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是永遠的反對派!“我”是記者,“凱撒”即強權。作者咬住不放的,是權力與媒體的恒久博弈。王健壯是記者,是編輯,是文人,是政論家,但是他同時如白荷出水,高高地在風中招搖一種稀有的價值標準!秳P撒不愛我》是五十二個自由派新聞人的故事,是五十二個與當權派、與扭曲的社會風氣唱反調的傳奇。作者高擎“自由主義”、“新聞專業(yè)主義”兩面旗幟,豎標桿,挽狂瀾。從“扒糞運動”到“最危險的總編輯”,近百年的新聞史,一路縷過來。書中的主角是調查記者、專欄作家、主播、總編輯、總主筆,他們曾經揭舉無數(shù)弊案,曾經力抗麥卡錫的白色恐怖,也曾在“911”后的保守風氣中堅守自由主義;有的終究晚節(jié)不保,有的則以職業(yè)生命做賭注,堅持新聞的理想。閱讀此書,令我們感嘆新聞還是有標準的,而前面正有如此多的典范。 也許就是因為對臺灣媒體的集體不為,或者對“張季鸞精神”(秉持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四不主義”)如煙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有些感慨甚至有些恐慌吧,所以我才轉向美國的媒體,想從美國新聞界的歷史與現(xiàn)實里,去尋找像張季鸞與《大公報》那樣的記者、那樣的報老板以及那樣的媒體,目的既是為了替我的沮喪挫折尋求慰藉,也是為了替我的虛無麻木尋找刺激。沒想到這個自私的動機,這段自我治療的旅程,最后卻寫成了一本書。——王健壯 王健壯,臺大歷史系畢業(y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研究。曾任《仙人掌雜志》主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政治記者、專欄主任、采訪主任,《時報雜志》社長兼總編輯,《時報新聞周刊》總編輯,《新新聞》總編輯與社長,《中國時報》總編輯與社長,博理基金會執(zhí)行長。出版《我不愛凱撒》、《看花猶是去年人》、《我叫他,爺爺》等書,F(xiàn)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