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部分人來說,懷孕生子是人生中很深刻、強烈、奇妙的經(jīng)驗。一個新生命誕生了,他有著澄澈的雙眸,胖嘟嘟的小手和看似神秘的大腦思維。 小寶寶有同理心嗎?有思考能力嗎?在還沒學會閱讀與數(shù)學之前,他們?nèi)绾蔚弥P于道德的復雜事理呢?童年是人生至關重要的成長階段,但我們對那個階段所知的實在太少了,而許多時候甚至忽略了它! 人何以為人?一個小嬰兒著迷似地深情凝視母親的臉龐,可能奠定了人類“愛”與“道德”的基礎;全心投入地玩著假裝游戲可能解釋了我們?nèi)绾蜗胂笪磥恚踔潦侨绾螌懗鲆槐緯,如何發(fā)明日新月異的科技。 這本書與汗牛充棟的“育兒寶典”最大的不同,就是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充滿情感與智慧的視角,從一種嶄新的角度去欣賞童年的豐富性與重要性。 作者簡介: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Gopnik) 兒童學習和發(fā)展研究的領導者,首位從兒童意識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家。 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教授及哲學系客座教授,美國心理學會會員,曾榮獲加州理工學院摩爾杰出學者獎學金。 心理理論創(chuàng)始人之一,第一位受邀在美國心理學會開設講座的兒童心理學家。曾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心理協(xié)會、美國哲學學會及諸多兒童福利機構發(fā)表兒童心理理論的演講。 代表作《搖籃里的科學家》(TheScientistintheCrib)以及《寶寶也是哲學家》廣受好評,其中《寶寶也是哲學家》被迪士尼旗下BABBLE網(wǎng)站譽為“50本最佳育兒書籍”之一,她的文章和評論散見于《紐約時報》、《衛(wèi)報》、《科學人》等各大媒體。 目錄: 【 目錄: 】 引言毛毛蟲和蝴蝶/V 第一部分寶寶是如何想象和學習的/001 澄清的雙眸,胖嘟嘟的小手,大大的腦袋,這就是可愛而又神秘的寶寶。就算是最小的嬰兒對于世界的運轉(zhuǎn)也有很多認識,而蹣跚學步的幼兒則全心投入地創(chuàng)造一個瘋狂的假裝世界,而這可能解釋了我們是如何想象未來和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 Chapter01可能的世界/003 孩子們?yōu)楹我傺b? Chapter02假想的同伴/027 虛構的內(nèi)容怎樣闡明真理? Chapter03逃離柏拉圖的“洞穴”/051 兒童、科學家、計算機如何發(fā)現(xiàn)真理 第二部分寶寶是如何感知世界的/079 如果說成人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聚光燈,那么小嬰兒感知世界的方式更像是能照亮四周的燈籠。嬰兒并不會僅僅體驗著周圍世界的某個地方,相反,他們同時生動地體驗著所有【 目錄: 】 引言毛毛蟲和蝴蝶/V 第一部分寶寶是如何想象和學習的/001 澄清的雙眸,胖嘟嘟的小手,大大的腦袋,這就是可愛而又神秘的寶寶。就算是最小的嬰兒對于世界的運轉(zhuǎn)也有很多認識,而蹣跚學步的幼兒則全心投入地創(chuàng)造一個瘋狂的假裝世界,而這可能解釋了我們是如何想象未來和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 Chapter01可能的世界/003 孩子們?yōu)楹我傺b? Chapter02假想的同伴/027 虛構的內(nèi)容怎樣闡明真理? Chapter03逃離柏拉圖的“洞穴”/051 兒童、科學家、計算機如何發(fā)現(xiàn)真理 第二部分寶寶是如何感知世界的/079 如果說成人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聚光燈,那么小嬰兒感知世界的方式更像是能照亮四周的燈籠。嬰兒并不會僅僅體驗著周圍世界的某個地方,相反,他們同時生動地體驗著所有事物。寶寶們就像佛陀一樣,也是身在斗室心在四野的旅行者。他們在意識的池塘中自在地戲水,而不是沿著奔涌的意識之流奮勇前進。 Chapter04做小嬰兒是什么感覺?/081 意識與注意 Chapter05我是誰?/105 自我、記憶與逐漸涌現(xiàn)的意識之流 第三部分人類愛與道德的基礎/133 寶寶并不像我們曾認為的那樣,是無涉道德的生物。一個嬰兒深情凝視母親的臉龐,可能奠定了人類“愛”與“道德”的基礎。兒童對父母的影響,等同于父母對他們的影響。我們的成長不僅僅由基因或者母親所決定,相反,童年的經(jīng)驗指示著我們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道路。 Chapter06赫拉克利特的河流與羅馬尼亞的孤兒/135 早期的經(jīng)驗如何塑造此后的人生? Chapter07學習愛/149 依戀與身份認同 Chapter08愛與法律/171 道德的起源 尾聲 嬰兒與人生意義/201 致謝/215 譯者后記/219 注釋/221 高普尼克第一個認識到人類的嬰兒比我們曾經(jīng)認為的更加智慧、道德和理性,這也符合積極心理學對人性的基本假設。 彭凱平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終身教授 我們一直認為成人的大腦是一個小宇宙,原來這個小宇宙在嬰兒期就已經(jīng)足夠復雜了,可以完成很多我們難以想象的事,如假想、推理等,而且嬰兒更換知識的速度遠遠高于成人。我毫無保留地推薦這本極具價值的書。 李淼 物理學家、中山大學教授 高普尼克第一個認識到人類的嬰兒比我們曾經(jīng)認為的更加智慧、道德和理性,這也符合積極心理學對人性的基本假設。 彭凱平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終身教授 我們一直認為成人的大腦是一個小宇宙,原來這個小宇宙在嬰兒期就已經(jīng)足夠復雜了,可以完成很多我們難以想象的事,如假想、推理等,而且嬰兒更換知識的速度遠遠高于成人。我毫無保留地推薦這本極具價值的書。 李淼物理學家、中山大學教授 這本書與汗牛充棟的“育兒寶典”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主角是孩子,不是“養(yǎng)育”他們的成年人。高普尼克清晰明確地指出“兒童在哲學論述中的缺席”?峙滤懈改,都只把孩子看作“養(yǎng)育”的對象,而這本書會讓你醒悟:孩子的思想與情感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段永朝財訊傳媒集團首席戰(zhàn)略官 這不是一本實戰(zhàn)性的育兒百科。如果你對眼前呆萌可愛的寶貝的精神生活充滿好奇,那么請打開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充滿著奇思異想的童年世界。 周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 當我們試圖去教育自己的寶寶時,我們是否真的了解這個謎一樣的小生物?這本書用大量最新的跨領域研究,刷新了我們對幼兒的認識!基于這些對孩子行為的全新解讀,我們在每日的教養(yǎng)中,將會持有不一樣的態(tài)度。 羅玲羅玲心靈成長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偉大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將嬰兒眼中的世界描寫為“一片嘈雜、混亂的混沌狀態(tài)”,但高普尼克則對這種觀點提出了挑戰(zhàn),基于她所做的前瞻性研究,她令小嬰兒那復雜的思維能力得以重現(xiàn)于我們面前。 V·S·拉瑪錢德朗|V.S.Ramachandran《尋找腦中幻影》(PhantomsintheBrain)作者 高普尼克不僅是最杰出的研究者之一,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如果你想了解孩子們在想些什么,閱讀本書便是最佳的起點。 保羅·布盧姆|PaulBloom著名認知心理學家,暢銷書《快感》作者 做一名小嬰兒會是什么感覺?《寶寶也是哲學家》讓我們重新記起那些曾經(jīng)被遺忘的回憶。 喬納·萊勒|JonahLehrer美國心理學家,《為什么大猩猩比專家高明》(HowWeDecide)作者 這本書讓人真正思考“意識”是什么。兒童的思想真是一個奇怪而絕妙的世界。 坦普爾·格蘭丁|TempleGrandin著名動物學家,《用圖像思考》(ThinkinginPictures)作者 這是一本極有條理的科學著作,高普尼克用富有說服力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最初幾年,讓我們明白,我們自以為了解的兒童身上其實也包裹著重重謎團。 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暢銷書《智能的結構》作者 高普尼克解釋了近幾十年來科學研究對嬰兒思維的討論,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關于“我如何成為我”的精彩故事。 《紐約時報》 在這本有趣的書中,高普尼克認為,如果嬰幼兒與成人之間存在差別的話,那就是嬰幼兒比成人更加敏感,她還論及了與愛、真理和人生意義有關的哲學問題。研究兒童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思維如何運作,也幫助我們理解人類處境和愛之本質(zhì)。 《出版人周刊》 《寶寶也是哲學家》既是一本科普圖書,也是一部充滿浪漫情懷的著作。高普尼克總是想象自己置身于幼兒的意識世界之中,而這本書就是她這種迷人想法的結晶。 邁克爾·格林伯格|MichaelGreenberg《紐約書評》(TheNewYorkReviewofBooks) 高普尼克筆下的心理學實驗向我們展現(xiàn)了小嬰兒那驚人的復雜思維,這真是太令人著迷了! 德魯·德·西爾弗|DrewDeSilver《西雅圖時報》(SeattleTimes) 幾乎沒有人比高普尼克更有資格成為認知發(fā)展領域的啟蒙導師。她的字里行間充盈著智慧與博學,以及對晦澀術語的反感和摒棄,這才是令人欽佩的大家風范。 查爾斯·費尼霍夫|CharlesFernyhough《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 高普尼克不僅質(zhì)疑了進化對大腦的塑形作用,也不太關注自石器時代以來人類大腦進化而成的固定的認知模塊。相反,她更強調(diào)人應該具有超越自己的生物性以及創(chuàng)造全新環(huán)境的認知能力。 伊桑·雷默爾|EthanRemmel《美國科學家》(AmericanScientist) 我會向任何一名幼兒家長極力推薦這本迷人的著作。事實上,所有曾經(jīng)是孩子的我們都該讀一讀。 喬!とR西|JoshLacey《衛(wèi)報》(TheGuardian) 高普尼克是一位很棒的作者,她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讓一個原本可能過于抽象的主題變得生動有趣……《寶寶也是哲學家》不僅是對近年來幼兒思維研究的總結,也讓童年在具有2500年歷史的西方哲學中獲得了棲身之所。 馬克·斯隆|MarkSloan《舊金山紀事報》(SanFranciscoChronicle)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且發(fā)人深省的書……盡管所涉及的主題十分艱深,卻絕不沉悶。事實上,高普尼克以一種新鮮、熱情而詼諧的筆調(diào)來探究兒童的思維……任何人想要更好地了解兒童的發(fā)展及其對人生的意義,就必須要讀一讀這本書。 艾米·斯克里布納|AmyScribne《書頁》雜志(Bookpage)引言毛毛蟲和蝴蝶 一名剛滿月的小寶寶緊皺著眉頭,專心地凝視著媽媽,看著看著,他突然綻放出快樂的笑容。他不僅看到了媽媽,并且感受到了媽媽的愛意,但是,對這個小寶寶來說,他真切地看到和感受到的究竟是 什么呢?作一個小寶寶是什么感覺呢? 一個兩歲的孩子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送給了一個看上去很餓的陌生人。那么小的孩子就已經(jīng)知道同情他人,并且愿意大方地分享嗎? 一個3歲的孩子宣稱,除非她的“寶寶們”——住在她的口袋里,以花瓣為早餐,長著紫色頭發(fā)的雙胞胎娃娃——在餐桌上也有一席之地,否則,她就不吃飯了。這個孩子怎么會如此堅定地相信自己的想象所虛構出來的人物呢?而且,她怎么能幻想出那么特別的人物呢? 一個5歲的孩子通過觀察一條金魚發(fā)現(xiàn),死去的生物不會復活。這樣一個既不會閱讀,也不會做加減法的孩子是如何弄明白“死亡”這種艱深的概念的呢? 那名剛滿月的小寶寶會成長為兩歲、3歲、5歲的孩子,最終,她也會擁有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名母親。這些不同年齡段,看上去完全不同的小生命怎么可能會是同一個人呢?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jīng)是孩子,而大部分人也終將為人父母,我們也都問過這類問題。 童年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同樣也是人類特質(zhì)中尚未被探究的一個領域。童年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概念,但當我們真正談及童年時,所用的幾乎都是個別化的、第一人稱的說法:“我”現(xiàn)在應該對“我”的孩子做些什么?“我”的父母當時做了些什么,讓“我”長成現(xiàn)在這樣? 大多數(shù)與兒童有關的書籍都是這樣表述的,包括自傳和小說,以及隨處可見的教養(yǎng)類書籍。但童年并不僅僅是文學作品中專門描繪的那種復雜時期,也不僅僅是美國的早教計劃中尚待解決的一個特殊問題,它甚至不僅僅是人類所獨有。我認為,正是童年讓我們所有人能夠成為我們自己。 一旦開始更深入地思考童年,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普遍、明顯、簡單的事實充滿了復雜性和矛盾性。孩子極其相似,也十分不同。有時,我們會覺得孩子就像成人一樣,但有時,他們卻似乎來自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他們的思維似乎非常局限,所知道的東西比我們少得多。但早在學會讀寫之前,就有非常出色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早在開始上學之前,就已經(jīng)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有時,他們關于周圍世界的經(jīng)驗狹隘而固化,但有時,他們的經(jīng)驗似乎比成人的更寬泛。在成長為我們自己的過程中,童年的經(jīng)驗似乎十分重要。而我們也都知道,孩子長大成人的路途迂回而復雜,世上有很多糟糕的父母養(yǎng)育出圣人一般的子女,慈愛的父母卻養(yǎng)育出焦慮而神經(jīng)質(zhì)的孩子。 年紀越小的孩子越令人不可思議。我們或多或少都能記得自己五六歲時的情景,也能夠在理性而公平的基礎上與學齡兒童交談,但更小的嬰兒和我們就絕對不是同一層次的人了。小嬰兒還不會走路,更不會說話, 就算是蹣跚學步的幼兒也一樣,但他們卻都具有科學概念,或者更準確地說,具有常識,這表明,孩子們在童年所學之多,是今后一生都無法企及的。也許,我們很難從一個孩子身上看到他將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同樣,我們甚至更難以將目前正在寫作的“我”和50年前那個只有6斤重的小嬰兒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眉眼之間毫無相像之處,或者甚至難以和稍后那個有27斤重,喜歡胡言亂語,情感熱烈,自由地玩著假裝游戲,到處亂跑的孩子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甚至并沒有為童年這個年齡階段設定一個很好的名稱。本書重點關注5歲以下的兒童,我有時會用“嬰兒”這個詞語來統(tǒng)稱所有3歲以下的孩子。我覺得,“嬰兒”等同于結合了胖嘟嘟的臉頰和有趣的發(fā)音為一體的可愛生物,但同時,我也清楚,許多3歲的孩子可能會激烈地反對這種描述。 新的科學研究和哲學理論都表明并且加深了童年的神秘性。過去30年來,我們對于嬰兒的科學認識有了革命性的新發(fā)展。我們曾經(jīng)認為嬰兒是不理性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無道德感的,他們的思維和經(jīng)驗都是固化的,直接的,局限的。但事實上,心理學家和神經(jīng)科學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嬰兒不僅比我們所認為的要學得更多,而且也幻想得更多,關心得更多,經(jīng)歷得更多。在某種意義上,年幼的孩子實際上比成人更加聰明,更富有想象力,更會關心他人甚至更敏感。這一科學的革新,讓哲學家們首次將嬰兒納入認真考慮的范圍內(nèi)。 童年很重要,也很令人困惑,這種二元組合應該是哲學中的一個經(jīng)典領域。但追溯2500年的哲學史,幾乎找不到任何關于兒童的論述。假如一個火星人希望通過研究地球上的哲學來了解人類,那么,他可能會很輕易地得出“人類依靠無性繁殖”的結論,因為我們關于童年哲學的討論實在是太少了。 但近年來,這種狀況有所改變。哲學家們開始關注嬰兒,甚至向他們學習。如今的《哲學百科全書》①里收入了一些與嬰兒有關的文章,通常以“嬰兒的認知”或“兒童的心理理論”之類的標題出現(xiàn)。我也曾在美國哲學學會(AmericanPhilosophicalAssociation)以及兒童發(fā)展研究協(xié)會(SocietyforResearchinChildDevelopment)發(fā)言,在那里,哲學家們對“嬰兒何時開始理解他人的想法”、“他們?nèi)绾握J識世界”、“他們是否有共情的能力”等問題進行了討論。還有一些哲學家甚至搖搖晃晃地坐在幼兒園的小椅子上,對孩子們做實驗。研究嬰兒有助于我們以一種新的方式來回答關于想象、真理、知覺、身份、愛、道德等基本問題。在本書中,我將以嬰兒為基礎,討論對這些基本哲學命題的新看法,并將以這些哲學命題為基礎,討論關于嬰兒的新觀點。 第4章做小嬰兒是什么感覺意識與注意偉大的發(fā)展心理學家約翰·弗拉維爾(JohnFlavell)曾經(jīng)告訴我,如果可能,他愿意獻出一切學位和榮譽,交換一次機會,在小嬰兒大腦里停留5分鐘,再次真正地體驗兩歲孩子所體驗的世界。我想,這也許是幾乎所有的發(fā)展心理學家們都會有的秘密心愿,無論我們談起神經(jīng)可塑性或基本學習機制時顯得有多么科學。而且,相信這也是所有父母們的愿望。做一名小嬰兒是什么感覺呢?嬰兒如何體驗世界?了解人類的意識對我們認識嬰幼兒有何幫助?嬰幼兒會讓我們認識到意識的哪些本質(zhì)? 至少是從科技革命發(fā)生開始,意識就成為了哲學中最為棘手的問題。眾所周知,我們擁有著具體而生動的體驗:灰藍色天空的特殊顏色,成熟草莓的獨特口感,鴿子咕咕叫時發(fā)出的特殊音調(diào)。哲學家們創(chuàng)造了一些技術性的術語來捕捉我們的體驗中這種獨特的性質(zhì),例如“主觀性”或“可感受性”等。但是,關于這個問題,最佳的哲學表述來自于托馬斯·內(nèi)格爾(ThomasNagel)。①內(nèi)格爾在一篇著名的論文中問道:“做一只蝙蝠會是什么感覺?”以此類推,關于意識的問題,實質(zhì)上就是“做我自己是什么感覺”。 在對大腦有所認識之前,我們可能會將意識視為某種特殊物質(zhì)的神秘特性,無論將其稱為心智或靈魂都好。然而,上百年來關于大腦的科學研究已經(jīng)讓哲學家們相信,我們所體驗的一切要么與大腦有關系,要么就是由大腦而導致,或者是在大腦內(nèi)部基礎上產(chǎn)生的。但盡管如此,意識如何成為可能,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卻并沒有比一百年前進步多少。區(qū)區(qū)幾斤重的大腦灰質(zhì)的神經(jīng)電活動,怎么就讓我們感知到了天空的湛藍、鴿子的歌聲? 大多數(shù)問題,包括大多數(shù)哲學問題,我們至少都能得到一些提示,獲知可能的答案在哪兒,只需要判斷哪種答案是正確的即可。但是,意識卻是一個真正困難的、令人挫敗的問題,因為我們根本沒有任何線索,不知道答案大概會是什么樣的。唯一清楚的就是,供參考的各種可能答案幾乎都是令人絕望的。 通常,在認知科學中,我們在解釋心智如何工作時,都會考慮人們做出的行動或進行的計算。例如,為了解釋人類可以創(chuàng)造新句子這個現(xiàn)象,我們會說,因為人們知道語法規(guī)則,如果語法規(guī)則不同,那么產(chǎn)生的句子類型也就不同。但是,意識似乎不能用“因為我們由大腦來發(fā)出特定行為或開展某種計算”來解釋。至少,這種解釋就像是說,我們可能剛好有同類語法規(guī)則,所以就會產(chǎn)生恰好同類的句子,但是所體驗到的句子卻是完全不同的。這樣,甚至機器人也可能發(fā)出這些行為或開展這類計算,而根本無需任何覺察或辨識。意識似乎也不僅僅是擁有某種神經(jīng)聯(lián)結的產(chǎn)物或是特定進化歷史的結果。我們甚至可以想一想僵尸,它們和我們在各個方面都一模一樣,唯獨缺少意識。 幼兒的注意也是沒有焦點的我們無法通過直接詢問來了解小嬰兒的意識是什么樣的,但卻可以嘗試研究能夠體現(xiàn)在典型的外顯意識中的內(nèi)源性意識,從而了解嬰兒的意識。同樣,這種間接的方式也適用于幼兒。此外,也可以詢問幼兒有何體驗。 直到20世紀90年代,人們似乎才認識到這種看似盲目的明顯觀點。約翰·弗拉維爾是少數(shù)幾名能夠進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AcademyofScience)的發(fā)展心理學家之一,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fā)展心理學家之一。而他自己可能會率先說,榮譽應當歸于“弗拉維爾夫婦”——他的妻子埃莉也在研究工作中投注了大量心血。1993年,在我曾參與的一次會議上,約翰安靜地起身說:“埃莉和我曾有一個疑問:兒童對‘意識’會有什么看法呢?所以,我們就去了幼兒園,直接詢問孩子們。”通常,要發(fā)現(xiàn)上述這種看似盲目的明顯觀點是需要耗費精神的。約翰接著描述了研究中一些令人驚訝而極具哲學吸引力的結論,他們發(fā)現(xiàn),關于意識,我們以為是不證自明的一切內(nèi)容,對于學前兒童而言卻并非如此。 學前兒童對“注意”的看法與成人完全不同。他們似乎無法理解所注意的焦點為何。例如,讓孩子們看到埃莉正注視著一幅有趣的圖片,畫面里有幾名兒童,圖片放在一個很簡單的相框里。埃莉指著畫面中的兒童,一一描述他們分別是什么樣。之后,詢問孩子們:埃莉心里是否正在想著畫面里的兒童,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接著詢問他們:埃莉心里是否也正想著畫框,孩子們?nèi)曰卮稹笆堑,她也想著畫框”。他們認為埃莉當然沒有同時想著所有事情,“她沒有想隔壁房間里的椅子”,但孩子們覺得埃莉會同時關注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事物,可以說,幼兒并沒有理解注意力中的盲視現(xiàn)象。當然,這有可能只是因為幼兒對“意識”仍感到很困惑,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幼兒自身的意識與埃莉的意識完全不同所導致,也許幼兒“意識”的方式就是沒有焦點的。所以,即便我們直接向兒童詢問他們的意識體驗,也能找到線索表明他們的意識與成人完全不同。 做小嬰兒會有何感受上述種種,對于我們了解做小嬰兒的感受會有什么幫助?嬰兒的確比成人意識到的東西更多,意識也更強烈,這似乎是可信的。成人那如同聚光燈一般集中的注意力,到了小嬰兒那里卻更像能照亮四周的燈籠(如圖4—1)。嬰兒并不會僅僅體驗著周圍世界的某個方面而忽略了其他的一切,相反,他們似乎是同時生動地體驗著所有事物。嬰兒的大腦似乎完全浸泡在膽堿能遞質(zhì)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點抑制性遞質(zhì)來緩和其效應。而且,他們的大腦(同心智)都極具可塑性,向各種新可能完全敞開。而且,與成人相比,嬰兒也似乎更不受特定的無意識所控制。他們的經(jīng)驗中很少有相似的、熟練的或自動完成的,所以,習慣性的無意識行為也相應更少。正是由于嬰兒不太能夠抑制干擾,因此,接觸到的意識領域也就更廣。也就是說,嬰兒比我們更有意識。對于成人而言,活躍的意識往往伴隨著注意力,而注意力則與大腦的可塑性相聯(lián),注意力也確實讓成人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智和大腦。但如果進行反向推理,大腦具有可塑性意味著注意力敏銳,而敏銳的注意力意味著活躍的意識,又已知嬰兒的大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由此可得嬰兒比成人更有意識。然而,這種推測仍是拐彎抹角的,不夠直接。我們當然可以說,嬰兒很少有習慣成自然的行動,他們的注意力不夠集中,他們的大腦可塑性很強,此外,世界上的大部分事物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他們所能學到的也很多。但是,做這樣的小嬰兒究竟會有何感受呢?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看成人在做小嬰兒所做的事情時會有什么感受。當我們把自己的大腦和心智放到近似于小嬰兒的位置,意識會是什么樣?我們是失去意識?還是獲得更多意識?旅行與冥想首先,我們可以想想成人的旅行,尤其是當美國人到印度或中國之類的異國他鄉(xiāng)旅行時的體驗。身處陌生之地的成人在很多方面都極像小嬰兒。在這種場景下,大量信息一擁而入,而旅行者并未處在平時的最佳位置,無法“自上而下”地提前判斷其中有哪些信息可能與自己相關。于是,成人也就像小嬰兒一樣,注意力更可能被外部的物體和事件所吸引,而不受自己的目的和判斷所決定。如果旅行者只是為了享受旅行過程而旅行,不是為了其他特殊目的(如開會、商業(yè)交易),這一點就更為明顯。實際上,矛盾的是,旅行是一種成人的活動,但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的目的就是不要有目的。最理想的旅行并不是一定要看到泰姬陵或長城,而是嘗試著充分吸收一種陌生文化的本質(zhì)。旅人們通常都認為旅途中的偶然和意外才是最精彩、生動的部分,一個好的旅人通常會開放地對待各種可能性。這種類型的旅行者也就像小嬰兒一樣,努力地發(fā)現(xiàn)世界的新面貌,而不確定自己將會發(fā)現(xiàn)什么。在旅途中,我們會重新關注在自己國家時已習慣得近乎麻木的小細節(jié):例如,日本人極具審美意味的日常生活方式,或法國人在咖啡館中了解彼此的方式,甚至是一種陌生語言微妙的抑揚頓挫,等等。相應的,這也會引導著我們重新塑造關于自己文化和國家的因果關系圖、我們自己的愿望和行動,由此,這種新知識也會讓我們想象新的生活方式,把日本式的泡澡或意大利式的熱情或法國式的智慧帶入自己的生活中。常言道,旅行能夠開拓視野,的確如此。旅行時,我們會重返好奇心旺盛的童年,從而對自己和他人有新的認識。在旅途中,至少是以上述方式旅行時,我們的注意力和意識都不斷得到充實,而不是被關閉的。生活似乎變得如此生動,有時甚至痛苦也會變得更加鮮明。實際上,旅行的短短幾日似乎匯聚了大量經(jīng)驗,意識滿溢而流。在北京或巴黎緊張的幾天行程留給我們的記憶,要比在家過著常規(guī)的、無意識的日常生活時幾周的記憶更多。同時,在外旅行時,計劃和行動似乎都變得很困難,如此眾多的新信息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所以,諸如購買食物或找到郵局等日常活動都變得需要花費極大的努力和精力,于是,我們就很可能出現(xiàn)一連串丟三落四的情況,忘了帶走夾克衫,或是充電器放錯地方,等等。除了以旅游為例,我們還可以考慮某種特殊的冥想活動。冥想練習是以新的方式來操縱自己的注意。其中一種冥想慣例是集中注意力并保持活躍的注意力來關注單一的某物;而另一種冥想方式則是盡可能地分散注意力。特殊的“開放意識”冥想練習要求人們不能聚焦于任何一件特定的事物,而這也就是戰(zhàn)勝“非注意盲視”、避免抑制注意力的訣竅。冥想練習開始于提高自己全部的注意水平,并且覺醒起來。此時,需要保持直立或無支撐的姿勢,不能躺或坐在椅子上,因為舒適的姿勢會讓人昏昏欲睡。眾所周知,冥想大師們都會服用大量的咖啡因。事實上,最早開始種植茶葉的是中國和尚,他們發(fā)現(xiàn),借助茶來改變一點點神經(jīng)遞質(zhì),對于保持注意力很有幫助。如今,每個禪院里仍有大量的人,而且明顯有許多現(xiàn)代日本和尚仍飲用濃得可怕的雀巢咖啡。此外,面向白色墻壁而坐也能使自己的意識失去可聚焦的對象。這樣,意識通常就會轉(zhuǎn)向內(nèi)在。成人對內(nèi)在體驗和外部世界都很關注,但冥想者們也需要努力避免這種轉(zhuǎn)向發(fā)生。他們有意識地試圖避免計劃或思考,為此,他們默數(shù)自己的呼吸,從而中斷內(nèi)心深處流淌的那種極具吸引力的自言自語。(在默數(shù)呼吸的同時很難再進行邏輯辯論或做計劃。)由此而來的體驗,至少在某一瞬間,將會是非常驚人的。突然之間,對外在的具體事物和內(nèi)在計劃的注意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對周圍一切事物的意識立即變得生動而形象。地面的質(zhì)感、光影投在墻上的微妙時刻、鳥兒歌唱和汽車呼嘯而過的聲音甚至你正在發(fā)痛的膝蓋,似乎都同時被照亮了,重要或瑣碎、內(nèi)部或外在的區(qū)別也漸漸模糊。旅行與冥想以截然相反的方式帶來相同的體驗。旅行讓人暴露在全新的、意外的外部信息之中,以至于忽略了尋常的注意選擇和抑制過程,周圍的一切都比尋常所注意的事物更加新穎有趣。而在冥想中,尋常的注意進程中斷了,沒有什么可注意的事物,反而是有意識地試圖避免集中注意力,避免抑制,避免計劃。二者的結果是相似的,正如大量新信息會讓人忽略抑制的過程,中斷抑制的過程會讓日常的信息也變得異常新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