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文學書系:從晚清到民國》: 曲折動蕩的長江三峽,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中國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帶。鴉片戰(zhàn)爭,揭開了十九世紀開始的中國二千年一遇的“社會文化大轉(zhuǎn)型”的序幕。在史學大家唐德剛的慧眼中,“人文史觀”一如“自然史觀”,1840年的一場戰(zhàn)役不僅掀起了中國社會政治形態(tài)的大變革,也使歷史潮流中的長河,尤需歷時百年的詭譎動蕩,方能進入壯闊的太平洋。 唐德剛交融三峽史觀與人文探索于《從晚清到民國》,成就一部客觀而深入的中國近代史書。 《傳記文學書系:再見大師》: 這是風云突變千年未有之變局,也是文化激蕩群星閃耀之時。 臺灣《傳記文學》珍藏文集,再見民國大師。 《傳記文學書系:再見大師》的記錄者或為摯友親人,或為弟子晚輩,親歷者眼中的大師風骨逸事彌足珍貴。 大師書寫大師。梁實秋寫激情演講的梁啟超,羅家倫憶元氣淋漓的傅斯年,蕭公權(quán)錄詩友朱自清,許倬云記恩師李濟……大師眼中的大師,交相輝映,更得異彩。 《傳記文學書系:民國三大校長》: 蔡元培、梅貽琦、張伯苓三位校長,同是了不起的民國教育界領(lǐng)袖,以造育青年人才與提倡學術(shù)為終生事業(yè),他們的成就昭垂后代。三人在辦學理念方面特色明顯,在人格魅力方面也頗有建樹。心懷救國,以教興國;以人為本,教師先行;學貫古今,中西合璧,是三人共同的特點。 《傳記文學書系:民國三大校長》匯集王云五、羅家倫、毛子水、葉公超等民國時期掀起過時代風浪的學者記錄、回憶三位校長教育理念與為人治學的經(jīng)典文章以饗讀者。 《傳記文學書系:我們的朋友胡適之》: “我的朋友胡適之”,曾經(jīng)是民國時許多人的口頭禪。他的名望之高、人緣之好、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傳記文學書系:我們的朋友胡適之》的二十余篇回憶文章出自唐德剛、夏志清、周策縱等諸多大家,他們或為親炙弟子,或為同事知交,或為異代知己,從“先生胡適之”“朋友胡適之”“知行者胡適之”三種視角,呈現(xiàn)一個立體鮮活,更為真實可信的胡適形象。對學子,他誘掖提攜,愛才舉才不遺余力;對朋友,他切磋砥礪,忠直相待;在新文化運動、教書治校以及抗戰(zhàn)外交中,他的為學與治事,展示了自由的思想、寬宏的精神和過人的膽識。 如唐德剛所言:胡適之有一種“磁性人格”,總能讓人片刻坐對,整日春風。他的智慧和風骨,不斷給予我們啟示和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