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團隊建設游戲教練手冊:全球眾多著名機構優(yōu)選課程


作者:斯諾,陳飛星     整理日期:2014-07-31 01:10:06

如何使在一起工作的一群人成為一個團隊?多年以來,很多團體組織或政府機構采用的是經過檢驗的卓有成效的戶外探險團隊建設游戲。這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游戲可以使一群人成為一個團隊——一個溝通更有效、信任更多、解決問題效率更高和合作效果更好的團隊。
  現(xiàn)在,戶外探險培訓師,即本書的作者,哈里森斯諾,終于為企事業(yè)單位提供了一種既不要昂貴的野外活動經費又能從這種卓有成效的團隊建設游戲中獲益的途經。
  《團隊建設游戲教練手冊》為一個室內培訓師在一個隨處可得的場地(一片空地、停車場、或教室內)而且不需要精心制作的昂貴的裝備及交通費,即可開展卓有成效和影響深遠的團隊建設游戲所必需的工具。
  根據世界探險組織的培訓實踐整理得到的這些充滿快樂和活力的游戲,為培訓師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團隊建設課程——如果需要,這些游戲足夠安排一個數(shù)天的培訓計劃。這些游戲包括:熱身游戲、建立信任游戲、溝通游戲、解決問題導向型游戲、多個團隊聯(lián)合進行的游戲、大總結活動。每個游戲只需要簡單的道具,如,橡皮球、眼罩、繩索。而且,每個游戲都完整地包括:培訓目的、必要的器材、時間規(guī)定、規(guī)則、回顧及安全指導。
  作者簡介:
  哈里森斯諾(HarrisonD.Snow)住在弗吉尼亞的佛斯徹茨(FallsChurch),是一個獨立的團隊建設培訓師。斯諾先生有二十年的管理、訓練和團隊建設的經驗。在過去的九年里,他在國內和國際范圍內進行設計和開展團隊建設和管理訓練課程。他曾經是一家專業(yè)服務公司的市場
  目錄:
  序
  致謝
  引言
  本書的結構
  體驗式學習
  游戲的回顧
  游戲的回顧
  調整游戲的難度
  大型團隊的熱身游戲
  游戲1征集簽名
  游戲2蒙古包
  游戲3捉人游戲
  游戲4圈套圈
  游戲5三張臉
  游戲6定位方陣序
  致謝
  引言
  本書的結構
  體驗式學習
  游戲的回顧
  游戲的回顧
  調整游戲的難度
  大型團隊的熱身游戲
  游戲1征集簽名
  游戲2蒙古包
  游戲3捉人游戲
  游戲4圈套圈
  游戲5三張臉
  游戲6定位方陣
  游戲7雙人分享
  游戲8變形金剛
  游戲9動物世界
  小型團隊的破冰游戲
  游戲10大權在握
  游戲11解疙瘩
  游戲12氣球
  游戲13禪之棒
  游戲14生日排序
  游戲15你曾經
  游戲16故地重游
  游戲17青蛙/面具
  游戲18集體歡呼
  游戲19群體抱怨
  游戲20夢想編織者
  游戲21并腿而行
  建立信任游戲
  游戲22堅強后盾
  游戲23一個籬笆三個樁
  游戲24信任圓環(huán)
  游戲25空中懸浮
  游戲26跟著感覺走
  溝通
  游戲27期望管理
  游戲28你教我學
  游戲29十字路口
  游戲30文化沖撞
  游戲31背靠背
  游戲32勸降
  游戲33雷陣
  游戲34異國他鄉(xiāng)
  解決問題型游戲
  游戲35集體雜耍
  游戲36持續(xù)改進
  游戲37救生筏
  游戲38電腦鍵盤
  游戲39骯空郵件
  游戲40月球漫步
  游戲41平衡木
  游戲42有軌電車
  游戲43集體尋寶
  游戲44盲人的辦法
  游戲45穿越峽谷
  游戲46轉移核廢物
  游戲47交通堵塞
  游戲48盲陣
  游戲49盲人積木
  游戲50深夜逃亡
  游戲51星球大戰(zhàn)
  游戲52起重機
  游戲53哨兵
  游戲54卡努斯丹之旅
  多團隊解決問題型游戲
  游戲55團隊文化
  游戲56墊腳石
  游戲57擲雞蛋
  游戲58談判方陣
  游戲59拼圖游戲
  游戲60迷宮
  游戲61蜘蛛網
  游戲62造橋
  游戲63科研成果
  大總結
  游戲64獨處
  游戲65局內人/局外人
  游戲66團隊價值
  游戲67快照
  游戲68長短處
  游戲69消化吸收
  游戲70及時贊美
  團隊學習模型
  游戲71體驗式學習
  游戲72EIAG模型
  游戲73學習區(qū)模型
  游戲74三環(huán)模型
  游戲75五原法模型體驗式學習
  典型的室內團隊建設課程是讓人們面朝同一個方向坐在椅子上,然后有—個人站在他們對面告訴他們一個團隊應該如何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達到一定程度上的學習目的,但人們的行為或態(tài)度卻很難得到顯著的改變。
  體驗式學習采用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方法。體驗式學習由兩部分組成:行動和反思。參與者通過做游戲來學習,然后對所發(fā)生的一切進行反思。體驗式學習課程由一系列經過特別設計的游戲構成,每個游戲都有團隊討論的環(huán)節(jié)。課程時間通常為1~3天。學習形式是交互式的,且具有較高程度的參與性。所以它適合于各種各樣的學習類型。參與者在一個組織完好的課程中,會發(fā)現(xiàn)學習過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娛樂性。他們尤其欣賞的是,在培訓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可以在實際工作中立即學以致用。
  一些沒有在體驗式學習中受益的傳統(tǒng)的室內培訓師認為,開展這種由各個獨立的游戲組成的培訓是愚蠢的。然而,這種學習形式正是體驗式學習的精髓。一條基本的原則是,相信團隊已擁有完成特殊任務的知識。培訓的目的是讓人們重新認知和利用這些知識來使每個人都從中獲益。
  基于成千上萬個參與者的經驗,可以負責任地說,這種方法對于團隊建設和教授團隊協(xié)作技能是非常有效的。關于體驗式學習的更多信息請見187頁的模型部分。
  學習靈活性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預測職業(yè)成功的指標之一是一個人控制學習進程的能力。這種能力被稱為“學習靈活性”:識別和依照潛在傾向和模式行事的能力。體驗式學習是一種高效地開發(fā)一個人學習靈活性的途徑。參與者將會練習通過分析每個精心設計的游戲過程中發(fā)生的看似毫無聯(lián)系的事情,然后找到與實際工作的聯(lián)系,并最終將其應用于實際工作。
  團隊學習
  團隊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高效團隊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一個又一個的游戲過程中,所有參與者學習到了越來越多的東西:在團隊中怎樣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人力資源。一種基本的技能是團隊組織有關解決問題的討論,并運用討論來做出調整和達成一致意見以改善團隊效率。
  團隊成員在平時的工作方式經常會在游戲中體現(xiàn)出來。在每個游戲的結尾,培訓師都會提問兩個重要問題:“什么起作用了?”和“你準備用什么不同的方式做?”已經掌握了如何學習的團隊,會在下一個游戲中改變行為和態(tài)度,并最終會把這種改變帶到實際工作中。
  團隊合作游戲
  本書中用于團隊建設的游戲既可以在客戶的工作地點進行,也可以在遠離客戶工作地點的某個會議中心進行。大多數(shù)培訓師會首選后者,以便盡量減少轉移團隊注意力的干擾事件發(fā)生。
  培訓活動的第一步是把參與者分成由8~14人組成的若干小組,并給每個小組配備一名經驗豐富的培訓師。每個小組將面對一系列需要團結協(xié)作才能完成的游戲。這些游戲是從繩索課程和其他體驗式團隊建設方法中提煉出來的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培訓游戲。培訓師根據需求評估和客戶的培訓目的來選擇和調整游戲內容。
  課程模式
  盡管游戲不同,但體驗式學習的模式是相當規(guī)范的。當然,專門設計的細節(jié)會因為課程目的的差異而有很大的區(qū)別。因為推動學習的是“過程”而不是“內容”,因此,細節(jié)的設計通常要根據團隊在特殊時刻的需要進行調整。
  盡管細節(jié)的改變取決于特殊的環(huán)境,但一般的課程要點通常可概括如下:
  導入:熱身和破冰游戲;參與者討論個人和團隊學習目的;解釋體驗式學習。
  體驗:要求團隊成員在平等的基礎上參加活動。當參與者在沒有等級劃分的情況下同他人相處時,舊的模式被改變了,每個成員都有機會獲取一些領導經驗。
  解決問題和建立信任:課程內容是在最初的需求評估的基礎上經過認真選擇的結果。包括培訓師組織總結的時間,每個游戲大約需要持續(xù)20~45分鐘。在團隊已經獲得了較多的經驗和信任之后,可以逐漸加大游戲的難度和復雜性。
  反。涸诿總游戲結束后,培訓師將幫助團隊對剛剛在游戲中發(fā)生的事情進行反省。讓他們知道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行為和態(tài)度。在沒有偏見的前提下,引導團隊討論什么對進一步提高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的凝聚力是有用的(或沒用的)。這樣的團隊討論會給團隊學員帶來有價值的信息、感悟和反省,從而有助于掌握團隊合作和領導藝術,以及建立相互信任和自信。
  總結:在最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團隊討論從學習中獲得的知識和感悟,并討論如何將這些收獲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課程設計
  決定培訓課程質量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如果你回答“培訓師的指導技巧”,恐怕沒有人會同你爭論。顯然,這些技巧是保證參訓隊員心理安全的關鍵,也是幫助他們從學習中得到有利于團隊發(fā)展的知識的關鍵。然而,還有一種技巧,它與培訓師的指導技巧相輔相成,同時還能使培訓進一步深化。這就是對課程設計的理解——游戲的選擇及次序的安排,是培訓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課程設計是需要花費時間的:真實的需求評估所需要的時間;選擇、調整和設定游戲進程所需要的時間;確定培訓目標所需要的時間;觀察事態(tài)的發(fā)展并作出相應對策所需要的時間,等等。對一天的培訓而言,課程設計的重要性不是十分突出,但是,對一個剛剛成立的團隊進行為期兩三天的培訓,課程設計則是一項必須認真做好的工作。
  課程類型
  戶外團隊建設課程可以分成三種類型。雖然不同類型的課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交叉,但它們的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足以決定課程的設計和總結。
  課程的分類如下:
  團隊精神。
  新建團隊。
  學習實驗室。
  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的培訓課程讓團隊成員通過一段共同的經歷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重點在于娛樂、激情、自我挑戰(zhàn)和團隊支持。團隊可能是新成立的,也可能是由同一個組織中不經常在一起合作的同事組成的。建立信任、熱身和破冰游戲比解決問題型游戲更為重要。
  高空繩索課程,盡管不在本書內容范圍內,也經常是這種課程的一個主要內容。當隊員回到工作單位后,他們彼此幫助、戰(zhàn)勝挑戰(zhàn)的照片或錄像會進一步激勵他們的團隊精神,他們會對著照片或錄像說:“哦!看我們做了什么!”
  新建團隊
  新建團隊的培訓課程側重于團隊的變化和培訓過程中團隊所面臨的問題和目標。需求評價對培訓的準備是相當有幫助的。在評估過程中獲得的信息可以為組織培訓方面的改進帶來不可估量的作用,從而使團隊可以從投入的時間和金錢中獲得最大的回報。同樣,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也有助于你不會因為一個沒有估計到的問題而陷入困境。在解決問題型游戲中,團隊的表現(xiàn)常常是其實際工作中的真實反映。一個有經驗的培訓師將幫助團隊逐漸認識到什么是有利于或不利于團隊的,以便于團隊做出改進。
  學習實驗室
  學習實驗室的參與者通常是那些平常不與他人合作的人。他們甚至不在一個組織中。他們參加培訓的目的是為了開發(fā)他們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技巧。與他人共同完成一項任務——無論是什么任務,我們都需要使用一些技巧。與“硬”的工藝性技巧相對應,人們常常把它稱作“軟”技巧。
  溝通、計劃、團隊解決問題與決策、激情和培養(yǎng)凝聚力僅僅是長長的所謂的“軟”技巧列表中的一部分。然而,掌握這些技巧卻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公司已經掌握這些技巧的人一起工作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因此,有人將這樣的機會看成縣一種獎賞。
  模型
  本書結尾部分的一些理論模型可應用于回顧階段,用來解釋團隊經歷的各種動態(tài)的變化。一個理性的模型框架能幫助參與者與他人分享經驗。
  游戲的力量
  當人們精神振奮,有點滑稽地參與到游戲中并開始沉浸其中時,就是他們變得強大的開始。有娛樂性就有創(chuàng)造性。如果我們愿意冒被看作愚蠢的風險,我們將獲得避免自負、自我的能量,這將會有助于實現(xiàn)更多建設性的目標。一個團隊在課程開始階段的破冰和熱身游戲中越是放松,就越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解決問題的游戲中去。千萬不要低估游戲的力量。我相信,只要團隊成員樂于放松身心地參與并一起分享快樂的話,至少有1/3的團隊問題能得到解決;另外1/3的問題將依賴于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的1/3的問題可能超越了團隊的能力,那么請記住,要全局地看待事物。
  安全
  培訓師工作的一個關鍵部分是在整個課程中保證學員身心兩方面的安全。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應當鼓勵學員照顧好自己,同時也照顧好別人。從根本上講,沒有人能只做一件事情而不涉及其他的事情。安全道德規(guī)范的內容之一,就是要求每個人為他或她自己的參與程度負責任。即使由于身體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對一個人的活動有所限制,他或她仍然有可能在某些方面為團隊目標做出顯著的貢獻,如在計劃、解決問題、指導、或總結回顧中。
  選擇挑戰(zhàn)
  真正地提高是追求你想要的事物,而不是做其他人認為可能對你“好”的事情。這種以學員為中心的方法經常被稱作“選擇挑戰(zhàn)”。選擇挑戰(zhàn)意味著沒有人被迫參加。邀請學員進入他們的學習區(qū)是要求他們確定學習目的和設立自身目標的步驟之一。這并不意味著勉強來參加的人可以離開房間,當團隊的其他人在奮力解決問題時他卻可以花一天的時間讀本雜志。如上所述,如果某人確實因為身體方面的原因在參與活動方面受到限制時,他仍然會有很多其他方法來為團隊貢獻力量。
  ……





上一本:看懂會計報表:從價值與信用入手 下一本:99%的人都用錯了銷售技巧·實戰(zhàn)篇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團隊建設游戲教練手冊:全球眾多著名機構優(yōu)選課程的作者是斯諾,陳飛星,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