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為古名郡,位于今湖南省西北部,左包洞庭之險,右扼五溪之要,素有“荊楚要地,川黔咽喉,湘西門戶”之稱。其地在夏、商、西周時期屬《禺貢》所稱九州島之荊州地區(qū)。春秋戰(zhàn)國屬楚。公元前二七七年秦蜀郡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武陵區(qū)城東建筑城池。常德有城,自此開始。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三一國先屬蜀后歸吳。晉屬荊州。南朝時宋、齊屬郢州,梁、陳置武州。隋、唐名日朗州。五代為楚王馬殷所據(jù)。宋大中祥符五年(一○二)易名鼎州。政和七年(二一七),取《詩經(jīng)•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義,置常德軍節(jié)度“常德”之名由此而來。干道元年(二六互升為常德府,屬荊湖北路。元為常德路,屬湖廣行省。明復(fù)稱常德府,屬湖廣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湖南、湖北分治,乃隸湖南省,轄武陵(今常德市武陵區(qū)、鼎城區(qū))、桃源(今桃源縣)、龍陽(今漢壽縣)、沅江(今益陽市之沅江市)四縣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