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資治通鑒》、《晉書》、《宋書》等史料為藍本,非常新穎地以第一人稱方式,描寫了南朝第一帝劉裕從一介平民起家,到加入軍隊成為普通士兵,再一步步成為名將,直至以宋代晉,成為開國皇帝的傳奇。并對劉裕的權(quán)謀將略,以及他的人物性格、心路歷程進行了極其細致的刻畫。這是一部歷史小說,不是傳記。本書也是一部權(quán)謀指南書,而且是最高境界的權(quán)謀之道。封底附有劉裕的奮斗簡史,頗有趣味。 作者簡介: 肖亮,筆名逍虎,九十年代就和寧財神、李尋歡等一樣,是第一代寫作大神。擁有百萬粉絲,他的這部歷史小說在網(wǎng)上僅僅進行了部分連載,一個多月就有6000多萬的點擊量。 目錄: 第一章虎落平陽(上) 第二章虎落平陽(下) 第三章高手過招 第四章惡語中傷 第五章紅顏之命 第六章神龍附體 第七章西出迎敵 第八章荊州戰(zhàn)策 第九章土斷政策 第十章先鋒司馬 第十一章主將之憂 第十二章無能之忠 第十三章力勸迎擊 第十四章使者舌戰(zhàn) 第十五章政治迷云第一章虎落平陽(上) 第二章虎落平陽(下) 第三章高手過招 第四章惡語中傷 第五章紅顏之命 第六章神龍附體 第七章西出迎敵 第八章荊州戰(zhàn)策 第九章土斷政策 第十章先鋒司馬 第十一章主將之憂 第十二章無能之忠 第十三章力勸迎擊 第十四章使者舌戰(zhàn) 第十五章政治迷云 第十六章臨陣而降 第十七章受制于人 第十八章為虎所傷 第十九章黯然返鄉(xiāng) 第二十章阿諛逢迎 第二十一章古今戰(zhàn)例 第二十二章孫恩之死 第二十三章韜光養(yǎng)晦 第二十四章錚錚佛語 第二十五章南征永嘉 第二十六章忠臣之后 第二十七章山嶺之夏 第二十八章錘將護主 第二十九章猛將較武 第三十章無終無果……本書是《宋武帝劉裕:我是這樣當上皇帝的》第二部,一代名將開疆擴土,奪取神州半壁江山。一代梟雄通過各種政治權(quán)謀終于登上皇帝寶座。宋武帝劉裕,小字寄奴,號稱“南朝第一帝”,辛棄疾詞云:“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眲⒃R砸唤椴家峦渡碥娢椋蔀橐淮麑,又最終成為九五之尊,他的武略和政治智慧、權(quán)謀之術(shù)值得后人深思。東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繼三國之后有一個天下大亂、英雄輩出的時期,也是很有故事和看點的時期。 九十年代起,我就開始執(zhí)迷于在網(wǎng)上寫文章。那時候還只是互聯(lián)網(wǎng)剛剛興起之時,我花了大半的時間在藍波快信上(一種通過電話線撥號到服務(wù)器,然后上傳下載BBS信件的通信方式),小半的時間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因為那時連互聯(lián)網(wǎng)的人不多,盡管我是藍波快信互聯(lián)網(wǎng)的版主,但確實很難招徠關(guān)注。我一個人的貼子就占了我這個版的一大半。為了不讓我自己成為這個版的絕版版主,我發(fā)表的文章基本上都發(fā)在了文學(xué)版。 以后不論是個人網(wǎng)站興起、BBS興起、博客興起還是近來的微博興起,都沒有改變我當年在藍波快信上發(fā)貼子的思路,把一篇文章寫得好、寫得有趣,吸引一幫讀者過來,以滿足內(nèi)心的虛榮。經(jīng)歷了網(wǎng)易個人網(wǎng)站被刪、微軟MySpace被賣等事件后,我在網(wǎng)上的那些貼子基本上存在的不多了。我認為與其寫這些過眼云煙的文章來,不如把寫博客的時間騰出來,去把那幾本我真正想寫的東西寫完。 于是在09年之后我基本上就不再寫博客,而是開始寫小說。之前寫過一本東周時期的小說。那是頭一次寫歷史小說,既要忠實于歷史,又想演繹,所以到頭來弄得兩頭不沾,不倫不類。再加上那篇小說是寫文為主、武為輔。對政界人士、商界人士和研究人士也許有一定吸引力,但是未必會吸引廣泛的受眾。東周乃是我心目中一個神圣的時期,作品沒有達到完美的境地,不想拿出來羞辱自己。不過等時機成熟時再換用另一種寫法。 這一篇是我寫的第二篇。因為有了上一篇的經(jīng)驗,所以在人動筆之前先花了三個月時間進行框架構(gòu)思。首先要把故事說完整,同時也要體驗出一個英雄物的成長經(jīng)歷,也要交待時代背景。 對于時代背景,我采用了松散的多線程的描寫方法。之所以是多線程,是因為那個時代英雄并不止劉裕一個,但劉裕是其中最出色的。對其他英雄的描寫,有助于說明這個“最”字。之所以是松散的,是因為這個小說里的主角只有劉裕一位,他就是一號。既沒有女一號,也沒有男二號。并不是說小說里的劉裕是獨一無二的,而是歷史上的劉裕本就是獨一無二的?梢院退嗵岵⒄摰娜宋铮己退辉谕粋時代。即便不在同一個時代的英雄,劉裕也是出類拔萃的。這也不是我的評價,是劉裕同時代的其他幾個古人的評價。 對于英雄的成長經(jīng)歷,我是要還原其“人性”的一面,而不是去描述其“神性”的一面。因為神性是不可復(fù)制的,對世人是沒有啟示的;而只有人性,才可以發(fā)掘到能給予我們幫助的諸多因素。正是懷著這樣的目的,我選擇了第一人稱的描述方法。這個偉大的英雄,不是劉裕,是我。每一個懷著熱血的讀者讀到歷史時,常常會有一種代入感。假如自己是白起該如何、假如自己是荊軻該如何、假如自己是諸葛亮該如何。讀歷史,有時候讀的是自己內(nèi)心的一部英雄史。既然如此,不如就把自己帶入這個歷史時代,讓自己成為那最具勇力、最具謀略、千古一人的英雄吧。所以,不必癡想、不必穿越,“我”就是主角。 當然,對于作者而言,以“我”來描述、揣摩,顯然不免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弱者之情揣強者之意之嫌。但畢竟寫的是小說、是演繹。假如劉裕本人寫過一本自傳或日記,說明他碰到各種事情的內(nèi)心想法,那對于我寫這本小說必然能起到幫助?上簳r還未發(fā)掘到這樣的文字,我也不能對劉先生進行一番訪談,且讓我這么個世俗、慵懶、毫無成就的人去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揣摩一下英雄的本意吧。 關(guān)于《資治通鑒》。我的這篇小說是以《資治通鑒》為藍本而寫的,其次是《晉書》。其他人物的故事則是取材于《宋書》、《三國志》等。史書的優(yōu)劣以我之才難以評價。但我以為對于現(xiàn)代人而言,如果要讀史,不如就從《資治通鑒》開始。自以為古文的水平還不錯、也系統(tǒng)地練過速讀。但讀《資治通鑒》斷斷續(xù)續(xù)地也花了半年時間。現(xiàn)代社會,估計很少有人會花半年時間去讀一本書。資治通鑒其實是非常符合現(xiàn)代人欣賞口味的一本書。他源自正史,但是又不像正史那樣難讀,而是按時間順序記載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這本書本來就是寫給皇帝看的,不是所有皇帝的文學(xué)水平都能達到一定的水準。所以,司馬光把這本書寫得非常通俗易懂。這就是大才。 真正有學(xué)問的人,就是那種深入淺出,能夠把深奧的道理講得非常淺顯易懂的人。而不是把簡單的道理弄得極其深奧,讓人不知所云的人。 說了那么多《資治通鑒》的優(yōu)點,再說一說這本史書的缺點。我想很多人都會有著與我一樣的想法,因為這本書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而且是無法彌補的硬傷,也是司馬光先生永生揮抹不去的痛,那就是:這本史書只提到了宋代以前的事!就像《紅樓夢》只傳下了前八十回一樣。 有幸看到許多人懷著赤誠的態(tài)度來挖掘歷史、反思歷史、演繹歷史,不論文字如何、不論講故事的水平如何。他們所做的工作,一定會為后人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如果這些文字能夠傳下去的話。 其實我偏愛的歷史時其是東周。盡管那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一個時期,但卻又是最有成就、人才最多的時期。中華文化,就是誕生于彼時。試想,假如沒有焚書坑儒,假如東周的典籍流傳至今,中華文明將會是多么令人震驚?漢代奠定江山之后,在全國只找到一個精通儒學(xué)的大師。只有一個!而且在戰(zhàn)國時期、儒學(xué)還是顯學(xué)。有著眾多傳人的儒家到了漢家只有一個人精通。別的學(xué)說更是連傳人都沒有了。盡管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掘了許多百家的著作,但是有幾部是真的呢?就連《四書》、《五經(jīng)》都有人懷疑是后人補著的,何況別的書。 研究晉史的人很多,但是可惜的是多半是在進行學(xué)術(shù)研究。非學(xué)術(shù)歷史研究者對于晉史的了解多半止于王導(dǎo)、謝安(含謝玄)、苻堅三人。文藝研究者也多半止于王羲之、顧愷之、陶淵明、謝靈運等數(shù)人。除非是對晉史特別感興趣的人,否則對于劉淵、王猛、慕容垂、姚萇這樣的英杰可能是知其名而不知其人,而知道赫連氏、拓跋氏、沮渠氏的人就更少了。 我們研究歷史,也多半止于大漢本位主義。這個其實可以理解。你是要站在石勒的角度,寫為了國家的政權(quán),如何屠殺漢人?還是要站在金國的角度,描寫金太子雄才大略,如何入侵大宋?這不是跟站在日本首相的角度,寫如何占領(lǐng)東三省并侵略全中國一樣么。 本書史料應(yīng)用是以《資治通鑒》為主,并參考了其它的史料。關(guān)于風俗、文化等細節(jié),則是參考了《晉書》、《宋書》等“禮”、“地理”等章節(jié),而兵法、陣法、攻守城、戰(zhàn)爭,則是參考了晉代以前的《孫子》《吳子》之外,還參考了晉代以后的《武備志》、《武經(jīng)總要》、《墨子城守名篇簡注》、《神機制敵太白陰經(jīng)》等軍事文獻。以期使這本小說更貼近于史實,而不是想當然的胡編亂造。 我希望能把中國所有的歷史都能通過小說的形式寫出來,而不僅僅只是去研究熱鬧的三國或大家都感興趣的清朝。請上天保佑我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這個人生夙愿。 自序2:關(guān)于寄奴 晉朝,與宋朝、明朝一樣,盡管有著諸多輝煌,但依舊是中原漢人心中永遠的痛。這幾個朝代都曾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然而僅止歷經(jīng)幾代之后就面臨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入侵,乃至于最終茍且于亡國的邊緣!吧膛恢鰢,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江南小朝廷,最早就是創(chuàng)建于晉朝。 宋朝的辛棄疾之所以在京口詠出“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名句,不僅僅只是吟誦本小說的主人公寄奴(劉裕)的豐功偉績,而是抒發(fā)北伐中原、驅(qū)除胡虜、恢復(fù)中華的夙愿。誰能想到,這樣的歷史夙愿從晉朝時開始延續(xù)到了六百年后的岳飛時代,又一直延續(xù)到八百年后的孫中山時代。 冷兵器時代,所有北伐的諸多將領(lǐng)、政治家中,唯有劉裕取得的功績最大,也唯有劉裕真正成為胡虜畏懼的對象。當劉裕在討伐燕國陷入戰(zhàn)爭膠著狀態(tài),面臨秦國的大軍威脅時,他充滿豪情地對秦國的使者說:“語汝姚興:我克燕之后,息兵三年,當取關(guān)、洛。今能自送,便可速來!”(你回去跟姚興(秦國的天王)說,我滅了燕國之后,原打算休兵三年之后再取秦國。你們秦國今天要來送死,那么趕緊來。) 政治、軍事上取得的輝煌,使劉裕的對手們都對之產(chǎn)生無比崇敬之情。 秦國的天王姚興對劉裕的評價是:“劉裕拔起細微,能討誅桓玄,興復(fù)晉室,內(nèi)釐庶政,外修封疆!彼脑捴兄饩褪牵簞⒃R粋尋常百姓,建立如此功勛,的確是非凡之才。 魏國的皇帝拓跋嗣問大臣崔浩:“裕才何如慕容垂?” 崔浩的評價是:“勝之。垂藉父兄之資,修復(fù)舊業(yè),國人歸之,若夜蟲之就火,少加倚仗,易以立功。劉裕奮起寒微,不階尺土,討滅桓玄,興復(fù)晉室,北禽慕容超,南梟盧循,所向無前,非其才之過人,安能如是乎!”慕容垂雖然是絕世之才,但劉裕有過之而無不及。慕容垂的成就靠的是他的資歷,而劉裕在注重門閥的晉國卻只是一個毫無聲望的百姓,因此崔浩對他的才能和成就特別贊賞。 我在讀《資治通鑒》時,看到劉裕很多時候一出場即是孤身對戰(zhàn)數(shù)千人,彼時只認為他是一個猛將;之后讀到他率義軍擊潰權(quán)臣桓玄、并保住晉朝的江山,彼時只認為他是一個熱血忠臣;再讀到他率軍以磅礴氣勢平定燕國、秦國,并收復(fù)秦、漢、魏三朝的故都洛陽、長安時,他在我心目中已不僅只是一個英雄,而是一個超凡的政治家、軍事家與愛國者。 誠然,由于歷史的局限性,劉裕在感到生命即將走到終點之前,留了大軍鎮(zhèn)守長安,自己卻返回南方奪取了皇權(quán),建立起劉姓宋朝,致使即將完成的統(tǒng)一大業(yè)最終功虧一簣。所謂“常使英雄落滿巾”,令后世滿懷愛國之心立志北伐、統(tǒng)一中原的岳飛、辛棄疾、陸游等唏噓感慨的,也在于此。 不過,得也罷、失也罷,劉寄奴乃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英雄。這樣的英雄值得人為之緬懷。 。恚簝赡昵斑@部小說寫到10多萬字時,我曾專程到鎮(zhèn)江(古代的京口)去懷古,可惜那時候北固山在維修,無法去北固亭抒發(fā)一下感懷。但卻看到了京口的“斜陽草樹”與“尋常巷陌”。不枉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