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蘇東坡輾轉(zhuǎn)黃州、惠州、儋州歷盡困苦卻能寫出傳世名作?蘇東坡與“蘇門四學(xué)士”沒有文人相輕,只有惺惺相惜,靠的是什么?“文藝全才”蘇東坡還做過什么造福百姓的大事?你知道嗎?竟然有“坡粉”專程輾轉(zhuǎn)步行幾千里為蘇東坡送信,竟然有“坡粉”因癡迷蘇東坡的詩文休掉美貌的妻子,“吸睛力”十足,趕快打開書卷吧!度松钦咛K東坡》繪聲繪色地描繪了一個豁達幽默的蘇東坡形象。 本書簡介: 蘇東坡生前就被視為奇才,他在文學(xué)、藝術(shù)方面的成就均達到巔峰水平,在政治上盡管顛簸流離,但每到一個地方,都實實在在行善積德,造福百姓。蘇東坡傳奇的一生值得書寫的東西太多了,本書從“身世”“情義”“肝膽”“談笑”四個方面形成二十余個獨立成篇的小故事,給讀者呈現(xiàn)了蘇東坡的智者形象:直面坎坷的智慧,為人的俠肝義膽,生活的達觀幽默。作者敘述故事的能力超強,每個故事的情節(jié)都引人入勝且獨立成篇,符合青少年的閱讀心理。 作者簡介: 王開林,長沙人。198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現(xiàn)供職于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迄今已出版《穿越詩經(jīng)的畫廊》《天地雄心》《國士無雙》《民國女人》《談史色變》《戰(zhàn)國九局》《新文化與真文人》等三十七部作品。 目錄: 身世 一舉成名………………………………………2 寫詩惹禍………………………………………7 謫居黃州………………………………………15 再貶嶺南………………………………………24 放逐海南島……………………………………31 終于北歸………………………………………37 情義 三位太后……………………………………42 賢妻和知己……………………………………48 蘇門四學(xué)士……………………………………55 “勁敵”佛印…………………………………64 肝膽 目錄: 身世一舉成名………………………………………2寫詩惹禍………………………………………7謫居黃州………………………………………15再貶嶺南………………………………………24放逐海南島……………………………………31終于北歸………………………………………37情義三位太后……………………………………42賢妻和知己……………………………………48蘇門四學(xué)士……………………………………55“勁敵”佛印…………………………………64肝膽膽小和膽大……………………………………72直如弦…………………………………………77判案的秘訣……………………………………83行善和造!88任性為文………………………………………95談笑美食家的幽默…………………………………100妙語解頤………………………………………105蘇式笑話………………………………………109身后事…………………………………………114“坡粉”無處不在……………………………120附錄蘇東坡生平速覽………………………124前言序言 千古奇才 蘇東坡(1037—1101),名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其子蘇過,均為宋代卓有成就的文學(xué)家。 生前,蘇東坡就被視為奇才。據(jù)高太后(宋仁宗趙禎的皇后,宋神宗趙頊的祖母)回憶,宋神宗特別喜愛蘇東坡的詩文,吃飯時也讓人誦讀,十分入迷,舉著筷子,竟忘記了夾菜,不斷贊嘆道:“奇才!奇才!” 蘇東坡奇就奇在他的文學(xué)、藝術(shù)天賦極高,既是全才,又是巨擘,在各個方面均達到了當(dāng)時的巔峰水準(zhǔn)。 他的文章與唐代文豪韓愈齊名,有“韓潮蘇!钡拿雷u。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詩歌與黃庭堅齊名,后世將他們并稱為“蘇黃”,是宋代詩壇執(zhí)牛耳者。 他的詞作與辛棄疾齊名,后世將他們并稱為“蘇辛”,是宋代詞壇豪放派領(lǐng)袖。 他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后世將“蘇黃米蔡”合稱為宋代四大家。序言千古奇才蘇東坡(1037—1101),名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其子蘇過,均為宋代卓有成就的文學(xué)家。生前,蘇東坡就被視為奇才。據(jù)高太后(宋仁宗趙禎的皇后,宋神宗趙頊的祖母)回憶,宋神宗特別喜愛蘇東坡的詩文,吃飯時也讓人誦讀,十分入迷,舉著筷子,竟忘記了夾菜,不斷贊嘆道:“奇才!奇才!”蘇東坡奇就奇在他的文學(xué)、藝術(shù)天賦極高,既是全才,又是巨擘,在各個方面均達到了當(dāng)時的巔峰水準(zhǔn)。他的文章與唐代文豪韓愈齊名,有“韓潮蘇海”的美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歌與黃庭堅齊名,后世將他們并稱為“蘇黃”,是宋代詩壇執(zhí)牛耳者。他的詞作與辛棄疾齊名,后世將他們并稱為“蘇辛”,是宋代詞壇豪放派領(lǐng)袖。他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后世將“蘇黃米蔡”合稱為宋代四大家。他的繪畫與文與可齊名,他是宋代“湖州竹派”的開創(chuàng)人之一和主要畫家。除了文藝成就無人能出其右,蘇東坡的性格魅力和辦事能力也是有口皆碑。在順境中,即使貴為翰林學(xué)士和禮部尚書,他仍能保持謙和;在逆境中,即使被流放到天涯海角,他仍能保持樂觀。他言語幽默,為人善良。與他交談,妙趣橫生。與他交友,可托生死。他敬重前輩,對文豪歐陽修終生執(zhí)弟子禮。他提攜后進,蘇門四學(xué)士(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個個名滿天下。他關(guān)心民生疾苦,所到之處,無論為官大小,皆能造福一方。他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是美食家、藥物學(xué)家和釀酒高手!皷|坡肉”“東坡酥”“東坡酒”至今仍是名菜、名點和名酒。蘇東坡是一位千古奇才,他的影響力極大,受到中國老百姓最為廣泛而持久的熱愛。王開林精彩章節(jié)蘇式笑話蘇東坡寫過一部《志林》(又名蘇式笑話蘇東坡寫過一部《志林》(又名《東坡志林》),里面收錄了一些段子,讀來令人噴飯。有兩個窮光蛋,在一起談?wù)撝鞠颉R粋窮光蛋說:“長這么大,我從沒吃過一頓飽飯,睡過一回足覺。哪天我要是得志了,一定填飽肚子,吃完飯就睡覺,睡完覺又吃飯!绷硪粋窮光蛋說:“我跟你的做法不同,吃完上頓飯,緊接著吃下頓飯,哪有工夫去睡覺!”蘇東坡到廬山游覽,聽說馬道士喜歡睡覺,在睡夢中得到了諸多妙趣。但他認為,馬道士終究比不上那兩個窮光蛋,深得吃飯、睡覺的要領(lǐng)。三位鶴發(fā)童顏的老翁結(jié)伴而行,路人好奇,打聽他們的年齡。第一位老翁說:“我的年齡多大?早已記不清了。我只依稀記得,年輕時與盤古(開辟天地的神話人物)有過交情!钡诙焕衔陶f:“每當(dāng)滄海變成桑田的時候,我就用一支竹簽做記號,如今我標(biāo)記過的竹簽已堆滿十間屋子!钡谌焕先苏f:“我喜歡吃蟠桃,吃完了就將桃核扔在昆侖山下,最近才發(fā)現(xiàn)桃核與昆侖山一樣高了。”三位老翁吹牛不打草稿,也不怕把牛皮吹成破漁網(wǎng)。古人逢年過節(jié),為了祈福和避邪,喜歡用桃木做成祥符,用艾葉扎成假人,將它們懸掛在大門兩側(cè)。總是艾人在上,桃符在下。有一天,桃符抬起頭來,大罵艾人:“你是什么東西?竟敢搶占上風(fēng)!”艾人俯首對桃符說:“你已經(jīng)半截身子入土,怎敢與我較量高低?”桃符與艾人大開罵戰(zhàn),門神實在看不過眼了,就笑著勸解道:“你們只不過是傍人門戶,居然還有心有力爭這口閑氣!”世間確實有不少男女,死愛面子活受罪,自己沒根底,沒著落,卻將虛榮當(dāng)飯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蘇東坡調(diào)侃的就是這類可憐蟲。在河中間的島上,蚌遇見了螺,它說:“你的形體優(yōu)美,就像俊秀的鸞鳳和孤獨的云朵,縱然地位不高,也足以令我敬重。”聽完蚌的恭維話,螺不免有點飄飄然,它說:“你講的是公道話。但我想不通,為什么珍珠這樣的寶貝,造物主不肯給我,卻反而愿意給你呢?”蚌說:“這沒辦法,造物主只肯將寶貝授予內(nèi)慧的,不肯將寶貝授給外秀的。我張開口,你就能見到我的心。你的外表雖美,但內(nèi)慧不夠,所以只能不辭勞苦,委曲求全!焙茱@然,蘇東坡更看重坦誠相見、具備真才實學(xué)的人,對徒有其表、自以為是的人缺乏好感。京城有個道士,在相國寺附近兜售一些官方明令禁止的符咒和藥方,他打出一則廣告:“本人專賣不輸錢的神奇驗方!本┏琴徒不。少,這個廣告特別吸引眼球。有位富家公子癡迷于賭博,他毫不猶豫,花費重金買斷了這個驗方。道士反復(fù)叮囑,公子回家之后才可打開信封,否則就會失靈。那位富家公子回家后,急不可耐地揭曉謎底,一張黃紙上只寫了十二個字:“唯有不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钡朗抗逝摚@句玩笑話幫他賺到了一大筆錢,但他的驗方確實無懈可擊,富家公子明明做了冤大頭,也找不出理由,去官府狀告道士詐騙錢財。蘇東坡患了紅眼病,有人說不能吃肉。蘇東坡決定接受這個建議,但他的嘴不同意,它說:“我給你作嘴,它給你作眼,為什么你厚待它,卻薄待我?它患病,卻要我廢食,我堅決反對這種不合情理的做法!”蘇東坡拿不定主意,仍打算吃肉,于是靈機一動,對眼說:“有朝一日我的嗓子啞了,你看任何東西,我都不禁止!边@樣子一碗水端平,嘴和眼就不再鬧意見了。蘇東坡是文藝全才,交際面廣,不可能不講點文藝界的段子。他說,蜀地有個收藏家,最喜歡收藏大畫家戴嵩的作品,戴嵩以畫牛著稱,他畫的牛有精神有勁道,讓人看著就過癮。一天,這位收藏家在院子里曬畫,同村的牧童恰好路過,就在籬邊駐足欣賞,但牧童看到戴嵩的《斗牛圖》后,搖頭大笑。收藏家問牧童何故發(fā)笑,牧童說:“牛打架時,尾巴都是緊夾在兩腿中間,這幅畫里面的牛尾巴卻直立在后面,太假了吧!”藝術(shù)家對自己筆下描繪的對象觀察不夠細致,就會暴露硬傷,鬧出笑話來。有位無名詩人帶著詩稿去拜訪蘇東坡,表面上是請大師點撥他,指教他,實際上是希望蘇東坡夸獎他,稱贊他,好借此博得聲名。蘇東坡對這位詩人的心思洞若觀火,他讓對方當(dāng)眾朗誦自己的得意之作。這位詩人毫不怯場,他的朗誦可謂抑揚頓挫,聲情并茂。表演一番之后,這位無名詩人兩眼放光,神氣中頗有幾分洋洋自得,他問蘇東坡:“不知先生以為如何?”蘇東坡的回答令對方喜出望外:“可得十分!”緊接著,蘇東坡補充道:“詩作可得三分,誦讀可得七分!焙髞,“三分詩七分讀”就成為了諷刺某些劣質(zhì)朗誦詩的定評。蘇東坡講的段子太多了,跟他交往的人總是笑口常開,樂不可支,福氣不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