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領袖,是“先進的中國人”,這是人所共知的。但他的變法思想源自《公羊》,后自《春秋》,論者卻較少。本書就清代今文經學的復興和發(fā)展,以至由“家學”到“顯學”,進行了必要的求索,對莊存與、劉逢祿而龔自珍、魏源以至康有為、梁啟超進行了認真的探討。 作者簡介: 湯志鈞,1924年生,江蘇常州人,著名歷史學家。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碩士生導師,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研究所、華東師范大學史學研究所教授,臺灣東海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經學史博士生導師、中國近代史碩士生導師。 著有《近代經學與政治》、《經學史論集》、《戊戌變法史論叢》、《戊戌變法史》、《戊戌變法人物傳稿》(上、下)、《康有為與戊戌變法》、《康有為傳》、《章太炎傳》、《梁啟超其人其書》、《乘桴新獲》、《戊戌時期的學會和報刊》、《鱗爪集》、《莊存與年譜》、《湯志鈞史學論文集》,以及日文版《近代中國的革命思想與日本》等。編有《章太炎年譜長編》(上、下)、《康有為政論集》(上、下)、《章太炎政論集》(上、下)等。 目錄: 莊存與年譜 序 凡例 卷一年譜 卷二味經 卷三流風 卷四碑傳 引用、參考要目 附錄一 莊存與和漢學、宋學 莊存與的尊《春秋》、崇《公羊》 莊存與和《春秋正辭》 莊存與和和珅 附錄二 莊、劉和龔、魏莊存與年譜 序 凡例 卷一年譜 卷二味經 卷三流風 卷四碑傳 引用、參考要目 附錄一 莊存與和漢學、宋學 莊存與的尊《春秋》、崇《公羊》 莊存與和《春秋正辭》 莊存與和和珅 附錄二 莊、劉和龔、魏 龔自珍與經今文 魏源的“變易”思想和《詩》、《書》古微 重論康有為與今古文問題 附錄三 從“家學”到“顯學” 家世·治學·撰述清乾、嘉間,宋學高踞堂廟,漢學“如日中天”,今文經學“翻騰一度”,褎然成家,創(chuàng)始人是江南古城常州的莊存與(1719-1788)。 莊存與“幼入塾,即以古人自期”,“研經求實用”,篤志深邃,窮源入微,獨有會心。乾隆后期,吏治日壞。莊存與閱趙汸《春秋屬辭》而善之,以《春秋》為經世之書,不拘漢、宋,欲祛門戶,復興今文。他的外孫劉逢祿發(fā)揮“莊氏之學”,由《公羊》延伸到《詩》、《書》。龔自珍、魏源從其學。甲午戰(zhàn)爭后,康有為利用今文學說,發(fā)動“公車上書”,推動變法維新,清代今文經學由“家學”而為“顯學”。前言 清代經今文學是在江南古城常州“復興”的。 清代經今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莊存與(1719—1788年),在清代中葉,以一甲第二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湖北、湖南、浙江等省主考官、學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著有《春秋正辭》、《春秋要指》、《尚書既見》等,匯為《味經齋遺書》。 莊存與治學不拘漢、宋,講求“微言大義”。他的外孫劉逢祿發(fā)揮外家“莊氏之學”,由《公羊》延伸到《詩》、《書》。龔自珍、魏源從其學,以為劉逢祿是“由董生《春秋》以窺六藝條貫,由六藝以求圣人統(tǒng)紀,旁搜遠紹,溫故知新,任重道遠,死而后已,雖盛業(yè)未究,可不謂明允篤志君子哉?”魏源:《劉禮部遺書序》,見《魏源集》,242~243頁,北京,中華書局,1976。 隨著外敵的入侵,清朝的衰落,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馬關條約》的簽訂,康有為發(fā)動“公車上書”,利用今文“微言”,推動變法維新,清代經今文學由“家學”而“顯學”,地點也就不限于常州了。 本書除將《清代經今文學的復興》專題論述和《莊存與年譜》編入外,并將歷年有關筆記和論文作為附錄,輯為是書。由于我是常州人,母親又是莊氏后裔,故將《家世·治學·撰述》贅于書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