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口述記憶與主體性


作者:劉亞秋著 無 編 無 譯     整理日期:2021-08-20 03:55:50

費孝通晚年在學術反思中提出了“社會學的人文性”這一議題,強調(diào)社會學對人的精神世界進行研究的重要性。本書從口述史與社會記憶視角進一步探索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的社會性特征,并提出“關系型記憶”和“義務型記憶”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的結構性特征?梢哉f,本書的研究成果是對費孝通提出的“社會學的人文性”議題的回應,對學科建設具有獨特的價值。而這方面的知識探索也是一個社會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讓人安所遂生,從而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這也是社會學人文轉向的意義所在。





上一本:上智編譯館館刊 下一本:城市公共服務分類供給的機制建設與路徑完善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口述記憶與主體性的作者是劉亞秋著 無 編 無 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