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孔維勤說禪詩:大道在心


作者:孔維勤     整理日期:2014-08-22 23:00:10

   《孔維勤說禪詩(大道在心國學魅力經典解讀)》是臺灣孔子協(xié)會理事長、孔子學院院長孔維勤博士的一本解讀禪詩的書,《孔維勤說禪詩(大道在心國學魅力經典解讀)》是“孔維勤國學魅力經典系列”的第一本書。孔維勤博士以難以言說的美麗又深情的文字,解讀了70多首著名禪詩中蘊含的人生修行之道,讓我們在禪師們充滿機趣又明心見性的故事與文字中,輕輕拂去心靈的塵埃,回到一個明澈通透的世界和明澈通透的自我。全書文字風格獨特而優(yōu)美,對禪詩的解讀既獨到又充滿詩意和感性,讀后令人有深深的歡喜和感動。
  目錄:
  孔維勤敬致東方出版社(代序)大道在心空則有,靜則慧修行的“說”與“做”不著文字相桃花,悟道生死雙美寒山不寒道不遠人悟道如戀愛調心勿使惹塵埃何處惹塵埃名利也是禪趣破“牢關”活在當下歸路、故鄉(xiāng)在當下事皎人自迷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的因緣只欠清香畫中梅“理入”與“行入”為道莫還鄉(xiāng)自性在心隨它好,隨它壞動火煮茶一朵花的秘密自由人自性具足去除分別之心無情說給無情聽隨時,任運退步原來是向前過去、現在、未來騎馬與騎驢貧富與生死縱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貧無、有回到“閑情”自在白云深處坐禪僧“一湖水”的境界發(fā)從今日白佛法在世間山前一片閑田地一缽千家飯色身與法身若無閑事掛心頭桶底脫時大地闊無事可商量白云深處擁雷峰持戒與坐禪一樹春風有兩般知識、知見無為高淡清虛即是家日用事無別“看心石”與“出走云”先發(fā)望春臺卻把柴扉永夜開月明非為夜行人禪定誰道夜行人路絕無一事拍手驚他不肯離滯句者迷清風樓上赴官齋沔水江心喚一聲逝水不復返一擊忘所知附錄一觀自在——禪詩的禪味、禪境、詩味、禪理附錄二不同禪門宗風的禪詩分析   唐代詩僧德誠禪師這首詩,寫的是月夜垂釣的動人情景,我們仔細玩味這首禪詩,會發(fā)現禪師寫的不是真正的釣魚,而是如何找到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小秘密”。干尺細細的釣絲,完全是一個形容詞,作為人間的比喻,一是指出潭水之深,二是人生的尋尋覓覓,有如千絲萬縷,一旦用功了,生命的深刻與沉潛,有著更豐富的收獲。所謂垂釣干尺,意在深潭,面對許多人生的膚淺,用功的人總是有著更多的期待,更多的等待。所求之深,必須專心一意。這時候,有什么樣的經驗,比在湖邊釣魚更能磨煉一個人的耐性?如同修行的事,一點也急不得,往內心處走,不能外求,釣魚的人必須有更多內省的功夫,必須有“無為”的人生態(tài)度,不能心急。唐詩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詩句,釣魚的老翁要夠老。最老的釣魚翁是姜太公,姜太公釣魚,離水面一尺,所謂“愿者上鉤”,連魚鉤魚餌都免了,這個故事不必是真的,但是說出了一種“無為”的人生,無為的人生一定豁達,可以超越利害現實。所以禪詩第一句“干尺絲綸”,意味人生所求之深。禪詩的第二句“一波才動萬波隨”,又點出了所求之廣。人間大道既然沒有止境,無論微波蕩漾或是波濤洶涌,無邊無際的“隨波逐浪”,卻是一絲馬虎不得。波波相連,“萬波隨”是人間無窮無盡的因緣,從因緣的觀點,所有事情必須放大了看,才不會被剎那的“變化”左右,不會被眼前的事物迷惑,更不會執(zhí)著眼前的利害現實,失去自己的本性,讓大大的人生變成了顧影自盼的小可憐,把生命的氣象與格局變小。禪詩第三句“夜靜水寒魚不食”,被稱為“船子和尚”的德誠禪師寫詩到了此處,完全透露了他的心事,參禪的人生要親身體會,修行的道路無痕跡可循,人生真正的徹悟,談何容易!所以“夜靜水寒魚不食”,釣魚的人雖然靜靜等待,魚卻沒有上鉤。這詩句意味著“大道難遇”,所謂人間時節(jié)因緣,可遇而不可求,“有心栽花花不開”,“欲速則不達”,參禪求道,需要的是“恰恰無心時,恰恰無心用”的境界,有如生病的人,必須吃了藥才會痊愈,但是真正人生的功課,和一般的吃藥打針很不一樣,常常大病一場,反而覺悟了。人生心靈的藥方一點也不能急切。仿佛人生有了問題,想要詢問,真正到了問題的核心,要問的時候,反而覺得什么問題都沒有了,既然沒有問題了,一切都不再困擾。當初禪宗二祖慧可禪師求見達摩祖師,因為達摩祖師不見他,他為了表示自己求道的決心,硬生生把自己的手臂砍斷,達摩祖師被慧可禪師向道的決心感動,終于收下這個徒弟,便有了師徒二人精彩的對話;劭啥U師提出存在他心中許久的問題:“我的心不安,怎么辦?”對于多數的人,心不安是平常的小事情小問題,慧可禪師卻當成了大事情大問題。達摩祖師傾聽以后做了回答,他的回答也很奇妙,他要慧可禪師“把自己的心找出來”,然后他再幫他安心,慧可禪9幣聽話聽得很認真,他一心一意“要找到自己的心”,可是他一直找不到。當他告訴達摩祖師,他找不到自己的心的時候,達摩祖師告訴他:“我已經幫你安好你的心了。”有趣的是,慧可真的安心了,從此歸于達摩祖師門下。后來達摩祖師傳法給他,印證他成為禪宗二祖,當時慧可不說一句話,從西邊走向東邊,安心地向著達摩禮拜,便悄然離去。原來,禪宗心法的傳承,在因緣中,有如大地長河,青天白日,一切自然而然,隨順隨緣,不需要多事之人在那里比手畫腳,徒然心亂不安。我們再細細參一參德誠禪9幣的詩句,“夜靜水寒魚不食”雖然指出大道難覓,但那只是一般人的盲點罷了,真正的大道不在外頭呀,大道就在靜靜的心里。任何人只要心一靜下來,煙水茫茫,萬波隨動,月光灑在每一片波浪上,月印萬川,何等光景!忽然,水波載沉載浮,煩惱的故事不見了,身世的感傷不見了,靜心的世界,滿船的月光,四周一片空寂,人我俱忘!皾M船空載明月歸”,德誠禪師終于說出人生究竟的圓滿。到頭來,生命的變化,常常像一葉小舟在動蕩的水面,一刻也不停留。這時候,只要把煩躁的心靜下來,身心空寂了,會感受到詩中所寫的情境。真正的人世,似乎有人在那里,又似乎人是不存在的,船在那里,船也不在那里,人船都不見了,似乎只聽到水波的動靜,一切安靜了,既動又靜。原來的釣魚客,既在魚,又不在魚,行所無事,什么都不為了。生命小船上的釣魚客,每天事情仍進行著,卻一無牽掛,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P2-3





上一本:禮記精粹 下一本:馮友蘭追問人生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孔維勤說禪詩:大道在心的作者是孔維勤,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