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走出中世紀二集


作者:朱維錚     整理日期:2017-02-16 20:02:22


  作為蜚聲中外的一流學者,朱維錚教授以其扎實深厚的學術功底、敏銳多元的探索視野和妙語連珠的流暢文字,在從歷史本身說明歷史理念的基礎上,通過系統(tǒng)連貫的發(fā)掘探討和發(fā)人深省的研究思辨,對中國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何走出中世紀的過程,作出了獨到地闡述,從而充分顯示其不僅把握中國歷史昨天、前天的學術修養(yǎng),更體現(xiàn)其關懷人類社會今天、明天的人文精神。

目錄
  序
  走出中世紀
  ——從晚明到晚清的歷史斷想(續(xù))
  “君子夢”:晚清的“白改革”思潮
  清末的現(xiàn)代化思潮
  ——夜讀小札
  清學史:學者與思想家
  在晚清思想界的黃宗羲
  一、寂寞“待訪”二百年
  二、清末鼓動反君主專制的經(jīng)典
  三、推崇《明夷待訪錄》的角度
  四、章太炎由“非孫”而“非黃”
  梁啟超和清學史
  清學史的經(jīng)典性名著
  梁啟超與“五四事件”
  “迷夢的政治活動”
  映現(xiàn)危機意識的“心影”
  徘徊于治學與問政之間
  并非治清學史的第一人
  章太炎和梁啟超,兼及劉師培
  非天才的天才論述
  自己給自己作蓋棺之論
  胡適《自傳》的一則附注
  難講的“原儒”公案
  關于錢穆研究
  錢穆的文化關懷
  民國學術史的過渡人物
  新儒家呢,還是史學家?
  略說錢著《近三百年學術史》
  錢穆與章太炎、梁啟超
  附記:也說“國學大師”之類
  令人將信將疑的回憶錄
  ——評《銀元時代生活史》記章太炎
  似已忘卻的回憶錄
  《積微翁回憶錄》
  楊樹達上告楊榮國
  楊樹達私記陳寅恪
  敘史的小小尾聲
  索解晚清的民間報人
  ——廖梅著《汪康年:從民權論到文化保守主義》小引
  楊度的《楊氏史例》
  百年來的韓愈
  《伯夷頌》頌錯了?
  曾國藩與韓愈行情
  嚴復《辟韓》及其反彈
  韓愈在“五四”前后
  韓愈和民國“訓政”
  陳寅恪《論韓愈》前后
  俞平伯與陳寅恪
  陳寅恪在劫難逃
  韓愈成了“尊儒反法”的反面教員
  對韓愈“一分為二為宜”
  順便說到《拘幽操》
  基督教與近代文化
  引言
  國際貿(mào)易與文化交流
  耶穌會士向往中國
  基督教在華梅開三度
  十八世紀的相反記錄
  馬禮遜與太平天國運動
  從“教難”到“教案”
  “傳教寬容條款”
  利瑪竇的后繼者們
  在華的自由派傳教士
  “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陽”
  剪影與參照
  晚清上海租界的宗教文化
  歷史展現(xiàn)的特定文化形態(tài)
  光怪陸離的宗教現(xiàn)象
  新舊基督教
  兩個租界的“自治”
  新教各差會的“學術傳教”
  仍待深究的課題
  過去的“風流世紀”
  ——關于十八世紀的中國與歐洲
  龔橙與火燒圓明園
  ——以訛傳訛的一則史例
  附錄:英法聯(lián)軍劫掠圓明園的現(xiàn)場報道
  現(xiàn)代大學的中國先驅
  ——《馬相伯傳略》弁言
  《壺里春秋》小引
  “五四”:從歷史本身說明歷史
  我看經(jīng)學與經(jīng)學史
  ——《中國經(jīng)學史十講》小引
  關于清代漢學
  一、三類“漢學”
  二、名目的確立
  三、名實問題
  四、形態(tài)問題
  五、文化比較
  晚清學術的非傳統(tǒng)化進程
  讀《中國史學上之正統(tǒng)論》
  家譜和年譜
  “國學”豈是“君學”?
  從儒學史說到新儒學
  關于馬一浮的“國學”
  ——答《大師》編導王韌先生
  一、介紹馬一浮的“價值”
  二、關于馬一浮拒任北大文科學長
  三、馬一浮與中西文化
  四、馬一浮為何強調“直接孔孟”
  五、馬一浮與復性學院
  我的書架沒有秘密
  ——答《南方周末》編者劉小磊先生
  跋

目錄
  序 走出中世紀 ——從晚明到晚清的歷史斷想(續(xù)) “君子夢”:晚清的“白改革”思潮 清末的現(xiàn)代化思潮 ——夜讀小札 清學史:學者與思想家 在晚清思想界的黃宗羲 一、寂寞“待訪”二百年 二、清末鼓動反君主專制的經(jīng)典 三、推崇《明夷待訪錄》的角度 四、章太炎由“非孫”而“非黃” 梁啟超和清學史 清學史的經(jīng)典性名著 梁啟超與“五四事件” “迷夢的政治活動” 映現(xiàn)危機意識的“心影” 徘徊于治學與問政之間 并非治清學史的第一人 章太炎和梁啟超,兼及劉師培 非天才的天才論述 自己給自己作蓋棺之論 胡適《自傳》的一則附注 難講的“原儒”公案 關于錢穆研究 錢穆的文化關懷 民國學術史的過渡人物 新儒家呢,還是史學家? 略說錢著《近三百年學術史》 錢穆與章太炎、梁啟超 附記:也說“國學大師”之類 令人將信將疑的回憶錄 ——評《銀元時代生活史》記章太炎 似已忘卻的回憶錄 《積微翁回憶錄》 楊樹達上告楊榮國 楊樹達私記陳寅恪 敘史的小小尾聲 索解晚清的民間報人 ——廖梅著《汪康年:從民權論到文化保守主義》小引 楊度的《楊氏史例》 百年來的韓愈 《伯夷頌》頌錯了? 曾國藩與韓愈行情 嚴復《辟韓》及其反彈 韓愈在“五四”前后 韓愈和民國“訓政” 陳寅恪《論韓愈》前后 俞平伯與陳寅恪 陳寅恪在劫難逃 韓愈成了“尊儒反法”的反面教員 對韓愈“一分為二為宜” 順便說到《拘幽操》 基督教與近代文化 引言 國際貿(mào)易與文化交流 耶穌會士向往中國 基督教在華梅開三度 十八世紀的相反記錄 馬禮遜與太平天國運動 從“教難”到“教案” “傳教寬容條款” 利瑪竇的后繼者們 在華的自由派傳教士 “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陽” 剪影與參照 晚清上海租界的宗教文化 歷史展現(xiàn)的特定文化形態(tài) 光怪陸離的宗教現(xiàn)象 新舊基督教 兩個租界的“自治” 新教各差會的“學術傳教” 仍待深究的課題 過去的“風流世紀” ——關于十八世紀的中國與歐洲 龔橙與火燒圓明園 ——以訛傳訛的一則史例 附錄:英法聯(lián)軍劫掠圓明園的現(xiàn)場報道 現(xiàn)代大學的中國先驅 ——《馬相伯傳略》弁言 《壺里春秋》小引 “五四”:從歷史本身說明歷史 我看經(jīng)學與經(jīng)學史 ——《中國經(jīng)學史十講》小引 關于清代漢學 一、三類“漢學” 二、名目的確立 三、名實問題 四、形態(tài)問題 五、文化比較 晚清學術的非傳統(tǒng)化進程 讀《中國史學上之正統(tǒng)論》 家譜和年譜 “國學”豈是“君學”? 從儒學史說到新儒學 關于馬一浮的“國學” ——答《大師》編導王韌先生 一、介紹馬一浮的“價值” 二、關于馬一浮拒任北大文科學長 三、馬一浮與中西文化 四、馬一浮為何強調“直接孔孟” 五、馬一浮與復性學院 我的書架沒有秘密 ——答《南方周末》編者劉小磊先生 跋
  序 走出中世紀 ——從晚明到晚清的歷史斷想(續(xù)) “君子夢”:晚清的“白改革”思潮 清末的現(xiàn)代化思潮 ——夜讀小札 清學史:學者與思想家 在晚清思想界的黃宗羲 一、寂寞“待訪”二百年 二、清末鼓動反君主專制的經(jīng)典 三、推崇《明夷待訪錄》的角度 四、章太炎由“非孫”而“非黃” 梁啟超和清學史 清學史的經(jīng)典性名著 梁啟超與“五四事件” “迷夢的政治活動” 映現(xiàn)危機意識的“心影” 徘徊于治學與問政之間 并非治清學史的第一人 章太炎和梁啟超,兼及劉師培 非天才的天才論述 自己給自己作蓋棺之論 胡適《自傳》的一則附注 難講的“原儒”公案 關于錢穆研究 錢穆的文化關懷 民國學術史的過渡人物 新儒家呢,還是史學家? 略說錢著《近三百年學術史》 錢穆與章太炎、梁啟超 附記:也說“國學大師”之類 令人將信將疑的回憶錄 ——評《銀元時代生活史》記章太炎 似已忘卻的回憶錄 《積微翁回憶錄》 楊樹達上告楊榮國 楊樹達私記陳寅恪 敘史的小小尾聲 索解晚清的民間報人 ——廖梅著《汪康年:從民權論到文化保守主義》小引 楊度的《楊氏史例》 百年來的韓愈 《伯夷頌》頌錯了? 曾國藩與韓愈行情 嚴復《辟韓》及其反彈 韓愈在“五四”前后 韓愈和民國“訓政” 陳寅恪《論韓愈》前后 俞平伯與陳寅恪 陳寅恪在劫難逃 韓愈成了“尊儒反法”的反面教員 對韓愈“一分為二為宜” 順便說到《拘幽操》 基督教與近代文化 引言 國際貿(mào)易與文化交流 耶穌會士向往中國 基督教在華梅開三度 十八世紀的相反記錄 馬禮遜與太平天國運動 從“教難”到“教案” “傳教寬容條款” 利瑪竇的后繼者們 在華的自由派傳教士 “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陽” 剪影與參照 晚清上海租界的宗教文化 歷史展現(xiàn)的特定文化形態(tài) 光怪陸離的宗教現(xiàn)象 新舊基督教 兩個租界的“自治” 新教各差會的“學術傳教” 仍待深究的課題 過去的“風流世紀” ——關于十八世紀的中國與歐洲 龔橙與火燒圓明園 ——以訛傳訛的一則史例 附錄:英法聯(lián)軍劫掠圓明園的現(xiàn)場報道 現(xiàn)代大學的中國先驅 ——《馬相伯傳略》弁言 《壺里春秋》小引 “五四”:從歷史本身說明歷史 我看經(jīng)學與經(jīng)學史 ——《中國經(jīng)學史十講》小引 關于清代漢學 一、三類“漢學” 二、名目的確立 三、名實問題 四、形態(tài)問題 五、文化比較 晚清學術的非傳統(tǒng)化進程 讀《中國史學上之正統(tǒng)論》 家譜和年譜 “國學”豈是“君學”? 從儒學史說到新儒學 關于馬一浮的“國學” ——答《大師》編導王韌先生 一、介紹馬一浮的“價值” 二、關于馬一浮拒任北大文科學長 三、馬一浮與中西文化 四、馬一浮為何強調“直接孔孟” 五、馬一浮與復性學院 我的書架沒有秘密 ——答《南方周末》編者劉小磊先生 跋





上一本:舊五代史 下一本:唐代藩鎮(zhèn)研究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走出中世紀二集的作者是朱維錚,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