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改年號建文,稱建文帝。登基之后,朱允炆在出臺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同時急于削藩,燕王朱棣最后以“清君側”的名義發(fā)動“靖難之役”,最終取得帝位。但當朱棣入宮之后,只見皇宮中火光沖天,朱允炆卻已不知去向。朱棣為求斬草除根,畢生都在尋找朱允炆,甚至于派出鄭和下西洋,自己也曾親征漠北,但直至駕崩,都再也未有朱允炆的任何消息。他的下落,成為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千古謎題。 為給艾爾遜治療“萬煞劫”,張國忠與老劉頭遠赴兩湖探訪。而留在家里的張毅城,也遇見了相似的異事。于是,張國忠與老劉頭在兩湖惡斗邪陣八賊冢和百步回魂陣,張毅城則在家拯救鄉(xiāng)民。隨著調查的深入,建文帝消失之謎居然也漸漸解開…… 作者簡介: 大力金剛掌 大力金剛掌,國內道術寫作第一人,師從民間高人,對周易、八卦、堪輿、相術、五行等中華古老道術頗有研究。其經典代表作《茅山后裔》系列在網絡甫一連載,即引起轟動,忠粉一致高度贊譽。曾因文中揭露或描寫得太過真實,贏得一眾道中專業(yè)高手的拜服;蛞驌摹靶孤短鞕C”過縱,作者曾一度停筆,眾人矚目的新作《茅山后裔》第六卷更是斟字酌句,數(shù)易其稿,才得以告竣。與全新修訂的《茅山后裔》(1—5卷)一起,組成豪華典藏版全集,以饗讀者。目錄: 《茅山后裔5:建文謎蹤》: 第一章萬煞劫 第二章白玉瓦 第三章筆仙 第四章巧合 第五章震山符 第六章半個腳印 第七章稚殂 第八章調查 第九章無父之子 第十章鬼媒 第十一章鬼扒皮 第十二章沖身 第十三章過敏 第十四章突破《茅山后裔5:建文謎蹤》: 第一章萬煞劫 第二章白玉瓦 第三章筆仙 第四章巧合 第五章震山符 第六章半個腳印 第七章稚殂 第八章調查 第九章無父之子 第十章鬼媒 第十一章鬼扒皮 第十二章沖身 第十三章過敏 第十四章突破 ……《茅山后裔》之《建文迷蹤》 序 明惠宗朱允炆,生于大明洪武八年(1377年),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孫,明朝的第二個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改年號建文,稱建文帝,自登基之后,朱允炆出臺了“寬刑律”、“勵耕織”、“輕徭賦”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史稱“建文新政”,“新政”的頒布使明朝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然而朱允炆卻并未因此坐穩(wěn)皇位,因急于削藩,就在其登基的第二年,諸藩王中權勢最大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發(fā)動了“靖難之役”,并在經歷了長達三年的拉鋸戰(zhàn)之后殺到了南京城下。 三年的勵精圖治,滿腔的治國熱血,換來的卻是與親叔父的兵戈相見與守城將官的不戰(zhàn)而降,面對城外的兵馬,無路可退的朱允炆只得火燒皇宮。當朱棣進城之時,只見皇宮火光沖天,卻始終未見朱允炆的蹤影。 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在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有這么一段頗為具體的記述: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門失守,長吁,東西走,欲自殺。翰林院編修程濟曰:“不如出亡。”少監(jiān)王鉞跪進曰:“昔高帝升遐時,有遺篋,曰:‘臨大難,當發(fā)。’謹收藏奉先殿之左!比撼箭R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紅篋至,四圍俱固以鐵,二鎖亦灌鐵。帝見而大慟,急命舉火焚大內,皇后馬氏赴火死。程濟碎篋,得度牒三張,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袈裟、帽、鞋、剃刀俱備,白金十錠。朱書篋內:“應文從鬼門出,余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于神樂觀之西房!钡墼唬骸皵(shù)也!”程濟為帝祝發(fā)。吳王教授楊應能愿祝發(fā)隨亡,監(jiān)察御史葉希賢毅然曰:“臣名賢,應賢無疑!币嘧0l(fā)。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隨亡,帝曰:“多人不能無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勢必窮詰;有等妻子在任,心必縈系,宜各從便!庇吩P韶曰:“愿即以死報陛下!”帝麾諸臣,大慟,引去若干人。九人從帝至鬼門,而一舟艤岸,為神樂觀道士王升,見帝,叩頭稱萬歲,曰:“臣固知陛下之來也。疇昔高皇帝見夢,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門,升導至觀,已薄暮矣。俄而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同至。 具體示意如下: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建文帝得知金川門失守,長吁短嘆,無可奈何,遂想到了自殺。此時少監(jiān)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 群臣急忙把箱子抬來,打開一看,里邊有三張度牒(即出家證明),分別寫了應文,應能,應賢三個名字。此外僧衣、剃頭刀、盤纏一應俱全,另有遺書一封,上書:“建文帝從鬼門出,其它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合!币姶诉z書,建文帝感嘆“命該如此!”程濟為建文帝削發(fā),吳王教授楊應能也剃了發(fā)與建文帝同行,監(jiān)察御史葉希賢說:“我的名字中有個‘賢字’,就應該做賢臣!毖粤T也隨建文帝剃發(fā),大家換好了衣服拿了度牒,在場數(shù)人無不痛哭流涕,據此,建文帝三人剃了頭,換上了憎衣,只帶了九個人來到鬼門。鬼門在太平門內,是內城一扇小矮門。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彎著身子出了鬼門,其他八人隨之出了鬼門后,就看見水道上停放著一只小船,船上站著一位道士招呼他們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稱萬歲,建文帝問他怎么知道在此等待,道士答道:“我叫王升,是神樂觀住持,昨夜夢見你祖父朱元璋,叫我在此接你!蹦顺酥壑撂介T,等到黃昏時才到觀里。不久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同至。 從上述記載不難看出,建文帝朱允炆似乎是出家為僧了,然而出家為僧,朱元璋為何會托夢給一個道士前來接應呢?答案也許只有朱允炆自己才知道吧! 《茅山后裔》之《建文迷蹤》 第一章萬煞劫 拿著茶杯,老劉頭剛準備找個舒服姿勢看電視,門鈴忽然叮叮咚咚地響了起來,這種情景讓老劉頭心里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也是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老伴不在家,甚至連按門鈴的手法都是一樣,老劉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莫非秦戈那老小子又來了? 躡手躡腳地來到門前,老劉頭瞇著眼從貓眼里看了半天,只見門外站著張國忠和張毅城爺倆,身后黑咕隆咚好像還站著個人,因為燈光比較暗,也不大能看清楚。 “國忠?”老劉頭打開門,只見張國忠眉頭緊皺,張毅城也是一臉的苦大仇深,二人身后站著那個不務正業(yè)的闊少爺孫亭。 “快!快進屋!”雖說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但看二人的表情,想必是碰上什么棘手的事了,“怎么事先也不打個電話?” “劉先生!”沒等張國忠說話,孫亭忽然來了一句,這稱呼把老劉頭弄得很不自在。 “怎……怎么了?”老劉頭牙都酸倒了,心說這個孫亭幾年不見怎么趕上演話劇的了?挺大個人了,平常沒事的時候一表風度處處干練,一旦碰上點事就抓瞎甚至哭鼻子,幾年前還能說年紀輕閱歷少,這都過了這么多年了,怎么還是這副德行? “你……你得救救阿訊啊……”只見孫亭愁容滿面,眼眶泛紅似乎要哭了。 “師兄,你看這個……”張國忠遞上幾張照片,“你見過這個么?” 老劉頭接過照片,畫面中似乎是大腿和后背的局部,黑斑影影綽綽似乎有點要爛的樣子。 “這……”老劉頭從桌子上拿起老花鏡,映著燈光仔細一看,腦袋里立即“嗡”了一聲,“這……他娘的你們又去哪捅婁子了?” “我……我……沒有啊……”孫亭撇著嘴一臉的冤枉,“阿訊說回國探親,具體去哪里也我也沒問,,后來回來了,也沒什么事,再后來我出席一個酒會,讓他一起去,結果他在半路上暈倒了,送到醫(yī)院一直昏迷不醒,沒過多久就這樣了……” “師兄,你認得這東西?”張國忠一皺眉。 “孫少爺,現(xiàn)在艾老弟能說話么?”老劉頭沒有理會張國忠,而是向孫亭發(fā)問,同時拿出了放大鏡,“他暈倒之前,我是說,這之前的兩三天,有沒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孫亭搖頭。 “是不能說話,還是沒有不對勁的地方?”老劉頭皺眉道。 “現(xiàn)在不能說話,之前也沒有什么異常……”孫亭道。 “大夫怎么說?”老劉頭繼續(xù)追問。 “大夫說……大夫……說……查不到病因,體內也沒有病毒……”孫亭愁眉苦臉道。 “這個兔崽子,闖大禍了……”老劉頭啪的一下把照片拍在了桌子上,“他娘的,好好的日子不過……” “師兄……這到底……是什么東西……”張國忠忍不住拽了拽老劉頭的衣角。 “萬煞劫!”老劉頭斬釘截鐵,“他娘的,這小子又他娘的上哪去搞爆破了!?” “這是萬煞劫?”張國忠從桌上拿起照片,反過來調過去看了又看,“師兄,你見過這東西?” “我沒親眼見過……”老劉頭搖頭,“但聽別人說過,也聽咱師傅講過……” 按老劉頭的話說,其父劉子威想當年在天津衛(wèi)是響當當?shù)娜宋铮^對的家財萬貫黑白通吃,以這樣的身家,是萬萬沒有必要送孩子出家當?shù)朗康模诶蟿㈩^的記憶中,老爺子有一次忽然失蹤了一個多月沒看見人,再回到家時便不顧家人的反對非要吵吵著把兩個孩子都送走出家當?shù)朗浚裁丛蛞膊淮笄宄罄洗髣ⅧP鳴被送到了河北,老劉頭則被送到了北京的白云觀,拜當時還是主持的馬淳一道長為師,盧溝橋事變之后,日本鬼子占領了北京,馬淳一便打發(fā)老劉頭回家呆了幾年,本以為不會再回去當老道了,沒想到沒過幾年日本鬼子一投降,又被老爺子逼著當起了馬淳一的徒弟,當然,這第二次出家不是在白云觀,而是天津郊區(qū)的通天觀。 回家期間,曾經有一個叫曹墨云小師哥也被馬淳一安排住到了劉家,老劉頭第一次聽說“萬煞劫”,就是聽這個曹墨云說的。 “那個曹墨云也是有錢人家出身,他爹外號叫“曹三代”,在吳佩孚、馮玉祥和段祺瑞手底下都當過差,而且都是肥差,在北京城也算個人物,家里也挺有錢,即便這樣,這曹墨云也被他爹打發(fā)去當老道了……”老劉頭道,“他比我大十歲,跟我說他爹就是因為長了這么一身東西,才逼著他出家的,還用墨汁畫給我看過!就是這樣……”老劉頭邊說邊用手捏起了照片,晃了晃,“當時我還小,他用墨汁在身上畫完,嚇得我一晚上沒敢睡覺,到現(xiàn)在都記得清清楚楚!” “煞”字,在道術中有很多含義,最通常的一種含義便是形容寶器兵刃所帶的鋒芒之氣,當然,在有些教派中,一些厲害的“角色”也被稱之為“煞”,在正一道中就有“十厲若真、十真若煞”的說法,字面意思是說十個惡鬼的能力可以抵得上一個(修成)真身(的惡鬼),十個(修成)真身(的惡鬼)才能抵得上一個“惡煞”,足以見得,什么東西要是厲害的不得不以“煞”字稱謂了,將是多么難纏。民間俗語中的“兇神惡煞”一詞也便源于此。 顧名思義,萬煞劫,就是聚集了一萬個“煞”的劫難,當然,這也只是一種夸張的叫法,若真有一萬個“煞”都沖在一個人的身子上,估計老君下界都得干瞪眼。按那個曹墨云的形容,其老爹最初并沒什么事,后來就是天天覺得別扭,再后來人越來越木訥,就跟得了老年癡呆一樣,等到了臥床不起的時候,整個人基本上已經跟植物人沒什么兩樣了,請了無數(shù)的名醫(yī)郎中都不管用,甚至連前清的太醫(yī)和英國來的洋大夫也請過了,都沒瞧出個子午卯酉,中藥西藥都試過,越是用藥病情就越是惡化,直到最后巴掌大小的皮膚連膿帶肉用手一撕就掉,最可怕的就是病人本身雖說一聲不吭,但從眼神中,不難看出其還是有意識的,似乎能看見也能聽見,就是說不出話、身體不聽使喚而已,可以想象,看著自己的身體如同爛柿子一樣吧唧吧唧往下掉皮掉肉,自己卻喊不出聲更是連動都不能動,想尋死都死不了,這種心靈和肉體的雙重折磨簡直是比傳說中的滿清十大酷刑還痛苦。 后來,在一個前清老太醫(yī)的指點下,那個曹墨云的家人找到了白云觀,據說后來白云觀似乎也弄不了,說來得太晚了,貌似后來是花錢把人弄到了四川治了小半年才好,等病好回到北京之后,這“曹三代”第一件事便是把兒子曹墨云送到了白云觀……《茅山后裔》之《建文迷蹤》 第二章白玉瓦 按老劉頭的說法,自從那個曹墨云向自己展示過所謂的“萬煞劫”之后,自己便一直想弄明白那東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因為其懷疑自己老爹逼自己出家的動機,和曹墨云的老爹是一樣的,都是因為害了那東西,但在自己的記憶中,老爺子消失過一個月是不假,但似乎從來沒弄到過曹墨云形容的那種爛柿子的地步,后來,就這個“萬煞劫”的問題,老劉頭也不止一次的騷擾過老師馬淳一,起初這馬淳一也是遮遮掩掩不大想說,后來直到劉子威過世,馬淳一才向老劉頭道出真相…… 雖說道術博大精深,但也有很多解釋不了的事情和解決不了的問題,就例如老劉頭一天到晚想弄明白的這個“萬煞劫”,實際上,萬煞劫并不是純粹道術范疇的東西,而是一種介于怨孽作祟與疾病之間的東西,最早關于萬煞劫的記載可以追述到唐朝。 唐高宗駕崩之前,唐朝本是一個重道抑佛的朝代,甚至連唐高祖李淵也拜老子為先祖,這一時期也是歷史上符箓、丹鼎兩派各種術數(shù)發(fā)展最為迅猛的時期之一,然在唐武周(即武則天時期)之后,朝廷開始重佛抑道(唐朝自武則天起重佛抑道長達130余年,直到公元840年唐武宗李瀍即位為止,但李瀍在位僅6年,駕崩后宣宗李忱即位,唐朝便又開始了重佛抑道的政策),搞的好多道門中人都丟了飯碗,即使是某些從前呼風喚雨的宗師級人物,也不得不過起了以號脈看病看風水設計墓葬等小伎倆糊口的江湖術士日子,和郎中與風水先生搶起了飯碗。在中醫(yī)理論中,一些在傳或已經失傳的陰陽、經絡理論很大一部分都與這一時期道門中人的融入有關。 這期間,一些道門中人甚至著述了一些融合道術與醫(yī)術雙重理論的典籍,例如正一派呂仙龍的《道醫(yī)雜記》、靈寶派鄭碧隱的《三清方》、上清派馮云普的《脈說》等,在大多數(shù)類似典籍之中,都不難找到對“萬煞劫”或類似癥狀的記載,其中最早記錄“萬煞劫”的典籍是呂仙龍的《道醫(yī)雜記》,說的是唐朝開成元年(836年),并州府*一位手攬大權的宦官龐義因患怪病還鄉(xiāng),臥床整整一年治而不愈,在這一年中光五百年以上的“國寶”級人參用了不下數(shù)十條,且不止一次遣宮中頂級太醫(yī)診脈開方都不見好轉,后來呂仙龍游經并州,正好碰到衙門貼出皇榜懸賞黃金千兩給這個龐義治病,他也便順手揭了榜,以郎中的身份被請到了龐府。 在《道醫(yī)雜記》的記載中,龐義的癥狀與那個“曹三代”的癥狀比較類似,“肌若故絮、不觸而潰,呆若木雞、言語不答”意思就是肌膚(的質地)像破布一樣,就算不碰自己也會潰爛,整個人呆若木雞,不回答(別人的)問話,經過一些常規(guī)的診療手段之后呂仙龍發(fā)現(xiàn),這個龐義雖說表面上看是患了怪病,但脈象正常經絡疏通,與其說是患病,倒更像是犯了什么東西的“沖”。 介于龐義“宦官”的特殊身份,呂仙龍并未對其在宮中的所作所為刨根問底,這龐義據傳乃是大太監(jiān)王守澄最為器重的下屬,其所作所為無非是充當王守澄的打手參與宮廷中那些狗咬狗的黑幕諸如此類,作為平民,知道了那些事腦袋恐怕就保不住了,斟酌損益之后,這呂仙龍決定先從這個龐義在宮中的住處開始找起,希望先從周圍環(huán)境中試著尋找龐義“犯沖”的根源所在,也該著這個呂仙龍命好,進宮第二天便從龐義住處的房頂上找到了一塊與眾不同的“白玉瓦”。 之所以說是“與眾不同”,首先是因為瓦的質地,從古至今,中國人燒制瓦片的原料無外乎陶土黃土,從沒聽說過有人用漢白玉做瓦片,其次便是這片瓦本身,經過事后呂仙龍以傳統(tǒng)道術手段的證實,這片瓦上竟然引納了一百余個惡鬼厲魄。 這件事讓呂仙龍不由得想起了前不久撼動京城的“甘露之變”,當朝天子文宗皇帝希望借參觀所謂“甘露”的機會將所有掌權太監(jiān)一網打盡悉數(shù)鏟除,結果事情敗露,導致當朝文武數(shù)十人被殺,滿門抄斬者亦不下十人,而這片白玉瓦很可能與此事件有著直接的關系,沒準就是被殺大臣的親屬或摯友的報復產物,推斷至此,唯一讓呂仙龍想不通的就是,如果大臣之中真有人認識能弄出這片“白玉瓦”的牛人,為什么還要搞那些勞什子的“甘露”呢,直接用“白玉瓦”搞定那群閹貨不就行了? 想不通歸想不通,呂仙龍的任務畢竟是治病而非破案,所以對于白玉瓦的來歷問題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以至于呂仙龍直到最后也沒能弄明白這片白玉瓦究竟用的什么原理能存納如此之多的怨魂厲鬼;更不知道這片存怨納鬼的瓦片,究竟是基于什么樣的法術原理能讓那個龐義如此生不如死,所以最后也只能用一個最笨最直接的方法為龐義治病,就是將白玉瓦內的怨魂厲鬼逐一超度,這項浩大的工程足足耗費了呂仙龍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折陽壽五年,才使得那個龐義康復如初,等呂仙龍完成所有超度法事的時候已經是會昌元年新皇帝唐武宗李瀍繼位之后的事了。在《道醫(yī)雜記》中,呂仙龍將這個龐義的病癥定義為:萬煞之劫,“萬煞劫”這一說辭便也由此流傳開來:“一怨可化之,奈何萬怨焉?一鬼可度之,奈何萬鬼焉?有道十厲若真、十真若煞,真真萬煞之劫,真仙亦不善能,招禍取咎,無不自己哉!”言外之意:你今天這個德行神仙也救不了你,純屬自作自受。以呂仙龍的認知,龐義的癥狀也就是“萬煞劫”的致病機理,似乎是諸多魂魄不斷騷擾沖身的結果,而超度了所有魂魄之后,龐義的病癥不治自愈的結果,似乎也印證了呂仙龍的結論。 當然,之所以呂仙龍肯耗費這么長的時間來解救這個殘害忠良的龐大總管,其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那千兩黃金的懸賞,而更多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挽回朝廷對道教的信賴,事實證明,呂仙龍的努力并未白費,龐義的奇病在未服一丹一丸的情況下神奇自愈的消息震撼朝野,不久后唐武宗李瀍便頒布了重道抑佛的政策,為道教帶來了六年的短暫復興,在這其中,呂仙龍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劉先生,你是說,阿訊他……遭到了報復。俊甭牭竭@,孫亭似乎聽出了一點眉目,貌似艾爾訊是被人暗算了。 “也不一定!”老劉頭面色凝重,“呂仙龍的說法只是其一,關于這個東西,還有別的說法……” 在后世的幾十年中,《道醫(yī)雜記》中對于“萬煞劫”的記載雖說從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萬煞劫”的表象癥狀,但也為后人制造了一些誤區(qū),那便是“萬煞劫”是因為魂魄不斷沖身騷擾造成的,直到唐末,上清派道人鄭碧隱才在其著作《三清方》中針對“萬煞劫”的成因與治療方法下了新的定義:唐朝末年,天災連綿戰(zhàn)亂不斷,全國上下天翻地覆滿是改朝換代的征兆,在萊蕪(今山東省萊蕪市)一個村莊內,出現(xiàn)了數(shù)十人同時遭“萬煞劫”沖身的情況,這讓鄭碧隱對于呂仙龍關于“萬煞劫”是“萬鬼輪流沖身”的說法產生了質疑,自然情況下,諸多魂魄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三班倒輪流沖一個人的身子的,除非是在一些人為邪陣的干擾引導下才有可能,倘若找能人擺邪陣搞政治斗爭報復太監(jiān)頭目還有情可原,世界上怎么可能有人無聊到興師動眾的擺出如此大規(guī)模的邪陣來捉弄幾個平頭老百姓? 后來經過一番實地勘察,鄭碧隱發(fā)現(xiàn),此次大規(guī)模的“萬煞劫”事件,很可能與前不久山洪所沖開的一個唐軍坑殺起義軍所留的萬人坑有關,起義軍與老百姓應該沒有什么恩怨,更不會輪流去沖老百姓的身子,之所以很多老百姓遭萬煞劫所害,亦并非“沖身”所致,而是被“怨氣”所侵使然。 在《三清方》中,鄭碧隱的結論可以說是徹底的顛覆了呂仙龍的學說,將“萬煞劫”的病因歸為了“怨氣侵體”,一下子將這種癥狀拉到了介于“道術”與“醫(yī)術”之間的位置。 “鄭碧隱說的這種怨氣,不是殺人償命的那種怨氣……”說到這,老劉頭又開始補充說明,“這種怨氣,屬于‘散怨’,就是另行分散的怨氣,‘散怨’對人影響不大,但如果聚集多了,就會有很大影響!這一點,在道術上也說得通!在那個鄭碧隱看來,只有聚集大量尸氣的地方,例如‘萬人坑’、‘亂葬崗’這樣的地方,所有的魂魄因為同一件事產生同一種怨氣,才可能聚集大量的‘散怨’,就像我剛才所說的,萬人坑被洪水沖開,千萬魂魄都因為水而產生了怨氣,才是‘散怨’,這種‘散怨’與中醫(yī)里的‘濁氣’、‘濕氣’是一樣的,都會讓人害病!” 在傳統(tǒng)中醫(yī)中,很多種“氣”都被列為疾病的根源,例如“寒氣”、“濕氣”、“火氣”、“濁氣”、“燥氣”等等,例如寒氣侵體易患風寒,濕氣侵體易患“骨痹*”諸如此類,鄭碧隱認為,“怨氣”作為一種陰濁之氣,就如同其他那些亂七八糟的“氣”一樣,也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且影響要遠大于其他諸類。以當時的醫(yī)療水平與人們的認識程度,能做出如此判斷可以說實屬不易,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萊蕪的“萬煞劫”事件中,鄭碧隱僅是對此個案進行了處理,并未利用這次寶貴的臨床機會進行深層次的研究,致使人們對萬煞劫的認識直至今日也僅是停留在“怨氣侵體”的范疇。 以鄭碧隱的理論,既然萬煞劫的致病機理更傾向于醫(yī)學,那么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服“藥”,然而這種“藥”與常規(guī)的“藥”完全不一樣,在當時,鄭碧隱將怨氣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大類,而導致老百姓遭殃的怨氣,很可能是因為“萬人坑”中的兵士不能“入土為安”所致,萬人坑是被洪水沖開的,所以此怨當屬“水怨”,五行之中土克水,故應以“土”為措平息此怨,遂發(fā)動民夫掩埋尸坑,之后又讓患者取檐下之土食之,果然悉數(shù)痊愈,至此,“萬煞劫”這種現(xiàn)象便不再單純局限于道術范疇,也加入了一些醫(yī)學的機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便是導致萬煞劫的怨氣絕非一人之怨:只有大量怨氣聚集到一個人身上,超過人體所能耐受的臨界點時,才有形成“萬煞劫”的可能。 “實際上,萬煞劫的成因并不是固定的,就像那個鄭碧隱所說的,至少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老劉頭一皺眉,“然而,鄭碧隱的認識畢竟很有限,碰到的病例也只有一次,鄭碧隱之后,有很多實例都證明,怨氣的種類遠不止金木水火土這五種,但卻沒有明確的診斷方法,因為只要害上那個東西,癥狀都差不多,‘水怨’跟‘火怨’的萬煞劫,從表面上看都一個德行,病人又不能說話,所以如果不確定究竟是什么‘怨’所致,就只能像呂仙龍那樣,照著幾年幾十年的治!就像那個‘曹三代’,我?guī)煾改莻能耐的人都沒轍,必須要抬到四川去治!而究竟是怎么治的也不知道,我也曾問過我爹的事,問他我爹是怎么治的,如果再有人害上這個東西,要怎么治,他就告訴我,誰染上,就囑咐家里人安排后事,這個東西現(xiàn)在弄不了了……” “啊……”孫亭臉都白了,腿一軟險些癱到地上“那阿訊他……” “他就那么一說!他就是不想讓我們用那些個見不得人的辦法而已!”老劉頭也懶得跟孫亭解釋師父馬淳一的說話習慣了,“這種毛病很難找出原因,因為害上這個東西,人說不了話、寫不了字!想找什么線索都是難上加難!最多也就是像呂仙龍那樣能找到塊玉瓦!萬一連玉瓦都找不著,就只能用見不得人的辦法!” “見不得人。俊甭犂蟿㈩^這么一說,孫亭也蒙了,“救人又不是殺人,會有什么見不得人的?” “就是用比殺人還缺德的法兒救人!”老劉頭一擺手,“救一個人得禍害倆人,救一個人得禍害一個村一個縣的人,這種事多的是……” “咱們要不要先去一趟美國?”沉默良久之后,張國忠忽然一句。 “不用……”老劉頭斬釘截鐵道,“沒必要先去美國!先弄明白他到中國以后干過什么、去過哪、接觸過什么人!孫少爺,你能不能先從電話查起?艾老弟回國不可能一個人溜達,肯定接觸過什么人!” “這……”孫亭一皺眉,“我已經查過他的通話記錄了,他在美國的手提電話號碼在中國根本沒撥過,好像他到中國以后臨時買了本地號碼,用過之后就扔了……” “唉……”聽到這張國忠也是一錘桌子,“這個人怎么還是這樣……”說實在的,當年去緬甸找山下奉文的藏寶洞,這艾爾訊就因為心疼幾個手榴彈,差點把命丟了。 “要不……要不這樣……”張毅城的言語里似乎充滿了試探,“我去美國照顧艾叔叔,大爺你跟我爸去查一下他在中國的行蹤?我覺得這個事,柳叔叔能幫忙……” “你給我老實在家呆著!”張國忠狠狠地瞪了張毅城一眼,“大人的事你小孩別摻和!” “我怎么啦?”張毅城一翻白眼,“我也是快當?shù)娜肆,放舊社會,孩子都滿街跑了……” “行了行了……”老劉頭嘆了口氣,“孫少爺,你先別著急,艾老弟這個病就是癩蛤蟆爬腳面—不咬人惡心人,輕易死不了,治的話也不在一朝一夕,你回頭給秦爺打個電話,他那套特務本事興許用得著!另外你也別閑著,現(xiàn)在馬上回美國,把艾老弟住處給我仔細找一遍,看看有什么物件是他從這次從中國帶回去的……” “那……那我呢?”張毅城用期盼的眼光看著老劉頭,“大爺,不會連你也拿我當小孩吧?” “你聽你爸的,你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學習!以后有用得著你的時候!”作為學生,老劉頭深知高考的重要性,眼下張毅城正值高考前的最后沖刺階段,即使艾爾訊有事,自己和張國忠應該也應付得來,若非萬不得已,是絕不能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耽誤孩子學習的。 “學習……切……”張毅城一撇嘴,一臉的不屑…… ———————————————— 注解*: *并州府:并州為古“九州”之一,地理位置約在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qū)。 *骨痹:即關節(jié)炎。 《茅山后裔》之《建文迷蹤》 第三章筆仙 對于任何一個參加過高考的人而言,高三都是人生當中最沒活路的一年。沒日沒夜的復習、補課、考試、模擬,翻來覆去都是那幾本讓人頭痛的書;有的學校寒假干脆只放三天:大年三十和初一、初二,大年初三當別人還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之中,醉生夢死的熬夜打麻將、砸金花、打臺球、聯(lián)紅警*時,這些可憐的高三學生就要返校上課了,甚至連破五包餃子捏小人都趕不上。 其實這還都不算過分,最惡心人的就是大部分學校強烈反對高三學生談戀愛搞對象,認為那會影響學習,并給高中尤其是高三談戀愛的學生扣上了一個屎盆子。 平心而論,高三戀愛早嗎?十九歲,放在舊社會已經是四世同堂的年紀了,就算古時候那些頭懸梁錐刺骨倒背四書五經的書生,到了這個年齡都難免會翻翻《金瓶梅》意淫一下,說俗了,這不是毅力的問題,而是荷爾蒙的問題,年輕人不是高僧大德,達不到單靠思想就能戰(zhàn)勝腎上腺素的境界,想靠英語、政治、生物、解析幾何這些讓人頭痛的科目替代年輕人心中對異性的向往,無疑是一種不合理的舉動。 張毅城,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但這種“不愛學習“與生理反應無關,張毅城的“不愛學習”,是真材實料的不愛學習,尤其是在老爹和大爺為了艾爾訊的事遠赴云南期間,這張毅城便更是如入無人之境。自從父親李大明過世之后,李二丫把所有的感情幾乎全部寄托在了這個寶貝兒子身上,對張毅城是溺愛有加,沒準就算兒子放火燒房,都得拿著毛巾站在一邊替兒子擦汗,在這種前提下,對張毅城而言“訪美失敗”似乎也不是什么壞事,正所謂沒有熊掌有魚也行,既然去不成美國,就留守國內過山大王的日子吧…… 和初中一樣,自從上高中的頭一天起,通過后門關系入學的張毅城就是各科老師的眼中釘。對于張毅城而言,別人視之為洪水猛獸的高三學年,恰恰是自己人生當中最瀟灑的一年,生物、政治這類科目可算是沒有了,作業(yè)也可以冠冕堂皇的不交了,偶爾翹翹課也沒人管了,上課看看小說睡睡覺,只要不影響到別人,不管做出什么驚世駭俗的事也都無所謂了。 羅真是張毅城三年來最鐵的哥們,也是其踏入這所高中大門之后認識的第一個同學,理論上講,重點高中里像張毅城這樣的學生是很難找到同僚的,羅真算是特例中的特例了,和張毅城一樣,之所以能進入重點高中,這羅真靠的也是后門關系,據說其舅舅好像是什么什么集團公司的總經理,路子硬得很,當然,關于張毅城的家庭背景,羅真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雖說對那些神神鬼鬼的事大體上是將信將疑吧。 張國忠啟程去云南的當天,張毅城特意起了個大早,先是光顧了一下校門口出租言情小說的書店,之后抱著幾本小說到班里想美美的看上一天小說,此時班里除了有幾個住校的優(yōu)等生已經早早到場開始溫習功課以外,大部分座位都還空著,就在這時候,羅真風風火火地進了教室。 “喲?這么早?”看著羅真討債般走向自己,張毅城先是一愣,緊接著就是一陣納悶,說實話,這半年以來,這羅真還真就沒到校這么早過。 “哎,毅城,問你個事!”羅真湊到張毅城跟前,一臉的苦大仇深,“你平時說的那些神神鬼鬼的,到底有沒有那回事?真的假的?” “嗯?”張毅城也是一愣,“怎么了?”說實話,羅真一直是嬉皮笑臉的,還真沒見過這小子如此認真。 “哎!甭提了!他媽的讓我趕上了!”羅真用拳頭一砸桌子,“我他媽的惹麻煩了!” “怎么了?”張毅城放下手里的小說,也認真了起來,“撞鬼了?” “甭提了!”羅真一臉的不悅,就像被擠壓了兩千萬年的巖層一樣,“我他媽也是吃飽了撐的,我表姐你認識吧?” “不認識啊,怎么了?” “怎么不認識?上次,就給王越過生日那次,在迪廳,我給你介紹過!” “哦……想起來了,好像有印象……她怎么了?”聽羅真這么一說,張毅城倒真想起來了,羅真的表姐姓歐,就是其NB舅舅的閨女,叫什么忘了,和自己一屆,也是今年高考,以前給一個朋友過生日,吃完飯去迪廳蹦迪時碰見過一次,羅真也引薦過,只不過當時黑咕隆咚的沒看清,就是記得身材不錯,據說學習一般但鋼琴彈的超級棒,準備考音樂學院,只要專業(yè)過了,高考象征性的混個兩三百分就能走人。 “我昨天去我舅舅家,我表姐也不知從哪學了個什么筆仙什么的亂七八糟的玩意,非拉著我試試,說那東西能回答人的問題,想問問今年能不能考上大學,我也不懂,就跟她一塊試,結果還真挺邪門的,后來我跟我媽就回家了,結果他媽的,今天早晨我舅舅忽然打電話到我家,問我昨天晚上到底跟我表姐干嘛了!”羅真眼珠子里透著一絲血絲,“我說嘛也沒干啊,后來我舅舅說我表姐傻了!” “傻了?”張毅城一愣,“怎么個傻法?” “毅城,你跟我說實話,這事到底跟我們弄筆仙有沒有關系?”羅真一個勁地喘粗氣,并沒有回答張毅城的問題,“我高考還指望我舅舅給我找學校呢!他媽的要因為這事把他得罪了,我操……”說到這,羅真一個勁地用手抓頭發(fā),到最后干脆用拳頭咣當一下砸在了書桌上,把周圍溫功課的同學都嚇了一跳。 “別急……先別急!”張毅城趕忙向周圍的同學陪笑臉,“咱倆先換個地兒說,換個地兒說……” 學校外,拉面館內。 “你們怎么請的筆仙?”張毅城盯著羅征,羅征則一直低著頭。 “就用手這樣拿著筆……”羅真開始用筷子做示范,“也不怎么的,沒過多會,筆開始動,結果……在紙上嘩啦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反正我看不懂,她倒挺高興!” “你看不懂?”張毅城一皺眉,“你也沒問問她?” “沒有啊,筆動時反正我沒使勁,還以為是她偷著使勁畫出來的……”羅真道,“今天早晨我舅舅問我干嘛了,我沒說實話,打完電話,我跟我媽說,昨天晚上跟我姐玩什么筆仙什么亂七八糟的,結果我媽二話沒說就給了我一個大嘴巴,之后急急火火地出去了,我這才發(fā)現(xiàn)好像事情挺嚴重的!毅城,你說實話,我姐傻了,到底跟那玩意有沒有關系?” “你先告訴我,你姐到底是怎么傻了。俊睆堃愠前櫭嫉。 “我哪知道啊!”羅真一百萬個沒好氣,“就電話里那么一說,我哪知道到底嘛德行?” “她以前玩沒玩過?”張毅城繼續(xù)問。 “不知道啊!”羅真一攤手,“不過昨天她好像也不怎么懂,玩的時候還打電話問來著,我覺著以前應該沒怎么玩過! “不應該啊……”張毅城一皺眉,理論上講筆仙這東西雖說確實有一定的危險性,但中招的幾率還是比較低的,就算出事也是經常玩,玩的頻率過高且身子比較弱才有可能中招,在自己印象中,羅真那個表姐看身材,身體應該挺健康的,而眼前的羅真不但是童子之身,況且身子骨也挺強悍,兩個健康人第一次玩筆仙就直接著道的案例并不多見,“我上次見你姐,感覺她身子骨挺結實的,和你一起玩,理論上講應該沒太大事啊……” “是啊……”羅真也是一個勁地喊冤,雖說自己也不知道這種事和身子骨結不結實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我不也沒事嗎……我懷疑她,可能是失戀了或是怎么的……,媽的屎盔子扣我腦袋上了……” “不可能……”張毅城一擺手,“我跟你說,失戀那種傻,和撞鬼那種傻完全是兩種概念,你舅舅不可能拿失戀當撞鬼吧?能給你打電話,就說明這事不簡單!” “哎喲我操,你就別刺激我了……”聽張毅城這么一說,羅真的汗立馬就下來了,“哎?對了,撞鬼……,筆仙是仙啊,她撞的要真是鬼,應該就跟這事沒關了吧?” “那東西,請來的本來就不是什么仙,基本上都是鬼!”張毅城苦苦一笑…… 按張毅城的說法,鬼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存在的,在大部分情況下,筆仙請來的東西都是一些游弋在四周的小鬼小怪,但也有一定幾率請來重量級的哥們,如果真像羅真所說的,其表姐被什么東西沖上了,那八成就是招惹到什么人物了。 “鬼。俊绷_真的表情及其夸張,兩只眼珠子瞪得像核桃,“我操!你能給想想辦法么?毅城,哥們我就求你這一次,或者幫忙聯(lián)系聯(lián)系能人也行,錢我出!” “甭提錢……”張毅城一擺手,“這個事我就能搞定,但你得先辦兩件事,一,讓我看看你們昨天晚上畫的那張紙,二,讓我見一見你姐!” “你……”羅真似乎對張毅城不大信任,但也沒辦法,就憑自己,目前唯一能找到的救星就是張毅城,“我說哥們,那可是我姐!你悠著點!” “廢話!想當初比那玩意厲害多少倍的東西我都弄過,跟你說你還不信……現(xiàn)在信了吧?”張毅城冷冷一哼,“眼下關鍵是你得讓我見著你姐!見不到她本人,本事再大也是白搭……”張毅城也明白,羅真想帶外人見到他那個傻了的表姐,想必會有些難度。 “我……試試!”羅真點了點頭,當場掏出了手機開打,引得拉面館的人一陣回頭……在當時,手機可絕對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學生用手機,不管是什么牌子的手機,都會直接被定性成紈绔子弟。 ———————————————————— 解釋*: *紅警:即早起局域網即時戰(zhàn)略游戲《紅色警戒》的簡稱,由西木工作室(westwood)于1994年發(fā)布,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最為風靡的局域網對戰(zhàn)游戲之一。 *民園體育場:天津市歷史最悠久的體育場,始建于1925年,由當時的英租界工部局出資建造,2004年泰達足球場落成之前,這里一度是天津隊的主場。 《茅山后裔》之《建文迷蹤》 第四章巧合 就像張毅城預想的一樣,從羅真打電話的表情上看,似乎溝通并不順利,到最后干脆跟電話里罵起來了,估計電話那頭就是舅舅和舅媽。 “媽的沒戲……”掛上電話,羅真眼珠子都紅了,“現(xiàn)在人在醫(yī)院呢,不知道結果怎么樣,現(xiàn)在他們讓我過去,說有話要問我……” “你也別著急,你舅舅不是挺牛么?他現(xiàn)在肯定也沒閑著,說不定能找著比我還牛的人啊……”張毅城開始安慰羅真,“這不是什么大事,好弄,好弄……” “操……”羅真朝地上吐了口唾沫,“媽的,她主動找我玩,又不是我勾引她,怎么他媽的現(xiàn)在都賴我呢……好像是我把鬼招來的似的……我他媽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那個筆仙是個什么玩意!” “行了行了……趕緊過去吧,說不定現(xiàn)在已經請到能人了,你過去跟他們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況,也許有幫助呢……”看著羅真急急火火地出門打車,張毅城無奈地搖了搖頭,“筆仙有風險,游戲須謹慎啊……” …… 一天的時間轉瞬即逝,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下課點,看完最后一本小說,張毅城剛準備打個盹小睡一覺以度過最后兩節(jié)鳥語課,就在這時候,只聽褲口袋里的BP機嗡嗡地震了起來,一看號碼是老伯*張國義打過來的:張先生,急事,速回電話。 “能有什么急事?”看了看信息,張毅城跟旁邊的同學打了聲招呼之后趁著老師回頭寫板書的功夫以特種部隊般的身法從后門溜出了教室,一溜小跑直奔校門口公用電話,動作簡直比忍者神龜還利索,說句實話,對于張國義的事,張毅城從來不敢怠慢,零花錢方面的需求就不說了,最關鍵的,就如同羅真不敢得罪那個NB舅舅的道理一樣,自己也指望高考砸鍋之后讓這個手眼通天的老伯出面料理“后事”呢…… “喲?回電話挺快。坑痔诱n了吧你小子?”電話里,張國義對張毅城的回電話速度好像很吃驚。 “沒有,我請假出來的……”其實究竟請沒請假,這都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 “哦!哦。″e怪我大侄子了哈哈哈……”這么多年,張國義大大咧咧的毛病也沒改,“對了毅城啊,你老伯這有件要緊事,我一朋友他們家孩子好像鬧了點什么小邪小災的,醫(yī)院沒轍,你爸跟你大爺去云南,一時半會還回不來,怎么著?要不……你來?” “我不來你惦記讓我媽來?”張毅城呵呵一笑,跟這個二百五老伯從來都是貧嘴到底。 “行,你在學校門口等著,我馬上去接你!”張國義嘻嘻哈哈的就要掛電話,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事,“哎……等等,這件事越快解決越好,最好別耽誤人家孩子上課,今天當天解決,有譜嗎?” “看情況!”張毅城還挺不耐煩,“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得看具體情況,而且……咱得先回趟我家,我得取家伙啊……” “哎!得!毅城啊,這件事,你要是給老伯我辦漂亮了,到時候虧不了你……”聽語氣,這張國義又不定跟人吹出多大的牛了,對于這點,張毅城是了解的,自己這個寶貝兒老伯絕對屬于春節(jié)晚會里那個“有事您說話”的類型,沒什么別的愛好,就愛到處吹大牛充大尾巴狼,高中這幾年,這方面的麻煩事這位寶貝兒老伯著實沒給自己少找,仗著自己有個懂道術的親戚,估計在外邊把牛皮都吹上天了…… 約么二十來分鐘后,一輛奧迪A6從學校對面路口拐了過來,一個勁地沖著張毅城閃大燈。 “毅城啊,是這么回事……我有一個哥們,他孩子出了點事,這個人和我的關系相當鐵,等會見了面啊,你喊二伯就行……我們當年從小玩到大,對了,你知道筆仙么?”車上,張國義語無倫次地說著,忽然吐出了筆仙兩個字,把張毅城聽的一愣。 “筆仙?”張毅城一皺眉,心說他媽的這世界不會真這么小吧? “是啊,筆仙你不知道?”張國義并沒注意張毅城的表情,單手把著方向盤另一支手開始示意筆仙的玩法……“倆人拿手勾著筆……像這樣……” “這個不用解釋!我知道!”張毅城嘿嘿一笑,“那個老伯的孩子,是女的吧?” “呃……對呀!”張國義一驚,“你小子學會算卦了?” “姓歐吧?”張毅城繼續(xù)問。 “這你都能算出來?”張國義的眼珠子瞪得跟核桃一樣,“行啊你小子……” “這世界還真就這么小……”張毅城也服了,心說沒準當年羅真那個舅舅牛了半天,給羅真找學校求的還是自己的老伯……都說有了互聯(lián)網,地球變成了村,現(xiàn)在看來這幫大人們的關系網絕對有能力能把地球變成戶…… 不出張毅城所料,張國義嘴里那個光著屁股長大的鐵哥們果然就是羅真那個姓歐的舅舅,此人名叫歐金陽,按張國義的話說,文革前兩人就認識。歐金陽的老爹叫歐華興,是個老師,曾經教過張國義,是當時全學校唯一一個對張國義還算不錯的老師,后來文革開始,這歐華興因為在講課時口誤,直呼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姓名而被認為對領袖不敬繼而被打成了叛徒,致使歐金陽全家受到牽連,文革中期的某個冬天,歐家的玻璃一片沒剩都讓人在大半夜給砸了,此時正趕上張國義搞聯(lián)校革命縱隊手頭權利高漲,就帶著人把砸玻璃的人爆打了一頓給歐家出了氣,自此后兩人也便由普通朋友升格成了鐵哥們,文革結束后,兩人一度失去聯(lián)系,直到前兩年才又偶然聯(lián)系上,至于歐金陽的外甥也就是張毅城的同學羅真,貌似還真不是托張國義的關系進的重點中學,因為張國義壓根就沒聽說過羅真這么個人,看來除了張國義以外,這歐金陽在教育口還有其他關系。 紅港花園是天津早期的豪宅之一,雖說也是單元房,但人家這種單元房與普通老百姓住的單元房可絕對不是一個概念,整個小區(qū)清一色都是五層小洋樓,每單元只有八戶人,卻有兩部電梯,這與傳統(tǒng)的塔樓住宅兩三百戶共用兩三部電梯可絕不是一個消費,一年下來光電梯費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得起的。歐金陽家住的就是這個小區(qū),而且是一套三百多平米的躍層住宅,據張國義所說,歐家在市區(qū)不下五六套高檔宅子,紅港花園的房子只是歐家的“主宅”而已。 因為在家里收拾“家伙”耽擱了一陣子,等叔侄倆返回市區(qū)時已經快十點了。但見歐家燈火通明,張毅城和張國義進屋時一幫大人正坐在客廳里大眼瞪小眼地發(fā)呆,而羅真及其父母并未在場。 “這就是我大侄子!”張國義倒不客氣,還沒等主人說話,便自己拉了把椅子自己落了座。 “哦……哦……”只見一個滿臉冒油的中年人徐徐起身,表情說不上是尷尬還是吃驚,一個勁地打量張毅城身上的校服,“這……位……小先生……怎么稱呼?” “什么先生不先生的,就叫大侄子!”張國義舔著大肚子儼然一副梁山好漢的仗義相,“毅城,快喊二伯!”看來這位油性膚質的大叔就是羅真那位NB舅舅歐金陽。 “二伯!”張毅城沖著歐金陽鞠了個躬。 “學生?”歐金陽旁邊,一個擦脂抹粉打扮的和廟街十三妹差不多,看臉上皺紋少說四十開外的“老太妹”忽然一句,似乎也注意到了張毅城的校服,“你……你……”只見“老太妹”站起身,你了半天也沒說出一句整話,但從表情上看,“不信任”這三個字就差用碳素筆寫在腦門子上了。 “你給我坐下!”歐金陽的油臉猛的一抽搐,面子上似乎有點掛不住,回頭狠狠地瞪了一眼身邊這位“老太妹”,轉而一臉尷尬地看著張毅城和張國義,張了兩下嘴卻沒說出話來。 “怎么?”說實話,此時張國義也有點掛不住臉,眉頭一皺,“學生怎么啦?” “哦……沒事沒事……”一看張國義要瞪眼,老太妹也軟了,“我就是說啊,這么晚了,弄的人家孩子也不能學習,多不落忍*啊……” “哎……這個,沒嘛不落忍的……”張國義大嘴一撇,“我侄子學習好著呢,全班第一,不在乎這一時半會……” 說實在的,張毅城也知道自己這位老伯沒什么別的愛好,就愛吹個牛,但你這牛吹的也太沒邊了吧?在班上自己什么都能排第一,唯獨這個學習,只有可能是倒數(shù)第一,況且跟外人吹吹也便罷了,人家歐大叔的外甥、本次事件的第二當事人羅真可就是自己同班同學,年級倒數(shù)第一都是俺們老哥倆輪流坐莊啊……不過“不在乎一時半會”這話倒也不假,憑自己現(xiàn)在的學習成績,就算在乎這一時半會也沒啥意義…… “嗯!我就是說嘛!”歐金陽的馬屁追尾而至,假模假式地拍了拍張毅城的肩膀“我就說這孩子,一表人才,一看就是天大南大*的苗子……” 說實在的,這話聽得張毅城汗毛根都立起來了,后背的蕁麻疹一層一層的起,真不愧是什么集團公司的總經理,這種肉麻話也能如此淡定的說出口。 —————————————————————— 注解*: *老伯:父親的弟弟,天津人稱呼為“伯”,讀音是“bāi”(念“掰”)。 *不落忍:天津方言,“不忍心”、“過意不去”的意思。 *天大南大:指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最好的兩所大學!睹┥胶笠帷分督ㄎ拿咱櫋 第五章震山符 “二……二伯……”對于歐金陽這個突如其來的“親戚”,張毅城叫著還有點不習慣,“我聽說是……姐姐出事了?”張毅城被這一屋子的大爺大媽盯得著實有點發(fā)毛,一心只想盡快把事情搞定走人。 “嗯……”歐金陽點頭,“昨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好好的呢,早晨起來喊她起床,發(fā)現(xiàn)就成現(xiàn)在這樣了……對了,他表弟昨天晚上跟她玩過什么筆仙什么的,不會是那個的事吧?” “應該與那個無關……”張毅城很真誠地搖了搖頭,說實在的,羅真可是鐵哥們,關鍵時刻怎么能出賣朋友呢?“她說胡話么?” “說!”歐金陽點頭,“就說一句話,‘怎么還不來呢?’從早到晚就說這句話!” “別人問她話,她回答么?” “不……”歐金陽搖頭,“就說這一句,不定什么時候說,有時候抽冷子說一句,就不說了,你問她她也不理你……哎,你過來看看吧……”說罷,歐金陽起身帶著張毅城來到了走廊頂頭的一扇門前,只見旁邊的老太妹明顯的不大放心,擰著眉頭就跟了過來,目不轉睛地盯著張毅城的一舉一動。 “蕓蕓……蕓蕓……”歐金陽推門開燈,只見房間內,一個長發(fā)少女站在窗前,看背影與常人絲毫沒有什么區(qū)別,“唉……早晨一推門就是這樣,去醫(yī)院時也是這樣站著,現(xiàn)在還這樣,叫她也不答應……大夫說應該是受到什么刺激了,讓我們去心理科,心理科又說不像是受刺激了,說可能是顱腦損傷,讓我們轉神經外科,后來連核磁共振都做了,什么毛病都查不出來,又讓我們轉院……唉,馬上就要高考了,你說這是唱得哪出。渴|蕓……蕓蕓……” “叫蕓蕓就行是吧?”張毅城并沒看這個“蕓蕓”,而是從包里掏出羅盤在屋里溜達了一圈,只見羅盤指針幾乎是沒有任何反應,似乎是有點東西但貌似不是什么厲害玩意,這也在張毅城的預料之中,大部分情況下,筆仙請來的大部分都不是什么要命的角色,就算沖身也不難對付。 “叫歐瑩瑩,小名叫蕓蕓……”歐金陽身后一位大嬸此時也擠到了前排,貌似是歐金陽的媳婦。 “噢……”但見張毅城把袖子挽了起來,用手指沾了點唾沫在手上畫了個“震山符”,直接走到了歐瑩瑩身后,清了清嗓子直接就是一聲吼:“歐瑩瑩,你看誰來了。俊边別說,這一聲還真管用,只見這歐瑩瑩猛地一轉身,把門口包括張國義在內的一窩子人都嚇了一身冷汗,換做旁人的話,如果身后有人叫名字,往往是先回頭,但這歐瑩瑩可不一樣,脖子似乎是僵的,隨著身后的喊聲直接就是一個“向后轉”,跟張毅城來了個臉貼臉,只見張毅城一抬手啪的一巴掌就拍在了歐瑩瑩的天靈蓋上。 說實在的,“震山符”并不是有實質攻擊性的符咒,顧名思義,就是個敲山震虎的玩意,倘若施法者有足夠的信心占據強勢,只要在手心畫個“震山符”,往當事人的“慧頂”也就是天靈蓋一拍,怨孽道行不夠的話馬上會跪地求饒,不過讓張毅城沒想到的是,這歐瑩瑩經自己這么一拍,并沒出現(xiàn)跪地求饒的情景,而是一不做二不休,兩眼一翻直接癱到了地上……包括張毅城在內,幾乎所有人都傻了眼。 說實話,歐瑩瑩這一癱,把張毅城也嚇出了一腦門子的冷汗,自己用的可是拍“怨孽”的力道,倘若拍在常人身上,別說是歐瑩瑩她一個姑娘家,就算換做老伯張國義沒準都得滿頭冒金星,心說這丫頭騙子不會真如羅真所說是失戀裝蒜,讓我一巴掌給拍暈了吧?看羅盤上有點反應說明屋里的確有東西啊,莫非東西不在她身上?不過擔心歸擔心,關鍵時刻這張毅城可是從來沒出過洋相,眼前這事雖說貌似搞砸了,但決不能讓別人看出破綻來,在歐瑩瑩倒地的一瞬間,張毅城第一反應便是用胳膊托住了姑娘的后背,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直奔人中,整套動作一氣呵成,似乎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張國義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干脆就地開吹,一個勁地跟歐金陽拍胸脯子:“妥了!你閨女沒事了!這玩意我見多了,一暈就算沒事了!老二我跟你說,你閨女這算好的了!一般人讓妖精覓上,讓咱大侄子一拍都得翻白眼吐白沫!” “蕓蕓……”此時已在張國義身后隱匿多時的老太妹終于爆發(fā)了,不由分說便跑到了歐云云跟前。 抱著歐瑩瑩,張毅城始終一句話沒說,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如果這歐瑩瑩真是著了什么道了有東西沖身,就算那東西道行有限不是對手,理論上講應該求饒才對,再弱的怨孽也沒聽說有直接跑路的,莫非這次就讓本少爺碰上極品膽小的了?正琢磨著,老太妹已經沖到了跟前,一把把歐瑩瑩摟到了自己懷里,“蕓蕓,你說句話啊……蕓蕓……” 就在這時候,只見這歐瑩瑩還真就把眼睛睜開了,“老姨……”歐瑩瑩瞇縫著眼沖著老太妹一笑,轉而又看了看張毅城,“你……你……” “我……我怎么了?”張毅城一愣。 “爸爸……媽……”歐瑩瑩并沒對張毅城說第二句話,而是把目光轉向了門口的歐金陽夫婦。 “這……哎呀!”歐金陽樂的嘴都合不上了,這可是一天來閨女除了那句“怎么還不來呢?”之外所說的第一句話,旁邊的媳婦甚至眼淚都掉下來了。 “怎么樣!你看看!我說吧!老二,你哥我找的人怎么樣?”此時在場的人里最春風得意的應屬張國義了,現(xiàn)場吹牛成功啊,這場景對于一個死要面子的人而言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拿著羅盤繞房間轉了幾圈,發(fā)現(xiàn)已經沒什么事后,張毅城示意張國義趕緊回去。 “大侄子!你說,讓二伯怎么謝你!”臨走,歐金陽攥著張毅城的手就如同老區(qū)人民舍不得革命部隊一樣。 “二佰,咱都自己家人,這事也都是咱自己家的事,沒什么謝不謝的……”張毅城假模假式道。 “國義,咱這大侄子太懂事了!”歐金陽沖著張國義語重心長道,“我要是有個這么懂事的兒子,讓我出去撿破爛我都干!” “行了行了,不早了,孩子還得學習呢,”表面上,張國義很是淡定,心里早就找不著北了,“我們先回去了……,以后有事就吱聲,跟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毅城啊毅城!我的好侄兒!可給你老伯我露了大臉了!”發(fā)動了汽車,張國義簡直就跟吸了白粉一樣興奮,“說吧!想去哪吃?老伯我請客!” “歇了吧……”張毅城一咧嘴,“都什么年代了還拿飯局打發(fā)人吶?” “喲?你個小兔崽子還挺難伺候?那你說吧?想要什么我給你買去!不過今天這事別讓你爸知道!”說實話,這類問題張國義還是很怵頭老哥張國忠的,要是讓張國忠知道自己慫恿孩子曠課出來幫別人搞這種事,不挨罵才怪。 “摩托羅拉新出了個掌中寶*挺好的……”張毅城一臉的壞笑,“愛立信788c*也行……” “你個小兔崽子……獅子大開口啊……”張國義眉頭一皺,“那他媽得多少錢……” “沒多少錢……”張毅城打馬虎眼道,“對了老伯,今天你把我找出來辦事,耽誤了我的學習,到時高考分不夠你可得罩著我啊……” “呸你個小兔崽子,你以為你今天不出來,高考就能夠分?”張國義也氣樂了,自己這個寶貝侄子的學習成績自己甚至比張國忠都清楚,十次家長會得有八次是這小子偷著跑來求自己去開,“給你找人沒問題,不過你自己也得努力,考大學跟高中不一樣,分差的太遠的話,找誰都不好使!” 正說著,只聽張國義懷里的手機忽然滴滴答答地響了起來,整的張國義還挺不耐煩,一看來電顯示是歐金陽的號碼,“喂?”一接電話,只見張國義的表情立即就變了,“我說毅城,剛才那玩意,你確定整利索了嗎?” “啊……是啊,怎么了?”張國義這么一問,弄的張毅城也是一頭霧水。 “他說……他……讓咱們趕緊回去……”掛掉電話,張國義又把車鑰匙拔了出來,“他說咱們前腳剛出門,他閨女就又傻了……”
|