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施曼早梁思成、林徽因20年,全面考察記錄中國古建筑*人 中國祠堂建筑研究開山之作,收錄250余幅插圖和照片、數十萬字的文字描述和闡釋,具有極高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 伯施曼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偉大記錄者。伯施曼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結緣,和1900年中國爆的一場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有密切的關系。義和團運動不僅深刻改變了中現(xiàn)代政治走向,也影響了西方人對中國的態(tài)度,當時的德國人就迫切想要了解中國社會和文化。伯施曼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申請到了德國基金會的贊助,1906年踏上中國土地,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田野調查,“從科學和人類學的角度,采用當時較為專業(yè)和的田野調查方法,通過攝影、測繪和測繪草圖的方式,可觀地記錄了清末中國大地上的自然與人為環(huán)境中的宗教建筑”。伯施曼考察從北至南,行蹤遍及北京、直隸、山東、山西、陜西、四川、兩湖、兩廣、福建等14省,留下了 8000 張照片、2500 張草圖、2000張拓片和1000頁測繪記錄!〔┞祷氐聡,開始系統(tǒng)整理這些考察資料,陸續(xù)出版了六部有關中國古建筑的專著,《中國祠堂》即是其中重要的一本。他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祠堂建筑,包括黃帝祠、張良廟、武侯祠、關帝廟、李杜祠、二曾祠、二王廟、孔廟等。1914年,《中國祠堂》出版,收錄250余幅精美照片和測繪草圖,系統(tǒng)總結了祠堂研究的成果!吨袊籼谩肥侵袊籼媒ㄖ芯康拈_山之作,其所記錄的祠堂建筑有些已經毀于戰(zhàn)火,有的已不復百年前的原貌,而這些“消失”的古建筑,我們今天只能從伯施曼的記錄中得窺原貌,因此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鼘髞淼闹袊沤ㄖ芯坑绊懮钸h。梁思成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時曾研讀過他的著作,伯施曼的著作和研究方法啟發(fā)和影響了梁思成及整個營造學社的研究走向。日本學者如小川一真、關野貞、伊東忠太,歐洲學者如喜仁龍、艾術華、梅爾徹斯和艾鍔風,他們接過伯施曼點燃的知識火炬,并將其傳遞下去。中國現(xiàn)有文物遺產保護的大致框架同樣也受益于他的精神!〔┞ナ70年之后,其所著《中國祠堂》終于翻譯出版,以紀念這位中國古建筑的偉大記錄者。 本書是西方很早系統(tǒng)研究中國祠堂建筑的著作,初版于1914 年,共收錄250余幅插圖和照片、數十萬字的文字描述和闡釋。作者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考察了眾多具有濃郁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的祠堂建筑,從歷史、民俗、宗教和建筑等角度,對其整體設計規(guī)劃和各種陳設作了細致的描述。由于戰(zhàn)亂以及外國人對中國文物的掠奪等因素,書中呈現(xiàn)的很多祠堂建筑實物已經不復存在,伯施曼的一系列著作因而成為中國古建筑史領域極具史料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