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終結了古希臘人和波斯人兩百年的較量,他摧毀波斯帝國,征服了直至非洲沙漠、跨越藥殺河(Jaxartes)、遠及印度河的領土,古希臘的統(tǒng)治和教化遠播至消亡文明的子民,希臘化開始了。此種震撼人心之事歷史上絕無僅有。此前,此后,再沒有這樣的小民族能如此迅速、徹底地擊毀那樣龐大帝國的盛勢,并在其焦土上創(chuàng)建出國家和民眾生活的新形式… 在德羅伊森眼中,亞歷山大大帝絕不是浴血冒進的一介武夫,征戰(zhàn)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東西方文明的融合才是他心之所向,天下大同才是他的終極目標。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死后他創(chuàng)建的帝國隨即分崩離析。表面上這是武力制勝的必然悲劇,其背后不可見的精神交融卻孕育出堅不可摧的強大生機。 德羅伊森在完成了名著《亞歷山大大帝傳》后接著從其他作品發(fā)掘亞歷山大繼承者的歷史,在一個總標題之下出版了《希臘化時代史》(Geschichte des Hellenismus)。整個工作的最后修訂版本出版于1885年。此書第一次提出"精神科學"Geisteswissens chaften概念。后來此概念被狄尓泰沿用。 作者:約翰·居斯塔夫·德羅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1808-1884)出生于切比亞圖夫(Treptow an der Rega,今屬波蘭),是十九世紀的德國歷史學家。他的史學觀深受黑格爾哲學影響,認為理念決定了人的選擇和行動,而歷史研究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提取史實,更要以清晰的脈絡體系統(tǒng)合史料。歷史不是抽象客觀、無法改變的死物,而是人性的外化,并能因不同歷史學家的理解而不斷豐富發(fā)展。他的歷史哲學對狄爾泰和后世詮釋學影響深遠。 譯者:陳早,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語言文學博士,現(xiàn)任教于深圳大學。出版譯作有《布里格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