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本書,是我國第一部透過西方文學批評視角全面審視、評價司馬遷及其《史記》的學術專著。作者將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精確概括為“浪漫的自然主義精神”,并對《史記》的美學風格進行深入剖析和高度評價,確立了司馬遷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以生命和生活為切入點,以李白的道家特征為推闡中心,以李白充溢的生命力和浪漫的熱情為貫穿主線,旁涉其政治、思想、性情、文學等各個方面,勾勒出一個鮮活的詩人形象。 目錄: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自序第一章 司馬遷及其時代精神 一 偉大的時代 二 楚文化的勝利 三 齊學 四 異國情調和經濟勢力的膨脹 五 這個時代的象征人物——漢武帝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自序第一章司馬遷及其時代精神一偉大的時代二楚文化的勝利三齊學四異國情調和經濟勢力的膨脹五這個時代的象征人物——漢武帝六司馬遷在這一個時代中的意義附錄司馬遷生年為建元六年辨第二章司馬遷的父親一世傳的歷史家并天文家二司馬談的思想之淵源三批評精神和道家立場四司馬談與封禪五偉大的遺命六天才的培養(yǎng)第三章司馬遷和孔子一教育之效二司馬遷對孔子之崇拜三司馬遷在性格上與孔子之契合點及其距離四司馬遷對六藝之了解五司馬遷與《春秋》六司馬遷在精神上受惠于孔子的所在七司馬遷在心靈深處和孔子的真正共鳴第四章司馬遷之體驗與創(chuàng)作(上)——無限之象征一從耕牧到京師受學二東南和中原的大旅行三仕宦生活的開始——空峒扈駕和奉使蜀滇四封禪與北地之游——“無限”之象征五負薪塞河六父職的繼續(xù)——司馬遷之活躍與積極七太初歷的訂定和著述第五章司馬遷之體驗與創(chuàng)作(中)——必然的悲劇一司馬遷的性格之本質二好奇與愛才三司馬遷與友情——司馬遷交游考四武帝時代之嚴刑峻法五李陵案的原委六兩個英雄的晚年第六章司馬遷之體驗與創(chuàng)作(下)——《史記》各篇著作先后之可能的推測一缺和補二《史記》中可能出自司馬談手筆者三《史記》中不易辨別為談著抑遷著者四司馬遷著述之根據與其創(chuàng)作時之情形五就著作時代上對司馬遷作品之劃分六結論和馀論——兼論褚先生第七章司馬遷的精神寶藏之內容——浪漫的自然主義一司馬遷之識二司馬遷之學——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三語言學的訓練——所謂古文四司馬遷之讀書五司馬遷與儒家六司馬遷之根本思想——道家七司馬遷和茍學八浪漫的自然主義九司馬遷的歷史哲學與歷史科學十司馬遷之政治觀十一司馬遷之民間精神十二《史記》一書的個性十三史官的傳統(tǒng)第八章司馬遷的風格之美學上的分析一司馬遷的散文風格之來源二《史記》書中的形式律則三建筑結構與韻律四句調之分析五司馬遷之語匯及其運用六司馬遷的風格之特征及其與古文運動之關系第九章文學史上之司馬遷一《史記》是中國的史詩二《史記》與中國后來的小說戲劇三司馬遷之文學批評四司馬遷之諷刺五總結——抒情詩人的司馬遷及其最后歸宿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懷李太白——為本書渝版題序第一章導論一瘋狂,夢境,和藝術世界的相通與相異二李白的本質:生命和生活三異國的精神教養(yǎng)四游俠五所謂豪氣第二章李白求仙學道的生活之輪廓第三章道教思想之體系與李白第四章失敗了的魯仲連——李白的從政第五章李白的文藝造詣與謝胱第六章李白:寂寞的超人一李白的情感生活二李白的友誼三了解李白之杜甫四李白之身后五李白和山東六李白的風度和勤學七李白與一般詩人之共同點八李白之痛苦李長之先生學術年表了解一種文化,價值在被了解者,也在了解者——談李長之的《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李白研究中的常青樹——談李長之的《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