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以一八六一年(清咸豊十一年)原刊本為底本,參校一八七八年(光緒四年)北京龍威閣刊本及一八八六年(光緒十二年)日本中國使館鉛印本。 二,本書記事采用綱目體,目例低綱一格,今仍其舊。其著者論斷,改用小字低兩格,以清眉目。原刻因尊清空格或另行頂格者,悉改連接。 三,原書避清帝名諱之手,如“颙”作“容”,“玄”作“元”,“胤”作“允”,“弘”作“宏”等;及著者因遵當時功令改易明人指斥滿族之字,如“夷”作“彝”或“裔”,“虛”作“鹵”,“胡”作“湖”等;舊日敵視少數(shù)兄弟民族所用之字,如“回回”作“迥迥”,“羅倮”作“玀!钡龋痪鶠橐宦筛。 四,原刻于人名、地名、官名、日期等存疑之字,率皆闕文,茲以“口”記號代之;其可訂補者,所補字用括號注于闕文之下。其它顯然訛誤之字句,可據(jù)他本及小腆紀傅訂正者依此。赤敢決定者,仍予存疑。 五,原書以干支紀日,今悉注陰歷日次,并注公元于原紀元之下,以便省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