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關于自由的意義的重要著作,它追溯了本世紀后半葉美國民主的再造過程,針對公共哲學的概念提出了一種哲學的論證和一種歷史的論證。其哲學主張認為,程序自由主義一一一種聲稱政府應該對關于良善生活的各種競爭性見解保持中立的政治理論一一是不充分的:其歷史的觀點則認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程序自由主義在不斷地為美國的政治話語創(chuàng)造詞匯,它已經排擠了共和主義對公民身份和自由的理解,并開始作為一種支配性的公共哲學大行其道。在桑德爾看來,程序自由主義已經逐步取代了公民共和主義,并給美國的民主帶來了災難性后果。只有通過恢復共和主義傳統(tǒng),致力于共同體認同和自治所需要的公民美德,才能消除美國民主的不滿。
作者簡介 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美國哈佛大學政府系講座教授,哲學家。他在哈佛大學講授的“公正”課程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該課程被制作成哈佛公開課后在網絡廣為流傳,成為風靡全球的哲學公開課。主要學術代表作有《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民主的不滿》等,其中大部分已被翻譯成德、法、中、日等十多種文字。已出版的《公正》和《金錢不能買什么》風靡多個國家,具有深遠的文化影響。
目錄: 譯者的話 前言 ------ 第一編 程序共和國的憲法 第一章 當代自由主義的公共哲學 第二章 權利與中立國家 第三章 宗教自由與言論自由 第四章 隱私權與家庭法 ------ 第二編 公民身份的政治經濟學 第五章 早期共和國的經濟與德行 第六章 自由勞動vs.工資勞動 第七章 共同體、自治與進步主義改革 第八章 自由主義與凱恩斯革命 第九章 程序共和國的勝利與降臨 ------ 結論:尋找一種公共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