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把路易十六描繪成這樣的形象:專制君主、暴君,不理朝政,生活上奢華糜爛,揮霍無度,終日與鎖為伴,渾名“鎖匠”,就在人民攻占巴士底獄的那一天,他仍然在日記上寫著“今日無事”。總之,正是路易十六的昏庸和殘暴直接引發(fā)了法國大革命,并把自己送上了革命的斷頭臺。不過,以更為寬廣的視野看待路易十六,他曾有“激進改革家”或“忽然改革家”的名聲,也試圖改革,以挽救國家危亡。路易十六曾多次試圖改革。先任用經(jīng)濟學家杜爾哥,銀行家內(nèi)克、卡隆等,試圖向貴族和神職人員代表的富人階級征稅,彌補路易十五留下的財政赤字。一面是貧苦的法國人民,一面是強勢的貴族階級,他夾在中間無力撼動任何一方,本身軟弱的性格注定了他悲劇的一生。他不像好大喜功的路易十四,亦不像荒唐無能的路易十五,他甚至沒有情婦(法國國王多有情婦,法國人也以此為傲),他愛他的國民,但*終他們卻殺死了他。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 斷頭臺 ; 王朝軼事 ; 王儲奧古斯特 ; 政治婚姻 ; 國王死了, 國王萬歲 ; 國王的改革 ; 貴族的反叛 ; 山雨欲來 ; 三級會議 ; 革命來了 ; 人民征服了國王 ; zui后的和諧時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