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威權政治


作者:威廉?伊斯特利     整理日期:2017-02-18 10:44:06


  · 榮獲《華爾街日報》2014年年度好書。
  ·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jīng)濟學家、暢銷書《白種人的負擔》作者傾力提供解決貧困問題的全球視角。
  · 著名經(jīng)濟學家保羅·羅曼、哈佛政治學教授弗朗西斯·福山、諾貝爾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等數(shù)位著名經(jīng)濟、政治、國際問題研究專家聯(lián)名推薦。
  2010年2月28日, 俄亥俄州西北部伍德縣的2萬名村民在一陣機槍掃射及縱火中被逐出家園,理由是某英國公司看中了這塊土地,于是當?shù)剀婈牫雒嫦逯A钊苏痼@的是,專司與全球貧窮做斗爭的世界銀行竟也贊助且促成了此次驅趕行動。但為何我們卻搜索不到任何關于此事的報道呢?隨后,本書作者、世界銀行前首席經(jīng)濟經(jīng)濟學家伊斯特利話鋒一轉解釋說,此事其實是發(fā)生在烏干達的穆本德地區(qū),由此引出該書的核心議題:富人和窮人的權利。因為這個地理錯位的假設有著兩極分化的清晰表征:富國美國不可能發(fā)生這事,若是發(fā)生,便當舉世震驚;但窮國發(fā)生了這事,又有誰知道和關心呢?
  窮人的權利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社會紛爭不斷的議題,大家普遍認為,經(jīng)濟發(fā)展和治國方針只有“專家”才懂。而在《威權政治》一書中,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專家治國論者”認為貧窮源于專家的缺失,是純粹的技術問題,但貧窮實質是源于權利的缺失。用技術來解決問題,從而漠視民眾權利,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道德悲劇。
  書中還反駁了專家治國論者信奉的“白板論”,即一切均可重啟爐灶,如有發(fā)展滯后的貧困現(xiàn)象就應該在專家的指導下重新來過。與“白板論”相反,作者支持更為溫和的改良觀點。只有站在尊重歷史和文化發(fā)展的角度,賦予窮人充分的政治權利和經(jīng)濟自由,貧困問題才能得到全球性的解決。 作者簡介
  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y),世界銀行前首席經(jīng)濟學家,目前為紐約大學經(jīng)濟學系教授、紐約大學發(fā)展研究院院長。被《外交政策》雜志評為全球100名最杰出的公共知識分子,全球最多引用次數(shù)的100名經(jīng)濟學家之一。著有全球暢銷書《白種人的負擔》。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一場從未展開的論戰(zhàn)
  第一章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和他們沒有進行的辯論/ 003
  哈耶克逃脫納粹魔掌/ 006
  通往奴役之路/ 008
  這不是政府與市場之爭/ 022
  “有意識的設計”的知識問題/ 024
  為什么哈耶克與繆達爾之間未能進行論戰(zhàn)?/ 026
  逃避辯論的背后隱藏的政治動機/ 028
  第二部分 為什么沒有發(fā)生那場論戰(zhàn):發(fā)展思想的真實歷史
  第二章 從前的中國/ 037
  發(fā)生在凡爾賽宮里的三次不快/ 038
  世界上第一個發(fā)展計劃/ 044
  美國專家/ 045
  尋求發(fā)展/ 049
  世界上第一個本土發(fā)展經(jīng)濟學家/ 051
  本書的第一個關鍵時刻/ 054
  洛克菲勒的白板/ 055
  一個不顧歷史的歷史學家/ 056
  中國移民問題在太平洋學會會議上的消失/ 057
  技術官僚與權利:關于治外法權的爭論/ 059
  自由中國/ 062
  國家高于個體/ 063
  另一條道路/ 065
  中國內部的論戰(zhàn)/ 068
  方顯廷出逃/ 069
  小結/ 070
  第三章 種族、戰(zhàn)爭以及非洲的命運/ 073
  種族主義與對種族戰(zhàn)爭的恐懼/ 075
  禁止公開的種族主義/ 077
  殖民部遭遇自己的種族主義/ 078
  海利勛爵的《非洲概覽》/ 079
  為殖民主義辯解:國家扮演的角色/ 082
  技術官僚派對權利問題的回避/ 083
  這看似一場真正的種族戰(zhàn)爭/ 085
  美國人對帝國的攻擊/ 087
  本書的第二個關鍵時刻/ 088
  聯(lián)合國的成立/ 090
  戰(zhàn)后的帝國/ 091
  牛津大學的殖民地經(jīng)濟研究席位/ 092
  阿瑟·劉易斯爵士與克瓦米·恩克魯瑪/ 095
  小結/ 098
  第四章 波哥大的一天/ 101
  官方發(fā)展史上記載的1948年4月9日/ 102
  哥倫比亞歷史上記載的1948年4月9日/ 105
  國際上對于1948年4月9日的看法/ 108
  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美國及拉丁美洲發(fā)展/ 109
  布雷頓森林會議的原罪/ 112
  白板論劃分出的第三世界/ 115
  哥倫比亞本應開展的一場論戰(zhàn)/ 117
  小結/ 118
  第三部分白板論與以史為鑒
  第五章 價值觀:爭取個人權利的漫長斗爭/ 127
  皇帝與自由城市的對立/ 127
  歐洲:從威權到個人權利/ 129
  自由城市的出現(xiàn)/ 130
  就事論事/ 132
  集體主義價值觀/ 134
  自由傳播到大西洋/ 136
  威權對價值觀的影響/ 139
  民主的鞏固/ 141
  亞洲價值觀/ 143
  大分化/ 144
  個人權利如何解決問題/ 148
  窮人究竟想要什么/ 149
  證據(jù)與爭論/ 151
  能逃就逃/ 153
  第六章 制度:能壓迫他們我們就壓迫他們/ 155
  來自埃塞俄比亞更多的啟示/ 156
  壓迫的代價/ 159
  阿扎族/ 160
  奴隸或后果/ 162
  有根據(jù)的證據(jù)/ 164
  奴隸貿易給對岸帶來的后果/ 167
  縱觀全局/ 169
  哥倫比亞的不發(fā)達/ 172
  貝寧/ 174
  左派的滑坡/ 175
  第七章 大多數(shù)人的夢想/ 177
  當紐約不如蘇里南有希望的時候/ 177
  另一個大分化/ 180
  紐約精英階層的衰落/ 181
  權利是如何在紐約解決問題的/ 184
  格林街與發(fā)展的城市/ 185
  一個家族的經(jīng)濟發(fā)展/ 186
  避難者/ 189
  紐約的發(fā)達與欠發(fā)達/ 194
  格林街上的非洲/ 196
  民主與兒童死亡率/ 197
  與其他國家相比之下美國的發(fā)達/ 202
  第四部分國家與個人
  第八章家園還是監(jiān)獄?國家與移民/ 209
  民族主義的道德觀/ 209
  作為保護個人權利方式的移民/ 211
  作為解決貧困問題工具的移民/ 214
  未能舉行的聯(lián)合國峰會/ 215
  匯款/ 216
  人才流失/ 217
  遺失的西弗吉尼亞州往事/ 218
  鬼國/ 219
  穆里德教徒/ 221
  小結/ 223
  第九章 國家的作用究竟多么重要?/ 225
  國家政策真的會影響發(fā)展嗎?/ 226
  好政策還是好運氣?/ 227
  噪聲與信號/ 230
  測量誤差/ 233
  地區(qū)經(jīng)濟增長與國家經(jīng)濟增長/ 236
  重返福建省/ 238
  矯正執(zhí)著于國家的思想/ 241
  阿勒頗之殤/ 243
  國際貿易/ 245
  虛有其表的國家/ 247
  小結/ 248
  第五部分有意識的設計與自發(fā)性的解決
  第十章 市場:問題解決者團體/ 255
  問題解決者團體/ 257
  一個來自格拉斯哥的男人/ 258
  被誤解的斯密先生/ 259
  斯密的問題解決系統(tǒng)/ 262
  知識/ 266
  解決動機問題/ 267
  關鍵所在/ 268
  市場解決機制與政府解決機制各自存在的問題/ 270
  本書的第三個關鍵時刻/ 272
  發(fā)展的目標與糟糕的原則/ 273
  格林街的住戶/ 274
  專業(yè)化與成功/ 280
  不斷改變的專業(yè)化/ 282
  一個順應變化的韓國人/ 284
  專業(yè)化帶來的收益/ 286
  鄭周永是如何學會生產(chǎn)汽車的?/ 289威權政治·X·
  如何擴大成功?/ 291
  亞當·斯密與發(fā)展/ 294
  第十一章 技術如何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獲得成功?/ 295
  發(fā)展缺失的原因:技術/ 297
  大眾模式/ 298
  檢驗大眾模式/ 300
  這是很瘋狂,但它足夠瘋狂嗎?/ 302
  技術的良性循環(huán)/ 303
  歐亞大陸的東部和西部/ 306
  質疑權威/ 307
  創(chuàng)新帶來的私人收益/ 308
  我們終于擁有一個有關創(chuàng)新的理論模型/ 310
  技術的傳播/ 311
  人口遷徙/ 311
  農(nóng)民的力量/ 313
  格林街區(qū):技術轉移與創(chuàng)造性破壞/ 315
  技術擴散的補充說明/ 317
  追趕還是落后/ 317
  自由轉變與后來居上/ 319
  創(chuàng)新的知識問題:意外原則/ 321
  令人意外的汽車/ 323
  顧客對于自己專業(yè)知識的堅持/ 325
  小結/ 328
  第十二章 領導人:政治精英如何贏得了我們的支持?/ 329
  專家治理的奇跡/ 330
  是證據(jù)還是后果/ 330
  危險的概率/ 331
  山姆與喬的寓言故事/ 335
  “熱手”謬誤/ 337
  除了威權者,是否還有別的因素影響了增長?/ 339·XI· 目錄
  程度決定程度,變化產(chǎn)生變化/ 340
  威權者與經(jīng)濟自由的變化/ 341
  對英雄的期待/ 342
  對“仁慈的威權者”的最后考查/ 345
  威權的現(xiàn)狀/ 349
  民主體制如何抵制技術官僚?/ 350
  漫長的論戰(zhàn)/ 358
  第十三章 結語/ 363
  不要忘了埃塞俄比亞人民的權利/ 365
  不要忘了烏干達人民的權利/ 367
  希望的曙光/ 368
  那些東亞地區(qū)“仁慈的威權者”的成功故事呢?/ 371
  格林街的發(fā)展給我們的啟示/ 372
  可以不再持雙重標準了嗎?/ 373
  注釋/ 375





上一本:導讀?隆缎允 下一本:當社會主義遭遇危機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威權政治的作者是威廉?伊斯特利,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