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廣銘全集(共10冊)》內(nèi)容簡介:鄧廣銘(恭三)先生是著名歷史學家,在20世紀中國史學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被譽為“宋史泰斗:’、“一代宗師”。他早年師從傅斯年、胡適、陳寅恪先生,畢生求索上下古今,著述宏富,主要研究范圍則在宋遼金史,尤專精于宋史。先生初登史壇,就以宋史研究成果一鳴驚人,深得胡適先生稱許。20世紀40年代,陳寅恪先生在《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中說:“其用力之勤,持論之慎,并世治宋史者,未能或之先也!袼贾b密,志愿之果毅,逾越等倫。他日新宋學之建立,先生當為最有功之一人,可以無疑也。”陳先生的盛贊和厚望,是一代青年史學家所能獲得的最高評價。顧頡剛先生在《當代中國史學》中也稱譽“宋史的研究,鄧先生實有篳路藍縷之功”。半個多世紀之后,周一良先生評價說:鄧先生可謂“吃透了”宋史,實為“二十世紀海內(nèi)外宋史第一人”,并世諸賢治斷代史者似罕有人能與之同樣全面而深入地專精一個時代。先生的學術(shù)成就不但受到史學界的高度重視,而且還獲得文學界的推崇。茅盾先生就曾贊譽《稼軒詞編年箋注》為“傳世之作”。 先生治史,具有廣闊的視野和全新的視角。他努力探索中國古代特別是宋遼金時期政治史、經(jīng)濟史、軍事史、學術(shù)文化史和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各方面的重大課題。他的一生出入于宋遼金史特別是宋史的不同領(lǐng)域,發(fā)表了一系列專著和數(shù)百篇論文,推動宋遼金史研究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另外,先生在歷史典籍的整理與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表明,先生的學術(shù)著作經(jīng)受了時間的考驗,他的《全集》具有“卓然不可磨滅”的歷史品格。 先生的著作充滿了愛國主義精神和時代關(guān)懷。上世紀30年代當他開始進入史學領(lǐng)域之時,正值國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先生晚年在《自選集》的《自序》中回憶道:把兩宋的境遇同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華民族的境遇相比擬,“在今天看來,盡管是不夠恰當?shù),但在當時,人們卻大都是如此看待的。也正是在這種并不恰當?shù)念惐戎,我才選定兩宋與遼金對峙斗爭的歷史時期作為我進行鉆研的主要課題”。他正是懷抱著這種民族救亡感和歷史責任感,選擇了自己的專業(yè),自覺地將畢生事業(yè)融人國家、民族的命運之中。他的學術(shù)生涯從陳亮研究起步,以王安石、岳飛、辛棄疾、陳亮等時代精英以及那個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作為著力 史學從誕生之日起就命途多舛。但是總有人投身歷史研究,一生孜孜石乞石乞,夙夜匪懈,盡心竭智,留下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先生就是如此。發(fā)揚光大先生畢生從事的學術(shù)研究事業(yè),是后人包括他的學生們的責任。先生的《全集》堪稱20世紀宋遼金史研究的一座豐碑,也將成為新世紀史學發(fā)展的一個堅實起點。 《鄧廣銘全集》共分十卷,收錄鄧廣銘先生學術(shù)著作六種,古籍整理箋注四種,講義、教材、百科詞條等五種,論文等二百二十四篇。
目錄: 第一卷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第二卷 岳飛傳 第三卷 涑水記聞 辛稼軒詩文箋注 第四卷 稼軒詞編年箋注 第五卷 陳亮集 第六卷 隋唐五代史講義 第七卷 論文:史論、中國古代史 第八卷 論文:宋代人物及史事 第九卷 論文:史籍考辨 第十卷 論文:書評、序跋、雜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