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珂,臺灣學者,著名民族學家、歷史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在這本著作中,王明珂教授以一個古老的華夏邊緣——羌族——說明華夏的成長歷程,以及推動此成長歷程的社會與文化微觀過程;這是以具體研究來說明華夏與華夏邊緣的本質(zhì)及其歷史變遷。本書是一本羌族民族史,也是一本羌族民族志。 羌族聚居于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的高山深谷中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茂縣、理縣、松潘和地屬綿陽的北川等地。本書通過對這些地區(qū)社會、歷史與文化的長時段調(diào)查和多層次探討,展現(xiàn)了華夏西部族群邊界的變遷,以及中華民族融合的過程。 這是一本凝集了作者十幾年田野考察經(jīng)驗的傾情力作,是對羌民幾千年生存繁衍狀態(tài)的一次深刻解讀。 作者簡介: 王明珂,1952年出生于臺灣。1979、1983年先后畢業(yè)于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1992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現(xiàn)任職于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并曾任教于臺灣大學、清華大學、臺灣師范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等校。豐要從事于中國民族史、族群認同、歷史 目錄: 序(李亦園) 前言 文本與田野說明 社會篇 導言 第一章地理環(huán)境與人群 一、各行政區(qū)簡介 二、語言、體質(zhì)外貌與文化表征:誰是羌族? 第二章村寨與城鎮(zhèn)生活 一、村寨聚落 二、村寨中的經(jīng)濟生活 三、城鎮(zhèn)、街市與鄉(xiāng)上 四、鄰近城鎮(zhèn):松潘、馬爾康、灌縣與成都 第三章族群認同與區(qū)分 一、婚姻與家庭序(李亦園) 前言 文本與田野說明 社會篇 導言 第一章地理環(huán)境與人群 一、各行政區(qū)簡介 二、語言、體質(zhì)外貌與文化表征:誰是羌族? 第二章村寨與城鎮(zhèn)生活 一、村寨聚落 二、村寨中的經(jīng)濟生活 三、城鎮(zhèn)、街市與鄉(xiāng)上 四、鄰近城鎮(zhèn):松潘、馬爾康、灌縣與成都 第三章族群認同與區(qū)分 一、婚姻與家庭 二、家族 三、村寨與其守護神 四、“羊腦殼”與“牛腦殼” 五、“爾瑪”、“漢人”與“蠻子” 六、“爾瑪”與羌族 七、“一截罵一截”的族群體系 第四章結(jié)構(gòu)下的情感與行為 一、村寨生活中的“我族”與“他族” 二、村寨中的鄰人與女人 三、社會規(guī)范、污穢與代罪羔羊 四、岷江上游村寨中的毒藥貓 五、女性與貓:區(qū)分的破壞者 六、“內(nèi)部毒藥貓”與“外在毒藥貓” 七、無毒不成寨 八、經(jīng)驗、歷史與神話 九、“現(xiàn)在毒藥貓少多了” 歷史篇 導言 第五章羌族史:典范與解構(gòu)典范 一、典范的羌族史 二、近代國族主義下之民族與中華民族 三、典范羌族史的形成過程 第六章羌族史的再建構(gòu):華夏邊緣觀點 一、商至漢代華夏之羌人概念變遷 二、華夏邊緣羌人地帶之形成:東漢晚期至魏晉 三、羌人帶的萎縮:漢化、番化與夷化 四、羌人帶上最后的“羌人” 五、民國時期民族調(diào)查者所發(fā)現(xiàn)的羌民 六、華夏邊緣的本質(zhì)及其變遷 第七章本土根基歷史:弟兄祖先故事 一、根基歷史 二、村寨中的弟兄祖先故事 三、根基歷史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 四、“弟兄祖先故事”中的歷史心性 第八章羌族認同與英雄祖先歷史 一、20世紀上半葉羌族認同的萌芽 二、老實的蠻子:周倉與孟獲的子民 三、漢族的拯救者:李冰與樊梨花的后代 四、古老的華夏:大禹子孫 五、過去很強大后來被打敗的羌族 六、流傳羌族中的兩種神話傳說 七、羌族認同及其本土歷史記憶 文化篇 導言 第九章古羌人文化:事實、敘事與展演 一、社會記憶中的古羌人文化 二、古華夏對羌文化的描述 三、文化夸耀與模仿:北川羌人的例子 四、近代羌文化探索與書寫 五、近代羌民文化探索:宗教信仰 六、在差異體系中尋找相似 七、異文化書寫中的華夏邊緣建構(gòu)與再建構(gòu) 第十章當代羌族認同下的文化再造 一、羌族本土文化建構(gòu)的背景 二、羌族文化再造:語言、文字 三、羌歷年與鍋莊舞 四、羌族婦女服飾 五、飲食文化:北川的例子 六、天神、白石信仰、端公與祭山會 七、文化展演 結(jié)語:歷史的創(chuàng)作物與創(chuàng)作者 一、華夏邊緣的歷史與“歷史” 二、另類“歷史” 三、歷史與“歷史”下的近代產(chǎn)物 四、華夏邊緣的省思:人類生態(tài)觀點 五、近代華夏邊緣再造:由“蠻夷”到“少數(shù)民族” 六、中國民族的再思考 參考書目 謝詞 追記第一章地理環(huán)境與人群 一、各行政區(qū)簡介: 汶川由都江堰市(灌縣)過青城大橋人山,車行約一小時便到達汶川縣南端的漩口與映秀鎮(zhèn)。映秀舊有娘子關(guān)。許多羌族人都認為,過去映秀與漩口都是羌族分布的地方,但目前這兩地的居民絕大多數(shù)都是漢族。由此沿岷江北行,約一個半小時車程即到達汶川的綿篪鄉(xiāng)。這兒號稱是“西羌第一村”——阿壩州最南端的羌族村寨在此。汶川舊縣城在綿篪、羌鋒一帶,清代的瓦寺土司在附近鎮(zhèn)守。今之汶川縣城——威州鎮(zhèn),還在北去車行半小時之處。汶川縣城是羌族的文教中心,威州民族師范學校與阿壩師范?茖W校都在此。因此威州鎮(zhèn)也是羌族歷史、文化的重要本土研究與推廣中心之一。 汶川縣有漢族、羌族、藏族與回族。據(jù)1985年的人口統(tǒng)計,漢族人口占全縣總?cè)丝?1.88%,羌族人口約占總?cè)丝诘?6.18%,藏族約占11%,回族僅占0.8%。目前羌族人口可能已占汶川總?cè)丝诘?0%。由于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的推行,1980年代以來愈來愈多的地方干部與公職人員由少數(shù)民族擔任,使得汶川儼然成為以羌族為主體的地方。事實上,羌族主要分布在縣北,岷江、雜谷腦河及其支流沿岸的龍溪、克枯、雁門、綿篪等地,是汶川羌族村寨的主要分布地。這些地區(qū)的羌族,更因為長久以來接近漢人地區(qū),受漢文化影響相當深。目前絕大部分岷江東岸的村寨居民,已普遍將漢語當作母語,本土語言消失殆盡。 理縣由汶川沿岷江支流雜谷腦河西行,便逐漸進入理縣地區(qū)。理縣也是漢、羌、藏與回族混居的地方。嘉絨藏族在此人口最多,最具社會、政治優(yōu)勢。理縣自古以來就是漢人與嘉絨藏族(舊稱西番)貿(mào)易的孔道重鎮(zhèn),而今又是西去阿壩州政府馬爾康之大道上的中間要鎮(zhèn)。因此,理縣羌族長期以來受嘉絨藏族與漢族雙重影響。在這兒,羌族村寨主要分布在甘堡以東,西邊便是嘉絨藏族的居住地。桃坪、通化、薛城附近各溝,都是羌族村寨的分布地區(qū),其中蒲溪溝是最深人大山中的一條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