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樹不發(fā)旺,葡萄樹不結果”時,我們如何繼續(xù)相信呢? “橄欖樹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時,我們如何持守信心呢? 世界充滿了饑荒、地震、海嘯、疾病等自然災害,以及種族歧視、戰(zhàn)爭、傷害、苦待、欺騙或誣告等人為戕害,上帝本來知曉這一切,也有能力去制止,但他為什么保持沉默?還是他沒有能力制止,抑或不顧我們的痛楚,允許這一切發(fā)生? 本書凝聚了科恩德博士在饒恕方面*透徹的真知灼見,被公認為是他至今*重要的一部作品。在書中,他正面回應了許多作家忌諱的上述問題,詳細闡述了為何我們在感到被上帝拋棄時,還不能也不敢去責備他?作者幫助我們跨越信仰生命中這道主要障礙,除去內心的苦毒,使我們能夠全心接受他的恩典,信靠他的帶領,被他祝福又合他心意。 許多人看到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時,都會大驚失色,什么?“饒恕神”?而且是“完全”?你是誰?竟然敢“居高臨下”“饒恕”至高至圣的神? 我想說的是,你會這樣想,一點都不奇怪!沒錯,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從來不會錯,也從來都是慈愛和良善的,他從不欠我們什么,更不需要我們的“饒恕”。 可是,很多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一些時刻,會對神失望,甚至會認為“神似乎背叛了我們”。有時候,因著神所做的,也因著神所不做的,使得神看起來確實“不合情理”。這就是科恩德在本書中討論的核心問題:面對神的“背叛”,我們如何完全“饒恕”他? 其實不是神需要我們饒恕,而是我們需要悔改,需要仰望神的恩典和憐憫,需要重新認識神和他的行事方式,認識并接受且完全信靠他。這就是科恩德想要達到的目的:幫助我們跨越那個“背叛的假象”,重建對神的信心,將眼光錨定在他和他的良善純全的旨意上,直等到他再來。 他說,那是“一個遲延的夢”,有些禱告和應許只是“尚未實現”。我們要學習哈巴谷,回應神那個“遲延的夢”,因為經上應許說:“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保ü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