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明史》系法國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基佐(1787—1874)根據(jù)1828年在巴黎大學授課時的講義加工而成,全書共14講。作者認為,文明由兩大事實組成:一方面是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是人的自身的發(fā)展。而本書只限于社會歷史,從社會的角度來展示文明。作者以簡練、壓縮的手法成功地概述了歐洲文明的起源和發(fā)展,從公元5世紀寫到法國革命前夕。書中主要論述:歐洲文明的起源、發(fā)展和它的特性;羅馬帝國覆亡時歐洲文明的諸不同因素;10世紀蠻族入侵結束,封建制度開始;封建制度的性質及其對近代文明的影響;5至12世紀基督教教會的狀況及其歷史作用;自治市鎮(zhèn)的興起、其內部管理及對文明進程的影響;十字軍運動的起因、性質、后果;君主制的發(fā)展過程;歐洲建立政治體制的各種嘗試;15世紀的特征;16世紀宗教改革的真實性質及其結果;英國革命的意義及其對文明進程的貢獻;英國與大陸國家文明進程之異同;17、18世紀法國處于歐洲文明的領先地位。本書是研究歐洲歷史和文明史的重要書籍。 目錄: 第一講第二講第三講第四講第五講第六講第七講第八講第九講第十講第十一講第十二講第十三講第十四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