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女人當國:慈禧太后與晚晴五十年


作者:金滿樓     整理日期:2015-11-23 15:30:29

誰在歷史的轉彎處統(tǒng)治了一個沿襲千年的男權社會?誰在墜落的王朝中力挽大廈將傾的古老帝國?還原一段遠離真相的歷史,走近一個人性化的慈禧太后。 從“老佛爺”到“一代妖后”,一位權勢女性的智慧與掙扎;內憂外患,百年變局,誰在墜落的王朝中挽救大廈將傾的古老帝國
  慈禧太后在中國歷史上沒有第二人,在世界歷史上也****。她不僅在上世紀后半葉統(tǒng)治了大清帝國,她的統(tǒng)治推遲了大清帝國的滅亡,她還把中國政治家們所能想到的某些改革措施也付諸實踐了!盏绿m皇太后具備女性特有的同情心和洞察力,擁有完美的德行和智識,她知人善任,激發(fā)御下之臣的忠良之心,使其鞠躬盡瘁,任憑驅馳。同時還喚起舉國鄉(xiāng)紳的勇武精神!鉴欍 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她在大多數(shù)時期是堅決維護的。——蔣廷黻慈禧,一個精于權術又富有遠見的政治強人,中國政治強人的模板。——唐德剛
本書簡介:
  在近半個世紀里,慈禧太后以一個妻子、母親和女人的身份管理著這個古老的帝國。從同治到光緒,從保守治國到主持新政,慈禧漫長的一生,接楔著中國近代最具風云的時代動蕩。站在新舊交替的轉折點上,歷史將慈禧太后推上了前臺,在深刻而無奈的現(xiàn)實面前,她別無選擇。本書以一個女性管理者的定位,勾畫慈禧太后不平凡的一生,講述清宮勾心斗角的皇室內幕和一個帝國的覆亡。
  作者簡介:
  金滿樓,原名金松,作家、近代史研究者。江西峽江人,現(xiàn)居上海。目前已出版《辛亥殘夢》、《門檻上的民國》、《退潮的革命》、《北洋往事》、《重讀甲午》、《奪位戰(zhàn)爭》、《治官手冊》、《民國原來是這樣》等十余部作品,曾于2010年受邀擔任湖南教育電視臺《湖湘講堂》十七集《北洋軍閥秘史》電視講座主講人。
  目錄:
  開篇閑話:狀元一席話,太后滿臉淚
  一、初握權柄
  1、走進深宮的小女人
  2、母以子貴是女人的至尊法寶
  3、生逢亂世,皇帝的日子也不好過
  4、性格決定命運,懿貴妃嶄露頭角
  5、熱河西狩,攜妻帶子大逃亡
  6、“苦命天子”終于走到了盡頭
  7、八大臣輔政:咸豐的臨終安排
  8、初次交手:“肅老六”也是個強人
  9、名不正則言不順,皇權是最大本錢
  10、小叔子出馬,關鍵時刻還靠自家人
  11、叔嫂密會,驚雷成于無聲處
  12、好女不跟男斗,兩宮太后忍氣吞聲
  13、人緣不好,可是殺頭的大問題開篇閑話:狀元一席話,太后滿臉淚一、初握權柄1、走進深宮的小女人2、母以子貴是女人的至尊法寶3、生逢亂世,皇帝的日子也不好過4、性格決定命運,懿貴妃嶄露頭角5、熱河西狩,攜妻帶子大逃亡6、“苦命天子”終于走到了盡頭7、八大臣輔政:咸豐的臨終安排8、初次交手:“肅老六”也是個強人9、名不正則言不順,皇權是最大本錢10、小叔子出馬,關鍵時刻還靠自家人11、叔嫂密會,驚雷成于無聲處12、好女不跟男斗,兩宮太后忍氣吞聲13、人緣不好,可是殺頭的大問題14、遺詔不頂事,教條主義害人害己15、垂簾聽政,總算是如愿以償二、太后垂簾16、論功行賞,新班子得有新氣象17、殺猴儆雞,要殺就殺一品大員18、重用漢人,識時務者為俊杰19、搞洋務,需要的不僅是魄力20、敲山震虎,慈禧大鬧議政王21、誅殺安德海,太后頭上敢動土22、皇上不爭氣,當媽的也夠失敗23、同治新婚親政,為何郁悶無邊24、重修圓明園,各有各的打算25、叔侄鬧翻天,頑劣皇帝胡搞一氣26、同治一命歸天,慈禧又到傷心處27、皇位繼承成了一大難題28、御史尸諫,挑戰(zhàn)太后的絕對權威三、翻云覆雨29、兒皇帝的成長,好一段心酸路30、慈安深宮暴卒,又一樁千古疑案31、清流為我所用,玩弄股掌之間32、甲申政潮,恭親王奕出局33、戰(zhàn)和不定,中法勉強打個平手34、新班子上任,一蟹不如一蟹35、瞞天過海,要艦隊還是頤和園36、退居幕后,大事還得太后說了算四、轉折年代37、六十大壽,看來是無福消受38、奇恥大辱,甲午戰(zhàn)敗飽受創(chuàng)傷39、變法引發(fā)危機,書生想搞政變40、軟禁皇帝,實在是輕而易舉41、乙亥建儲,惹出天大的麻煩42、義和拳進京,局勢全面失控43、對列強宣戰(zhàn),其實是百年誤傳44、圍攻使館,葫蘆里賣的什么藥45、八國聯(lián)軍來了,慈禧太后跑了46、西狩大吃苦頭,方知黎民困苦五、新政迷惘47、國將不國,老太后也來搞新政48、廢科舉波瀾不驚,新教育放之海內49、機構大調整,模樣大翻新50、大練新軍,一切從頭開始51、五大臣出洋,出門就挨炸52、立憲一本萬利,老太后心有所動53、廷前相爭,預備立憲先行上馬54、責任內閣背后的各方大斗法55、丁未政潮,強人與強人較量56、立憲路線圖,看上去很美57、光緒含恨而終,太后緊隨而后58、難思量,又到臨終授位時59、風光大葬,難掩落寞滄桑60、小皇帝三歲登基,大清國三年而亡余論:慈禧太后的生平、智慧與掙扎附錄:1、慈禧太后大事年表2、接見大臣奏對五則參考書目后記開篇閑話:狀元一席話,太后滿臉淚 1907年春,張謇北上入京,受到清廷的熱情招待。張謇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狀元,其在科考一舉登頂后,因為各種原因而放棄仕途,繼而成為近代著名的實業(yè)家。清末新政后,張謇開始積極介入社會公共事務,其曾于1901年寫就一份兩萬字的《變法平議》廣為傳發(fā);1904年初,從日本訪學回國的張謇又組織編印了《日本憲法》,此書傳入內廷后,得到慈禧太后的好評并在召見樞臣時說,“日本有憲法,于國家甚好。”對于張謇這種在野而有功名、無官而有名望的社會精英,清廷方面也相當重視。1904年3月,清廷發(fā)布上諭,加賞張謇三品銜作為頭等顧問官。鑒于對自己經營實業(yè)有利,張謇接受了這個新制下的官銜。1905年日俄戰(zhàn)爭后,張謇認為“日俄之勝負”乃是“立憲、專制之勝負”,此后開始為推進立憲而積極努力。這一次,慈禧太后也希望從這位“在野的狀元”那里獲得一些真實有效的反饋信息和有益建言。據(jù)張謇的回憶,慈禧太后“語及時局之非,不覺淚下”,而張謇直言當前官制混亂、行政效率低下,特別推行新政后,稅收加重、官吏盤剝、民間怨聲載道等世情。之后,張謇又提及年輕學生對國內官員腐敗和憲政進程不滿,民心渙散,革命潮起,情勢十分危急。慈禧太后聽后,不禁失聲痛哭。據(jù)說,張謇曾直面慈禧太后:“改革是真還是假?”慈禧太后聽后愕然:“因為國家形勢不好才著手改良,改革還有真假不成?” 在昔日的狀元郎面前,年事已高的慈禧太后也難掩心力交瘁:“我久不聞汝言,政事敗壞如此。你可以問問皇上,現(xiàn)在召對臣工,不論大小,甚至連縣官也時常召見,哪一次我不是用言語以求激發(fā)天良,要求他們認真辦事?萬不料全無感動!”平心而論,慈禧太后在庚子年后沒有阻擾過新政,說她態(tài)度積極也不為過。但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清廷的歷史欠賬太多,庚子國變更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庚子年后,革命潮起,當改革與革命相競賽時,不改革則中國必亡;改革,清廷也難逃覆亡的命運。作為清末新政與立憲的掌舵者,慈禧太后只能說是差強人意。她所能做的,僅僅是力保清廷不墮于其生前。但在堅硬的改革困境與紛亂的利益之爭面前,在改良與革命的雙重催逼下,已步入晚年的慈禧太后內心極度矛盾和焦灼,越往后便越感到力不從心。1907年7月,光復會成員、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jiān)督徐錫麟刺殺上司安徽巡撫恩銘,一個四品官員成為革命黨并刺殺二品大員,清廷一時為之大震。清末官員、后來的藏書家陶湘在寫給盛宣懷的個人書信中即說:“皖事出后,慈圣痛哭,從此心灰意懶,得樂且樂。近聞日俄聯(lián)盟為最緊要之問題,領袖(指奕劻)兩次請單召,均未允。辭云:‘天氣酷暑,王爺亦宜節(jié)勞’等語,所以領袖亦浩然長嘆!贝藭r,對清廷前途感到無比擔憂的慈禧太后也頓感無力,正如其寵幸的大臣岑春煊在日后回憶中說的,“太后晚年,銳氣盡銷,專以敷衍為事,甚且僅求目前之安。期以及身不變而已,不遑慮遠圖矣!彼^“期以及身不變而已”,不過是茍且偷安,得過且過,只以求生前天下不要大亂而已矣。1908年11月14日,久病的光緒皇帝于孤寂中駕崩離世。次日,74歲的慈禧太后也隨之而亡。慈禧太后的時代最終劃上了并不圓滿的句號。3年后,張謇再次來到京城與攝政王載灃、慶親王奕劻及那桐、載澤等輪番會面,勸說朝廷速行立憲。但這一次,張謇收獲的仍是失望。據(jù)其記載,張謇在會見中對內政外交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攝政王載灃只說了些“在外辦事辛苦,名譽甚好,深為嘉慰”的客套話,此外毫無表示。張謇一片赤誠,全噴到了墻上。在與慶親王奕劻的會面中,張謇誠懇勸說道:“王處高位滿溢之地,丁主少國疑之會,誠宜公誠虛受,惕厲憂勤,不宜菲薄自待,失人望,負祖業(yè)!睋(jù)張謇的描述,他這些話“語多而摯”,慶親王也不由“掩面大哭”。但是,奕劻的哭與慈禧太后的泣,又能解決什么問題呢?1911年10月4日,張謇來到武昌出席湖北大維紗廠的開工典禮。盤桓數(shù)日后,張謇于10日晚登上“襄陽號”輪船準備返程。陰錯陽差的是,“襄陽號”耽擱到晚上十點才開船。很多年后,張謇仍清楚的記得:“舟行二十余里,猶見火光熊熊燭天也!睆堝浪吹降,不是其他,正是武昌起義的熊熊大火。一、初握權柄 1、走進深宮的小女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初十,這天正值深秋,但已略帶寒意。也就在這一天,京城某普通旗人官員的家中,一個毫不起眼的女嬰哇哇墜地,她的出生并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在二十多年后,她卻引起了整個世界的關注——她就是后來的慈禧太后。令人吃驚的是,這位日后統(tǒng)治大清帝國近半個世紀的風云人物,她的出生在歷史文獻上竟然沒有留下任何正式的記載。就連《清史稿》,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記錄說:“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安徽寧池太廣道惠徵女!背送,并無“紅光遍地、異香滿屋”之類例行的異兆加以奉承。歷史往往就是這樣的荒誕。這段不該有的空白,在給歷史學家們添了許多麻煩的同時,也讓文人騷客們有了無盡的想象空間。對于慈禧入宮前的事跡,在正史付之闕如時,反倒是諸多野史稗乘做了極為生動有趣的描述。《清光緒帝外傳》中即說,慈禧的父親曾任湖南副將,死于任上,極為窮困。慈禧與妹妹扶柩歸喪,船過清江浦時,正好另一位副將也去世了,喪舟恰好就停在慈禧的船邊。陰錯陽差的是,清江縣令吳棠派人給那位副將送喪禮三百兩,差人卻不慎將銀子送到了慈禧的船上。差人回去復命時,吳棠發(fā)現(xiàn)弄錯了,于是讓人去要回那三百兩銀子。這時,吳棠身邊的一位幕僚說:“喪禮送出去了,再要回來恐怕不太好。何況,據(jù)說這船上女子是去京城參加選秀的滿洲閨秀,這萬一她被皇上選中,以后大富大貴,說不定對大人今后的仕途會大有幫助!眳强h令轉念一想也是,這日后的機緣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犯不著為了三百兩銀子而惹下麻煩,于是將此事放下不提。再說慈禧姐妹,這兩人正是窮困潦倒之時,無意中得了三百兩銀子,自然是高興得不得了。多年后,吳縣令也就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極大眷顧,由此飛黃騰達,最后做到督撫大員,自然不在話下。這段記載固然生動且引用率很高,但并非歷史事實。實際上,慈禧的父親惠徵乃滿洲鑲藍旗人,他并沒有去湖南做過官,說他死在湖南任上顯系杜撰;葆缟诩螒c十年(1805年),監(jiān)生出身,他在吏部做了十幾年的筆帖式(相當于秘書),是個默默無聞的一般公務員。直到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已經45歲的惠徵在當年京察中被列為一等并軍機處記名,這才獲得了道府的任職資格并于當年外放山西歸綏道。咸豐二年(1852年),惠徵調任安徽寧池太廣道,但在次年三月,太平軍攻到了安徽境內,惠徵因攜帶餉銀和印信逃避戰(zhàn)亂而被奪官去職。羞憤之下,惠徵當年便病死于鎮(zhèn)江。從惠徵的履歷來看,慈禧出生時其父正在京城任職,因此慈禧出生在京城應該沒有疑問。近年倒是流傳這么個說法,說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是漢人之女,后來被潞安府知府買為丫頭,由此被收為養(yǎng)女并參加選秀進入皇宮。持此說的人還舉出慈禧喜歡吃長治縣的黃小米、蘿卜菜、愛唱山西民歌,甚至慈禧給的書信殘片、王氏家譜記載、慈禧生母墓等做佐證,這顯然是胡亂攀親的無稽之談。最能證明慈禧出身地的,是慈禧妹妹在咸豐五年(1855年)參加選秀的記錄。這份檔案現(xiàn)存于第一歷史檔案館《宮中雜件》第一二四七包中,其中有一張用大紅紙寫成的“排單”(即當時選秀女的名單),當時慈禧妹妹是這樣記載的:“鑲藍旗滿洲,恩祥佐領下,原任道員惠徵之女,年十五歲,辛丑七月二十八日戌時生,納(那)拉氏;原任員外郎吉郎阿之曾孫女,閑散景瑞之孫女;原任副都統(tǒng)惠顯之外孫女;住西四牌樓劈柴胡同。”有清一朝,京師八旗都居住在皇城,劈柴胡同與當時鑲藍旗滿洲都統(tǒng)衙門所在地阜城門內嘉寺胡同相距不遠,而慈禧一家正屬于鑲藍旗,住在這一帶當無疑問。如此看來,上述檔案文件所記錄的“西四牌樓劈柴胡同”即為慈禧的出生地,而慈禧其實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丫頭。說到選秀女,清廷規(guī)定后宮女子都要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其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從八旗(含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中選秀女,通常是隔三年進行一次;另一種是從內務府三旗(即清朝起家時由皇帝自領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也稱“上三旗”)中的普通旗人家挑選秀女,每年進行一次。內務府三旗的選秀主要為宮中挑選宮女,按當時規(guī)定,皇太后配有宮女12名,皇后10名,皇貴妃、貴妃8名,妃嬪6名,貴人4名,常在3名,答應2名。這些在宮中服役的宮女,除個別被皇帝看中而升為妃嬪外,其他大都服役到25歲后放出宮外,自行婚嫁。至于八旗的選秀,那就要嚴格多了,因為它是為皇帝、皇子、皇孫和各親王、郡王等王公物色婚姻對象,并非所有旗人家庭的女子都可參加。按嘉慶年后的規(guī)定,參選家庭尚有在京和外任官員及文武職的區(qū)別,具體情況如下:在京為官的,文職須七品以上、武職須六品以上;外任官員則文職須五品以上、武職須三品以上。換言之,當時能參選的均為相當品級的旗人官員家庭女子,而且必須在13歲到17歲之間、身無殘疾,方可備選。清廷之所以對選秀作出如此嚴格的規(guī)定,一來是為了保證滿洲貴族血統(tǒng)的純正與高貴,二來也是因為清宮中嬪妃(包括宮女)較前朝大大減少,“三千佳麗”的現(xiàn)象在清朝已不復見。據(jù)記載,在應選之日,參加選秀的秀女們由神武門進至順貞門外等候,然后由太監(jiān)按名冊順序引入,通常是五人一排進行初選,初選中的還要再度進行復選。復選中被選中的秀女,優(yōu)秀的留在皇宮成為后妃候選人,其余則賜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由此看來,慈禧和妹妹都曾在選秀中通過復選,不過前者更勝一籌,其在咸豐元年(1851年)的選秀中脫穎而出,后留在皇宮并被封為“懿貴人”;慈禧的妹妹則在下一次選秀中未能選入皇宮而配給咸豐的七弟奕譞(后來的醇親王)為福晉,她后來生下一個兒子名載湉,此即后來的光緒皇帝,這是后話。一些小說筆記常說慈禧入宮初封“蘭貴人”,甚至說“蘭兒”是其乳名,實則不然。據(jù)慈禧家的后人稱,慈禧的乳名實際上叫“杏兒姑”。“姑”是滿人對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稱呼,而“杏兒”的名字則是因為其家中庭院種有幾顆白杏樹,慈禧的爺爺由此給她起了個大名叫“杏貞”,小名“杏兒”,取義“忠貞”之意。至于慈禧為何會被稱為“蘭貴人”,或許是因為咸豐喜歡玉蘭花,因此也給她附會了這樣一個封號。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選秀是慈禧改變自己命運甚至主導晚清歷史的第一步,這雖說是一種偶然,但冥冥中又似有天意。由此,17歲的杏貞姑娘便進入了皇宮,成為了咸豐皇帝的侍妾“懿貴人”。好事歸好事,皇宮一入深似海,這位從小就過慣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生活的官宦小姐,又將在宮中如何開始她的新生活呢? 2、母以子貴是女人的至尊法寶按清朝的后妃制度,后宮位號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八個等級,通常設皇后1人、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這5個級別是主位,而嬪以下的貴人、常在和答應都不是主位且不設人數(shù)限制,地位也遠不如有正式封號的妃嬪。貴人、常在和答應這三個等級的庶妃不但沒有專門的奉內管領,甚至連撫養(yǎng)自己孩子的權力都沒有。慈禧入宮后所封的“懿貴人”,當時只位于第六等,在后宮中顯然有些毫不起眼?陀^的說,慈禧沒有高貴的血統(tǒng),她不過是來自于下五旗的鑲藍旗;她也沒有顯赫的家境,其父親不過是一個極普通的中下層官員,并不為人所知;蛟S,慈禧“貴人”身份正好符合了她的出身,而這也意味著進宮后的慈禧必須接受現(xiàn)實,要想登上皇后的寶座,前途基本相當?shù)拿烀!J聦嵣,咸豐元年的選秀主要也是為了冊立皇后,因為咸豐的元配薩克達氏早在藩邸時(未登基前)即已去世。在慈禧之前進宮的,還有其他嬪妃如貞嬪、云嬪等。貞嬪和云嬪都是咸豐在藩時的侍妾,兩人可謂是占盡先機。特別是貞嬪鈕祜祿氏(也就是后來的慈安太后),咸豐帝登基后便立刻由貞嬪晉封為貴妃,連升兩級;不久,鈕祜祿氏更是直接被立為皇后(也就是后來的慈安太后),成為中宮之首。相比而言,慈禧則要遜色很多,她花了兩年時間才由貴人晉升為懿嬪,可見初入宮時并非那么的一帆風順。以慈禧好強爭勝的天性,她對此當然不會滿意。不過,慈禧還有機會的,因為當時的妃子們(尤其是皇后)都未曾生得子嗣,這對于咸豐乃至整個清廷來說可是件至關重要的事,誰要是在這個問題上獲得先手,那在未來的后宮競爭中無疑將占盡優(yōu)勢。雍正朝后,清朝皇帝選定皇位繼承人雖不限于嫡長子,但嫡子(皇后所生)和長子(年紀最大的兒子)終究能夠占據(jù)地位和年齡的優(yōu)勢,也能得到皇帝更多的關注。慈禧心里也清楚,自己在短期內無法超越皇后鈕祜祿氏,所以她希望能夠搶在皇后和所有妃子前頭為咸豐生下子嗣,這樣就能迅速提升她的地位了。但生育皇子這事,光著急是沒有用的。咸豐二十歲即位,當了四五年皇帝仍舊沒有子女,這在清朝歷史上從來沒有發(fā)生過。為這事,咸豐自己也很是煩惱,總以為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好在咸豐五年(1855年)時,他最寵愛的麗嬪懷孕生產,但讓他很不高興的是,后來生下的卻是個女兒(即榮安固倫公主),于是咸豐本來答應的賞賜物品全部減半發(fā)給。咸豐很著急,但慈禧比他更急,因為慈禧當時的身體也不太好,特別在婦科方面。據(jù)記載,年輕時的慈禧每遇經期,似乎都有月經不調、痛經等毛病,往往導致“腰腹脹痛,胸滿嘔逆”的癥狀。入宮兩年后,這個病癥似乎沒有得到完全的好轉。好在慈禧后來升為懿嬪,地位得到提高,各方面的待遇也有所改善。在太醫(yī)的幫助下,慈禧得到了精心的調理,身體這才完全轉好;蛟S是天意,或者是自己的努力,慈禧終于獲得了這份幸運。咸豐五年(1855年)六月,慈禧懷孕。由于咸豐的子嗣不旺,慈禧的受孕很快受到了整個后宮乃至咸豐的極大重視,當時御醫(yī)隨叫隨到,接生嬤嬤也早早備齊,甚至連埋新生兒胎衣的喜坑都早早刨好。懷孕八個月后,咸豐特意令慈禧的生母進宮住宿,以便照顧自己女兒的第一次生產。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新生兒清脆的哭聲打破了皇宮昔日的寧靜,在一片喜慶的氣氛中,慈禧終于生下咸豐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皇子載淳。咸豐得知消息后,他在興奮之余,飽蘸濃墨,親筆寫下“庶慰在天六年望,更欽率土萬斯人”兩句話,以表明他登基六年方得一子的激動之情。一般來說,清朝皇帝大都在二十歲前便有子嗣,咸豐當時的壓力可想而知。載淳出生后,已經26歲的咸豐總算是松了口氣:不管這孩子今后如何,這大清的江山總算是香火可續(xù),好歹有繼承人了!慈禧生子有功,其地位的提升也像火箭飛升一般:就在生下載淳的當天,咸豐便下詔封慈禧為懿妃,當年十二月舉行冊封禮;一年后,慈禧由懿妃再次晉封為懿貴妃。由于皇后下面并無皇貴妃,因此慈禧便成為后宮中僅次于皇后的第二人。由此可見,在等級森嚴的皇宮中,“母以子貴”決不是一句空口白話。慈禧或許沒有想到,載淳這個小娃娃的降生,竟然給她的命運帶來了如此巨大的轉折。就在生下載淳的第九個月,咸豐特旨準許慈禧回家省親。聽到這個消息后,慈禧的家人又驚又喜;在慈禧回家的當天,就連整個胡同的人都傾巢而出,一睹當時的盛況。這天早上,慈禧乘坐著華麗的轎子,在宮女和太監(jiān)的攙扶下,回到了闊別好幾年的家中。由于慈禧已經貴為皇妃并生下龍子,當時除慈禧的母親和年長的親戚外,家中的所有人都向慈禧下跪請安。隨后,慈禧的家中大開宴席,慈禧也在席間和家人、親戚交談,尚沒有什么皇妃的架子。家宴進行得熱熱鬧鬧的,一直到傍晚時分,在太監(jiān)的催促之下,慈禧才帶著一行人依依不舍的返回皇宮。這一次省親,也是慈禧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從此后,她再也沒有回過娘家,不過她的母親還可以經常去皇宮中看望她。遙想當年,慈禧曾祖父吉郎阿任戶部銀庫員外郎時,因銀庫發(fā)生虧空而被罰賠補43200兩銀,因其已身故而改由其子景瑞(即慈禧祖父)減半賠補21600兩銀。由于未能如期賠足,景瑞后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鋃鐺入獄,慈禧的父親惠徵四處告貸,這才湊足了至少應賠六成的限額而將其父保出。由此也可見,慈禧之家當時何等窘困,而其入宮對這個家庭的翻身又是何等的重要。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慈禧所生下的這個皇子,最后竟然成為皇位唯一的繼承人,這使得咸豐沒有任何的選擇余地,也使得雍正朝后設立的秘密建儲失去了實施的意義。由此,慈禧即使當不上皇后,她最少也可以當上皇太后。正因為這個非同尋常的機緣,慈禧才得以躋身最高權力的爭奪之中而成為近半個世紀的“大清女皇”。這一切,在“名分天注定”的專制社會里,看似偶然,卻都在必然之中。





上一本:民國風骨:群星輝耀的大師時代 下一本:西潮新潮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女人當國:慈禧太后與晚晴五十年的作者是金滿樓,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