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


作者:利科,佘碧平     整理日期:2014-04-06 15:23:50

 本書是法國著名哲學家利科后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其在1968年學生運動后“自我放逐”30年的思想的結(jié)晶。在此書中,利科關注于個人同一性的問題。在他看來,個人的同一性既不是笛卡爾的“我思”,也不是尼采的“對自我的瓦解”,而是“自身與他者的交織”。利科在此書中,從三個方面討論了個人的同一性:描述、敘述與規(guī)范,即,誰在說話和行動?誰再敘述故事?誰負責任?對于利科來說,這是人生的根本問題,因為,人的生存與罪惡感這類問題都可以歸為“人是什么?”的問題,也即“個人同一性”的問題。
  作者簡介:
  保羅·利科(1913—2005),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曾任巴黎大學、南特大學教授,并為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蒙特利爾大學等大學的客座教授。2004年11月,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授予有人文領域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獎。一生寫有多部學術著作,涉及語言學、詮釋學、心理學、宗教學等領域。主要作品有:《意志哲學》、《活的隱喻》、《時間與敘事》等。
     
  佘碧平,復旦大學教授,從事歐洲思想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哲學》、《梅羅一龐蒂歷史現(xiàn)象學研究》等,主要譯作有:《主體解釋學》(?轮)、《社會學與人類學》(毛斯著)、《性經(jīng)驗史》(福柯著)等。
  
  目錄:
  致謝
序言自身性的問題
1.“我思”的提出
2.被擊碎的“我思”
3.邁向種自身解釋學
第一研究“個人”與同化指稱:語義學進路
1.個體與個體化
2.作為基本殊相的個人
3.物體與個人
4.源始的個人概念
第二研究話語與說話主體:語用學進路
1.話語與言語行為
2.話語的主體
3.語言哲學的兩條道路的結(jié)合
第三研究種無施動者的行動語義學致謝
  序言自身性的問題
  1.“我思”的提出
  2.被擊碎的“我思”
  3.邁向種自身解釋學
  第一研究“個人”與同化指稱:語義學進路
  1.個體與個體化
  2.作為基本殊相的個人
  3.物體與個人
  4.源始的個人概念
  第二研究話語與說話主體:語用學進路
  1.話語與言語行為
  2.話語的主體
  3.語言哲學的兩條道路的結(jié)合
  第三研究種無施動者的行動語義學
  1.行動的概念圖式與“誰?”的問題
  2.兩種話語領域:行動對事件,動機對原因
  3.有關意向的概念分析
  4.行動語義學與事件本體論
  第四研究從行動到施動者
  1.個老問題與個新問題
  2.歸因的種種疑難
  第五研究個人同性與敘述同性
  1.個人同性問題
  2.個人同性的種種悖論
  第六研究自身與敘述同性
  1.敘述同性以及自身性與相同性的辯證法
  2.在描述與規(guī)范之間:敘述
  3.敘事的倫理內(nèi)涵
  第七研究自身與倫理目標
  1.以“善的生活”為目標
  ……
  第八研究自身與道德規(guī)范
  第九研究自身與實踐智慧:確信
  第十研究邁向何種本體論?
  引用著作
  索引
  





上一本:阿姜查作品精選集 下一本:東方智慧的崛起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的作者是利科,佘碧平,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