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原型與集體無意識-榮格文集


作者: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整理日期:2017-02-18 09:54:37


  《原型與集體無意識?榮格文集(第5卷)》收錄的是榮格關于原型概念及其與集體無意識之間的關系的論文1 2篇。集中討論了集體無意識的原型、集體無意識的概念、母親原型心理面面觀、兒童原型心理學、個性發(fā)展過程研究、個性發(fā)展與意識和無意識的關系等問題。是榮格思想的精華部分,無論是對入文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有極大的影響。

作者簡介
  1875年出生于瑞士,1961年逝世。瑞士著名的精神病醫(yī)生,分析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
   榮格早年曾與弗洛伊德合作,一度受到弗洛伊德的器重,被弗洛伊德任命為第一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主席,后因觀點不合與弗洛伊德決裂。榮格強調精神的先定傾向,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立場。他提出的原型理論和集體無意識(亦譯為潛意識)觀點突破了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和無意識理論的思路與領域。榮格從原型理論和集體無意識這些觀點出發(fā),把他的心理學理論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對人類文明發(fā)展、時代精神潮流、文學藝術與宗教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思考,為心理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目錄
  英譯者按第一部分 集體無意識的原型 集體無意識的概念 關于原型,特別涉及阿尼瑪概念第二部分 母親原型的心理學面向  一、關于原型概念  二、母親原型  三、母親情結  四、母親情結的積極面向  五、結論第三部分 關于輪回  一、輪回的形式  二、輪回的心理學  三、闡明轉變過程的一組典型象征第四部分 兒童原型心理學  一、引言  二、兒童原型心理學  三、兒童原型的特殊現(xiàn)象學  四、結論 柯爾的心理學面向第五部分 童話中靈魂的現(xiàn)象學  一、關于“SPIRIT”一詞  二、精神在夢中的自我表征  三、童話中的靈魂  四、童話中的獸形精靈符號象征  五、附錄  六、結論 論魔法師的心理學第六部分 意識、無意識和個體化 個體化過程的個案研究 關于曼荼羅符號象征附錄 曼荼羅參考文獻
  英譯者按第一部分 集體無意識的原型 集體無意識的概念 關于原型,特別涉及阿尼瑪概念第二部分 母親原型的心理學面向  一、關于原型概念  二、母親原型  三、母親情結  四、母親情結的積極面向  五、結論第三部分 關于輪回  一、輪回的形式  二、輪回的心理學  三、闡明轉變過程的一組典型象征第四部分 兒童原型心理學  一、引言  二、兒童原型心理學  三、兒童原型的特殊現(xiàn)象學  四、結論 柯爾的心理學面向第五部分 童話中靈魂的現(xiàn)象學  一、關于“SPIRIT”一詞  二、精神在夢中的自我表征  三、童話中的靈魂  四、童話中的獸形精靈符號象征  五、附錄  六、結論 論魔法師的心理學第六部分 意識、無意識和個體化 個體化過程的個案研究 關于曼荼羅符號象征附錄 曼荼羅參考文獻





上一本: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下一本:這樣和世界相處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原型與集體無意識-榮格文集的作者是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