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民國大師細說中國史
作者:呂思勉,張蔭麟 整理日期:2016-02-06 12:26:13
1.傅斯年、呂思勉、張蔭鱗、魯迅等民國大師精心解讀的中國歷史,是學習和研究中國通史入門級之集成性著作,也是重溫中國歷史的權(quán)威著作。2.大師筆下的歷史,娓娓道來,從先秦到清朝,可以就一事而精深,可以就一朝而縱論,這些無不依托深厚的學養(yǎng)。本書所選的大師都是時之俊才,多是研究歷史的行家里手。民國那個時代的學人,即使說一事,也能知微見著,而縱談一朝,也有真知灼見,加上那個時期學風很盛,觀點因辯論而精粹。民國大師細說中國史,因一事而深,省去了自己提煉的力氣,就一朝而論,節(jié)省了自己梳理的時間,內(nèi)容雖然疏簡,但大略可見。民國時期的那些大師所寫的歷史,因為對歷史的熟讀、材料占有的廣博、研究的深入、引證的精到,寫起來往往駕輕就熟,讀起來也入得了俗,細說不是戲說,他們所寫的歷史既正統(tǒng),也見解深刻;既忠實歷史,又顯得易讀,細說中國史按朝代遴選了作者和作品,每個朝代所選的作品都具有代表性。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我國近代著名史學家,民國最受歡迎的歷史學家,錢穆最敬重的授業(yè)恩師,現(xiàn)代史學四大家之一,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著有《白話本國史》、《中國通史》、《先秦史》、《秦漢史》等多部著作。張蔭麟(1905-1942),號素癡,廣東東莞人。1924年發(fā)表論文《明清之際西學輸入中國考略》,分析明清兩代傳入的西方學術(shù)的差異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目錄: 第一章細說先秦 夷夏東西說/002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傳說/028 周朝的興起/031 晉楚爭霸/035 春秋戰(zhàn)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tǒng)一/040 第二章秦漢之際 項羽與巨鹿之戰(zhàn)/046 楚漢相爭及其結(jié)局/049 秦漢之際中國與外族/057 武帝時文術(shù)之盛/060 儒家的正統(tǒng)地位之確立/064 改制與革命/067 第三章魏晉南北朝第一章細說先秦夷夏東西說/002夏商大事及以前之傳說/028周朝的興起/031晉楚爭霸/035春秋戰(zhàn)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tǒng)一/040第二章秦漢之際項羽與巨鹿之戰(zhàn)/046楚漢相爭及其結(jié)局/049秦漢之際中國與外族/057武帝時文術(shù)之盛/060儒家的正統(tǒng)地位之確立/064改制與革命/067第三章魏晉南北朝后漢的分裂和三國/080晉初的形勢/083五胡之亂/087南北朝的始末/093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099第四章隋唐五代隋朝和唐朝的盛世/104唐朝的職官與選舉制度/107府兵制的起源及其評價/110唐朝的中衰/118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121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125第五章細說宋史宋朝的開國和開國規(guī)模/132北宋的積弱/143北宋的外患與變法/148南宋中興之機運/165南宋恢復的無成/169第六章迅速崛起的蒙元蒙古大帝國的盛衰/176元的勃興和各汗國的創(chuàng)建/180元的制度/185元帝國的瓦解/188第七章細說明史明開國以后之制度/194洪武年中諸大事/208燕王朱棣靖難/221明朝的盛衰/235崇禎致亡之癥結(jié)/239李自成、張獻忠及建州兵事/243第八章盛極而衰的清朝圣祖撤藩取臺灣/256盛明之缺失/268嘉慶間兵事之海患/281鴉片案始末/286晚清的政局/302漢族的光復運動/307清朝的衰亂及覆亡/311前言民國是一個讓人感到費解,也讓人緬懷的年代,那個時代的學人功底扎實,中西融匯。很多人從小接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又有出國的經(jīng)歷,這讓他們可以用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國的歷史,用先進的方法闡釋對歷史的洞見。大師筆下的歷史,娓娓道來,從先秦到清朝,可以就一事而精深,可以就一朝而縱論,這些無不依托深厚的學養(yǎng)。首先,讀歷史應該明白你讀的是誰寫的歷史,歷史千人千面;其次,看他的歷史觀,這決定了他筆下的歷史的品質(zhì);再次,看他寫歷史的方式,這能看出他所寫的深淺度。民國大師細說中國史,所選的大師都是時之俊才,多是研究歷史的行家里手。民國那個時代的學人,因為很多人都從小接受國學教育,這讓他們積累下了厚實的歷史知識,即使說一事,也能知微見著。而縱談一朝,也有真知灼見,加上那個時期學風很盛,觀點因辯論而精粹,中國傳統(tǒng)的歷史寫法,像二十四史那樣,真要去閱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提煉更需要有專業(yè)的素養(yǎng),民國大師細說中國史,因一事而深,省去了自己提煉的力氣,就一朝而論,節(jié)省了自己梳理的時間,內(nèi)容雖然疏簡,但大略可見。 民國時期的那些大師所寫的歷史,因為對歷史的熟讀、材料占有的廣博、研究的深入、引證的精到,寫起來往往駕輕就熟,讀起來也入得了俗,細說不是戲說,他們所寫的歷史既正統(tǒng),也見解深刻;既忠實歷史,又顯得易讀,細說中國史按朝代遴選了作者和作品,每個朝代所選的作品都具有代表性。 這些作品有的讀起來有些艱深,有的讀起來很樸素,有的需要你耐下性子細心去讀,有的只需你快讀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民國是一個學術(shù)和文化都很出色的時代,用心寫的作民國是一個讓人感到費解,也讓人緬懷的年代,那個時代的學人功底扎實,中西融匯。很多人從小接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又有出國的經(jīng)歷,這讓他們可以用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國的歷史,用先進的方法闡釋對歷史的洞見。大師筆下的歷史,娓娓道來,從先秦到清朝,可以就一事而精深,可以就一朝而縱論,這些無不依托深厚的學養(yǎng)。首先,讀歷史應該明白你讀的是誰寫的歷史,歷史千人千面;其次,看他的歷史觀,這決定了他筆下的歷史的品質(zhì);再次,看他寫歷史的方式,這能看出他所寫的深淺度。民國大師細說中國史,所選的大師都是時之俊才,多是研究歷史的行家里手。民國那個時代的學人,因為很多人都從小接受國學教育,這讓他們積累下了厚實的歷史知識,即使說一事,也能知微見著。而縱談一朝,也有真知灼見,加上那個時期學風很盛,觀點因辯論而精粹,中國傳統(tǒng)的歷史寫法,像二十四史那樣,真要去閱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提煉更需要有專業(yè)的素養(yǎng),民國大師細說中國史,因一事而深,省去了自己提煉的力氣,就一朝而論,節(jié)省了自己梳理的時間,內(nèi)容雖然疏簡,但大略可見。民國時期的那些大師所寫的歷史,因為對歷史的熟讀、材料占有的廣博、研究的深入、引證的精到,寫起來往往駕輕就熟,讀起來也入得了俗,細說不是戲說,他們所寫的歷史既正統(tǒng),也見解深刻;既忠實歷史,又顯得易讀,細說中國史按朝代遴選了作者和作品,每個朝代所選的作品都具有代表性。這些作品有的讀起來有些艱深,有的讀起來很樸素,有的需要你耐下性子細心去讀,有的只需你快讀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民國是一個學術(shù)和文化都很出色的時代,用心寫的作品當然是有品質(zhì)值得讀的作品,見解可能因為新的史料而有偏差和錯誤,但足可以作為讀正史的一個助力,或者說是一個很有效的補充。民國那個時代離我們并不遠,民國精神我們通過作品可以有所了解,一直在說整理出版民國時期大家的作品是件有功德的事,那個時代的很多文人學者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情懷以及家國觀念,做學問或是做人都有很多值得后世追崇的地方,細說中國史是間隔有些大的梳理,但斯人已遠,余音宛在。商朝從成湯創(chuàng)業(yè)以后,六百年間,可考的大事,除了六次遷都,除了對鬼方的大戰(zhàn),除了最后直接間接和亡國有關(guān)的打擊外,便是五度由盛而衰的循環(huán)。所謂盛就是君主英武,諸侯歸服;所謂衰就是君主昏暗,或王室內(nèi)亂,而諸侯叛離。前期第一度的盛衰牽涉到湯孫太甲(商朝第四王)和湯的開國功臣伊尹的關(guān)系。這有二說:一說太甲無道,“顛覆湯之典型”,伊尹把他放逐于桐,過了三年,伊尹見他悔過修德,又迎他復位。一說伊尹于商王仲壬死后,把法當嗣位的太甲放逐于桐,而自即王位;其后七年,太甲自桐潛出,殺伊尹。肇始商朝后期的盤庚是一位中興之主。在他以后,惟他的侄子武丁曾一度中興。武丁以降,商朝一直衰下去。繼位的君主皆生長安逸,“不知稼穡之艱難,惟耽樂之從”(這是周朝開國元勛周公追數(shù)前朝衰亡的原因的話)。他們以畋游荒宴代替了國政的煩勞。在商朝末年,一種叔世的頹廢和放縱彌漫了整個商人社會。狂飲濫醉的風氣普遍了君主、貴族和庶民。這是他們亡國的主因。在敘述商朝滅亡的經(jīng)過之前,讓我們回溯商朝所繼承的歷史線索。商朝所替換的朝代是夏。關(guān)于夏朝,我們所知,遠更模糊。例如夏朝已有沒有文字?有沒有銅器?其農(nóng)業(yè)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其政治組織與商的異同如何?這些問題都無法回答。在后人關(guān)于夏朝的一切傳說和追紀中,我們所能抽出比較可信的事實,大要如下。夏朝歷年約莫四百。其君位是父死子繼而不是兄終弟及。其國都的遷徙比商朝更為頻繁。最初的君主禹歷都陽城、晉陽、安邑,皆不出今山西的西南角(陽城在翼城西,晉陽在臨汾西,安邑在平陸東北)。禹子啟始渡河而南,居今新鄭、密縣間。以后除啟孫后相因外患失國遠竄外,夏主的遷徙,不出今河南的黃河以南,汝、潁以北。當夏朝為成湯所滅時,都于斟,即今鞏縣西南。夏朝最大的事件是與外族有窮氏的斗爭。有窮氏以鉭(今河南滑縣東)為根據(jù)地,當啟子太康時,攻占了夏都(時在斟)。以后統(tǒng)治了夏境至少有六七十年。太康逃居于外,有窮氏以次立其弟仲康及仲康子后相為傀儡。后相繼被竄逐追殺。后來后相的遺腹子少康收聚夏朝的殘余勢力,乘有窮氏的衰弱,把它滅掉,恢復舊物。有窮氏是在夏境的東北,后來滅夏的成湯則來自東南,其先世亦發(fā)祥于東北。夏朝的外患蓋常在東方。成湯的先世累代為部族長。他的先十四代祖契與禹同時,以蕃(今河北平山附近)為根據(jù)地。契子昭明遷于砥石(今河北砥水流域),繼遷于商(今河南商丘),“天邑商”,及商朝之得名由此。昭明子相土是一雄材大略的君長,曾大啟疆宇,以相(在今安陽西十五里)為東都。可惜他的功業(yè)的記錄只剩下他的后裔的兩句頌詩: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此時的海外說不定就是遼東或朝鮮。后來商朝亡后,王弟箕子能逃入朝鮮而歷世君臨其地,莫不是因為商人原先在那里有些根據(jù)?相土以后兩三百年間,商人的事跡無考,也許這是他們的中衰時代(傳說相土發(fā)明以馬駕車,又他的后裔王亥——也是成湯的先世——發(fā)明以牛駕車)。到了成湯才復把商人帶領(lǐng)到歷史上,他從商北遷于亳,繼滅了北方的若干鄰族,然后向夏進攻,夏主桀兵敗,被他放逐于南巢(在今安徽巢縣東北五里)而死,夏朝于此終結(jié)。我們?nèi)魪南某偻纤,則見歷史的線索迷失于離奇的神話和理想化的傳說中不可析辨了。凡此種種,本書自宜從略。但其中有一部分和后來歷史的外表,頗有關(guān)系,應當附帶敘及。據(jù)說禹所繼承的君主是舜,國號虞;舜所繼承的是堯,國號唐。當堯舜之世,天下為公,而不是一家一姓所得私有的。堯怎樣獲得帝位,傳說沒有照顧到。舜本是歷山(在今山東)的農(nóng)夫,有一串故事(這里從略)表明他是一個理想的孝子和理想的賢兄,又有一串故事(例如他在哪里耕種,哪里的農(nóng)人便互相讓界;他在哪里打魚,哪里的漁人便互相讓屋;他在哪里造陶器,哪里的陶工便不造劣器)。表明他是一個理想的領(lǐng)袖。帝堯聞得他的圣明,便把他召到朝廷里來,把兩個女兒同時嫁給他,試他治家的能力;并拿重要的職位去試他政治的能力。他果然家庭雍睦任事稱職。堯老了,便告退,把帝位推讓給他。堯的時候有一場普遍于全“中國”的大水災。禹父鯀,因治水無功,被處死刑,禹繼承了他父親的任務終于把水患平定。禹治水的工作凡歷十三年,在這期間,曾三次走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并且有一次聽到新產(chǎn)的兒子在呱呱地哭呢。后來舜照堯的舊例,把帝位推讓給禹。禹在死前,也照例選定了一位益做自己的繼承者。但禹死后,百姓不擁戴益,而擁戴禹的兒子啟,于是啟踐登了帝位(一說益和啟爭位,為啟所殺)。舊例一破便不再回復了。這便是堯舜“禪讓”的故事。還有一位值得提到的傳說中的重要人物,那就是黃帝。他所在故事中的時代雖在堯舜之先,他的創(chuàng)造卻似在堯舜之后。照傳說的一種系譜(《史記·五帝本紀》),他是堯的高祖,舜的八世祖,禹的高祖(舜反比禹低三輩,這很奇怪),也是商周兩朝王室的遠祖,并且成了后來許多同化的外族的祖先。黃帝和他左右的一班人物并且是許多文化成分的創(chuàng)造者,例如他發(fā)明舟、車、羅盤、陣法、占星術(shù)和許多政治的制度;他的妃嫘祖最初教人養(yǎng)蠶織絲;他的諸臣分別發(fā)明文字、算術(shù)、歷法、甲子和種種樂器。總之,他不獨是中國人的共祖,并且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他的功用是把中國古代史大大地簡單化了周朝的興起張蔭麟現(xiàn)在讓我們離開想象,回到事實。當商朝最末的一百年間,在渭水的流域,興起了一個強國,號為周。周字的古文象田中有種植之形,表示這國族是以農(nóng)業(yè)見長。周王室的始祖后稷(姬姓),乃是一個著名的農(nóng)師(傳說與禹同時),死后被周人奉為農(nóng)神的。后稷的子孫輾轉(zhuǎn)遷徙于涇渭一帶;至古公亶父(后來追稱太王),原居于豳(今陜西邠縣附近),因受不了鬼方侵迫,率眾遷居岐山(在今陜西岐山縣境)之下。這一帶地方蓋特別肥沃,所以后來周人歌詠它道:周原膴膴,董荼如飴。以一個擅長農(nóng)業(yè)的民族,經(jīng)過移民的選擇,來到肥沃土地,而且飽經(jīng)憂患,勤奮圖存,故不數(shù)十年間,便蔚為一個富強之國。到了古公子季歷(后來追稱王季)在位時,竟大敗鬼方,俘其酋長二十人了。古公在豳,還住地穴,其時周人的文化可想而知。遷岐之后,他們開始有宮室、宗廟和城郭了。季歷及其子昌(后來追稱文王)皆與商朝聯(lián)婚,這促進了周人對商文化的接受,也即促進了周人的開化。至少自古公以下,周為商朝的諸侯之一,故卜辭中有“令周侯”的記錄。舊載季歷及昌皆受商命為“西伯”,即西方諸侯之長,當是可信。但卜辭中屢有“寇周”的記載,可見商與周的關(guān)系并不常是和諧的。舊載古公即有“翦商”的企圖。蓋周自強盛以來,即以東向發(fā)展為一貫之國策。古公和季歷的雄圖的表現(xiàn),于史無考,但西伯昌的遠略尚可窺見一斑。他在逝世前九年,自稱接受了天命,改元紀年。此后六年之間,他至少滅掉了四個商朝的諸侯國:一、密今甘肅靈臺縣西,二、黎今山西黎城縣東北,三、邘今河南懷慶西北,四、崇今河南嵩縣附近。此外商諸侯不待征伐而歸附他的當不少。又舊載西伯昌曾受商王紂命,管領(lǐng)江漢汝旁的諸侯,大約他的勢力已及于這一帶。后來周人說他“三分天下有其二”,若以商朝的勢力范圍為天下,恐怕竟去事實不遠了。滅崇之后,西伯昌作新都于豐邑(在今長安縣境),自岐下東遷居之。他東進的意向是夠彰明的了。文王死后第四年的春初,他的嗣子武王發(fā)率領(lǐng)了若干諸侯及若干西北西南土族的選鋒(中有庸、蜀、羌、髳、微、、彭、濮等族類,其名字不盡見于以前和以后的歷史),大舉伐商;他的誓師詞至今猶存,即《尚書》里的《牧誓》。憑一場勝仗,武王便把商朝滅掉。戰(zhàn)場是牧野,離商王紂的行都朝歌(今河南淇縣)不遠。朝歌是他的離宮別館所在,是他娛悅晚景的勝地。這時他至少已有六七十歲了。在享盡了畋游和酒色的快樂之后,他對第一次挫敗的反應是回宮自焚而死。商兵潰散,武王等長驅(qū)入殷。商朝所以亡得這樣快,照后來周人的解釋是文王、武王累世積德行仁,民心歸向,而商紂則荒淫殘暴,民心離叛;所謂“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這固然不能說沒有一些事實的影子,但事實決不如此簡單。周人記載中無意泄露的關(guān)于商、周之際的消息,有兩點可注意。一說“紂克東夷而隕其身”。可見商人在牧野之戰(zhàn)以前,曾因征服東方的外族,而把國力大大損耗了;武王乃乘其疲敝而取勝的。一說“昔周饑,克殷而年豐”?梢娔烈爸畱(zhàn),也是周人掠奪糧食、競爭生存之戰(zhàn)。武王是知道怎樣利用饑餓的力量的。殷都的陷落和商朝的覆亡,只是周人東向發(fā)展的初步成功。商朝舊諸侯的土地并不因此便為周人所有,而且許多舊諸侯并不因此就承認武王為新的宗主。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斷地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國。這些新國大抵是取舊有的諸侯而代之,也許有的是開辟本來未開辟的土地。每一個這類新國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殖,便是周人勢力范圍的一次擴展。但當初武王攻陷殷都之后,并沒有把殷都及殷王畿占據(jù),卻把紂子武庚祿父封在這里,統(tǒng)治商遺民,而派自己的兩個兄弟管叔和蔡叔去協(xié)助并監(jiān)視他們。這不是武王的仁慈寬大。這一區(qū)域是民族意識特別深刻的“殷頑民”的植根地,而且在當時交通不便的情形之下,離周人的“本部”豐岐一帶很遠,顯然是周人所不易統(tǒng)治的。故此武王樂得做一個人情。但這卻種下后來一場大變的原因。武王克殷后二年而死,嗣子成王年幼,王叔周公旦以開國功臣的資格攝政。管、蔡二叔心懷不平,散布流言,說“周公將不利于孺子”。并鼓動武庚祿父聯(lián)結(jié)舊諸侯國奄(今山東曲阜一帶)和淮水下游的外族淮夷,背叛周室。周公東征三年,才把這場大亂平定。用兵的經(jīng)過不得而詳,其為艱苦卓絕的事業(yè),是可想象的。于是周公以成王命,把殷舊都及畿輔之地封給文王的少子康叔,國號衛(wèi);把商丘一帶及一部分殷遺民封給紂的庶兄微子啟,以存殷祀,國號宋;把奄國舊地封給周公子伯禽,國號魯;又封功臣太公望(姜姓)的兒子于魯之北,國號齊(都今山東臨淄);封功臣召公奭(周同姓)的兒子于齊之北,國號燕(都今北平附近),都是取商朝舊有諸侯國而代之的。周公東征之后,周人的勢力才達到他們的“遠東”。就周人向外發(fā)展的步驟而論,周公的東征比武王的克殷還更重要。這大事業(yè)不可沒有一些藝術(shù)的點綴。舊傳《詩經(jīng)·豳風》里《東山》一篇就是周公東征歸后所作,茲錄其一章如下: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假如傳說不誤,這位多才多藝的軍事政治家,還是一個委婉的詩人呢!先是武王克殷后,曾在豐邑以東不遠,另造新都曰鎬京(仍在長安縣境),遷居之,是為宗周!斑h東”戡定后,在周人的新版圖里,豐鎬未免太偏處于西了。為加強周人在東方的控制力,周公在洛陽的地方建筑一個宏偉的東都,稱為成周。成周既成,周公把一大部分“殷頑民”,遠遷到那里。從此周人在東方可以高枕無憂了。卻不料他們未來的大患乃在西方!周公對被遷到成周的殷人的訓詞,至今還保存著,即《尚書》里的《多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