大師,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