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羅爾斯(1921-2002)逝世后出版的第一本(也許是最后一本)羅爾斯自己的專著。該書是編者薩繆爾.弗里曼依據(jù)羅爾斯在哈佛大學開設的“現(xiàn)代政治哲學”課程的相關講義、錄音和筆記整理而成。本書的主體內容是關于霍布斯、洛克、休謨、盧梭、密爾和馬克思之政治哲學的講座,另外,還有羅爾斯關于“政治哲學之功能與特征”的導論、以及兩個附錄(即關于西季維克和巴特勒的講座)。
作者簡介 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1921-2002),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倫理學家、政治學家、哈佛大學教授。1921年生于馬里蘭州,就學于普林斯頓大學,1950年在該校獲哲學博士學位,以后相繼在普林斯頓大學(1950—1952年)、康奈爾大學(1953—1959年)、麻省理工學院(1960—1962年)任教,1962年以后則一直在哈佛大學擔任教授,1991年榮休,2002年11月24日去世。羅爾斯自50年代起便潛心于社會正義問題的研究,《正義論》(1971)是他集其論文之精粹并經(jīng)過重新思考而形成的一部完整而一貫的理論著作。羅爾斯還出版了其他專著:《政治自由主義》(1993)、《萬民法》(1999)、《道德哲學史講義》(2000)以及《政治哲學史講義》等。
目錄: 譯者前言 編者的話 前言 引用著作 導論:論政治哲學 霍布斯講座 第一講 霍布斯的世俗道德主義及其社會契約論的作用 第二講 人性與自然狀態(tài) 第三講 霍布斯對實踐推理的說明 第四講 主權者的作用與權力 附錄 霍布斯主題索引 洛克講座 第一講 洛克的自然法學說 第二講 洛克對合法政體的說明 第三講 財產權與等級制國家 休謨講座 第一講 “論原初契約” 第二講 功利、正義與明智的旁觀者 盧梭講座 第一講 社會契約論及其問題 第二講 社會契約:假設和普遍意志(Ⅰ) 第三講 普遍意志(Ⅱ)及穩(wěn)定性問題 密爾講座 第一講 密爾的功利概念 第二講 密爾的正義理論 第三講 自由原則 第四講 作為一個整體的密爾的學說 附錄對密爾社會理論的幾點評論[c.1980] 馬克思講座 第一講 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的觀點 第二講 馬克思關于正當與正義的概念 第三講 馬克思的理想:作為自由生產者聯(lián)合體的社會 附錄 西季威克四講 第一講 西季威克的《倫理學方法》 第二講 西季威克論正義及古典功利原則 第三講 西季威克的功利主義 第四講 功利主義概述(1976) 巴特勒五講 第一講 人性的道德構成 第二講 良心的性質與權威 第三講 激情經(jīng)濟學 第四講 巴特勒反對利己主義的論證 第五講 良心與自愛之間的假想沖突 附錄 關于巴特勒的其他一些評論 課程提綱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