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世紀以來,烏托邦運動都試圖去構(gòu)建一個公正的社會。大衛(wèi)·哈維研究了烏托邦的歷史,對它們?yōu)槭裁词,以及在它們之后還能提供什么樣的思想進行了思考。他對現(xiàn)有城市環(huán)境的全然描述(巴爾的摩是他研究的個案)推動了他的論點,即:我們能夠運用而且必須運用烏托邦想象的威力來對付表示“沒有選擇”的所有人。他概述了一個新型的烏托邦思想,他稱之為“辨證的烏托邦理想”,并使我們再次重新關注這樣的可能性方案:設計一個與自然更加平等地工作和生活的世界。他認為,如果任何一個政治意識形態(tài)或計劃想要發(fā)揮作用,那它就必須要考慮到我們?nèi)祟惖奶匦、與生俱來的能力和變化的動力,最后,大衛(wèi)·哈維在附錄中勇敢地勾畫出一幅真正的個人烏托邦景象.清晰地闡明了他自己的希望地理學。 大衛(wèi)·哈維 紐約研究所城市大學著名的人類學教授。他以前曾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地理學和人類學教授,及牛津大學的霍爾福德·麥金德地理學教授。他的著作包括《社會正義和城幣》(1973)、 《資本的界限》(1982)、《城市經(jīng)驗》(1989)、 《后現(xiàn)代性的狀況》(1989)、《正義、自然和差異地理學》(1996)和《資本的空間》(2001)。
目錄: 《當代學術棱鏡譯叢》總序 致謝 插圖一覽表 譯序 導言 第1章 一代人制造的差異 第一部分 不平衡的地理發(fā)展 第2章 《共產(chǎn)黨宣言》的地理學 第3章 “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 第4章 當代全球化 第5章 不平衡地理發(fā)展和普遍權利 第二部分 全球空間中的身體和政治人 第6章 作為積累策略的身體 第7章 身體政治學與爭取最低生活工資的斗爭 第三部分 烏托邦機遇 第8章 烏托邦的空間 第9章 辯證烏托邦理想 第四部分 有關多元替代方案的談話 第10章 建筑師、蜜蜂和“類存在物” 第11章 對自然和人類的責任 第12章 行動中的反叛建筑師 附錄:埃迪里亞(Edilia),或者“使它成為你愿意的那樣”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