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談》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動家、教育家馬相伯先生晚年接受采訪的談話錄,文中回憶了他是如何由家鄉(xiāng)只身赴滬,接受神學教育,又如何因時勢影響從一個天主教耶穌會神學人員轉而投身于政治、外交、教育等活動的,其中不乏清末民國時期重大事件的內幕軼聞,以及對諸如李鴻章、慈禧太后、溥儀、袁世凱、丁汝昌、張之洞、鄭孝胥、蔡孑民、胡適等人物的評論。這些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是極為難得的第一手資料,于文學愛好者和史學研究者均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馬相伯(一八四〇至一九三九) 馬相伯,原名建常,后改名良,字相伯(又作湘伯或薌伯),教名若瑟,晚號華封老人,江蘇省丹陽人,近代中國天主教耶穌會神父,政治活動家、教育家,為震旦學院、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創(chuàng)辦人,也是輔仁大學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曾為余紫垣、李鴻章、劉銘傳、袁世凱等人幕僚、顧問,也曾任駐日使領館參贊、朝鮮國王顧問。晚年積極號召抗日,一九三九年在越南諒山去世。著有《馬氏文通》(與其弟合著)、《馬相伯先生國難言論集》、《一日一談》、《九三老人馬相伯語錄》、《六十年來之上!罚ǹ谑觯┑,后人輯有《馬相伯先生文集》、《馬相伯先生文集續(xù)編》、《馬相伯先生文集新編》等。 王瑞霖 王瑞霖(即高語罕),原名高超,學名高世素,安徽壽縣人,曾列名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并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九年因同陳獨秀等聯合發(fā)表《我們的政治意見書》而被開除。后逝于南京。著有《白話書信》、《國文作法》、《現代的公民》、《青年書信》、《百花亭畔》、《作文與人生》、《中國思想界的奧伏赫變》、《烽火歸來》、《虎口余生記》等。 馬相伯(一八四〇至一九三九) 馬相伯,原名建常,后改名良,字相伯(又作湘伯或薌伯),教名若瑟,晚號華封老人,江蘇省丹陽人,近代中國天主教耶穌會神父,政治活動家、教育家,為震旦學院、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創(chuàng)辦人,也是輔仁大學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曾為余紫垣、李鴻章、劉銘傳、袁世凱等人幕僚、顧問,也曾任駐日使領館參贊、朝鮮國王顧問。晚年積極號召抗日,一九三九年在越南諒山去世。著有《馬氏文通》(與其弟合著)、《馬相伯先生國難言論集》、《一日一談》、《九三老人馬相伯語錄》、《六十年來之上!罚ǹ谑觯┑,后人輯有《馬相伯先生文集》、《馬相伯先生文集續(xù)編》、《馬相伯先生文集新編》等。 王瑞霖 王瑞霖(即高語罕),原名高超,學名高世素,安徽壽縣人,曾列名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并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九年因同陳獨秀等聯合發(fā)表《我們的政治意見書》而被開除。后逝于南京。著有《白話書信》、《國文作法》、《現代的公民》、《青年書信》、《百花亭畔》、《作文與人生》、《中國思想界的奧伏赫變》、《烽火歸來》、《虎口余生記》等。 目錄: 原序 一莫索里尼的算盤 二談華僑 三人物月旦 四袁世凱之為人 五上下相蒙 六德俄之戰(zhàn)與日俄之戰(zhàn) 七關于本屆全國運動會 八中西學術的談屑 九我的幼年 十獲得神學博士學位以后 十一楊谷山孝廉服官秘訣 十二文談 十三我與高麗 十四袁世凱與丁汝昌原序 一莫索里尼的算盤 二談華僑 三人物月旦 四袁世凱之為人 五上下相蒙 六德俄之戰(zhàn)與日俄之戰(zhàn) 七關于本屆全國運動會 八中西學術的談屑 九我的幼年 十獲得神學博士學位以后 十一楊谷山孝廉服官秘訣 十二文談 十三我與高麗 十四袁世凱與丁汝昌 十五和百十來個雞毛帚周旋 十六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第一個黃花崗紀念日 十七從高麗回國以后 十八劉省三(銘傳)與張香濤(之洞) 十九其昌洋行與招商局 二十借款 二十一巴黎的金剛鉆與"南京" 二十二拿破侖第三的政變 二十三蔡孑民先生與二十四個學生學拉丁文 二十四從震旦到復旦 二十五意阿戰(zhàn)爭中的面面觀 二十六關于震旦與復旦種種 二十七猶太人問題 二十八憲法問題 二十九新貨幣政策之后果 三十閔妃之死 三十一鄭孝胥與溥儀 三十二再論政府的貨幣政策 三十三拿破侖的軍事天才 三十四兒童時代的幻想與兒童教育 三十五經學與"月亮" 三十六杜工部的描寫天才 三十七談屑 (一)心理問題 (二)《創(chuàng)世記》中的一個新解 (三)"天圓地方" 三十八關于馬眉叔先生 三十九孔教所給與中國的影響 四十孔教所給與社會的影響 四十一說謊 四十二關于貨幣之發(fā)行與現金儲藏問題 四十三我的孩童時代與宇宙觀與家教 四十四雜談 (一)鎳(Nickel) (二)袁世凱殺子 (三)中國的小說 (四)中國文字的短處 四十五"Being"的問題(一) 四十六"Being"的問題(二) 四十七雜談 (一)西洋人給我們的教訓 (二)中國人的心理 四十八清季外交界的趣聞 四十九菲律賓的獨立 五十中國各大學教授所應做的事 五十一中西各國元首學問上的比較 五十二歐美的社會學者和歷史家應當到中國來研究 五十三生物學上的"親善"現象 五十四談屑 (一)大局 (二)我之一度被騙 五十五中國人的演說 五十六中國人應該知道國家是什么 五十七所謂文化 五十八談屑 (一)胡適之的一鳴驚人 (二)敬以質之赳赳桓桓之士 (三)買辦頭腦 (四)上海匯豐銀行開辦時的大股東 (五)磕頭請安 五十九再談國家 六十三論國家問題 六十一雜談 六十二好學生 六十三"怯懦"與"殘酷" 六十四勝敗的關頭 六十五所謂"禮教"問題 六十六所謂"禮教"問題(前續(xù)) 六十七所謂"禮教"問題(再續(xù)) 四袁世凱之為人 袁世凱幼年在家遭了訟案,往依吳小軒(長慶)。吳與袁氏先人本為世好,遂收納之。時吳為高麗欽差,彼隨從至高麗,因緣際會,得由末僚而知府而道員,由道員而駐韓商務大臣。余與吳小軒為至友,袁因以前輩視余。邇時郁郁末僚,嘗問計于余:如何可以飛黃騰達,直上青云?余會其意而笑謂之曰:"唯厚賂宦官,由宦官而結納親貴,便可越級而升,官至督撫不難也。"袁果信之,如法炮制,其效立見。袁氏復欣然告余曰:"驗矣!"復又問余曰:"先生見事如此透澈,代某籌策如此奇效,為何不躬自為之?"余笑應之曰:"余言之而不能行,是以未免終為書生也!"彼不知余之前言本出之以戲謔,而彼則奉之以為作人科律,又竟由此而售,遂以為我之為人果亦猶是,其淺薄如此!而民國竟以此人為開國總統(tǒng),國事又安可問耶! 袁氏之為人如此。其頭腦始終不出封建帝王思想,其視民國也本如無物,故對于總統(tǒng)絲毫不感興趣。且彼之左右又皆欲"攀龍附鳳"、"封妻蔭子"。于是便千方百計擁袁做皇帝。當時余為參議員,袁命其長子克定宴余及侯官嚴復等,征求余等意見。余告之曰:項城果稱帝,國民對之是否帖然,姑且不問,外交方面,必有強鄰藉此百端要挾,以遂其大欲者。袁克定唯唯不敢決。未幾,彼又宴余等,欣然相告曰:外交已無問題,日本方面表示贊成。余知非口舌所能爭,遂不多言,而嚴幾道氏遂與孫毓筠、楊度諸人,入其網羅,組織"籌安會",鼓吹帝制,號稱"六君子",其在小站練兵所造就的一班武人,如段芝貴、張懷芝、倪嗣沖等,則自稱各省公民上表勸進。日本覷破袁氏心肝,乘虛而入,于是而有"廿一條"的要求。袁氏既欲稱帝,勢必結歡強鄰,以為鎮(zhèn)壓國民反抗的奧援,其不能不唯日本之命是從,勢也!"廿一條"中所謂第五條(此項完全把中國統(tǒng)治權置之日人操縱之下)一方面為希望條件,好似彼輩尚非甘心賣國者然;一方面伏此一項,預為后來進一步吞并中國地步。今則并此第五項亦不算奇事,且更有甚于此者矣。袁氏作俑之罪,固不容誅,然而就今日之局勢觀之,從責袁氏,實為不! 袁氏之所以身敗名裂,國家亦因之而殘破不堪者,皆私之一念害之也。彼欲帝制自為,故不得不以國家為其帝位之犧牲,因此,更不得不"諱疾忌醫(yī)"、"作偽心勞日拙",結果,當時國民以及天下后世皆對之齒冷,真正值不得!余愿今之為政者,凡百政事,全取公開態(tài)度,盡情宣布,使全體國民知所戒懼,不致醉生夢死!且使強鄰知政府諸公尊重民意,為民眾所信賴,亦斷不敢如此肆無忌憚。觀日本歷來對我要求,其第一條件,便是要中國政府嚴守秘密,雖其設詞或曰,避免他國干涉,實則懼我民眾群起而反對之,彼將一事無成也!然而吾政府自前清以及袁世凱以來,均奉命唯謹,一切外交,諱莫如深,斯真大可哀矣! 一九三五、十、十 二十四從震旦到復旦 我教了二十四個學生稍稍有點成績,于是風聲所播,各省有志之士,遠之如云南、四川、陜西、山西的皆不遠數千里間關跋涉而來,這些來學的當中,有八個少壯的翰林,二十幾個孝廉公。這樣一來,我們就覺得有把組織擴而大之的必要,于是我們就辦了一個學校,實具有西歐Akademie的性質,名之曰"震旦學院",我們當時以為這樣學校應該把范圍放大,藉以收容四方思想不同、派別不同的有志青年,遂提出以下數種信條: 一、崇尚科學; 二、注重文藝; 三、不談教理。 不過震旦開了一年多之后,我因其中的教授及管理方法與我意見不合,遂脫離關系而另組織一校以答與我志同道合的青年學子的誠意,這就是現在的"復旦"。復旦初辦的時候,經濟非常艱窘,校址又沒有。我們在吳淞看好了一座房子,是吳淞鎮(zhèn)臺的舊衙門,地方很宏敞,既遠城市,可以避塵囂;又近海邊可以使學生多接近海天空闊之氣。大家決定了,我便打了一個電報給兩江總督周玉山(馥),請他把這個舊衙署撥給我們,并請他幫助些許經費,他回電很鼓勵我們,吳淞舊鎮(zhèn)衙署照撥,并匯了兩萬銀子給我們做經費。周玉山之所以如此慷慨,還是李文忠的一點關系,因為周氏本是淮軍出身,我們弟兄也與淮軍有關系,所以他對我們的要求很爽快地答應了。但是,假使當時兩江總督是李中堂,那他對于我們的學校更要大大地幫助,文忠之豁達大度,信人不疑(當時閣臣疆吏中實無第二人,曾、左都未免書生之見,與三家村的態(tài)度,胡文忠局度恢宏,然而天不永年,中道捐棄,可惜。,他于愚弟兄所創(chuàng)辦的學校,定然另具一副眼光相看。 我創(chuàng)辦復旦的時候,顏惠慶先生把李登輝先生薦給我,他本是華僑,在美國讀書的。我始而請他教英文,后來我辭了校長的職務,李先生便繼任校長,一直到今,還是他在那兒維持。 記者按:復旦大學在中國教育史上占著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它的教育要算是很注重科學的,且校風也很樸實,出來的學生在社會上,能以卓然自立,而對于學術上有貢獻的,亦頗不乏人,這不能不歸功于馬相伯老先生的賢昆玉篳路藍縷,艱難締造,與夫循循善誘,啟發(fā)獎進之力。且他們對于學生修身功夫,又能以身作則,樹之風聲。這一點實足為我們現在辦教育的唯一好模范,不徒其學術足以誨我后生也!今之辦學者徒以敷衍塞責為是,不然,則視學生為奇貨而以學校為商場,粗劣濫造者有之,以偽相欺者有之,平日師弟之間,痛癢無關,彼此相視,殆如泰越,又安能望其他?聞先生之風,其亦知所振奮乎! 一九三五、十、三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