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銀的鎮(zhèn)


作者:陶江     整理日期:2014-06-26 09:05:17

南昌自古就是煉丹、煉銅及銀器制作等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業(yè)較為活躍和鼎盛的地區(qū)。本書就是重新發(fā)掘這一歷史淵源非常深厚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將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風景展現(xiàn)于世人面前,將依附于銀器手工技藝的道教文化、鄉(xiāng)風民俗做一個全面的闡敘,讓人們讀懂讀透石崗這本大書,讓人們沿石崗銀器的時光隧道,去做一次歲月的穿越,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是一道新奇而又靚麗的風景線。
  作者簡介:
  江西省新建縣人。1982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200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要著作有中篇小說集《平手》、短篇小說集《一朵芙蓉出水來》、學術(shù)著作《陶姓史話》、長篇小說《轎譜》、長篇兒童文學小說《水邊的仙茅草》等。至今在全國報刊發(fā)表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二百余萬字。
  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
  歷史篇
  一、祖宗牌位下的祭品
  二、南昌之物寶天華
  三、坩堝煮銅的青光
  四、鐘鼎的絕妙佳音
  五、響石敲動的節(jié)奏
  歲月篇
  六、巧奪天工的細節(jié)
  七、藥包的傳神故事
  八、錦江淘金的帆檣
  九、血淚構(gòu)筑的金城
  十、金塘井中挖掘面沙金
  鄉(xiāng)俗篇
  十一、石頭崗上開銀花寫在前面的話
  歷史篇
   一、祖宗牌位下的祭品
   二、南昌之物寶天華
   三、坩堝煮銅的青光 
   四、鐘鼎的絕妙佳音
   五、響石敲動的節(jié)奏
  歲月篇
   六、巧奪天工的細節(jié)
   七、藥包的傳神故事
   八、錦江淘金的帆檣
   九、血淚構(gòu)筑的金城
   十、金塘井中挖掘面沙金
  鄉(xiāng)俗篇
   十一、石頭崗上開銀花
   十二、三鑼擊鼓奉神靈
   十三、社火的鄉(xiāng)間圖騰
   十四、匠人送神的儀程
  靈智篇
   十五、新天寶的花開花謝
   十六、浩然之氣貫長虹
   十七、詩意盎然的斜上村
   十八、鳳凰飛人的綽號
   十九、笨鳥先飛的幫匠
   二十、白臉公子的正途
   二十一、琢而磨之的技巧
   二十二、仁婆子的江湖經(jīng)
   二十三、做順工的江西老表
   二十四、走旁門左道的管匠
   二十五、忠厚本分的護身符
   二十六、眺望天際一線光亮
   二十七、一條道走到黑的人
  傳情篇
   二十八、賽銀廠的春花秋月
   二十九、大華金號的新生
   三十、華民金銀店的華麗騰身
   三十一、小嶺金雞迎春曉
   三十二、但得春筍滿山香
  未完的敘述
   三十三、春去春來尤春色 二、南昌之物寶天華西漢大將灌嬰所向披靡,率大軍水陸并進,浩浩蕩蕩,直指豫章。他佇立船頭,腰佩長劍,英姿勃發(fā),指著位于贛鄱交會處的偌大一片草墩,大手一揮:“屯軍!”隨后跳下船舷,大步流星,行進于草灘洲頭。雙目炯炯,如電似火。戰(zhàn)袍挾著雄風,卷倒枯草一片。他駐足于土墩,橫掃枯榮,搭起涼棚,抬眼四周,隨后,將寶劍朝地上一插,長長吆喝一聲:“動土!”于是,豫章古城就以灌嬰寰宇寶劍所插的位置為原點,向四周延展,開始了造城運動。人們在這寬大的土墩上,挖出一個個鑄煉金屬的土坑,將一坨坨各種鐵砂石熔化成通紅的鐵水,于是,鐵鍬鑄出來了,鏟子鑄出來了,筑城的工具發(fā)給了每個將士和生活在土墩上的原住民。灌嬰點上一炷香,朝東跪拜,先祭祀土地神。眾將士和百姓依序而列,刷拉拉跪倒一大片,主祭的參將念動咒語:“伏羲,助我天風,佑我子民,動土成城,固若金湯!北妼⑹亢桶傩正R聲高喊:“威武!威武!”聲震長空,在草洲上久久回蕩。
  后來,有傳說,灌嬰舞動手中的寶劍,祈禱天地諸神,得到天宮玉帝的首肯后,灌嬰得意至極,于是,他將寶劍往半空一拋,只見寒光閃處,寶劍似得神助,自龍沙夕照處往東而行,循南至青云譜,最后在滕閣秋風中落筆,劃出一個稍帶長方形的圈圈來。
  灌嬰將手中的鐵鍬深深地挖進豫章的泥土中,率先垂范,辛苦的筑城進程一刻也不肯停歇,率領(lǐng)眾將士和城里城外子民,用那鐵鍬鐵鏟硬是堆積起一座土城來。
  于是有了“昌大南疆”之說,有了城神“灌嬰”之說。
  灌嬰的行止給南昌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座城池,更重要的是他用通紅的鐵水昭示了日月的更替、歲序的更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土著和子民,得了真?zhèn),啟智通愚,有了遮身的手藝和先進的勞動工具。于是這片草洲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樹碧草青,垛城巍峨,市井繁榮,成了安居的福地。人們開始嘗試著勞動工具之外的創(chuàng)造,陳設(shè)品、裝飾品、酒具、祭器,一項成功便成為街頭巷尾傳揚的佳話。鐵器的成功,使得銅器、銀器、金器,開始走向日常生活,走進南昌城中百姓家的案頭。精美的器具,不僅僅是一件件奪人眼目的擺設(shè),更是一個個讓南昌人得意忘形的噱頭。
  南昌人用一雙粗手改變生活,用智慧靈巧尋找生活的創(chuàng)造,得到的甜頭激勵每個人的奮發(fā)。在如此神速的變化面前,南昌開始成為富庶之地。城外西山的山巔間,每至晚間,冶銅煉鐵的火光形同白晝,從梅嶺山脈銅源之處流出的銅液,得到充分的利用,資源成了寶藏,這個寶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南昌人自我恭維成了有福之人。歷史上江南有名的風水大師楊松在南昌游走后,曾經(jīng)由衷感嘆這里的山肥地沃、物產(chǎn)豐饒、地倚其勢、城依山水,是一片勝境。唐代詩人王勃更是洋洋灑灑用一篇出口成章的《滕王閣序》為這片土地留下了膾炙人N的詞句: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南昌于是有了超越地域、超越時空的好聲名。
  昌大南疆成了名副其實的富貴之源。
  農(nóng)耕之源造就了一座城池,也造就了特殊的文脈和特殊的能工巧匠,三教九流、五花八門的各種小技藝成了南昌人賣弄生活的靈器。這些能工巧匠以其特殊的生存本能,開始遷徙技藝,播撒南昌文脈。以至后來便有了高安人宋應(yīng)星將這些技藝廣為收集,著《天工開物》一書,這些南昌人眼中不起眼的小手藝、小工藝成了人類進化的另類標志。南昌特有的手工打制金銀器……P20-22
  ……
  





上一本:臥佛傳奇 下一本:荀子史話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銀的鎮(zhèn)的作者是陶江,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