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是西方最為強盛的帝國,它創(chuàng)造了將地中海括為內湖的版圖神話,稱雄西方世界達數(shù)百年;它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在疆域全盛時,羅馬帝國控制著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羅馬帝國對西方世界的影響可謂深遠,其發(fā)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給現(xiàn)在的西歐諸國留下了無數(shù)難以估價的寶藏,在今天的西方世界里,到處都有無法消除的古羅馬影響的痕跡。此外,羅馬帝國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西方世界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本書在向您敘述羅馬帝國的興亡時也和您一起領略羅馬帝國璀璨的文明。 作者簡介: 夏遇南,1935年生,江西省豐城市人。1960年西北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咸陽師范學院教授,全國優(yōu)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著作和譯著有:《費邊社會主義》(商務印書館1984)(譯著);《社會行動結構》(譯林出版社2008)(合譯);《世界十大皇帝》、《中國十大皇帝》(三秦出版社1988)(此兩書皆為合著);《日本人》(三秦出版社2003)。 目錄: 第一章初興 一、狼的傳人和七丘之城 1.地理環(huán)境:大自然的美妙饋贈 2.狼的傳人:撲朔迷離的起源神話 二、伊特拉斯坎人統(tǒng)治下的羅馬 1.早期羅馬人:不同人種的融合 2.伊特拉斯坎人:羅馬的啟蒙老師 3.王政時代:原始的羅馬社會 4.彈丸小國:塞爾維烏斯改革 三、共和制的建立和完善 1.走向共和:羅馬的偉大建樹 2.貴族與平民:共和完善的兩輪驅動 3.法的淵源:《十二銅表法》 4.三大難題:平民斗爭的新紀元 5.貴族共和:羅馬的發(fā)展模式第一章初興 一、狼的傳人和七丘之城 1.地理環(huán)境:大自然的美妙饋贈 2.狼的傳人:撲朔迷離的起源神話 二、伊特拉斯坎人統(tǒng)治下的羅馬 1.早期羅馬人:不同人種的融合 2.伊特拉斯坎人:羅馬的啟蒙老師 3.王政時代:原始的羅馬社會 4.彈丸小國:塞爾維烏斯改革 三、共和制的建立和完善 1.走向共和:羅馬的偉大建樹 2.貴族與平民:共和完善的兩輪驅動 3.法的淵源:《十二銅表法》 4.三大難題:平民斗爭的新紀元 5.貴族共和:羅馬的發(fā)展模式 四、統(tǒng)一意大利 1.拉丁人:同族間的較量 2.薩賓人:亦親亦敵的尷尬 3.維愛戰(zhàn)爭:統(tǒng)一的第一步 4.羅馬陷落:高盧人的毀滅打擊 5.昔日同盟:打拉并用的手段 6.因地制宜:百利無一害的政策 7.薩姆尼特人:最難對付的敵人 8.吸收同盟:征服者的秘訣 五、稱霸西地中海 1.進軍南部:首戰(zhàn)外國人 2.另一強國:迦太基的故事 3.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兩強的激烈對決 六、血戰(zhàn)漢尼拔 1.不共戴天:勢不兩立的兩國人 2.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最可怕的戰(zhàn)斗 3.費邊主義:聞明史冊的拖延戰(zhàn)略 4.坎尼戰(zhàn)役:軍事史上的典范 5.反敗為勝: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 6.斯奇比奧:漢尼拔的克星 7.羅馬:西地中海的新霸主 第二章擴展 一、羅馬的變化 1.軍事:軍隊私人化 2.思想:反傳統(tǒng)的新潮流 3.生活:享樂主義盛行 4.經濟:大地產興起 二、征服東地中海 1.希臘本土:擴張的首個目標 2.出兵馬其頓:挑戰(zhàn)亞歷山大的后人 3.對戰(zhàn)塞琉古:蒸蒸日上與日落西山 4.消滅馬其頓:羅馬擴張的新形式 5.血腥146:肆無忌憚的大屠殺 三、新社會 1.文明開化:希臘文化的滲透 2.唯利是圖:奢侈淫靡的泛濫 3.社會分化:貧富差距的加大 4.騎士:新的貴族階層 5.時過境遷:新矛盾的產生 四、格拉古兄弟改革 1.矛盾重重:嚴重的內部危機 2.提比略改革:民主派的反擊 3.蓋約改革:百年內亂的序幕 五、馬略軍事改革 1.朱古達戰(zhàn)爭:馬略的機會來了 2.軍事改革:馬略扭轉戰(zhàn)局 3.轉戰(zhàn)北部:日耳曼人的挑釁 4.功成名就:民主派的勝利 5.最大的功績:羅馬出路的探索 六、蘇拉獨裁 1.盟友之怒:大戰(zhàn)迫在眉睫 2.同盟戰(zhàn)爭:共和制過時了 3.米都來襲:來自小亞細亞的叫囂 4.向祖國進軍:由外亂引起的內亂 5.暴力與屠殺:蘇拉派與民主派的爭斗 6.蘇拉獨裁:羅馬的新權威 七、斯巴達克起義 1.奴隸:羅馬不可或缺的人 2.起義前奏:西西里的奴隸斗爭 3.斯巴達克起義:角斗士掀起的風暴 八、三頭同盟 1.軍功至偉:“偉大的龐培” 2.雄辯奇才:“國父”西塞羅 3.三頭同盟:共和制的終結 4.高盧戰(zhàn)記:愷撒的小王國 5.克拉蘇之死:同盟瓦解 九、愷撒的統(tǒng)治 1.終極PK:愷撒與龐培 2.控制托勒密:愷撒的埃及艷遇 3.祖國之父:沒有王冠的君主 4.革故鼎新:大刀闊斧的改革 5.飛來橫禍:愷撒遇刺 第三章鼎盛 一、屋大維的崛起 1.后三頭同盟:公開的獨裁 2.腓力比之戰(zhàn):共和派的墳墓 3.貌合神離:沖突不斷的同盟 4.分道揚鑣:屋大維與安東尼的決裂 二、元首制的創(chuàng)立 1.奧古斯都:屋大維的勝利 2.元首制:舊瓶裝新酒 3.集權一統(tǒng):羅馬的新時代 三、羅馬和平的開始 1.羅馬和平:長達兩世紀的休養(yǎng) 2.大張旗鼓:全方位的對外擴張 四、奧古斯都后繼諸帝 1.養(yǎng)子繼位:不得人心的提貝里烏斯 2.近衛(wèi)軍:皇帝的制造者 3.嗜血的尼祿:最有名的暴君 五、羅馬和平的第二個百年 1.明槍暗箭:爭奪帝位的混戰(zhàn) 2.重現(xiàn)和平:弗拉維王朝 3.帝國全盛期:圖拉真的文治武功 4.哈德良:最有修養(yǎng)的皇帝 六、羅馬和平的結束 1.江河日下:繁榮背后的衰退 2.二帝共治:一山也容二虎 3.蠻族入侵:持續(xù)不斷的邊疆危機 七、東方宗教的流行和早期基督教 1.拿來主義:受歡迎的東方宗教 2.巴勒斯坦:基督教的起源地 3.耶穌:基督教的創(chuàng)建者 4.保羅:基督教的光大者 第四章衰亡 一、帝國內部的衰敗 1.錢糧匱乏:小農衰落引起的連鎖反應 2.軍隊干政:制度不完善造成的政治毒瘤 3.少稀多賤:變了味的公民權 二、百年動亂 1.帝位之爭:走馬燈式的皇帝 2.豆剖瓜分:愈演愈烈的軍事篡權 3.外禍日重:薩珊波斯與哥特人 4.回光返照:短暫的恢復期 三、戴克里先和他的君主制 1.紅臉與白臉:配合默契的兩位君主 2.羅馬的失落:由兩帝共治到四帝共治 3.戴克里先君主制:過渡性的軍事專制 四、君士坦丁的統(tǒng)治和基督教的勝利 1.臨危受命:君士坦丁的統(tǒng)治 2.遷都:君士坦丁堡 3.米蘭敕令:首位尊崇基督教的羅馬皇帝 4.逆流而行:打壓基督教的朱里安 五、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1.民族大遷徙:帝國滅亡的催化劑 2.西哥特人:羅馬境內的日耳曼王國 3.汪達爾人:獨立的汪達爾一阿蘭王國 4.匈奴人:羅馬帝國的又一災星 5.內外交困:西羅馬帝國的覆滅 六、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 1.離心離德:內部矛盾的激化 2.烏合之眾:軍隊中的種種弊端 3.爾虞我詐: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失調 4.漸行漸遠:帝國的分裂與淡漠 5.一葉障目:仇視日耳曼人的失敗策略 6.信仰的變化:基督教帶來的不利因素 7.本質原因:城邦制度的不適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