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不同的人物傳記、著作和歷史評價的述析中,顯示出宋末至清初儒者或受儒學影響者的一些學術、文化理念和理想,他們應對所遇到的身心家國和道德文化問題時的思想和作為,以及他們的構思和體現(xiàn)所受到的歷史認受。這些人物的個人表現(xiàn)及其獲得的當時及后代反應,客觀地反映了中國近世讀書和士大夫對于儒學的實質的思辨、習行和問學情形。
目錄: 自 序 /1 理論型的經世之學 ——真德秀《大學衍義》之用意及其著作背景 /1 一 引 言 /1 二 《大學衍義》的特別強調——“誠心”理念/3 三 真德秀的政治遭遇與著作《大學衍義》的關系 /6 四 真德秀對宋理宗的觀感與《大學衍義》的 用意的關系 /9 五 《大學衍義》的評價與經世之學內容的爭論 /13 元儒熊禾的傳記問題 /20 一 前 言 /20 二 熊禾的傳記資料檢討 /21 三 熊禾的生平和歷史待遇 /24 四 結語 /30 元儒熊禾的學術思想問題及其從祀孔廟議案 /37 一 前 言 /37 二 熊禾的師承問題 /38 三 熊禾的學術思想和主張 /42 四 熊禾的學校祀典議論 /46 五 熊禾的著述 /50 六 熊禾的文集 /53 七 熊禾從祀孔廟的議案及其意義 /58 八 結 語 /64 明太祖的孔子崇拜 /70 一 引 言 /70 二 野史對明太祖的誤會事例 /71 三 元朝的孔子崇拜情況 /74 四 明初的興學與祭祀先師禮儀 /79 五 明太祖對衍圣公和孔裔的禮遇 /87 六 明太祖朝孔廟祀事的議論 /96 七 結 論 /106 丘濬《朱子學的》與宋元明初朱子學的相關問題 /120 一 引 言 /120 二 《朱子學的》的內容 /122 三 《朱子學的》的宗旨和編纂理據 /127 四 宋元朱子學讀本的編輯和流傳 /131 五 結 語 /137 《朱子學的》的流傳與評價 /143 一 引 言 /143 二 《朱子學的》的版本與流傳情況 /145 三 《朱子學的》的評價 /153 四 結 語 /156 丘濬《大學衍義補》及其在十六七世紀的影響 /162 一 引 言 /162 二 《大學衍義補》的著作意旨與背景 /163 三 《大學衍義補》的內容梗概 /165 四 《大學衍義補》的影響 /167 五 結 語 /177 陳白沙的出處經驗與道德思考 /185 一 引 言 /185 二 中年以前的遭遇與言論 /187 三 應召人京的始末 /192 四 后期對出處問題的看法 /204 五 結 語 /212 明儒湛若水撰帝學用書《圣學格物通》的政治背景 與內容特色 /220 一 引 言 /220 二 湛若水與《格物通》的問題 /221 三 《格物通》的政治背景 /228 四 《格物通》的內容特色 /241 五 結語 /249 明代嘉靖年間的增城沙堤鄉(xiāng)約 /259 一 引 言 /259 二 沙堤鄉(xiāng)約時代增城縣的問題 /261 三 沙堤鄉(xiāng)約的地點 /263 四 組織、成員、經費 /265 五 緣起與實現(xiàn)——湛若水家族與個人歷史 /266 六 活動項目和儀式 /272 七 鄉(xiāng)約約文和訓諭經書講義 /274 八 目的與特色 /277 九 成效探討 /281 十 從沙堤鄉(xiāng)約看明代鄉(xiāng)約的性質與功效等 /286 十一 沙堤鄉(xiāng)約所見的鄉(xiāng)約明代中葉意義 /297 十二 結語 /300 《王文成公全書》刊行與王陽明從祀爭議的意義/312 一 引 言/312 二 從祀陽明歷程的開端/314 三 《王文成公全書》編刊者謝廷杰的事略/315 四 有關杭州本與應天本《王文成公全書》的問題 /317 五 陽明從祀的再議 /322 六 隆萬間人對陽明的認識及其意義 /323 七 結 語/328 略論葉春及之功業(yè)和經世政論 /334 一 引 言 /334 二 葉春及的功業(yè) /335 三 葉春及的經世政論 /341 四 余 論 /347 為學方案 ——學案著作的性質與意義 /355 一 引 言 /355 二 “學案”的定義與體裁 /356 三 早期學案著作的意旨與性旨 /358 四 《明儒學案》的“學案”意義 /366 五 “學案”觀念與獲學之道 /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