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有的沒了,這才有了政治上的一國兩朝。南朝和北朝都認自己為中華帝國,稱對方為魏虜或島夷,正所謂“一個中華,各自表述”。原來沒的有了,這才有了文化上的南方北方。從此,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并駕齊驅,隋唐開創(chuàng)的新中華將誕生在兩河之間,一直延續(xù)至今。 這就是魏晉南北朝影響后世的根本所在。因此我的說法也許“很不專業(yè)”,卻很有文化。文化遠比專業(yè)重要。至少對我來說,是寧可“不專業(yè)”,也不能“沒文化”的。 當然,這已是題外話。 ——易中天
作者簡介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長沙,曾任教于武漢大學、廈門大學,F(xiàn)居江南某鎮(zhèn),潛心寫作“中華史”。在易中天看來,《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譜”,《資治通鑒》則是可供統(tǒng)治者借鑒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正因為如此,他認為汗牛充棟的各類中華史,大多沒有全球視野和現(xiàn)代史觀,因此他將在直覺、邏輯和證據的基礎上,書寫人們“不知道和想知道”的歷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華史》(總序、1-12卷)。
目錄: 第一章/ 大換血 上帝之鞭 日耳曼蠻族入侵羅馬帝國,是被匈奴人用鞭子驅趕著的。 匈奴繼承大漢 劉淵的理想是匈奴人做天子。對此,他其實說得很明白:夏大禹和周文王都是夷狄,誰當帝王難道有什么一定之規(guī)?國號叫漢,只不過漢有號召力。他這是借殼上市。 羯人石勒 作為草莽中崛起的梟雄,石勒完全可以繼續(xù)他的殺戮生涯。作為屢被漢人欺辱的羯胡,他也有了報仇雪恨的資本。 氐人苻堅 苻堅笑了。在他看來,前秦就是漢帝國的再生,自己就是漢文明的代表。他甚至不無得意地說:周公和孔子的傳統(tǒng)總算不會在朕的手上中斷。 再分裂 姚萇被苻堅罵得無可奈何,只好將他絞死在佛寺。短時間統(tǒng)一了北方的一代天驕,就這樣死于非命。 第二章 / 鮮卑人 中國靴子 馬鐙的發(fā)明者,則一般都認為是Chinese,因此馬鐙也被稱為“中國靴子”。這種“靴子”在我國多有出土,而且與鮮卑不無關系。 從聯(lián)盟到帝國 拓跋珪的“部落解散政策”是之前五胡十六國中從來沒有的。也就在這一年年底,拓跋珪稱帝。 喋血蕭墻 實際上北魏皇帝十四個,倒有九個死于非命。 轉折關頭 此時的北魏已經到了轉折關頭。這個轉變將因太武帝的被殺而減緩,直到一個神秘的女人再來啟動新的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