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不確定的未來


作者:鄭永年     整理日期:2017-02-18 11:09:24


  改革的成敗,不止取決于改革的決心,更在于改革如何跨越障礙,如何落實具體決議和措施。
  既得利益群體對新一輪改革的阻礙如何克服,什么樣的利益邏輯才會生效?改革的新一輪動力應從何處尋找?制度創(chuàng)新能夠帶來什么樣的紅利,為什么又困難重重?面對美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威脅,中國在政治、經濟和外交上,又該如何決策?……
  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教授,以其一貫客觀立場、犀利觀點、尖銳表述,針對中國改革中存在的每一個具體問題,都給出了細致詳盡的客觀分析和各種可行的解決之道。
  他認為,過去30多年的改革是更深層次、更全面的改革的鋪墊,我們現(xiàn)在真正進入了改革的攻堅期,應該注意改革因動力不足而陷入僵局的潛在問題。在改革困難重重的情況下,作者主張通過開放新的空間來改革舊的體制,通過培植新的利益來克服既得利益,通過釋放社會和地方的潛力來化解官僚體制的惰性,通過保護社會來促進社會轉型。他一面熱情洋溢地用英文向世界介紹中國,讓世界了解中國;一面用中文尖銳地指出問題,坦陳建議。

作者簡介:
  鄭永年,中國問題專家,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執(zhí)教北大,現(xiàn)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歷任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助教、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資深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獲得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麥克阿瑟基金會(1995~1997)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2003~2005)研究基金的資助。
  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系研究。近年來,先后出版專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包括《技術賦權:中國的互聯(lián)網、國家與社會》《中國的“行為聯(lián)邦制”:中央-地方關系的變革與動力》《中國模式》《保衛(wèi)社會》《通往大國之路》《改革及其敵人》等。先后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如在《比較政治研究》《政治科學季刊》《第三世界季刊》等期刊上。

目錄:
  自序 不改革仍然是中國最大的風險/Ⅶ
  第一部分 時論中國
  三中全會回答了什么樣的經濟問題?/2
  中國市場化的經濟改革需要制度突破/7
  三中全會回答了什么樣的政治問題?/11
  三中全會回答了什么樣的社會問題?/15
  第二部分 改革動力來自何方
  十八大與中國改革道路的選擇/22
  以開放促改革:中國的特區(qū)/27
  中國的經濟特區(qū)解決了什么問題?/32
  以開放促改革的國際經驗/37
  中國如何贏得新一波開放政策的成功?/42
  為什么中國的改革動力來自地方?/47
  第三部分 制度創(chuàng)新的紅利
  中國體制改革為何困難?/58
  為何體制創(chuàng)新更具紅利?/62
  中國體制創(chuàng)新經驗的現(xiàn)實啟示/67
  地方政府、企業(yè)和中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71
  賦權社會與中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76
  中國金融改革為何必須結構先行/81
  第四部分 逃不開的城市化
  全球化與中國的城市化/88
  中國的城市改革和城鄉(xiāng)統(tǒng)籌/92
  中國的城市化和城市治理問題/97
  中國城市化要避免怎樣的陷阱?/102
  城市體制改革是中國城市化的制度前提/107
  第五部分 如何推進經濟進一步增長
  資本主義危機還是國家權力危機?/114
  十八大之后中國經濟怎么辦?/120
  中國的高經濟增長階段已經過去?/125
  經濟體制改革與中國的中等經濟增長/130
  全面小康就是中產社會/135
  第六部分 走出改革困局
  GDP主義是“中國夢”的最大敵人/140
  如何改善中國的法治與人權/145
  中國崛起進程中最艱難的選擇/150
  “中國夢”需要超越中國意識危機/155
  改革中國的特權制度/160
  利益邏輯與中國改革的困局/165
  中國的“貴族”現(xiàn)狀及其未來/170
  第七部分 社會改革是為了挽救經濟
  中國社會管理的未來/176
  中國“保護社會”就是為了挽救市場經濟/182
  中國如何建設一種安靜文化?/188
  中國政治的頂頂層設計問題/195
  中國社會如何才能變得更加公平一些?/200
  中國何以可改革成為一個清廉的國家?/205
  中國怎樣反腐敗才會有效?/218
  網絡時代的中國政治變革/223
  中國如何才能真正縮減政府規(guī)模?/228
  中國機構改革為什么要向社會分權?/233
  第八部分 中國與世界
  中國如何定位與世界秩序的關系?/240
  中美關系和世界秩序/245
  中國需要追求聯(lián)盟政策嗎?/250
  中國與東北亞的未來/255
  當代中國外交的文化地緣環(huán)境/260
  地緣政治大轉移和中國外交/266
  美國“重返亞洲”與亞洲秩序的巨變/272
  中國需要對中美關系做哲學思考/277
  中國外交的外部戰(zhàn)略選擇/282
  附 錄
  新加坡模式的經驗及啟示/290
  社會改革比政治改革更重要/297
  社會改革是下一階段改革的重點/308
  新政府需要找到改革突破口/311
  中國轉型社會立法要先行/318





上一本:吾民無地 下一本:民主、專業(yè)知識與學術自由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不確定的未來的作者是鄭永年,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