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華文化最偉大不朽的經(jīng)典之一,《莊子》自魏晉玄學(xué)盛行以來就成為上層社會和讀書人的必讀書,其汪洋恣意的氣勢、博大精深的內(nèi)容和奇詭瑰麗的想象,一直讓讀者在驚嘆感佩之余,終難參透其究竟。一九八一年秋,南懷瑾先生在臺北十方書院開始講解《莊子》,本書即由其講解記錄整理而成。南懷瑾先生講《莊子》,自有一格,不斤斤于個別語譯,游乎經(jīng)史子集之中,不論出世入世,評比精義,正說反說,更提示《莊子》出入禪道的旨意。加之語言通俗明白,深入淺出,是當(dāng)代讀者接近《莊子》的最好讀本。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出身于世代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jīng)史子集,對國學(xué)鉆研精深,體認(rèn)深刻,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yī)學(xué)養(yǎng)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rèn),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 目錄: 開場白 為人為己之爭 溫柔敦厚與空靈灑脫 從容瀟灑的人們 外篇雜篇的影響力 逍遙游第一 逍遙解脫的人生 具見和比喻 物化被化自化 大禹治水 北冥的魚 怒而飛 神奇古怪的記載 六月的飛行開場白 為人為己之爭 溫柔敦厚與空靈灑脫 從容瀟灑的人們 外篇雜篇的影響力 逍遙游第一 逍遙解脫的人生 具見和比喻 物化被化自化 大禹治水 北冥的魚 怒而飛 神奇古怪的記載 六月的飛行 生命的力量 多藍(lán)多遠(yuǎn)的天 大海般的胸懷 大風(fēng)高飛 大鵬與小鳥 計劃之旅 生命的長短 北冥的天池 大與小 鵬程萬里 你是什么材料 自視很高的人 出格的高人 第五種人 陳摶老祖 第六種人 第七種人 至人神人圣人 隱士的故事 陽光和時雨 大境界小境界 世俗和出世的解脫 藐姑射山的神仙 知識的聾盲 心能轉(zhuǎn)物和禪定 圣人與帝王 大瓜與祖?zhèn)髅胤?br/> 瓜船 大樹和狐貍 無何有之鄉(xiāng) 真正的逍遙 齊物論第二 南郭與顏成 交臂非故 忘我與齊物 地球的呼吸 紀(jì)曉嵐的經(jīng)歷 依他起的風(fēng) 嚇人的音聲 泠風(fēng)飄風(fēng)厲風(fēng) 人籟地籟天籟 吹萬不同 無主宰非自然 神氣智慧 惶恐可憐的人 心態(tài)情態(tài) 生命存在與意識流注 主宰是準(zhǔn) 迷悟不二 誰是準(zhǔn)非 真正的是非 言語是什么 道與言語 道被遮住了 是非對錯 生死死生 圣人如何如何得道 天地萬物一匹馬 最終的一同 平凡的高智慧 暮四朝三不習(xí)慣 懂得調(diào)和的人 宇宙萬有開始前后 音樂與道 專心實證 圣人追求的境界 太極無極太太極 大小壽天為一 三以后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 孔子的春秋 仁義道德是什么 道的寶庫 人倫之道 莊子的論辯 至人的境界 求道與成道 說心物一元 文字與言語 歸回何處 夢與醒 吊詭機(jī)鋒 誰是公評人 生命的主宰 蝴蝶夢 小結(jié)《齊物論》 養(yǎng)生主第三 少知道少煩惱 袁子才與鄭板橋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打通督脈 督脈的三關(guān) 要名利要成仙 解牛的技藝 庖丁說法 人生的關(guān)鍵和枝節(jié) 謹(jǐn)慎的人 獨(dú)立自主的生命 崇高必有墮落 無盡相傳的薪火 人間世第四 顏回想當(dāng)王者師 泥菩薩過江的顏回 職業(yè)和事業(yè) 道是道德是德 道德的泛濫 不通人情世故的人 周圍嫉妒的人 笨的好人聰明的壞人 顏回的修養(yǎng) 外圓內(nèi)方 學(xué)古人好嗎 君道臣道師道 心齋是什么 八風(fēng)吹不動 自欺欺人被人欺 內(nèi)圣的修養(yǎng) 大使的痛苦 宋真宗與寇準(zhǔn) 郭子儀的境界 天下兩件大事 忠與孝 外交政治哲學(xué) 陽謀陰謀 禍從口出 有善心不刻薄 不遷怒不二過 太子的老師 馮道的境界 如何教育領(lǐng)導(dǎo)人 不自量力的螳螂 虎性馬性人性 齊國的大樹 樹神說法 韓非子說的故事 奇才異能 好就是不好 不祥就足大祥 孔予楚國之旅 小結(jié)人間世 德充符第五 王駘是何等人 山不山水不水 知止而后定 有始有終 有道者如何生活 你自以為是嗎 安之若命的人 郭象注解之美 道德充滿的人 向孔子說教的人 老聃怎么說 魯哀公被迷住了 吸引人的是什么 再說修養(yǎng) 李泌的故事 才德雙全 用師則王用友則霸用徒則亡 內(nèi)在與外在 發(fā)揮四種觀念 情與無情 什么是情什么是性 有情感情妄情無情 大宗師第六 天命與自然 知與不知的問題 你想與天地同壽嗎 誰真了解生命 知識學(xué)問非絕對 真人的行事風(fēng)格 真人的生命現(xiàn)象 用兵的原則 內(nèi)圣外王的成就 談《春秋》說《史記》 莊子眼中的高士 嚴(yán)子陵與漢光武 真人的境界 漢宣帝與丙吉 是莊子不是老子 法家與法治 能出世能入世 …… 應(yīng)帝王第七 堯舜以前 為何提倡仁義孝慈 上古人的生活與道行 民主自由是道德嗎 天下如何治 如何成為領(lǐng)導(dǎo)者 聰明努力不一定行 真正的明王之治 神巫給壺子看相 壺子的境界 壺子說修道 列子閉門修行 入世應(yīng)帝王 渾沌啊渾沌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遙解脫的人生 現(xiàn)在我們先開始研究第一篇逍遙游。逍遙兩個字,并不是西門町那個洗澡的地方逍遙池。不過,那個逍遙池也有一點(diǎn)取《莊子內(nèi)篇》的意味。在中國文化里,逍遙這兩個字,是莊子先提出來的。我們現(xiàn)在常說,人要逍遙逍遙,這個逍遙,常常是指修道人的理想,如何去逍遙,等于學(xué)佛的人,要求得解脫一樣。在我看來,許多修道人,不但不逍遙,并且看他們愈來愈苦。那些修道打坐的人,又吃素,又守戒,這樣那樣,這叫做道嗎?看他是一點(diǎn)都不逍遙。學(xué)佛的人也是一點(diǎn)都不解脫,你說這是何苦呢?所以我們看了《莊子》的題目,特別要注意。 《莊子》第一篇提出來逍遙游。逍遙是逍遙,游是游。因為逍遙,才可以游。借用佛家的觀念,人生能夠解脫,才能夠得游戲三昧,才敢在人生境界里游戲。如果人生不得解脫,這個人生根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如何能夠逍遙呢?從哲學(xué)觀念來講,什么是人生?我們可以給一個答案,就是痛苦的累積叫做人生。那么,痛苦如何解除呢?就是要得到逍遙的解脫,也就是莊子所提出來的逍遙游這個東西!跺羞b游》全篇的內(nèi)涵,首先就是人生要具有高見,就是普通我們講見地、見解、眼光、思想。一個人沒有遠(yuǎn)見,沒有見解,如想成功一個事業(yè),或者完成一個美好人生,是不可能的事。后來中國的禪宗,也首先講求“具見”,先見道才能修道,如果修道的人沒有見道,還修個什么道呢?等于說我們見到了金子,才想辦法把金子做成東西,如果連黃金都沒有看到,只在那里瞎想,有什么用!不僅是修道人必須先要見道,就是普通人也要真正了解了人生,才能夠懂得如何做一個人。所以,莊子首先提出來“具見”。 具見和比喻 那么具個什么見呢?《逍遙游》里告訴我們,具個解脫的見。人生不要被物質(zhì)的世界、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所困擾,假使被物質(zhì)世界所限制,被現(xiàn)實環(huán)境所困擾,這個人生的見解已經(jīng)不夠了。剛才我們講,人生是痛苦的累積,那是指普通人,如果能夠具備了高遠(yuǎn)的見地,如果不被物質(zhì)世界所限制,如果不被人生痛苦環(huán)境所困惑,則人就可以超越,就能夠升華。 這一篇里有兩大重點(diǎn),八九處的譬喻,告訴我們?nèi)松约罢嬲男摒B(yǎng)方法。談到莊子的比喻,我們知道,世界上最高深的道理,與人的感情一樣,是沒有辦法用任何言語文字表達(dá)得出來的。我常說人與人之間有誤會,只因言語文字不能充分表達(dá)。當(dāng)一個人的情感,沒有辦法表達(dá)出來時,只好哭!因為一個人哭了,別人才知道這個人多情、傷心!他不哭,我們就不知道他的情感。不然就哈哈大笑,笑得昏過去了,別人曉得他高興,高興死了嘛!這個道理,也就是人生的哲學(xué)。 另外也有最高明的辦法,把不能表達(dá)的東西,轉(zhuǎn)個彎,用譬喻表達(dá)。所以世界上,最高明的幾個大宗教家,如釋迦牟尼佛以及耶穌,都是善于用譬喻的。莊子也常用譬喻,因為有許多地方,不用譬喻無法表達(dá)。譬如說一個人很漂亮,漂亮到什么程度呢?比楊貴妃還漂亮,楊貴妃究竟有多漂亮,我們也沒有看過,不過拿那個來譬喻,就說明了那個漂亮的程度,這樣旁人就懂了。所以莊子的逍遙游有兩個重點(diǎn),用很多的譬喻,第一個重點(diǎn)是具見,第二個是物化。 物化被化自化 物化是中國文化中一個大題目,道家認(rèn)為宇宙中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一切萬物,都是物與物之間互相的變化。譬如我們?nèi),也是物化,是由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再變化出來那么多的人。另外我們生命活著,是靠牛肉啊!白米飯啊!面包啊!青菜蘿卜啊!變化出來的。我們的排泄物又變成肥料,肥料又變成萬物,一切萬物互相在變化,而且又非變不可,沒有任何東西是不變的,這就是物化。所以,在道家的觀念中,整個的天地宇宙,是時空形成變化的一個大鍋爐,我們在這個變化的鍋爐里,不過是一個被化、受化的小分子而已。我們只是宇宙萬化中,掉下來最小一點(diǎn)點(diǎn)的所化之物。大到宇宙,小至微生物,最初與永恒起能化作用的是誰呢?要把握那個能化的,把那個東西抓到了,就得道了,就可以逍遙了。不然我們始終還是被化的,我們做不了變化之主,做不了造化之主;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夠超然于物外,也就是超過了萬物變化的范圍以外。 不過莊子也告訴我們,人也是萬物之一,人可以自化。在我們沒有得道以前是被化,如果有了具見——見道了,我們可以自化,可以把這個有限的生命,變成無限的生命,也把我們有限的功能,變成無限的功能。 物化的道理,我們慢慢地再討論,在第二篇中告訴我們真正的變化是什么。人類可以把自己升華成一個超人,但是怎么變成超人呢?超人就在最平凡中變;要做到這個,才真正達(dá)到了逍遙。我們先把這個原則把握住,再來討論,在座的諸位先生,諸位同學(xué)們,研究過《莊子》的很多,我現(xiàn)在只是報告我的意見而已,F(xiàn)在看原文。莊子有很多優(yōu)美的文辭,也是非常高的文學(xué)境界。 大禹治水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這本書上,北“冥”這個字,沒有三點(diǎn)水,別的書有三點(diǎn)水,尤其道家的書上,都有三點(diǎn)水。中國道家有一部最古老的,講世界地理的書,名叫《山海經(jīng)》,現(xiàn)在美國很流行了,有人拼命在研究。根據(jù)《山海經(jīng)》的敘述,我們的老祖宗大禹,治水曾到過美國,現(xiàn)在美國也有人相信,因為看了《山海經(jīng)》的緣故。 根據(jù)《山海經(jīng)》的記載,大禹治水一共九年,不但到過美國,還到過歐洲,到過中東、紅海、地中海一帶。 研究大禹治水,從歷史上簡直看不出來經(jīng)過的情況。那時全國的人口,大概比現(xiàn)在的臺灣多不了多少。但是他能在九年當(dāng)中,打開了長江、黃河,把全國的洪水放流到大海去,這可是不容易做到的啊!況且在《山海經(jīng)》那個傳記中,東南亞各國,他都到過的,他究竟怎么去的?當(dāng)時又沒有飛機(jī);據(jù)道家講,他是騎在龍背上,飛到各處去的,這類的神話太多了。又說當(dāng)他要打開黃河上游那個龍門的時候,只要符咒一畫,天上就有個巨靈人下來。那巨靈人按照大禹的指示,手搭到華山這一邊,兩腳蹲在黃河對岸,不曉得怎么樣一推,龍門就打開了。這個過程當(dāng)然很快,只要幾分鐘,所以他九年當(dāng)中,能把全國的大水治好。 我們現(xiàn)在聽起來蠻好玩的,究竟是科學(xué)?是神話?仔細(xì)想想,這個里頭有很多的問題。上古連機(jī)械都不發(fā)達(dá),不要說打開龍門,就是以全國的人力去挖長江的一截,給你三十年也做不到,為什么九年治水就成功了呢?像這些資料,都在中國《道藏》里,要從大禹的傳記中找才有。 《山海經(jīng)》愈看愈神怪,演變出來說到全世界的人類中,有個穿心(貫胸)國,人生下來,身上有個洞。貴人才有洞,不是貴人沒有洞,或者洞也小一點(diǎn),這個洞是對穿的,貴人吃了飯要走路,下面人拿個杠子,兩邊一套,兩個人就抬走。除了穿心國,還有各色各樣的國家,各樣人類,F(xiàn)在倒不是我們在搞《山海經(jīng)》,是外國人在研究,研究過來研究過去才知道,大禹是到過美國的,最近還發(fā)表論文等。有個美國同學(xué)問我:老師啊!臺灣買不買得到《山海經(jīng)》。课艺f買得到呀!我告訴他地方,他買一部趕緊要研究。 北冥的魚 《山海經(jīng)》上所講的北冥地方,等于我們現(xiàn)在講地球的北極。這個要注意啊!可見道家的傳說,在上古的時候,觀念比我們廣闊,學(xué)術(shù)思想境界也比我們大;反而我們后世,把北冥說成了什么渤海,把范圍縮小了。莊子說北冥那里有一條魚,叫做鯤魚,這個鯤魚有多大呢?不曉得有幾千里大。 莊子說這一條魚啊,奇怪了,突然一個變化,從海里頭飛上天,變成鳥了,叫做大鵬鳥。它的背呢?莊子用的文字非常科學(xué)的啊!鵬之背,講這個鳥的背有多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這個就很奇怪了,我們先討論這個問題,這就是中國古代的科學(xué)觀。你們年輕人聽了一定笑,認(rèn)為我們亂吹科學(xué)。實際上,我們自己老祖宗的文化,在世界的科學(xué)史上是領(lǐng)先的。當(dāng)我們有科學(xué)的時候,西方文化還沒有影子呢!當(dāng)然我們現(xiàn)在又落后了幾千年,都是不求進(jìn)步,現(xiàn)在非跟人家學(xué)不可。我們還有許多的科學(xué)理論,你們聽了也許更要笑,但是真的假的,還不知道,還不要輕易笑。我們曉得頭上有角的那個鹿,據(jù)說海里的鯊魚到了年齡,會跳上沙灘,一打滾,就跑到山里變成鹿了。信不信由你,講不講由我,我也是在古人的書里看到的。 但是,有一些東西的確會變的。蒼蠅、蚊子是蛆和孑孓變出來的,譬如蠶蛾是蠶變出來的,都是物化的道理。我們?nèi)艘彩亲儊淼模蔷x卵子變來的。有一部道書叫做《化書》,是唐末五代時一個神仙譚峭所著的,專門講物化的道理,什么變成什么,一切都在變。所以,人也在變!每一個人思想年齡都在變。男人到了更年期,一個老實的人,突然變成刁鉆古怪神經(jīng)病,因為都在變嘛!照心理學(xué)來說,不是人變壞了,是變病了!對不對?你看我們坐在這里,大家都在變嘛!本來每人都是媽媽懷里的小嬰兒,現(xiàn)在,變得古里古怪,像我一樣,頭發(fā)也變白了,都在變啊! 所以,他說,海里頭有條魚,突然一變,飛上天,變成一只大鵬鳥。這里提出來兩件事,“沉潛飛動”四個字。沉下來,潛在深海里頭,忽然一變,遠(yuǎn)走高飛。就是這兩件事。 莊子一開始,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nèi)松牡览,?dāng)一個人倒霉沒有辦法的時候,沉潛在深水里頭,動都不要動。深水里頭本來有動物,海底的動物多得很哪!深海里頭生物都很龐大,而深海里頭是黑的,沒有亮光。深海里頭的動物,本身都帶光、帶電,頭上或翅膀上都有亮光。所以,道家的知識非常淵博。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或者修道沒有成功,需要沉潛,修到相當(dāng)?shù)某潭染妥兓耍w動升華;道家告訴我們這個意義,道家也有這個事實。 有很多年輕人喜歡修道,什么是北冥呢?在我們身體上來說,丹田、海底之下,叫做北冥。道家又說什么是南冥呢?在頭頂上。所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到了頂上,照佛家講,就是千百億化身的道理。道家佛家解釋《莊子》,是向這一面解釋的,但是我們不管這些,只是把知識介紹給大家。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莊子說這條魚,變成鳥,鳥的背,同魚的本身沒有變之前一樣,也不曉得幾千里大?墒撬兞艘院,比原來是魚的時候還厲害,鳥背就有幾千里,還沒有算兩個翅膀。那兩個翅膀一張開啊!像天上的云一樣,把天的兩邊都蓋住了。說有多大呢?把東半球、西半球都遮住了。這是莊子的文章,要學(xué)吹牛,要學(xué)寫文章,就要學(xué)莊子。據(jù)說唐代有名的詩人杜甫,想作詩,就說:“語不驚人誓不休!币f話說得驚人,就要學(xué)莊子吹牛那么大。有興趣寫作的青年同學(xué),要特別注意莊子的文章,還有他寫作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