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yōu)秀的清末立憲運動史,發(fā)掘大量史料尤其是報紙雜志,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詳盡、真實地展現(xiàn)了清末立憲運動史的全貌。 晚清史名家深入講述,朝野活動場面不斷切換,人物情景經(jīng)常交替,動態(tài)地描繪出一幅豐富多彩又錯綜復雜的歷史畫卷。 觀點鮮明,提出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獨到見解。 ------------------------------------------------------------ 侯宜杰所著《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清末立憲運動史》是本關于立憲與經(jīng)濟發(fā)展和中國商人階級成長的關系的杰出著作。此書詳盡地記載了清朝末年中國的商人是中國立憲運動最強大的推動力之事實。在推動立憲過程中,各級商會形成網(wǎng)路,并逐漸學會英國式商會的自治和民主管理。在預備立憲公會等組織中,商人即占明顯優(yōu)勢。 ——楊小凱 。ㄔ摃槲覀冋宫F(xiàn)了一幅豐富多彩又錯綜復雜的歷史畫卷,讀來頗多啟發(fā)。……作者對于清末立憲運動史的研究視野是開闊而富有成效的。論著以此為主軸,將這股與革命思潮并興的政治改革風潮置于晚清社會走向近代化的大背景中,給予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綜合考察。 ——《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ㄔ摃┑谝淮稳妗⑾到y(tǒng)而又詳細地揭示了清末立憲運動的全過程,填補了這個領域的空白;并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礎上,將這個領域的研究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上……提出了許多啟發(fā)性的新課題。這對于立憲運動史乃至整個中國近代史的研究,都是十分有意義的,它標志著立憲運動史的研究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體系。 ——《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5年第1期 作者簡介 侯宜杰,1938年生,江蘇省沛縣人。山東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清末立憲運動史》、《袁世凱全傳》、《袁世凱評傳》。發(fā)表《論清末立憲運動的進步作用》、《論立憲派與革命派的階段基礎》、《應為康梁和立憲派正名》、《論康有為的變法綱領》、《如何評價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等論文數(shù)十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慘變釀成慘禍 一、慈禧倒行逆施 二、康有為不改初衷 第二章 立憲思潮興起 一、“新政”不新 二、根本變革在于立憲 第三章 立憲運動高漲 一、普遍激昂的呼聲 二、立憲派的多方策動 第四章 確立基本國策 一、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二、宣布仿行憲政 三、改革政治體制 四、加緊籌備 第五章 立憲團體應時而生 一、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言人 二、上海憲政研究會和預備立憲公會 三、吉林自治會 四、憲政公會 五、帝國憲政會 六、政聞社 七、廣東地方自治研究社和粵商自治會 八、貴州自治學社和憲政預備會 九、君主立憲與民主立憲的論爭 第六章 要求確定召集國會年限 一、楊度首創(chuàng)和平請愿 二、各地紛起響應 三、決定九年立憲 第七章 推行地方代議制 一、攝政王的姿態(tài) 二、省咨議局成立 三、開展地方自治 四、新的立憲團體 第八章 國會請愿熱潮 一、第一次請愿 二、第二次請愿 三、咨議局聯(lián)合會召開 四、第三次大請愿 五、第四次請愿 六、運動的意義 七、又一批政治團體出現(xiàn) 第九章 資政院內風波迭起 一、咨議局堅決反對督撫侵權違法 二、資政院開議 第十章 分道揚鑣 一、皇族內閣粉墨登場 二、擬訂法律 三、決心推翻皇族內閣 四、組建合法政黨 五、點燃革命的導火索 六、由立憲轉向革命 第十一章 失人心者亡 一、面對革命的抉擇 二、資政院于四面楚歌中消逝 三、預備立憲失敗的原因 四、立憲運動的進步作用 結束語 征引文獻 附錄論著目錄 后記 再版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