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來,歷史已習慣用王朝為中國命名,久而久之,忘了中國本身,以為王朝就是中國,唯有在王朝崩潰時,才發(fā)現(xiàn)它只是過客。 王朝中國已破落,不過,還有文化中國可堅持。本書貫通文史,用哲學的思辨和詩化的語言將數(shù)千年中國史一氣呵出。歷史上的中國,有兩個中國,一個是王朝中國,即十五史里的中國,乃治亂興衰的中國;還有個是文化中國,是一直在發(fā)展、從未衰落過的中國。世界文明古國早已衰亡,唯有中國仍在,其根源就在于中國的本體是文化中國,其現(xiàn)象才是歷朝歷代的王朝中國。 本書可謂是基于作者生命體驗的讀蟲大散文,配圖500余幅,由見解獨到和富自_思考力的作者于浩繁卷帙中細細擇揀。雖是寫史,但有相當?shù)拈_放性,讀者不僅可以對歷史有概覽,也有別種風情的了解,還可以更進一步體悟史實和史意,是一奉兼具史料性和可讀性的嚴肅讀物。 作者簡介: 劉剛,自由寫作者,主要著作有:《中國史詩》卷一“從天命觀到帝王術”、《中國史詩》卷二“自由的寓言”以及《從古代到古典——進入軸心期的希臘和中國》、《為民族而寫——民族心的自覺及其文化哲學》等。 目錄: 上冊 壹“中國”史與思 1.“中國”的來歷——古史探源 2.“中國”的來歷——國號反思 3.文化的邊疆——孔子視野 4.文化的邊疆——太史公方輿 貳天命與革命 1.天命在哪里——殷周往事 2.革命:從理想國到家天下 叁春秋之美與思 1.春秋故事從美開始 2.天命無常之禮與詩 3.詩的中國及其風雅——“南化” 4.詩的中國及其風雅——“憂雅” 5.《詩經(jīng)》時代的民主政治嘗試上冊 壹“中國”史與思 1.“中國”的來歷——古史探源 2.“中國”的來歷——國號反思 3.文化的邊疆——孔子視野 4.文化的邊疆——太史公方輿 貳天命與革命 1.天命在哪里——殷周往事 2.革命:從理想國到家天下 叁春秋之美與思 1.春秋故事從美開始 2.天命無常之禮與詩 3.詩的中國及其風雅——“南化” 4.詩的中國及其風雅——“憂雅” 5.《詩經(jīng)》時代的民主政治嘗試 6.錦繡江山與美的兒女 肆春秋之王與圣 1.歷史之王——素王 2.春秋圣化大趨勢 3.孔子之道與孔門弟子 伍戰(zhàn)國之力與思 1.戰(zhàn)士與策士 2.諸侯與諸子:西河之學 3.諸侯與諸子:稷下先生 4.孟子“行仁政”記 陸戰(zhàn)國之俠與思 1.孟子“辟楊墨”與墨子非儒 2.墨子“知”之花:墨辯與墨俠 3.惠施將楊墨“合同異”了 4.縱橫家與思想者的故事 柒戰(zhàn)國之樂與悲 1.莊子是一條想飛的至樂之魚 2.大匠莊子及其兩位質(zhì)人 3.誰是郭店竹簡書的主人 4.由“大一生水”猜想屈原之死 5.“為我”之詩及其魂兮 捌先秦諸子大結局 1.天地一指——老子與孔子 2.帝王學在秦嶺一淮河那一線 下冊歷史是民族和國家的支柱與靈魂,不能有絲毫失憶。祈望國人重讀中國歷史!麣v史學家、南開大學教授、教育部地方文獻研究室主任來新夏以唱嘆之筆寫史,義理、考據(jù)、辭章三者高度融合,讀者能從作者的行文中感受到神游上冊 壹“中國”史與思 1.“中國”的來歷——古史探源 尋常稱謂,往往有深意,我們太熟悉了,反而忽視。 例如“中國”,誰人不知?可猛然一問,就發(fā)現(xiàn)自己無知。 還是請教專家吧。于省吾老先生,早就寫了《釋中國》一文,他告訴我們,“中國”一詞,至遲西周初年就已出現(xiàn),他提到了一件物證。 1963年,陜西寶雞賈村出土一口“何尊”,“尊”為酒器,用青銅制成,鑄有銘文十二行一百二十二字,有三字殘毀。銘文記載了成王五年在成周(今河南洛陽)建都一事,是成王對宗族小子何的訓誥。其中提到,武王克商以后,曾告于上天:“余其宅茲中或,自之義民!庇矛F(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我已經(jīng)據(jù)有中國,統(tǒng)治這些百姓了。”“或”是地域,用城墻圍起來——“口”,就成為“國”了。 所以,我國最早的一部字典,漢代的《說文解字》就說,“圓”字,“從口,從或”,意思和“邦”字一樣。后來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也說,“口”是指疆界,“或”就是域字。清人段玉裁作注說,“古或、國同用! 這樣,他就從金文中找到“中國”的來歷了。同時,他還指出,在《尚書》里面,有“梓材”一篇,也提到了先王和“中國民”,說皇天 已將“中國民”和疆土都托付給先王——武王了。按照王國維的“兩重證法”,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確認,“何尊”和《尚書》都提到的周武王時,已經(jīng)有了“中國”名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