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jié)中還原真相品讀中增長見識 ◆有趣有料好玩好看,帶你重回歷史現(xiàn)場◆《歷史真有故事》這套叢書展現(xiàn)的是鮮活的歷史。我們力圖避開枯燥的論述,而用一個個精彩的細節(jié)故事,展現(xiàn)各個朝代從帝王到百姓、從世情到從風物、從衣食到住行的種種歷史場景。其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故事都是一個小小的窗口,從中我們可以窺見一時之盛衰、一事之本末、一人之賢愚......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戰(zhàn)爭頻繁、列國分治的亂世,短短五十多年間,中原就更換了五個朝代,周邊還先后出現(xiàn)十多個大小政權(quán),把華夏大地撕得四分五裂。但同時,它也中國歷史的一個重大轉(zhuǎn)型期。在政治上,它徹底終結(jié)了門閥制度;在軍事上,它由第一次火藥用于戰(zhàn)場;在文化,詞開始取代詩的主流地位;在經(jīng)濟上,南方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第一次真正超過北方,并且出現(xiàn)了重視流通貿(mào)易的商品經(jīng)濟理念…… 《五代十國》沒有對五代十國歷史進行全面復雜的講解,而只是節(jié)取其中的一些精彩細節(jié),涉及五代人物個性、生活風俗、典章制度、奇聞軼事等。本書將通過長約二、三百字的細節(jié)故事,用簡潔、輕松、幽默的文筆去解讀那個我們有些陌生的另類亂世,帶領(lǐng)讀者用穿越的視角去感觸那個時代,體會別樣的人生。 作者簡介: 麥加,原名趙屏遠,云南開遠人,天涯論壇認證寫手。擅長歷史普及類文章的寫作,文風亦莊亦諧,重邏輯與考證,講究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爐。已出版《氣吞萬里——南朝第一帝劉裕大傳》。 目錄: 第一章五代概況001 第二章朱溫代唐011 第三章后唐立國025 第四章借力建晉053 第五章后漢續(xù)晉071 第六章后周短命085 第七章吳國風云097 第八章南唐大理111 第九章吳越及楚129 第十章兩漢及閩143 第十一章前后二蜀159 第十二章十國之外181 第一章五代概況 從輝煌一時的大唐王朝滅亡到北宋建立,中國經(jīng)歷了一個五十多年的大分裂時代,習慣上叫作“五代十國”——五個中原王朝加十個地方小國。比起“三國”,“五代十國”的叫法聽起來已經(jīng)亂得嚇人了,但實際上它還是一個省略句,還有不少國家沒被算進去。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它們的名字中都有一個后字,這不是因為當時“后”字很時尚,而是梁、唐、晉、漢、周之前都有朝代用過了,后來寫史的人為了批評他們不尊重前人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就給他們的國號上統(tǒng)統(tǒng)加了個“后”字,如果用今天的話,可以把它們翻譯成山寨梁、山寨唐、山寨晉、山寨漢、山寨周。 當然,如果你山寨出了水平,甚至超過了原版,寫史的勢利眼們就不會把你算成盜版的了。比如趙匡胤建立的宋朝,原本是山寨了劉裕的宋朝,如果它也短命的話,今天對它的叫法肯定不是“北宋”,而是“后宋”。 如果從皇帝的血統(tǒng)上看,短短的后唐王朝其實是三個朝代,由李存勖(祖姓朱邪,沙陀人)、李嗣源(祖先無姓,沙陀人)、李從珂(原姓王,漢人)三個完全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先后登上帝位,這在中國歷史的各個朝代中獨一無二。 后晉高祖石敬瑭,是“兒皇帝”這一品牌的形象代言人,五代最知名的賣國賊,不用加“之一”。他的民族成分在史書上并無可靠記載,他有可能是沙陀人,但也不能排除是漢人的可能?紤]到五代后,沙陀已經(jīng)完全融入漢人,不再是一個獨立民族,因此即使他是沙陀人出身,他的“漢奸”之名仍然是當之無愧的! 石敬瑭、劉知遠、李存勖,以及李存勖的老爹李克用,都是以河東節(jié)度使的身份開始打天下的。河東鎮(zhèn)位于今天的山西中部,首府是太原,它是五代時期的最佳創(chuàng)業(yè)基地。 太原在當時又稱作晉陽,始建者是春秋時代的晉國大夫趙簡子。唐末五代,晉陽經(jīng)常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朱溫、柴榮、趙匡胤等超級強人都曾為攻取它而一試身手,卻誰也拿不下來。在一百多年的戰(zhàn)亂之中,晉陽城始終沒有被攻破過,堪稱五代第一堅城。即便979年宋太宗趙光義滅北漢,也是因為北漢軍主動投降,不算被攻克。趙光義終于拿下太原之后,像個小孩子似的賭氣把它給拆了,趙家人建的城最終毀在趙家人手里。后來的太原城為北宋時新建,位置在古太原以北約20公里的地方,這才是今天太原市的前身。 有幸列入“十國”的國家是:吳、南唐、前蜀、后蜀、吳越、楚、南漢、北漢、閩、南平。其中有九個在南方,只有一個北漢在北方。初看聽起來,似乎北方?jīng)]有南方亂,其實正好相反,北方的爭奪遠比南方激烈。除五代的更替外,北方好些級別不低于“十國”的政權(quán),由于史家的厚此薄彼,都沒能擠進十國的名單,比如岐、燕、趙、北平,以及后唐的前身、實力還在十國之上的晉。 后梁扒河堤成癮,短短二十多年間就干了三次,全帶有軍事意圖。公元896年,朱溫為控制滑州水災,在黃河滑州段下游挖開大堤,順便淹一淹正和他打仗的“義兄”朱瑄;公元918年,大將謝彥章在楊劉掘開黃河大堤淹晉軍;公元923年,梁軍總司令段凝為阻止李存勖南下,在酸棗掘開黃河大堤。挖堤挖得這么頻繁,也沒能擋住李存勖,后梁還是在它第三次挖堤的當年滅亡了。 有后梁王朝的三次挖堤做底子,五代是黃河水最“自由”的時代,下游幾乎年年泛濫。水往低處流,擺脫黃河束縛的滔滔洪水涌進古巨野澤,使巨野澤的身材大大發(fā)福,向北擴張,把一座小山給包了起來,變成了湖中孤島。因為那座小山叫梁山,巨野澤之后就得到一個新名字——梁山泊。 五代時期米價的最低紀錄,由后蜀在公元950年創(chuàng)造,為一斗米三文錢,這已經(jīng)和唐朝貞觀之治時的水平差不多了。米價最高紀錄則在公元887年,由被楊行密圍攻的揚州城創(chuàng)造,一斗米五十貫(五萬文),后者是前者的16667倍! 五代時期的演藝界人士叫作伶人,當時的演戲是一個人才輩出的熱門行業(yè)。不用驚訝于演員里根能當上總統(tǒng),明星施瓦辛格能選上州長,早在一千多年前,咱們就有歌手出身的一代名將李存審,有從戲子到宰相的一代重臣王峻,而后唐的莊宗李存勖更是一位專業(yè)伶人。 唐天祐元年(904年),也就是大唐王朝的最后一年,楊行密遣將軍鄭璠攻打江西的鐘傳。攻豫章城時,吳軍使用了一種今天沒幾個人弄得清是什么玩意兒的新式武器——飛火。一般認為,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火藥作的武器。用火藥制作鞭炮的技術(shù),要到北宋才出現(xiàn),所以中國人發(fā)明火藥后只會用來放鞭炮云云,那是瞎講。 另一種在五代首先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叫“猛火油”,它可能是由石油加工成的易燃液體,類似于此前在拜占庭帝國出現(xiàn)的“希臘火”。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一原則,吳國曾派人渡海前往契丹,向契丹主耶律阿保機贈送這一新式武器。吳國軍工顧問向阿保機口述使用指南時說:“你用這東西去燒敵人的城樓,敵人如果用水來澆,越澆火越大!”阿保機大喜,想馬上進攻幽州,試試這個寶物,但他那位牛哄哄的老婆述律平反對:“哪有為了試驗新武器就打一仗的道理?”有點兒懼內(nèi)的阿保機只好作罷。 盡管戰(zhàn)亂不息,但五代時期的文化建設(shè)并未衰退。除少數(shù)幾年的停頓外,科舉這種古代公務員考試仍在正常進行,五代的35年間,就舉行了47屆,共錄取進士科考生640名,明經(jīng)考生6名,其他雜科考生1530名。與此相比,大唐帝國在它長達289年的歷史中,錄取的考生總數(shù)也不過6442人。 五代時期公務員考試的科目有很多,如進士、明經(jīng)、三禮、三傳、開元禮、三史、童子、拔萃、明法、明算、道舉、百篇、博學鴻詞等,不像后世的明、清,讓百無一用的八股文一統(tǒng)天下。 五代的地方行政區(qū),在理論上只有州(府)和縣這兩級。州相當于今天的地級市,長官是刺史;府則是首都或陪都所在地,接近于直轄市,長官叫尹;縣和今天的縣城差不多,長官是縣令。按正式規(guī)定,縣歸州管轄,州則直接聽命于中央,但在實際上,州縣之上還有一個理論上相當于軍區(qū)的藩鎮(zhèn),可以任意支配所轄州縣,使中央權(quán)威掃地。朱溫雖然是藩鎮(zhèn)出身,但當上皇帝后為了集權(quán),曾明確下令:諸鎮(zhèn)使無論官秩高低,均處縣令之下。不過這道命令也只是說說而已,在整個五代,刺史、縣令始終被名義上比自己的官小的節(jié)度使吆來喝去,從未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