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白壽彝史學二十講:近代后編


作者:白至德     整理日期:2014-08-19 13:04:29

《白壽彝史學二十講:近代后編(1919-1949)》是中國近代史后編,《白壽彝史學二十講:近代后編(1919-1949)》論述自1919年至1949年的中國歷史。1919年至1949年的中國,在經(jīng)濟形態(tài)和階級關(guān)系上,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zhì)。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仍然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所不同的是,自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無產(chǎn)階級力量壯大起來,馬克思列寧主義傳人了中國。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面目煥然一新。中國的民主革命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目錄:
  前言
  近代后編(1919-1949)
  第一講中國的近代史學
  1.中國史學的近代化
  2.“五四”后的梁啟超史學
  3.胡適的學術(shù)研究方法論和顧頡剛的“古史辨”
  4.王國維、陳寅恪、陳垣的史學
  5.中國近代考古學對史學的影響
  第二講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初步建立
  1.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逐步傳播
  2.李大釗的貢獻
  3.郭沫若的貢獻
  4.通史、社會史、思想史等方面的成就
  5.在斗爭中建立起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
  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奮進前言
  近代后編(1919-1949)
  第一講中國的近代史學
  1.中國史學的近代化
  2.“五四”后的梁啟超史學
  3.胡適的學術(shù)研究方法論和顧頡剛的“古史辨”
  4.王國維、陳寅恪、陳垣的史學
  5.中國近代考古學對史學的影響
  第二講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初步建立
  1.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逐步傳播
  2.李大釗的貢獻
  3.郭沫若的貢獻
  4.通史、社會史、思想史等方面的成就
  5.在斗爭中建立起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
  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奮進
  第三講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
  1.五四運動的前夜
  2.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
  3.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4.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
  5.五四運動的大眾覺醒
  6.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海成立
  7.毛澤東
  8.周恩來
  第四講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與共產(chǎn)黨民主革命綱領
  1.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代”
  2.民族工業(yè)面臨的重重困難
  3.民族資產(chǎn)階級政治上的活躍
  4.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第五講北洋軍閥混戰(zhàn)與國民革命運動
  1.直皖系軍閥戰(zhàn)爭的爆發(fā)
  2.馮玉祥組成民國國民軍
  3.軍閥殘酷統(tǒng)治遭到反對
  4.孫中山為民主共和奮斗
  5.中共三大決議:國共合作
  6.中共四大以及五卅運動
  7.省港罷工及三?一八慘案
  8.兩廣統(tǒng)一及國民黨二大
  9.“中山艦事件”與蔣介石
  第六講北伐戰(zhàn)爭與國民革命的失敗
  1.北伐軍消滅了吳佩孚的主力
  2.北伐將革命推進到長江流域
  3.北伐期間的工農(nóng)運動高潮迭起
  4.蔣介石集團與帝國主義大資產(chǎn)階級結(jié)合起來
  5.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上一本:1492:世界的開端 下一本:蔚州:被歲月掩埋的往事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白壽彝史學二十講:近代后編的作者是白至德,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